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面试 邓稼先

2020 年辽宁省考面试真题(10 月 25 日下午) 1、钱学森和邓稼先被人们尊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科学家,你怎么看?

2020 年辽宁省考面试真题(10 月 25 日下午)

1、钱学森和邓稼先被人们尊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科学家,你怎么看?

2、现在民宿越来越普遍,有的人认为民宿进小区是好事儿,有人则认为会有安全隐患,居民生活会不方便,对此你怎么看?

3、李大姐剪纸非常厉害,当地农家乐想请李大姐去表演节目,增加收入。但是李大姐本人并不愿意露面参加,你作为村干部,你会怎么做?

1、两弹之父邓稼先,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点赞致敬![赞]

2、猎头:您好,我这里有个岗位适合您,想换工作吗?我:暂时不考虑。猎头:您有讨厌的领导吗,把他联系方式给我,我帮你把他挖走!

3、领导:“小李呀,端午节没事吧?”我一听,就是让我加班的节奏啊,于是果断回绝:“领导,端午节,我要回趟老家!”领导:“这样呀,看样子,去巴厘岛公费度假的机会就……”我:“领导,回不回家都一样,我可以不回家!”领导:“太好了,那你不回家,在公司加班吧,我和媳妇要去巴厘岛度假!”

4、领导做报告:“如今男女平等,妇女同志站起来……”在场的女同志全部起立等待指示。领导翻了一页念:“了。”

5、某人擅用笔记型计算机,听朋友说鼠标比轨迹球好用,就向朋友借了一只回家试因不得要领,电其友人某甲:鼠标比轨迹球难用,滑了半天,才动一点,而且按键在背面,非常不方便…

6、那天餐叙结束,和大领导握手道别。领导亲切地说:“祝你生日快乐!”洒家道:“谢谢领导!再过八个月就到了。”领导扭过头对司机说:“怎么样?我没说错吧?上上下下也就他敢讲真话。其他人的生日我说是哪天就是哪天。”

7、女领导:每次看到你们夫妻逛商场都手拉着手的。男同事:当然,因为爱才不释手啊!女领导:酸,还因为爱呢?女同事:经理,你哥的话你没听懂啊?女领导:听懂了啊,他说因为爱才不释手的!女同事:你得加标点,因为爱财,不释手呢!恐怕人家多花钱呢!

8、是什么支撑你在祖国母亲生日的前两天还在工作?是穷吗?不!是心中对工作的认可,对领导的眷恋,对事业的追求,更是对祖国的忠诚!!!

9、室友买了个一米八的熊,把里面的毛掏空,然后每次早操的时候躲在里面躺床上,躲避校领导检查,有一次他以为校领导走了,于是爬起来,万万没想到他吓坏了校领导,校领导以为布偶熊成精了。哈哈哈这位同学也是有才啊。

10、堂妹处了一个男朋友,她爸妈不同意,告诉她找男朋友要他们同意才行,结果堂妹一口气领回家里五个男朋友,堂妹说:你们自己挑一个吧!然后老叔和老婶傻眼了……

11、我是新人,刚到单位上班,眼看就要过年来,我们单位是一人6天假,几个人轮流倒休。领导把我叫过去对我说:“单位人手不够,这样吧你一号到三号值班,四号到五号没事就在单位玩吧……

12、新来的同事小李,每天早上总是提前到办公室。把领导办公室的卫生打扫的一尘不染,把领导的杯子刷干净,泡好茶。然后,在用领导的高级茶叶给自己泡上,坐在领导的椅子上享受会……

13、一次我和领导出差。高铁站遇到个非洲来的留学生,问我领导:“请问机场怎么去?”我领导憋了好久,尴尬的看了我一眼,说:“我英语不太好啊……”我当时就愣了,弱弱地说:“老大,人家问你的是中文啊。”

14、一个清华毕业的男人去美团面试。HR:“你的特长是什么?”应聘者:“我是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家。”HR:“6加8等于多少?”应聘者:“等于1。”HR:“不对,等于14。”应聘者:“等于6。”HR:“不对,等于14。”应聘者:“等于11。”HR:“不对,等于14。”应聘者:“等于14。”HR:“明天来上班。”

15、一位女经理准备给领导送礼,慎重拿出两套方案:如果领导不是很热情,送土特产;如果领导很热情,送购物卡。第二天,到领导家,领导倒茶很热情。决定送卡,边喝茶,边紧张满头汗,临出门时掏出卡放茶几上。逃回宾馆!到宾馆怎么也开不了门,原来刚才送的是宾馆房门卡!那天晚上,她没睡好,领导更没睡好……

13年前,福建高三学生李拓远,保送清华,但是他不打算去上,这可把校长和老师们都气得够呛,名额有限不懂珍惜机会。接下来他又干了更不可思议的事,到高考冲刺的100天,他突然开始请假。高考成绩出来那天,自然是没被录取,不禁让人遗憾。不料,20天之后,之前笑话他的人又都傻眼了。

拒绝清华保送 → 自学以几乎满分的成绩进入耶鲁大学 → 毕业后进哈佛读博士 → 海外大公司工作三年 → 回国报效祖国。这是李柘远创造的奇迹。

其实李柘远小时候,也是一个让家长心烦得要死,让老师头痛得要命的孩子,上初中时成绩总是在班上垫底,身为大学英语老师的母亲苦恼至极。

李柘远则对母亲苦口婆心的劝导表现得很不耐烦:“谁让你们要离婚? 你们太自私了,让我生活在单亲家庭。”

李柘远的话像刀子一样,让母亲哑口无言,无论她怎么解释,李柘远就是理解不了大人的世界,叛逆的他在学校逃学,打架那是家常便饭,母亲无奈之下辞去工作,把李柘远转到夏门的老家上学。

外公曾经是一名教师,他一方面百般关怀,知道李柘远内心敏感,一点一滴给孩子灌输“缺失的父爱”;另一方面,他陪着李柘远打游戏,爬山,吃路边摊,也给他讲钱学森,邓稼先的故事,让李柘远明白: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柘远被外公的言行举止深深打动,于是打算努力学习,不辜负外公和母亲的期望。可每天早起贪黑,题海战术,都无法提高学习成绩。此时外公循循善诱地说:“宝啊,学习方法才能助你一臂之力!”

在外公的帮助下,李柘远借鉴了国内外学霸的学习方法,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他在背书上,运用了“康奈尔笔记法”;在阅读上,运用了5W2H的阅读方法,提高了文科的理解和背诵能力。对于数学,则运用了举一反三,错题整理;对于英语,则开启了五步精读法。

果然不出所料,李柘远的成绩突飞猛进,在初中三年都是名列前茅。初三暑假,网上一则复旦附中学生被哈佛、耶鲁、斯坦福等世界常春藤名校录取的新闻,犹如“坐井之蛙”看到了天外天,他激动告诉外公:“我想去耶鲁大学,福建还没有人考上耶鲁呢,我要当第一个!”

进入高中后,他努力学习成绩非常稳定,是学校有名的“学霸”,高三这年,获得了学校唯一一个保送清华的名额。谁料,当班主任将好消息告诉他的时候,却被他拒绝了。

不仅如此,临近高考,大家都争分夺秒,李枳远还向班主任请了2个月的长假备考耶鲁。这一消息在全校被传得沸沸扬扬,甚至被当成了反面教材。有些学生甚至等着看盲目自信的李枳远的“笑话”,而班主任却在背后默默地替他捏了把汗。

李枳远没有在意外界的流言蜚语,而是专心备考,短短一个月背熟4000个生僻英语单词。一向学习讲究方法的他,并没有急于刷题和背诵,而是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在网络上搜集整理各大学霸的学习方法,包括多感官刺激记忆法、LEO牌错题应对法、康奈尔5R笔记法等。

皇天不负有心人,李柘远以SAT(美国高考)一次性满分(2400分)、托福考试116(满分120)的优异成绩被耶鲁大学录取!而后又考上了哈佛商学院。

进入耶鲁后,李柘远经常被邀请到顶尖大学分享学习方法。在耶鲁的四年里,他在华尔街实习过,也在摩根和花旗银行工作过,但他仍然关心自己的祖国。

直到2019年,“耶鲁哈佛双博士天才学者海外年薪1200万拒绝回国”的新闻铺天盖地,李柘远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

许多海外优秀人才纷纷响应,回到国内。李柘远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汇写成《学习高手》23册出版。书中每一个方法都特别实用,包括:高效记笔记,如何预习复习,作业怎么做,如何应对偏科,错题怎么整理,六步鸡血背单词法,5W2H分析思考法、SMART学习法、鱼骨图学习法等,满满的都是干货。

这套书真的干货满满!比如做计划,要将大目标进行拆解,形成阶段性小目标。在小目标下,又制定阶段性To-do List(任务清单),和项目型的To-do List。

阶段性清单,例如在复习SAT考试时,针对GRE红宝书背单词的十日清单,将模拟考试成绩从不到1900分提高到2200分以上;

项目型清单,例如在接到耶鲁的面试通知后,利用一天时间为自己安排的8小时的任务,最终完满通过面试,得到面试官的推荐。

曾经一位学习成绩非常差的初三女生,一心想辍学不读书,后来却因为学习了李柘远的学习方法,实现了高考逆袭,顺利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

李拓远说:“书中的方法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能改变你的,希望自己的点滴学习经验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这套书全面、系统、透彻地讲解了李拓远20多年求学路上的诸多方法,力争不遗漏任何关键的学习场景和痛点。

如果您的孩子要将中考或高考,或是您的孩子明明很用功,却苦于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不妨考虑送他一套,借鉴下学霸的优秀经验,可能会让孩子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喜欢的朋友,点击“看一看”即可获得20册!

与爱因斯坦曾经对话过且没有从中获得智慧

杨振宁是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学家,毫不客气地讲,如果把古今中外所有的物理学家放在一起做贡献排名,杨振宁先生也可以名列前茅。

这不是我瞎说,2000年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做了一期评选,从人类史上所有的物理学家中遴选出20位最伟大的人,杨振宁就排在第18位!其他的像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大牛都已经去世,杨振宁是20人中唯一健在的,活着的丰碑!

1994年,杨振宁获得了鲍尔奖,这个奖项是美国科学界最高的荣誉,当时鲍尔奖的评选方给杨振宁的评价中有一句“(杨-米尔斯理论)如此重大的成就使杨振宁排到了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之列”。

可以说在物理学界,几乎大家都是公认杨振宁能与爱因斯坦相提并论。在我们大部分人的印象中,爱因斯坦的年代似乎已经有些久远,和杨振宁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但其实两位大牛曾经多次见过面,还有一次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深入交流,只是这次交流反而成为杨振宁的遗憾。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杨振宁1922年出生,两人相差了40多岁,后来杨振宁1945年赴美留学,爱因斯坦已是誉满天下的名人,也是杨振宁的偶像。每当有爱因斯坦的讲座,杨振宁都会想尽办法去听。

第一次是1949年,爱因斯坦进行了一场讲解如何改动广义相对论场方程的讲座,因为会场不大,邀请到的只有一百人,杨振宁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杨振宁首次近距离接触爱因斯坦,整场讲座他都很认真很激动,不过结束之后爱因斯坦就离开了,因此没能进行过多交流。

爱因斯坦曾被德国同侪孤立排挤,这却帮助他更专注地思考问题!

第二次是1950年,爱因斯坦与尼尔斯·玻尔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举办了一场学术讨论会。玻尔是“量子三巨头”之一,也是享誉国际的物理学家。这种堪比“华山论剑”的场面,任何一个物理爱好者都不会错过。

杨振宁也去了,但是这次人实在太多,基本上是抢不到座位,还未成名的他只能站着听完了全场,不过这两大巨擘的争论让他受益匪浅。

第三次是在1952年,这时的杨振宁已经算是小有名气,他与李政道合力完成了一篇统计力学的论文,引起了一阵轰动,也让爱因斯坦注意到了这两位年轻人。

于是爱因斯坦在一次讲座前特意向杨、李二人发去了邀请函,结束后还让助理带着两人来到了办公室。

回想起来,我并没有在那次会面中得到什么智慧。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有二,一是杨振宁太紧张了,虽然早前多次见过了爱因斯坦,但如此近距离还是第一次。面对多年的偶像,杨振宁一时有些怯场,心中准备好的很多问题一下都没想起来。

这个情况倒是很正常,一个初出茅庐的人面对本领域神一般的存在,紧张在所难免,就像我们很多去面试时本来准备好的东西,一紧张全都忘了。

第二个原因则是爱因斯坦私下与人交流不经意间就爱说德语,毕竟他出生和成长都是在德国,但当时的杨振宁对德语并不精通,听得一知半解,为了给偶像留一个好印象,他还频频点头表示自己很认真。

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杨振宁整个会晤下来,与爱因斯坦的对话寥寥无几,而爱因斯坦说尽兴后以为杨、李差不多听明白了,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后就让他们离开了。

1957年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时的爱因斯坦已经去世两年,杨振宁在致辞时还是向偶像致敬:

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鹭港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俩人之间的交集也就随之结束了,不过杨振宁的传奇还没有结束,他是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拿到的诺贝尔奖,但其实他最厉害的是杨-米尔斯理论,这是开宗立派的牛!

之所以这样说,看看杨-米尔斯理论的影响就知道了!在杨振宁之后,有7个诺奖是直接靠杨米尔斯方程拿的,还有十多个诺奖和此理论有关,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菲尔滋奖也有6个是推杨米尔斯方程拿的。

按照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这一说法,杨振宁已成了后来者借助的巨人!

杨振宁先生对于中国和世界还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人说他当年没有选择回国,可问题是当年他能不能回来。

当初新中国成立后他也是准备回国的,但他比邓稼先等人多了一层顾虑——他的岳父是战犯杜聿明,而且他擅长理论,不会搞实验,他所学的东西回国后也没法运用到当时新中国的建设中。

等后来美国就开始严卡华人科学家归国了,像后来的特例钱学森,中国是用了很多抗美援朝抓获的美军俘虏换回来的,除非动用国家力量,杨振宁个人就是想回也回不来。

他是在1964年眼看归国无望才加入美国国籍,而他拿到诺贝尔奖是1957年,是以中国人身份拿的。

1971年美国政府解除禁令后,杨振宁又是首批回国的科学家,为中美关系缓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之后他做的贡献还有资助中国学者赴美留学、变卖房产捐给中国、参与建设了中国60多个一流的物理实验室等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48343/
1
上一篇偷东西 考公务员(公职人员偷东西)
下一篇 公务员申论有哪些题(公务员申论的题型)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