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放开后第一波北京感染比例超过其他城市,12月20日感染86%,预计12月26日结束,北京在持续推进相关放开政策,为全国做示范。
你来北京,就知道比例了。随便问问你北京的朋友。
努力还房贷的源子有个问题我一直觉得很奇怪,也是一个迷,疫情3年以来,我所认识的亲戚朋友、身边的人,从来没听说过哪个人羊了,可现在到处听到有人说羊了。就拿我来说吧!我大哥北京,大姐湖南,二姐江苏,婆家河南,我广东,真的一大家子天南地北,也没听说过哪个地方有阳了的,也没听说亲戚邻居阳了的。现在放开了,我跟妈妈打电话聊天,从来没听她说过老家有哪个亲戚朋友或邻居羊了,只是有所担心,害怕。


这个人怎么睁着眼睛说瞎话?
清风快乐游北京的感染比例并没有那么高,我生活在北京,听听我说的对不对!
03:42现在的入境5+3隔离政策还有意义吗,北京上班一族感染率已超过80%,可能比入境旅客的阳性比例还高。经济要发展,人畅其流货畅其行,相关入境政策还调整了。
【2023国考北京地区竞争最激烈的十大职位】
截止到3日17:30时,工作地点在北京的职位,竞争比例最高为2716人争一职,该职位仅剩1人处于待审状态。同时竞争最激烈的前十职位中,有九个职位竞争比已达千人争一职,下面是北京地区报名竞争最激烈的前十职位

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收入水平,已经被网络严重高估神化了。
我之前曾经说过,我的一个学生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找的工作,年收入能达到三四十万的水平,这在北京已经就可以进入前百分之五的人群了。一些网友对此表示出了不认可,认为现在京城前百分之五的收入水平不可能那么低,年薪百八十万还不得满大街都是啊。我想说的是,那样的年薪在现实世界中真的是凤毛麟角,只有在网上才肯定是妥妥的低收入群体。
咱们就以现实世界中的北京和上海为例,看看在这两座毫无争议的一线城市中,各种类型的单位和岗位最真实的收入水平到底什么样。这里所晒出来的收入,仅指扣除各种税费后的到手现金,其数据都来源于我及我曾经教过的学生在这两座城市的亲身体验或调研,我的学生基本都是重点大学研究生学历。

咱们先看北京的收入情况:央企入职三年后的年收入大概能在二三十万的水平,入职十年以上成功晋升为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话,年收入甚至能达到五六十万;普通公务员一年大概能拿到十五万到二十万的收入,但是有些部委的公务员,一年到头只能开到十万左右的也不少,折合成月薪的话也就七八千的样子。事业单位开到手的相对来说很可能就更低了,一般也就在十万到十五万之间的水平吧,个别效益不好的甚至只能开到七八万的水平,如果像医院这样效益比较好的事业单位,年薪也可能会开到二三十万甚至更多一点,这个浮动区间有时确实比较大,但基本的上限也都被控制在四十万以内。以上这些单位胜在稳定,但开到手的收入对应京城动辄起步就要七八万每平的房价,其实真的谈不上过得有多宽裕,但已经是妥妥的头部收入群体了。除此之外,金融部门的大客户经理开的会多一些,干好了的话,一年拿个四五十万也是有可能的,但肯定是需要良好的人脉和过硬的能力,这也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互联网一线大厂入职五年后,如果干得好的话,年薪也能达到五十万左右,如果能晋升到中层的位置或高级工程师,年收入可达七八十万左右的水平。这些单位跟央企和机关事业单位相比,缺点就是不稳定,日常的工作压力极大,不仅需要经常加班没早没晚,而且一旦年龄大了精力跟不上的话,就很可能随时面临被优化的结局。试想,人到中年后上有老下有小,到处需要用钱的时候收入却减少了,那滋味自行脑补一下吧。这里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京城个别初高中老师的收入不好判断,有的初高中老师年收入确实能达到二三百万,至于怎么来的估计大家都懂,这里不做具体解释了,但这肯定是属于极个别的情况,而这已经可以进入到百分之二的群体了。

咱们再看上海的收入情况。它的央企和机关事业单位,以及金融和高科技企业的薪酬水平,可以说都与北京相差无几。其它普通岗位的收入能比北京略高一些,属于国内普通人能达到的收入天花板级别了。我的学生在这里收集了不少普通人的月收入数据,像出租车司机和快递员,每月可以赚到六千到八千元,如果肯玩命干的话最多可以赚到一万五千左右;保安和保洁等岗位,一个月能到手四五千左右;酒店和商场等处的各类销售服务人员,一个月能保证三千到六千左右的样子;普通私人企业的办公室职员赚得不多,一个月甚至可能都开不到五千。早前曾看到过一项调研统计数据,说的是在上海月收入七千元以上的年轻人,所占比例在年轻人群体中不足百分之二十。我个人觉得这个数据已经算是比较乐观的了,实际情况恐怕要比这个数据显示的更低。

在北京和上海,绝大多数家庭能够一次性拿出来的现金,普遍都在三十万到七十万之间,很少有人能够一下子拿出超过一百万的现金,而能够一下子拿出超过两百万现金的更是凤毛麟角。很多留在北京和上海工作了几年的年轻人,结婚时之所以能买得起总价六七百万的非学区小窝居(只能用于临时过渡,有孩子了还要想办法换学区房),绝大部分都是清空了自家五六个钱包才能勉强凑够首付,其余的五六百万依然需要贷款至少二十年才行。网上那种动不动就年薪百万的场景,现实中压根就不多见。网上很多说这话的人,恐怕连一百万到手收入到底需要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都不清楚,他们以为很多单位闲着没事就爱交税玩呢。
总而言之,北京和上海作为国内无出其右的一线城市,即使研究生学历毕业的热门专业的大学生,即使入职互联网一线大厂或者大型央企和机关事业单位,其到手的年收入也很难超过四十万。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月收入更是连过万都困难,很多人辛辛苦苦也只能维持在月薪五六千的水平,根本不是网上说的那种什么大学毕业就能年薪百万,醒醒吧。
关注我,给你最与众不同的人生视角。
【截至27日11时】2023国考北京地区报名数据:超4.7万人报名,最热职位955:1
过审人数22527人,共有156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
①审核通过人数前十位的部门
②竞争比例最激烈十大部门
③竞争最激烈的前十职位
④报名通过审核人数前十职位
都是哪些呢?一起看看吧~
我个人觉得北京现在的感染比例最多%10左右,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随着感染者逐渐康复,大家更好的防护,很快就一切恢复正常,没必要恐慌。
阳与不阳!!
与周围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