挣不挣钱无所谓,在山东,重要的是有没有编制。
最近一个同事离职给出的理由竟然是考上了青岛市一个事业编,觉得IT行业没前途了,还是进衙门口吃皇粮比较好,旱涝保收。瞬间让我警醒了,难道我们一直努力学习,并且积攒了这么多的专业知识居然比不上一个编制吗?就这个问题也跟老婆在商量,是不是趁现在还没有过35岁,赶紧找一个国企性质的单位进去养老算了。
一直听别人说在山东只有三种职业是正经职业,公务员,教师,医生。公务员不用说了,山东家长还没等孩子毕业,就给出了两个出路,要么一毕业考公务员,要么考研,然后再考公务员。即使你已经是事业有成的小老板,回到老家过年时,与在政府工作的担任普通科员的发小喝酒时,你的杯子也是要低一点的,毕竟你开的宝马车不如人家单位配的帕萨特香啊。教师不用说了,比较受人尊重,假期时间长,可以更好的照顾家庭,很多女孩子很早就被鼓动着报考。医生也是比较受人尊重的职业,并且比较稳定。当然医学院的学生没有什么选择,从第一天进入大学校门开始,这辈子基本跟白大褂脱不开干系了,一般来说能报考医学院的学生家里都是有事医学相关职业的关系的。
市场经济的时代,当所有的高材生都一门心思的想考编制,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想成为这个环境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这将会导致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严重的人力资源失衡。山东近些年发展速度缓慢,我想就是因为人力资源失衡,无法为民营经济,私营企业注入应有的活力,进而无法发挥其创造力,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