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一百多万银元抬进一处隐蔽的山洞
吴吉清是逃出来的。后来担任警卫员的吴吉清逃出吴县参加红军的时间和老乡吴兴差不多。那时候是1930年,他一直在给地主放牛。他没有上过学,不识字-但这不妨碍他参军,红军大部分战士都是文盲。
74岁的吴吉清举手投足间都透出与众不同的军人气度:宽阔的罗马式前额,浓眉毛,下巴很有力,头总是扬着,肩膀挺得很直,看上去跟出身肯萨斯州,现在已故的著名记者威廉·林赛·怀特出奇地相像,除了没有后者顽童式的幽默感。说服吴吉清参加红军的是古柏,可能因为体格强壮的缘故他很快被选进了警卫连,不到一年就成为了毛泽东的贴身警卫员。另一个警卫员王亚堂也是同一时间被选中的。挑选他们的是共产党保卫局长邓发,遴选时经过了严格审查,他们之所以能够通过主要是因为两个人都是穷苦出身,对现行统治深恶痛绝。吴吉清跟随在毛泽东身边担任了将近七年警卫员。
有时候吴吉清会接受其他任务。有一次他和王亚堂被安排跟中央苏区国家银行行长、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一起工作。那时是1932年,毛泽民三十六七岁,负责苏区金库,里面存着从地主、商人那些富人那里没收的黄金、白银、银元、珠宝和其他贵重物品。红军有自己的铸币厂,可以铸造银元。当时银元是中国的通用货币。红军还有制造黄金搭扣、纽扣、发簪和鞋拔的模具。他们一般都用这种方式携带黄金,而不是携带金币,因为这些小玩意儿不容易引起注意。
据吴吉清回忆,当时有很大一笔财物,决定要在瑞金附近山上的高处藏起来。警卫员被派去协助毛泽民执行这个任务。他们雇了脚夫把财物通过陡峭崎岖的山路抬上去。这可不轻松。金银都很重,一个银元重约一盎司,价值约五十美分。一个脚夫要抬大约一千个银元。总共有一百多个脚夫。到了山顶,脚夫放下担子,拿了报酬就走了。只有两个警卫员和毛泽民留了下来。他们把财物抬进一处隐蔽的山洞,这也是累人的活儿。据吴吉清回忆一共有一百多万银元。毛泽民把洞口封上,三个人下了山。整个苏区没有其他人知道钱藏在哪儿。
在苏区没有铸币流通,共产党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在这里可以流通转兑。对外贸易和走私用白银和国民党发行的纸币支付。红军抄出地主的钱箱,起获他们埋在地里的瓦罐,从中获取钱财。地主隐藏财物的地方早就被明眼的农民看得一清二楚。
红军的财物一直埋藏在那个洞穴里,直到1934年春,同样的工作又重复了一遍,不过这次是反着来。吴吉清又被派给毛泽民协助工作,又雇了脚夫,洞穴的封口打开了,财物搬回了瑞金,被严密把守着,到长征开始的时候,这些金银和纸币被分成几部分,由各个军团分开携带,作为他们离开苏区以后购买物品的经费。红军有严格的纪律-从老百姓那里拿走一只鸡,一袋米,从果园里摘一只桃子都是要付钱的。严令禁止掠夺财物-地主除外。
内容出自《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