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别的江苏省直公务员45万,浙江收入26万。考上了国考和江苏公务员,要不要备战浙考?这个选择题,还需要回答吗?
我认为,考公并不是冲着收入去。有人说那不要收入难道只是靠情怀?当然不是,但收入并不是公务员职业唯一考量,还有几个方面需要综合把握。
一,是否异地。公考族有一类人是职业巡考,有的为了进编,不惜考遍全国,上岸后无限痛苦。比如方言问题,省直机关也是存在方言群体的,尤其老同志,且会自然抱团。再比如婚恋问题,江浙对内陆都有天生优越感。再比如交通和年假值班问题,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是否稳定。现代治理能力对机构改革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政事分开的大背景下,编制属性会越来越强,根本趋势即,事业与行政越来越分明,一级参公越来越接近行政地位,二级参公或执法类参公继续尴尬。
三,是否基层。在现行的层级体制下,县乡基层地位基本不发生根本改变,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基层治理提出的要求只会更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巧要忙要一竿子到底去执行,牺牲双休和夜晚是常态。
考公务员,两个方向:
一、发达地区公务员。
如果实力够,尽可能往北上广深,江浙沪考。
待遇高,福利好,教育、医疗、交通、基础设施等都是全国最好的。什么???买房???体制内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公租房/宿舍过渡,工作几年老破小首付,后面再置换大的,慢慢来)
二、家乡公务员。
推荐考户籍所在市直,工作体面,工作强度一般(除两办组织部),待遇尚可。
三、欠发达地区异地、乡镇不推荐。
公务员上岸,工作一个月感想(2)
异地是真滴难受[捂脸]
①没朋友快乐的玩耍,周末无聊的很
②随时被安排,刚开了一盘lol,
就来电话“在不在单位?帮我办个事情”
③回家来回100km,40块路费,无车
蹭车又不好意思,回家住一晚第二天就要回单位[捂脸]
难受[我想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