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场的都不是幼儿园孩子,李局长如此这般教人识字未免太官腔
李局长最近几天火了,各种爆料不断。尽管也有些来历不明的账号和文章、帖子,在替李局长喊冤,说全国好公务员是需要实力才能拿到的。
却不说李局长的本事全部在化妆上是否属实?但是,网络流传的让她成为明星那场会议上的发言,至今让人浮想联翩。
从图片上可以看到,李局长用“一阳指”敲打着打印好的发言稿,一个字一个字指着往下念,那姿态完全是幼儿园老师教孩子们识字。而参会人员大概率文化水平不至于处在幼儿园阶段。以至于有人感慨,李局长把在家里教孙子识字的方法移植到会场,也是拼了!
更有网民扒出李局长荣获全国好公务员奖励之后,媒体采访的片段:李局长说,为了某件事,我们把原本六十天才能办好的事,只用两个小时就办好了!
这段对话最让网民愤慨:原来两个小时可以办好的事,你们平时非要给拖六十天!就这个效率,尽然能获得全国大奖……
李局长的事还在发酵,官方还没有出个广而告之。按照热搜不过十天时间推算,快要降温了。
为什么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体制内的人几乎不发朋友圈,而且职务越高发得越少?[抠鼻]
这是因为体制内管理很严,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朋友圈依然不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所以他们不敢发,也不想发,省得给自己找麻烦![微笑]
也有部分人发,但内容清一色是转发单位的宣传文章或被要求发的,那些吃喝玩乐的人基本上是年轻的普通人员,自己怎么高兴怎么来,不顾及那么多。甚至有网友说自己如果 考上公务员,第一件事就是注销社交账号![捂脸]
或者也有大部分体制内人都有两个微信,或者多个社交账号,生活喜欢怎么发就怎么发[捂脸]
#我要上微头条#
你能和公务员比吗?人家有警卫员有秘书,有司机!有医护!你说气不气人![鼾睡]//@c岑岑岑:现在他们是按个人账户多少,你交的30年都没有他们一年的多,所以非常不公平//@把叶留住:我今年五月份退休,工龄43年9个月,退休金才3536元。
#社保知识分享官招募#
62年1月出生,79年参军
现在是重庆正科公务员
缴费100/0,个人账户预计13左右
请问退休后就拿多少,谢谢
实际缴费年限26
总缴费年限43
视同缴费17
平均缴费档次100%
@晓敏聊社保 点评:这位粉丝朋友的缴费档次和金额比较高,退休金也是较高档次的。我很乐意给大家计算养老金,有需要的朋友一定要把自己的资料提供的详细些,计算起来才更方便,具体计算一下:
基础养老金=平均工资×(1+缴费档次)2×缴费年限×1%
个人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60岁退休为13950岁退休为195)
过渡养老金=平均工资×(1+缴费档次)÷2×视同缴费年限×14%
预计2021年重庆社平均工资8000
基础养老金=8000X(1+1)/2X43X1%=3440
个人养老金=130000/139=935
过渡性养老金=8000X1X17X1.4%=1904
合计:6279
退休金相对于全国退休金平均水平3200元来说,属于高退休金档次,有一个高质量的生活没有问题。退休金的高低不是重要的,良好的心态,知足常乐,有个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有个朋友在教育局工作,前段时间被人举报说他搞自媒体赚钱,违反了公务员不得兼职的规定。上级部门专门派人下来进行了调查,结果出乎意料。
事实是非常明显的,确实开设了个人的自媒体账号,并且收入不菲。但是经过调查后上级给出了合法合规的结论。
第一,他进行创作的时间都是在非工作时间,没占用工作时间也未影响正常工作行为,符合规定。
第二,他并没有进行职业和职务的认证,也就是说他没有在网上利用职位的影响力而获取不正当收益。
第三,他所写内容全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历史故事为主,并没有涉及工作秘密,所以也是符合规定的。
说到这,我们不得不提当年响彻网络的《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你可知道他也是一个广东顺德的普通公务员。
石悦,笔名当年明月,小时候就生性内向,不爱和别人说话,但是非常喜欢看历史书。整个上学时期话说得不多,可书看得是不少。
毕业后成为了广东顺德海关的普通公务员,在工作闲暇之余他没放下以前的爱好,并且在2006年突然产生一个念头“谁说历史是枯燥的?历史也能变得有趣起来!”
他开始尝试在网上选择最喜欢的明史进行创作,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无数读者伴随当年明月的笔触仿佛回到了明朝年间。他为这书起了个简单有趣的名字——《明朝那些事儿》。
从王侯将相到不起眼的小人物,一件件一桩桩或是权谋或是忠义的历史活灵活现的跃然眼前,所有人物形象刻画地丰富饱满。
读者跟随当年明月的脚步,时而变成侠肝义胆的壮士,时而又化身为指点江山的帝王,身临其境,好不痛快。
《明朝那些事儿》正式出版后,有天出版商兴奋地告诉他,已经发行了四百万册“改革开放三十年,你这书销量能排进前三十。”
仅仅稿费这一项,当年明月就获取了4000多万的巨额财富,人们以为他会辞职专心写作时,他却忽然销声匿迹了。
面对成名机会,面对巨大流量,他选择了激流勇退,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承受孤独,把历史感受的如此透彻,又讲述的如此生动。
由此看来,公务员利用业余时间写书赚取稿费的行为是合法合规的,并且这行为没有对石悦造成影响,他现在已经成为正处级干部。#公务员# #职场#
大家对此怎么看,您觉得公务员利用业余时间写书挣稿费合理吗?欢迎留言,欢迎关注。
#该不该取消老师寒暑假的工资#
该不该取消公务员的各项隐形福利
该不该取消所谓的绩效工资
疫情之下该不该务点正事考虑营生民生
该不该封闭所谓的网红,大伽,公知社交账号
该不该取缔日本及外资学校……
天津老师的公积金应该是一大亮点。
最高7000,这个数可以还170万的公积金贷款了,也就是说从公积金中心贷款170万,都不需要往账户里面存款,只是公积金里面的钱都够还贷了。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当公务员的原因吧!工资虽然不高,但是隐形福利高。
3月9日[玫瑰]有人公积金取了17万[玫瑰][玫瑰][玫瑰]有人公积金取了8万[祈祷]有人公积金取了7万[祈祷]为什么公积金账户差距这么大?
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缴纳单位比例高一些,私企相对少一些甚至没有公积金,这是普遍的,职务级别高领取的公积金也多[玫瑰][玫瑰][玫瑰]华为的公积金高,华为工资也高,在西安,。举例
如果你买房了,可以带购房合同,发票结婚证身份证去提取公积金用于偿还商业贷款,记得哈[赞][赞][赞]公积金账户留三个月基数就可以了
公积金真好[赞][赞][赞]请合理利用,,,恭喜3月9日提取的朋友[玫瑰][玫瑰][玫瑰]#西安# #热门# #热门# #西安生活# #西安爆料# #咸阳# #头条#
现在有个别假行家计算个人养老金虚高,千万别被误导了。
其中一个养女头条算44年工龄,个人账户仅9.5万,退休养老金高达7000多。
另一个养女头条算43年工龄,个人帐户才6.8万,退休养老金也仅达6000。
这些都错了,对养老金政策只是一知半解,以为工龄长,养老金就高。
那么,她们错在哪里?
就是缴费系数估高了,分别有1.1和1.3。
若按此系数算,个人账户必须近20万。
若按个人账户算,系数只有0.6,每人各多算了2000元以上。
所以个人账户有多少,基本可预知可领多少养老金。
当然,并轨后的公务员除外。
走进“今日头条”有一周时间了,感觉过得特别充实、特别有意义,吃饭的时候都扒拉开账号,看看有多少朋友喜欢自己的文章……工作本就忙碌,我怎么迷上了写自媒体文章呢?
既是偶然的突发奇想,也是多年的积淀吧。自从多年前,自己参加公选考试拿了冠军,便有亲戚朋友来请教如何准备笔试、面试。得到指导的亲朋参加各种考试皆能如愿,后来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也人托人地找上门来咨询。
后来有在组织、人社部门工作的经历后,找上门来咨询职业选择、公考政策及程序、就业创业政策、寻求就业创业指导的人也多起来。
有了担任面试考官的工作经历后,便又有不少人托人、也有不少网友咨询考官的评分标准啦、评分心理、如何在公考面试中得高分啦等问题。
在无数次地为别人提供帮助后,就想找一个更便捷的方式帮助到更多人。发微信朋友圈吧,发出的内容零碎不系统,能看到的人不多;发QQ空间吧,也有局限性;写成文章发相关杂志吧,现在纸媒的受众面不宽,还无法将零散的文章连贯起来,也无法达到目的。偶然的机会,才知道“今日头条”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选择,便果断注册了一个账号。
正值公务员面试、事业单位招考面试临近,咨询面试拿高分技巧的亲朋好友、朋友圈好友密集来信来电,于是赶紧梳理日常点滴体会,特别是公考面试中要注意的问题,便抓紧发布出来,紧急提醒参试小伙伴。参试小伙伴陆续反馈小技巧非常好用,助他们得了高分。感觉能帮助到别人,积极性便高涨起来,便想着能为网友们分享更多更好的东西。
正值大学生毕业季,亲朋好友中咨询择业创业的来信来电又多起来了,便分享了一篇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短文章,立即引来创业培训的老师、创业孵化机构、一些立志创业的朋友的关注,大家一起讨论怎么帮助创业者走向成功,怎么在创业大潮中发挥好作用,怎么用好创业扶持政策,自己也得到了更多启示,学到了不少东西。
经过一周时间的尝试,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关注、支持、鼓励,便想着如何为网友分享更高质量更有价值的东西,因而自己也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和水平。这不仅帮助了别人,也有了促使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我将认真坚持做下去,力争做好做精。请大家支持我、关注我,多给我提宝贵意见,我们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