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局外勤各省站的编制,经核定批准,分为甲、乙、丙三种。大一点的地区,如南京、天津、上海、北平等市、四川和云南两省属甲种站,限定名额一百六十人;安徽、贵州、新疆等省区属乙种站,限额一百一十人;其他相对小一点儿的地方只设丙种站,定额六十人。各省站内机构的设置情况是:甲种站,在站长、副站长之外,安排书记一人,助理书记一至二人,情报编审一人,助编一至二人,司书二人,译电员一名。还有主管人事、总务、会计、交通的人员,负责学运和工运的指导员各一人,几个直属省站的情报员,另有一名由局本部督察室派去的督察员,受督察室和站长的双重领导。各省站均配有一个电讯支台,各组设有组台,支台直接和保密局总台联系,每个支台是省站的平级单位,不受站长领导。支台一般配有三部大型电机,组台一般都是小型特工机。
各较大省、市、地区站站长是:
北平站:黄天迈、乔家才、王蒲臣、徐宗尧(按任期时间先后,下同)
河北站:(设保定)杨清植、孔觉民
天津两站:一站吴景中、李俊才(专门收集一般情报);二站黄天迈(负责外事情报)
山西站:田畯
晋南站:王明江
山东站:许光登
青岛站:梁若节
河南站:刘暨、刘茂欣、杨蔚
陕西站:侯定邦、王鸿骏
甘肃站:任冠军
新疆站:佘万选、饶铁珊
拉萨站:谭兴沛、萧崇清
云南站:王巍、苏子鹄、沈醉
贵州站:钱霁林、周养浩、陈世贤、汪剑英
川西站:(蓉站)杨超群、吕世琨
重庆站:吕世琨、李修凯
康定站:董士立
湖北站:余克剑、黄藩初、谢经武
鄂北站:杨振铎
湖南站:唐乘骝、黄康永、夏松
江西站:邓树勋、王迈夫
安徽站:唐玉昆、翁一揆
南京站:叶翔之、钟贡勋、黄加持、张明扬
上海站:王新衡、刘芳雄、王方兰
苏南站:李修凯、陈楚之
苏北站:陈轶珍
浙江站:章微寒、毛万里
福建站:陈达元、王调勋
闽南站:沈觐康
台湾站:郭寿华、林顶立
广东站:郑鹤影、冯德恭、郑星槎
广西站:苏业光、钟可庄
香港站:李惟棉、谢力公、杨华波、刘芳雄
承德站:褚大光
沈阳站:荆有章
长春站:崔志光
南满站:滕勉、褚大光
北满站:王力、项乃光
四平站:张静宜
热河站:龙超、徐政
同时,在韩国、越南西贡(今胡志明市)、新加坡、泰国曼谷、埃及开罗、巴基斯坦卡拉奇、菲律宾等国家或城市都相继设立了分站。
以后还成立过若干个比省站规格高一些的机构,如由文强任主任的东北督导室、徐远举任区长的西南特区和由胡子萍任区长的西北特区。即使是在1949年4月国民政府南逃广州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居然还念念不忘成立广州办事处,由郭旭兼主任。至于重庆办事处,则是保密局在大陆成立的最后一个办事处,主任为唐治。
西藏当兵16年已经到了35岁左右了,这个时候正处于成家立业的年龄了,在部队因为特殊的环境里,所以在没有资金和人脉,技术的情况下应该以选择转业为主,因为到地方后可以安排工作,最起码都是在体制内或者是公务员队伍,更有保障。对父母妻儿也有照顾,所以应该以稳定为主,现在每年大学毕业生近1000万的就业形势下要对自己有正确认识,毕竟当了十几年兵到地方也需要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地方毕竟还是竞争激烈,所以应该以稳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