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校招四城同办#【海南“百场万岗·四城同办”2023年校招活动武汉站:一小时签订3份就业协议】12月21日,“百场万岗”2023年校招活动(武汉站),来求职的武汉文理学院学生辛同学不到半小时,就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凳子还没坐热就找到工作,这个速度不敢想象!”
辛同学是海南籍应届毕业生。“受疫情影响,这段时间以来我们找工作特别困难,和企业大多是线上交流,不如直接面谈更深入、更有效率。”辛同学坦言,这次专程来招聘会现场,就是想好好了解一下家乡企业,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网页链接
#海南包机出岛抢人才#【“百场万岗·四城同办”2023年校招活动武汉站:“凳子还没坐热就找到了工作”】12月21日,“百场万岗”2023年校招活动(武汉站),来求职的武汉文理学院学生辛世添不到半小时,就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凳子还没坐热就找到工作,这个速度不敢想象!”辛世添是海南籍应届毕业生。“受疫情影响,这段时间以来我们找工作特别困难,和企业大多是线上交流,不如直接面谈更深入、更有效率。”辛世添坦言,这次专程来招聘会现场,就是想好好了解一下家乡企业,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与辛世添达成就业协议的是陵水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这次公司领导亲自来招聘,免去多道手续流程,看中就签。”该公司人事主管张亚琪介绍道。(记者邱江华)网页链接

#海南校招四城同办#【聚四方之才 共建自贸港丨长沙站】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与学生现场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书。#海南多措并举招才引智##海南包机出岛抢人才#
这八点,家长注意,有关江苏乡村师范定向专业
江苏省乡村教师待遇及违约责任如下
1、被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录取的学生,毕业后按照就业协议回户籍所在地教育部门报到,参加选岗考试及分配,保证有编有岗。保证有编有岗的前提是娃娃能顺利毕业,且拿到三证(毕业证、学位证、教师资格证)。
2、选岗依据;按照综合成绩从高至低排名,成绩高的先选岗。综合成绩计算办法:培养院校考核成绩(在校成绩)30%,教师资格证成绩30%,县组织的招聘考试成绩40%(大部分地区同社会招聘入编的一起考)。
3、原则上去有空余岗位的乡镇学校。小伙伴们注意“原则”这两个字。

4、收入待遇与同地区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入编的教师一样。教师工资构成有基本工资、薪级工资、补贴(含交通补贴和乡镇补贴)、绩效、课时补贴、补课费等,苏北新教师年到手工资约8万左右。苏南新教师的年到手约15万左右甚至可能还更高点。这个是指新教师啊。苏北中老教师年到手都有10多万了。这个收入水平无论在苏南还是在苏北是高于当地平均工资的。
备注:新的《教师法修订草案》正在征求意见,其中已经明确规定公办中小学教师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其待遇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并逐步提高。医疗待遇同公务员。同时规定各级政府在住房保障政策中应当对当地教师予以倾斜。
5、苏北部分地区毕业到岗后服务一定期限,补偿培养期间的学费。实际上无论是苏南还是苏北选择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的没人看中这个学费补偿,看中的是这个工作岗位。

6、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学生有5年服务期,服务期内不能考全日制研究生(“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除外)、不能参加选调生选拔、不能参加公务员招录。但鼓励所有的教师(含定向师范生)读非全日制研究生。
7、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学生可以在校培养期间及服务期内参军,参军不算违约,但必须经过当地教育局同意方可参加。教育主管部门同意节约后,就业协议解除。学生不再享受定向师范生的相关政策。
8、违约责任原文:各地严格执行《定向就业协议书》,建立健全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履约动态跟踪管理机制,建立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诚信档案。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要严格履行协议,毕业后,如果未到岗任教或者未完成服务期限的,五年内不得报考研究生,未服务的期限内不能应聘江苏省内事业单位,并需缴纳违约金。未按期到岗任教的,违约金为在学期间省财政生均拨款费用的总和乘以1.5;未满服务期限的,违约金为在学期间省财政生均拨款费用的总和乘。

#教育部开通高校毕业生网签平台#【[话筒]#电子就业协议书与纸质三方效力相同#】为优化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服务流程,方便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网上签约,教育部已开通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与网上签约平台(网页链接)。网上签约电子就业协议书与纸质三方协议书效力相同。
用人单位在网签平台注册后,通过平台搜索已注册拟签约的毕业生(学生信息均为实名认证,并经学信网学籍验证),在线发送签约邀请,毕业生同意、院校审核通过后即完成签约。签约成功的就业协议可下载存档。
用人单位可与平台上开通网上签约功能高校的毕业生实现网上签约,无需重复注册和提交单位核验信息,减少与不同学校就业部门沟通成本。签约流程全部线上完成,减少邮寄、盖章等环节,有效缩短办理时间。(央视新闻)

【合力画好大学生就业“同心圆”】近日,教育部强调各地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诱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对任何形式的就业统计弄虚作假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四不准”的纪律要求,正是针对目前部分高校就业率“注水”、学生“被就业”这一乱象出台的,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点赞。
对于刚刚走出菁菁校园的毕业生而言,今年的求职季并不轻松,约有1076万名大学生置身其中。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叠加,就业供需结构存在着重重矛盾,招聘两头抢手中间遇冷等问题凸显。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再加上就业率往往作为社会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于是出现了虚假就业率的怪现象。被强行“催高”的就业率,本质而言就是高校促进就业领域的“唯流量论”“唯政绩论”。不交就业证明就不发毕业证、就业情况同招生规模挂钩、学生“被就业”等负面现象,不仅使学校本身产生信誉危机,还会使社会产生人才信任危机。这种“吹”出来的就业率,会导致大学办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环境都会有不良影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作为育人才、促就业的关键主体,高校如何与毕业生双向奔赴,搭建岗位人才供需匹配“缓冲区”,合力画好大学生就业“同心圆”?一方面,高校要踏实促就业,为解决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供深层次解决方案。当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频频向就业市场释放红利,各地政策“大礼包”频频助力。高校要同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保持紧密联系,校企协同,合作培养满足市场跨界、跨专业、综合化人力资本需求的人才。
要助力毕业生们勇于接受就业大考的洗礼,树立科学、理性的就业观,紧扣国家与时代发展脉搏,得其所、安其心、乐其业。漫漫求职路上,毕业生所面对的困惑不能仅靠个人来排解,学校应该助其一臂之力,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就业帮扶指导、就业检测反馈等务实暖心之举。尤其随着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灵活就业、“慢就业”等新型就业方式不断出现,高校与毕业生更应该顺应数字化发展潮流,双向发力、携手共赴、逐梦明天。只有踏踏实实做好促就业工作,坚持就业服务精准化,努力为毕业生搭渠道、拓岗位、稳就业,才能打好就业服务的精准牌。

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实事求是地做好就业统计,保证就业率数据的精准性,构建科学平衡的评价体系。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高校必须牢牢坚守立德树人,促进人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就业率打假是当前着力加强诚信教育、上好毕业生从校园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课”、为社会输送诚实守信高质量人才的题中之义。部分毕业生在离校前如果虚构毕业去向、给求职简历注水,是自毁就业诚信。
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毕业生要接住“橄榄枝”,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求职力,在严格自律中寻找新天地。高校要从根本上转变“盖个公章就是就业”的粗糙认定方式,多关注学生中长期就业质量,并建立就业观察跟踪服务机制,让就业率指标摆脱利益的羁绊、卸载功利的重负。如此,才能便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掌握专业设置、学校综合实力、大学生就业整体趋势,进而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只有在就业率数据上“不敢作假、不能作假、不必作假”,高校才会更好地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千方百计开拓岗位、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服务上。

(作者系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作者:姜姝
《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10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观察
#hr# #人力资源# #劳动法#
2021.11.28劳动法专项班打卡
招聘录用与入职管理
劳动关系的主体问题(3)
本节主要分享内容:
1、相关法条链接1/2
2、干部身份/工人身份
3、大学生就业协议书
毕业包分配的大学解析,看完这张图,终于搞清楚了军校、警校、公费师范生、定向医学生和直招士官之间的区别,简单来说军校和警校都要求政审体检,公费师范生和定向医学生都要求6年就业协议,且都是本科提前批,家有孩子的,保存下来,没事多看看,了解这些区别,以后孩子肯定能用上。#头号周刊# #大有学问#
【毕业求职必知的18件事】毕业生就业流程有哪些?什么是三方协议?什么是派遣?劳动合同法必备条款有哪些?毕业后档案去哪了?……一起来了解!#1076万毕业生的抉择#(@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