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纪委监委公开曝光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近日,晋城市纪委监委公开曝光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具体如下:
1. 晋城广播电视台广告业务大厅原主任王志明违规公款吃喝问题。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王志明先后4次组织聚餐、宴请,并以虚增绩效工资的方式,套取公款用于解决相关费用,共计2900余元。2020年6月,王志明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被责令退赔相关费用。
2. 山西兰花科创大阳煤矿分公司副总工程师栗爱国借女儿婚嫁违规收受礼金问题。2020年7月至8月,栗爱国在为其女操办婚事过程中,分批次设宴并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礼金4580元。2021年1月,栗爱国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被责令退缴违纪所得。
3. 城区职业中学原校长张立国违规收受购物卡问题。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张立国多次利用春节、中秋节等过节之机,违规收受校内某便利店经营者赠送的超市购物卡,价值共计9000元。2021年3月,张立国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被责令退缴违纪所得。

4. 高平市南城畜牧兽医站站长李书平公车私用、私车公养问题。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李书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先后多次使用公车上下班、办理私事。另外多次使用公务加油卡为其个人车辆加注燃油,共计1100余元。2020年7月,李书平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被责令退赔相关费用。
(晋城市纪委监委)
普通没背景的人学一门技术有多重要!
说说我三叔的例子吧!
爷爷家真的是一穷二白,家里六个孩子,都得看自己。三叔当年可能初中都没毕业就参加工作了。当时找工作都是两眼一抹黑。如果没有公家的工作肯定就回家种地。
当时兽医站缺人,没人去,三叔就去了当学徒,慢慢的出师,然后也就一直干下来了。兽医站后来改制成畜牧公司,人一直变化,但是干活的就他和师傅两三个人。做到后来团场以及附近公社的人都知道他。

由于我们是农牧区,活儿可不少,养猪养鸡养羊养牛的不少。打预防针,看病,煽动物,接生啥都干。这活其实不好干,连他儿子也不愿意接班跟着学,觉得太脏。
干到五十多,因为技术好,评上了中级职称,退休前运气大发了混到了公务员体系。(新疆兵团这几年改制的事,了解的应该知道有些事)
结果现在退休了工资六千多,一是公务员,二是中级,这两个加成。
现在在家动不动有人打电话喊去看病,去一趟车接车送还赚好几百。
过年回家和我瞎谝传子,说谁家小狗有病去市里搞了两千没看好,喊他去他十几块的药搞定,没好意思要多,就要了六百。
现在认识他的都羡慕死他了,毕竟很多人退休就三四千块,他还有外快赚。
所以说,咱普通人学习如果不好做一门技术至少有吃有喝。但是注意了,千万别学个以后会被科技淘汰或者没啥大市场的技术了,比如啥打铁,撑船,卖豆腐,捏糖人,修鞋,修电器之类的。

以上绝对本人真事,欢迎发表评论!
最新生猪价格2022年11月5日今日猪价总体下跌,没有出现奇迹。各地封控越来越严,没有收入的人越来越多,拿啥吃肉?
如此防控下去,反对情绪越来越多,并且逐渐失去耐心,甚至有人提议封控期间在地公务员也停发工资,也看得出大家“居家办公”美丽词汇的背后的“苦闷”!有人说我是搬砖的,居家如何办公?
未来不可能无休止地封控下去?如何放开也需要我事先评估体系。
总之,统筹经济、社会、民生等问题,放开是早晚的事!一定会越来越近!因为不可持续。
50%含量过硫酸氢钾
防疫多年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觉得绝对是彻底的改变,因为人们反思了三年,至少有些改变是彻底的!
第一,防疫做的好的地区就比防疫做得差的地区抢占了先机。

有地地方从未静默过,有的地方静默100多天,有的地方三天两头搞静默!你觉得对百姓经济生活影响能一样吗?
第二,旅游餐饮客运基本是毁灭性打击,整个行业都受到较大影响,当然防疫做得好的影响小一点。
第三,学生影响太大了,很多中小学都是网课伺候,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面临毕业升学的初三高三简直就是人生的毁灭。并且同一个省参与高考名额竞争有的城市就没有封控,而有的城市就封控,这种不公平只能认命!还有一个城市有的普通班放假,清北班留校,这是人为制造不公(河北石家庄精英中学家长就要过说法)。
第四,家庭矛盾错综复杂,家长和居家网课的孩子间的冲突,夫妻间的冲突(某老师上网课都能被家暴)!
第五,很多无辜的人失去生命,比如疫情期间抑郁症自杀的!各种失火烧死的!核酸检测延误救治时机的!

第六,失业率不用统计大家都知道,已经高的离谱了,灵活就业2个亿,还不包括农民工在没!自由职业好听一点,说不好听点就是打零工或者收入无法保证的一群人呗!
第七,人们更务实了,潮水褪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人们超前消费的习惯将被改变,存储意识会更强,特别是人们对于钱看得会更重,必定疫情期期间,坐不住的都是没钱的主,跟公务员似的估计谁也不会着急。反正旱涝保收。
总之,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思想,也让人们学会了独立思考,也理解了自由的重要性!也理解健康的价值!希望每个人都能用进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不是人要变,而是时势所逼不得不变。
985大学生卖猪肉,年收入斤50万,看来卖猪肉虽然辛苦,赚钱还是可以的!
廖立峰卖过快餐,投过资,考上过公务员……到都无法实现其梦想,最终阴错阳差走进了卖猪肉的行当。

廖立峰每天凌晨3时就要起床去屠宰场选猪,然后送宰,剔骨头、割肉,拿到菜市场去卖。
由于柳州的屠宰场规定下午不能杀猪,为此上午11时许,他要开车去来宾市屠宰场再杀一头猪回来下午卖,保持猪肉新鲜。他说这是自己争取回头客的“秘诀”,只有保证品质和服务,才能吸引更多人来买。
廖立峰介绍,一头猪的成本是两千多元,卖一头猪可以赚几百元,一个月收入算下来有三万多元。刚开始的几个月确实赚到了一些钱,还了一部分债。但代价是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每天都忙得晕头
转向,非常累。
目前生猪价格低糜,很多养猪人退出了养猪行业,其实可以考虑一下卖猪肉的行当。
一个学法的大学生都可以卖猪肉发财,其实养猪的朋友或许更有优势,甚至其他人也可以考虑卖猪肉。
国家经济形势严峻,公务员该不该降薪,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最近比较有意思的两个“名人”,一个是胡锡进胡老师,一个是司马南(据说真名于力)于老师。
胡锡进说:要警惕给公务员降薪,影响他们工作积极性!有道理但也无道理,有道理就是无利不起早,没道理就是低估了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觉悟。
司马南说:对国企改革很多批评,什么资产贱卖,什么下岗职工不公云云。
个人观点:
1、胡锡进说得有道理公务员工资不降最好,但是有必要精减冗杂的公务员队伍。同时精减基层公务员无意义的一些评比和填表,降低他们非必要的工作量。
2、司马南观点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不是全面看待问题。不知道他是故意忽略还是缺乏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哲学思维。国企当时亏损的太多,国家继续养着给普通百姓和民企增加过重的税收压力,苛捐杂税太多。国企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央战略决策的必然取舍。凡事都有利弊,但是必须看到进步的一面。此时他说这个话题,是为了赢得下岗职工的支持,忽略转移其美国购房的焦点。此时挑起下岗职工和国企改革决策的对立,值得思考。

最近牛鬼蛇神可是不少,各种奇葩言论都在混淆视听,大家要理性分析。不能偏听偏信。
大家觉得:
1、公务员降薪好呢?还是精减队伍好呢?
2、国企改革打破铁饭碗,对搞活国家经济发展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
期待您的观点!
一年要收不少贿赂
庆幸不是公务员
这些都是客户
宠物看好了
头一个图片的主人说猫咪生病
某家宠物医院说这病只能去北上广了
后来我运气不错
治好了
图二是一位医生
工作忙
有问题就问
要掏钱加我社群
我硬是没有让加入
今天早晨我坐公交去公司。途中,公交车突然来了个急刹车。我不受控制,一下扑到了前面一个小鲜肉的怀里。场面一下子尴尬了起来,我有点害羞,低头说道:“对不起啊,帅哥,刹车一时站不稳。”小鲜肉瞬间怒了:“这和刹车有什么关系啊,上车3分钟,你扑我8次,大姐,你到底打算干什么啊?”

2、经过彻夜蹲守,行动小组终于在市宾馆附近发现了李某的踪迹,一声令下,抓捕人员迅速出动,数秒内便将其制服。被按压在地的李某,没有惊恐也没有绝望,反而发出阵阵笑声。领导走上前来,呵斥道:“你笑什么!”李某艰难地转过头,“哈哈哈哈...哈哈哈...你们...哈哈哈哈啊啊挠到我痒痒肉了!”
3、老爸是开客车的,喜欢一边开车一边唱些老歌,一日载了满车乘客在路上飞驰,心情大好,便又唱起歌来,突然闹哄哄的车厢静了下来,所有的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正陶醉在自己歌声中的老爸,只听他正大声的唱着: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呀!送到那……
4、老公是IT公司程序员,最近心血来潮想健身,让我给他买蛋白粉,我一直不同意。前不久看上一件爱马仕的外套,需要3900块钱,我有点纠结就和他商量。结果他二话不说就让我买,想想他的蛋白粉才几百块算个什么,就给他买了,但觉得外套还是贵纠结很久。昨天他收到蛋白粉后,跟我说:其实那外套也不是很好看,要不别买了。现在想来全是套路啊!

5、老婆买了新手机,不会开后盖。我:“用指甲,在手机后的小缝儿里,两边一划就开了!”老婆:“可是我没有指甲啊!”我:“拜托,没有指甲,你会不会用用脑子?”老婆:“你当我傻啊?脑子那么大,怎么塞进去?”
6、老婆夜班,我带着娃睡觉,睡的迷迷糊糊突然感觉有人摸我的脚,猛的睁开眼睛,没有人,动动脚,周围也没东西,才安心的闭上眼睛,又有人摸我的脚,吓得迅速坐了起来,黑黑的房间,恐怖的气氛袭来,慢慢爬到床边。。。额!孩子掉地上啦!
7、两个老人去养老院,70岁的老人进去了,90岁老人没进去。工作人员:对不起,大爷,我们不接受儿女健在的老人。您的资料显示,你有一个儿子。”90岁老人:刚刚进去的就是我儿子!
8、邻居王奶奶每天傍晚都去菜市场挑拣些别人不要的菜。昨天一回到家,就对老伴高兴的说:今天的收获真是不少,既有凉菜,又有水果,还有上锅的!他老伴不解的问:都有什么呀?瞧你乐的!王奶奶说道:有凉拌的黄瓜,生吃的香蕉,还有上锅的茄子!

9、某医生在家接到同事电话:“打麻将,三缺一!”医生说:“我马上来!”妻子在旁边问:“情况严重吗?”医生严肃地说:“很严重,已有三位医生在那了……”这时妻子啪一巴掌甩脸上说,你一个兽医要去医什么,什么神兽需要4个兽医一起看?
10、那年大学刚毕业,一边工作,一边买了好多复习资料,准备考公务员女友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整天待在出租屋里,抱怨着寂寞无聊,没有安全感,总觉得我要和她分手,出于排解寂寞的心里,她开始学习看资料,后来她居然的考上了,而我依旧做我的业务员,直到她结婚那天,还拉着新郎对我说:“这是我恩人!”
1女:表白失败了?男:她说喜欢大叔。女:别灰心,你会遇到更好的女生。男:那是自然,等我老了变成大叔,她准后悔。女:拉倒吧,只有帅哥老了才叫大叔,像你这样的,只能叫大爷。

12、女朋友是真心对我好。她在网上买了65样东西,虽然花掉4万多元,但我心里是暖的:65样东西里有64件是给我的,袜子、短裤,还有很多我喜欢吃的薯片、辣条。她只给自己买了一个挎包——39280元的挎包,我好感动啊!
13、群里几个妹子聊天,都在婆婆咋咋地,突然一妹子说:她要敢让儿子和我离婚,房子我的,车子我的,孩子我的,当然了存款也是我的,只有儿子是她的,我啥都有了还怕找不到男人吗。。。。
14、人人都说现在娶媳妇好难,女家又要彩礼又要房要车要钱的,相比之下我就太幸运了。昨天跟我女友去了她家,她的家人那叫一开明啊,没有对我提半点儿要求,就直接定下了我跟我女友的婚期婚事了。我未来的丈母娘她亲口对我说:“你如果想跟我闺女结婚的话……下辈子吧!”
关于年轻人,发表两个观点(有感而发)。

1、是我们的生活变好了(因为外卖,不出门、不做饭就有吃的;因为父母经济条件好转,可以啃老),导致:
很多00后、95后,哪怕出生农村,都或多或少怕苦怕脏怕累,一个劲儿往相对轻松、相对干净、相对稳定的岗位(公务员,医生,教师,甚至外卖、房介,等等)跑!至于收入是否特别高,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
看看,老板、销售人员、工地施工员、工匠、车间技工等等,都好像不再是年轻人的优先选择职业!!“被迫为之”,估计都是他们的心酸之处。
然后,在某些行业、某些岗位、某些城市,热得烫手!!内卷极其严重!!
一旦竞争多次失利,就垂头丧气,不思进取,甚至在家啃老(这是最严重的现象)!!与游戏、手机、电脑、电视和外卖为伍!!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走得出来?!这种现象,已经不少!!
另外一方面,某些行业(比如机械业、农牧业、建筑业)、某些岗位(比如机械工程师、机械技工、兽医、施工员、建筑技工、农牧业技术员)、某些城市(东北、西北的城市),又比较冷!少人问津!急需要各类人才。

2、还是生活变好了的原因,大量年轻人变得:
会做饭的人,越来越少。
会农活的,几乎没有。
会工匠、车间技工活路的,很少。
未来,机器不能代替的技术农民、车间技术工人、工匠(往往都带有艺术性、创造性,凭经验吃饭),必将出现劳动力极度短缺的情形!!收入水平将越来越高!!尤其是70后、80后这一批人老了之后。
也许,未来,这些岗位,才真正是高薪职业!!咱们拭目以待!!
母亲节——
悼念母亲
当锅盖被蒸汽掀翻的时候,别人能够发明蒸汽机车,我除了脸被弄了点伤外,一无所获。
读书让很多贫穷的家庭走出了大山,脱离了苦海,我们家几兄妹读书的成绩都还将就,却全部在关键时刻都哑火了,老大老二参加毕业后的公务员考试分列第一和第三,但在那个年代却双双败给了一只老母鸡和几个鸡蛋,最后录取的是第二名,败得也不冤,起码别人更懂得人情世故。当然这些都是后来才知晓的。还有就是考上了,却因为各种原因失之交臂。所以都没有粘上读书的光,吃上因为读书带来的这碗饭。

但就此认为我们几兄妹读书没有用,感觉就又片面了些。毕竟也是因为读书让我们懂了点鸡毛蒜皮,所以就都不安于割草、放牛、喂猪、栽秧打谷的现状,哪怕是四处流浪到处碰得头破血流,但终究是最后都走出了那一片曾经让我想起来就不寒而栗的生活。
多年后的今天回忆起来,才发现原来我们整个家的结局,其实大体上母亲在冥冥中已铺就了。
谁也无法想象这样一个积贫积弱的家,母亲究竟是靠着什么意念来支撑的?母亲这种普普通通的妇女,小小的心脏里面为什么会拥有这样大的毅力和坚韧?她是怎么想的?怎么会拼尽全力让我们几兄妹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还是坚持供我们上学读书的?时至今日,仍无法想象。
记忆中,在掺杂了大量的红薯和难噎的玉米外,家里还是会缺粮,所以去几十里外的外婆家借粮这是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脑海里时不时总是会忆起红薯上面铺的那一层稀薄的香喷喷的白米饭粒。至于肉类,那就更不用说了。运气好的时候,父亲会在月末的时候就买一些猪肉或者心肺之类回来,有时候碰巧在城里念书的四哥月末没有回,母亲总会留一碗肉在米柜里,那时候没有冰箱,所以碗里的肉起霉变酸变质是常有的事,但即便是这样也抵挡不了“肉嘎嘎”的诱惑,我和学东常常会翻米柜偷吃,现在的孩子永远也无法体会其中的那份嘴馋的快乐。受此影响,以至于直到今天都对孩子们碗里余下的饭粒分外的苛刻。

除了吃,当然就是穿了。每年的春节那几天就是唯一可以“肉嘎嘎”自由,并拥有新衣服的快乐日子。这些平时肯定是没有的,但我比学东虚荣多了,鞋是奢侈品,这个不敢奢求。没有衣服居然让我想到了绝妙的办法,把家里姐姐的旧裤子翻出来套在自己身上,外面其实也分不出来的,但颇为尴尬的是————那时候女生的裤子都是在侧面使用用纽扣固定的,在学校里上那种男生大通间无隔板的厕所就是个大难题,进去后得在身体侧面摸索半天解纽扣,这样一定会原形毕露的,加上课间休息时厕所里人头攒动,怕其他男生发现自己居然穿女装,于是每次在学校都尽量憋着,实在不行就在上课时举手单独行动。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后来我居然又解决了这个难题,直接在裤子正前方剪了一个口子,只是那时候不懂沿线缝剪开,只是直接开了一个“洞口”,问题解决了,但裤子却是真的废了。为此还被母亲埋怨过。

这些事,多年后,依然可以清晰在眼前。
而因为贫穷的刻骨铭心,却是母亲这辈子在明威中心校带给我永久的记忆。
那应该是1989年,我转学到明威乡就读初中。除了正常的学费外,母亲还给班主任缴纳了70元的赞助费,手里就剩下不足10元的一堆零钞了。一贫如洗的家再也拿不出我的生活费了。33年后的今天,甚至这些钱的数量和零钞皱皱巴巴的样子,还有其中的几枚硬币都依然历历在目。
因为还没有开学,所以学校食堂还没有营业,母亲一咬牙带我到小面店喊了一碗面条,自己则陪坐在一旁,给面店老板要了一杯水喝,却怎么也不接受把面条分拨点吃的主张,只不停地说暂时不饿还不想吃。
学校没有住宿,等我把面汤都喝得干净了,母亲又带着我去找父亲兽医站的熟人,只要是为了孩子,母亲什么都可以忍耐,低着头恬着脸找免费的宿舍,等一切安置妥当,我躺在兽医站宿舍里面的小床上,一边听母亲语无伦次的唠叨,一边看着母亲收拾地上的垃圾。天,已经暗下来了,只剩最后一趟末班车了。我不得不催促着母亲离开。
临行前,母亲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钱从内裤缝包里面掏出来,然后解开束着缝包的线,把已经卷成圆筒的所有零钞取出来,逐一展开点数并压平,最后从中拿了0.7元车费后,把剩下的都悉数塞到我的内衬包里。
“幺儿,你先对付用着,我回去再想想办法”母亲搓着手,有些局促。
等送母亲上了车,回头我爬上石阶然后在转角坐了,看着远处身下的公交车顶上硕大的黑色天然气篷像波浪一样荡漾,想着车里母亲应该拿出兜里藏着的红薯正在啃的样子,第一次埋着头哭得歇斯底里……
很抱歉,母亲。
您在身边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