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值不值钱?还有没有那么吃香?每年一本录取率大概在高考人数的15%左右,能达到985和211的就很少了,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900多万,211占比3%左右,985毕业生占比1.6左右,985和211冯毕业生还是非常少的,非985,211双非大学生甚至没有本科学历的人才是沉默的大多数,为什么硕沉默,当你在互联网和现实中,看到二本这个词,通常都与迷茫,焦虑等词连在一起,就更别提二本以下的学历了,那么二本生真的没有前途了吗?如果是专科生是不是更加注定毕业即失业?
一般的二本生能找到什么工作,一般又来说互联网的大厂不愿意接纳你,因为马太效应互联网大厂的人才资源集中度变得越来越高,有句话90后想进互联网大厂的样子,像极了60后渴望进国企的样子,进大公司意味着稳定前景,租房补贴,购房免息贷款等福利,当然也意味着24小时待命的工作状态,以及休不完的996福报,但在权衡之下,大厂仍然是很多大学生的校招时的首选,华为这些大厂的规模在2019年已经有10几万人,字节跳动的全球员工也达到10万人,这些大厂一般不招非985.211,招聘时大厂冯职位描述里不会写,但是很多hr的行动准则,这也是很多毕业生拼命给大厂投简历但很少有回音的原因,在毕业生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厂的报录比比国家公务员都要低,学历虽然不代表工作能力,但起码在某一阶段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非985和211的双非大学学历,连筛选的机会都没有,甚至985也只能给c9联盟和海龟让位,这种高效和冷酷的筛选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二本学生正在逃离双选会,双选会是学校给应届毕业生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但是给二本和专科提供的岗位大部分是行政和销售岗,这让很多普通学校毕业生心有不甘,高不成,低不就,最后要么考研,要么考公,要么啃老,导致形成了考研大军,考公大军,学历越来越内卷,就业越来越内卷,研究生送外卖的,当保安的大有人在,学历不代表能力,无论的985.211还是普通院校毕业生,都有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不断精进,才能有机会脱颖而出,找到合适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