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在报销医药费时候,虚增费用,构成贪污罪吗】
案例1.某公职人甲因病到医院就诊,在向单位报销时,多次涂改单据,虚报费用,累计多报销1万余元。
案例2.某公职人员乙执行公务出差期间,向单位借款2万元,报销时涂改单据,虚报费用,将未用完的余款1万余元占为己有。
对上述两个案例,案例2中的乙在出差期间,领取了出差费用,这就是因执行公务而产生的对公共财物的暂时控制权,也就是经手公共财物。因此,乙利用经手公共财物的职务之便,将公款占为己有,是贪污行为。
案例1和案例2有些相似,但其根本区别在于某甲是住院看病,某乙是因公出差,这里就存在利用职务之便与因身份而享有福利的区别。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报销自己的医疗费用,这是因其身份而产生的一种权利,通俗地讲这是一种福利。
同时,看病是一种私人事务,不是执行公务,报销医药费也不是因公务而经手公款。因此,案例1不构成贪污罪所要求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试想,如果认定此种情形属于贪污性质,那么退休国家工作人员虚报看病费用的,也就可以构成贪污。

而事实上退休人员是不能构成贪污的,因为其职务不具有现实性,报销医药费是离退休后的一种福利待遇,而不是职权。
可见,因身份而享有某种权利,行使权利时与单位的财物发生关系,利用这种关系而非法占有财物的,不宜认定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实践中,对此类行为有认定为诈骗罪的案例。例如,在某案中,成某某原系某纺织厂卫生所医生。1990年4月,某市医院经研究决定,让本院职工蔡某某去沈阳、大连等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为便于照顾,委托蔡某某的丈夫即成某某陪护,工资、奖金和医疗费用由医院承担。成某某在陪护其妻去外地治病的过程中,采用给对方好处费等方法,通过有关单位开出发票18张,向某市医院报销,共计骗得现金2.7万元。
此案经法院审理认为,成某某利用陪护家属治病的机会,以开具假发票报销的方法骗取钱财,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予惩处。宣判后,成某某没有提出上诉。

此案以诈骗认定是正确的,贪污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成某某作为卫生所医生,以开虚假发票报销的手段骗取公款的行为与其职务无关。
成某某接受市医院的委托陪护其妻到外地治病,属于服务性的劳务活动,并非管理性质的公务活动,亦不属于从事公务。因此其行为不构成贪污罪。
#公考答疑# 您好,上午刚刚发生特别紧急的一件事情,特别想向您请教一下。我是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一次出差路上吃饭,单位会计掏钱。事后会计做假账报800,实际上就吃了一碗面20,被纪检委查到了,我不知道他虚报,但他把我名字写上了,因为我参与吃饭,结果领导让我给纪检委写检查。我还想考公务员,不知道这件事会不会耽误我以后政审啊,我现在很无助,希望您解答,感谢了

可能我错过了一个潜力股,多年前有一个公务员追求我,那时候我还不是公务员。那时候我觉得他太热情了,一见面就抚背拉手真的受不了。也许我是南方人,他是北方人,也会有文化差异吧。
我们共同参加联谊活动认识的,明明他只是165cm,活动报名表填报报名的时候写自己175cm,让我觉得这个人有点不择手段,为了让其他人加自己微信或者对自己感兴趣,虚报身高。
那时我爸妈说虽然他没有房子没有车子,外地来的,但是公务员工作不错啊。然后我说不是因为这些,就是没有喜欢的感觉。
但他那时候还是挺喜欢我的吧,吃饭也很大方,也很热情。可问题是我有点洁癖,不喜欢别人夹菜给我。但北方人可能就是热情吧。
多年后,我成了公务员,他成了领导班子。我确实没有想到,他的晋升那么快。但他确实有他的特点,以前他说他是科室最年轻的,什么活都给他干,他累死了,他还很好学,考一些证书并且都考过了。还有他比较聪明,重点本科毕业。

时光重来,我也不想跟他有开始。我不喜欢太热情的人,忙着应付他们好累。我比较喜欢那种安静点,没那么闹腾的。人生都已经那么累了,真的不想下班后还要说太多话[捂脸]
小李参加工作后,回到家总有人问到:你一个月挣多少钱?这种问题,真的,很不好回答。
小李和小王是一家婚庆公司策划部的员工。两人同批进入公司试用,同批被公司转正。由于同龄以及同为公司新人,两人彼此感觉亲切,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虽然是好友,但是在工作上的态度分歧却非常大:小王觉得公司目前给的工资太一般,不能够体现他的工作价值,因此基本上是混日子。因为同一部门,工作资历相同,两人的工资一样。
小李则不同,好像有些“缺心眼”:拿着低工资还那么卖力地工作,简直是头不知道疲倦的傻驴!小王劝说小李几次,小李不但不听,居然还给小王上课:“咱们暂时工作能力不行,就得主动地多修炼,等修炼好了,工资自然就上去了!”

小王反驳道:“你这是啥逻辑?别的不说,就说去商场买东西。100元对应100的商品,1000元对应1000的商品。我宁愿闲着也不会多干活的……”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以各自的职场价值观行事。
正好赶到五一劳动节,公司策划了一个篮球赛比赛,就是以一家企业命名,算是以命名权的形式给企业做广告。小李联系了当地的体委,请体委出面组织这次比赛。体委也想做出些成绩,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
小李策划,当地体委组织,那家企业赞助的篮球赛比赛圆满成功。由于策划周密,事先联系了当地的几家媒体,在媒体的宣传下,这次大赛的影响力很大,那家企业非常高兴,顺利地向小李所在的广告公司交纳了大额的策划费。
收到策划费,老总非常高兴,居然还专门开了场庆功会,在会上号召大家都向小李学习,学习主动工作主动奉献的精神,为了奖励小李,同时,也是为了鼓励大家勤奋工作,老总给发了个一万元的红包,同时,还给她的工资涨了两千元。

当初转正后,小李和小王的工资都是每月四千元,但是,因为小李的工作努力,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红包不算,光工资就涨到了每月七千元。差距拉得过大,小王才感觉到勤奋工作的威力,他开始懊悔自己以前没有勤奋工作,使得在职场上落后了很多。
#职场干货#职场上的一些人,特别是职场新人,总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给我多少工资,我就在职场中贡献多少能力。但是,在没有看到能力没有看到贡献之前,老板是不会轻易给员工涨工资的。于是,很多深藏“能力”的职场“聪明人”在“坐等升值”中白白浪费了时间以及才华。
小李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当别人问到我“你一个月工资多少”时,我从来不敢说得太具体,只能含糊其辞、打马虎眼:当急功近利的同学问我“你一个月挣多少钱”时,我不敢回答,不仅仅是因为面子、可怜的自尊心,更是因为,我知道,一旦他们得知我工资太低,马上会建议我跳槽,而我对这种建议早已经厌烦了;当爸妈问到我“情况怎么样”时,我不敢如实相告,是因为,以我那点可怜的工资,说出来还不把爸妈愁死?他们肯定会感慨“这娃大学白上了”;而且,他们还会强烈建议我回去考公务员,然后进入体制内。可是,我既不愿意让爸妈为我担心,也不愿意去考公务员,因此当然必须“虚报政绩”了。

回到家之后,又被不少长辈问及“你一个月挣多少钱”,这下,我变聪明了:如果发问者是五六十岁,年收入甚至不到一万,我就说自己月收入在2000左右,以免他们“发现差距”后心理失衡;
如果发问者年纪在四十上下,家里还有小孩子在读初中和高中,我就故意夸大自己的收入——这几年,在农村,“读书无用论”已经重新抬头,我作为一个收入不高的人,如果把自己的真实工资状况告诉这些长辈,他们肯定会认为“这娃书白念了,上那么好的大学,一个月才挣这么点钱”;
他们这么评价我对我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我担心的是,我那些堂弟堂妹们的学业将会受到我这个“无能的反面典型”的影响。我甚至还当着我那些还在初中高中的堂弟堂妹的面将我的工作状况加以适当的美化和夸大,目的就是激励他们、让相信知识是有价值的——当然,毫不夸张地讲,尽管我“没挣几个钱”,但在我那些信息闭塞、连省城都没去过的叔叔婶婶眼里,我已经算是一个“很有出息”的人了,我当然有资格成为他们的孩子的榜样。

生活中,只有勤奋工作不断把自己的才能挖掘出来的员工才能不断升值。每个老板都会看重有能力的人。让能力走在工资前面的人,不断上涨的工资自然会紧紧地尾随其后!
我是安安分分的小青年,一个致力于职场创作和分享职场故事的新人。
【香港新冠确诊数新高的背后,或有人为不打疫苗虚报阳性】
第五波新冠疫情,过去一个月每天确诊数字徘徊约二百至三百宗。但6月1日反弹至505宗,有354宗是快速测试阳性呈报,由过往占总数约一半,增至占超过七成,创下4月23日以来的新高。
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表示,新增个案经快测平台呈报比例有所增加,近日快测阳性个案,约15%至38%随后被证实属阴性,较前两个月高约7%。他怀疑,比例上升是与近日实施第三阶段疫苗通行证有关,驱使有人提交旧的快测阳性结果。

徐乐坚说,当局近期接获很多市民查询,指早前已接种两针新冠疫苗,但2、3月曾快测阳性,当时并无呈报,现时应否取回康复纪录,或打第三针。
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说,新增个案中,有41宗与家居检疫相关,比例和之前无分别;22宗是主动检测找到的,各区都有个案,分布比较平均,现在不能确定香港确诊的个案是否真的呈上升趋势。
徐乐坚表示,由于早前确诊数字回落,当局会派员到所有快测阳性的患者家中,要求他们留样本进行复检,部份呈报个案正在进行覆检程序。他指,快速检测的确有机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强调并非所有复检阴性的个案都属虚报,防护中心会调查所有检测结果不吻合的个案,短期内不会更改公布个案的方式。
他说,由于出现多个感染群组,疫情自然有机会扩散,确诊数字波幅有机会是高3位数或低4位数,但重申目前各项指标,包括污水检测阳性比例、住院患者数目,以及隔离病房和深切治疗部使用率,都处于平稳水平。

6月2日,香港感染及传染病医学会副会长林纬逊接受电台访问时指出,基本上快测的准确率高,出现假阳性低于1%;他认同,徐乐坚的说法,或有市民为应对新阶段疫苗通行证,而作出虚报。
林纬逊称,随着香港每日的确诊人数下降,当局有能力对每一宗快测确诊呈报进行复检,确定阳性后才列为确诊个案,同时可以作排序瞭解类型是否跟现有个案有关连。
徐乐坚提醒康复者,不应提供虚假资料,以取得康复纪录,否则要负法律责任,呼吁他们不要再纠缠,指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接种第三剂疫苗,以符合疫苗通行证规定。
林伟逊强调,科学委员会已说明,若曾感染人士康复已一个月或以上,可以按一般市民继续接种疫苗,呼吁合资格市民接种第三针疫苗加强保护。
警方回复传媒查询时表示,接获相关部门五宗转介个案,交由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调查,至今共有三人被捕。按法例要求,市民应呈报过去24小时的快测阳性记录,若明知而提供虚假或误导资料,一经定罪最高可以被判处罚款或判监六个月。

疫苗通行证已在5月31日提升至3针门槛,全港已打2针后满6个月人士,需持第3针接种记录,才能出入指定处所;康复者须上报取得康复码则可以豁免。
早前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指出,根据特区政府数据,到期打第3针者,仍有60万人未接种。但临近第三阶段疫苗通行证实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5月31日透露,30日,一天将近5万人打针。
而且香港每日能接种10万针疫苗,惟第三针接种率仅58.4%。翻查疫苗预约的网站,未来的日子也剩余大量空位可以接种疫苗。
在第五波疫情高峰期的一针难求到现在的针等人,看来也是因为疫情的缓和,使得市民放松警惕,不再重视接种疫苗。
我,一个高校的老师;
30出头的年纪,越来越迷失;
听起来是高校教师的头衔;
在收入上却没有相应的尊严;
10月初发了五千多的工资;

除去房贷、车贷所剩无几;
第1次感受到在金钱上的迫切;
到现在仍然让我心慌;
我们大学老师的收入并不高,在山东东部沿海三线城市,我们学校初级职称的教师,大约每月在5000左右,中级讲师职称的教师,大约每月在6000左右,副高及副教授的职教师每月工资在7000左右……
这相当于当地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工资,有很多人说:大学老师不是有很多横向和纵向课题吗?那你肯定想错了!
首先,能拿到大量经费的课题,说明这个老师已经达到教授或副教授了,年龄也至少有40岁以上了,而且做完这个课题之后,经费也花的所剩无几,并且现在查的都非常严,根本不敢虚报账目,顶多获得一些劳务费。
其次,大学老师大部分都是高学历的群体,而在收入上却并没有相对应!所以大学老师往往是抱怨的,也是不满足现状的!

当然,大学老师也有好处,就是空余时间会比较多,不需要坐班如!
今天周六,我想了一天,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但是有时间不等于有钱呀。
如何将这部分时间转化为金钱呢?我的结论:这中间就需要技术——有时间去校外做社会技术服务,然后换取金钱。
可是,大学老师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然后再进入高校当老师,掌握的是纯粹的知识,根本没有什么技术。
唯一能做的兼职,想来想去还是从本专业上考虑,就是教学在校外辅导机构,上一节课能拿到600块钱的课时费,但是现在国家实行双减政策,辅导机构也没有那么多职位了,只能从兴趣辅导上考虑,比如说计算机编程啊,比如说智力开发呀……
要么就是去底层人群抢工作,去做外卖员或者是跑滴滴,但是他们也是挺辛苦的,再不愿意跟他们抢活,再就是老师这份情往往比较高,也放不下面子。
最终是白白想了一天,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