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事业单位待遇,高过公务员?”上午,和财务科的同事聊天,闲聊到全额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和当地公务员的差距,就做了一回包打听,才发现平均数还略高于普通公务员。
财务科的大姐爱人在市场监督局工作,之前是工商局合并的。据她讲,她比他爱人工资还略高点,不同之处是,他爱人公务员有十三个月工资和车贴。
说是车贴,但日常市内办事都是开自己车或扫共享电单车,市内到县里的用车也是自己驱车,作为普通科叫,车贴也基本上是自己用掉了,感觉所剩无几。
讲到十三个月工资,事业单位也含在奖励性绩效工资里了。关键的是,事业单位像一些事业单位有职称的,远远高过了同工龄的公务员了,即使个别公务员有个级别,也比不过有职称的事业单位。
当然,也有工资待遇好些的公务员,像GJF的公务员,有补助津贴。财务科的小妹是2018年入职的新同事,她说有同学考上纪委,钱跟她差不多,但是经常加班加点。

还有一位,2019年考走到区直机关的公务员,在2018年是一起和财务小妹考入我单位的,和小妹还有联系,说都后悔考走了,在这边闲多了。
逗财务小妹说,你还考公吗?小妹忙说,我才不干呢!考个不好单位的公务员,还不累死了!我说,也不尽然,考前打听清楚这个单位性质,再去报名。
#分享你认为最有意义的话##头条创作挑战赛##娱评大赏##欢迎光临我的生活#
#机关单位哪些岗位比较重要#
靠近心脏的地方,血液就越充沛。
机关单位的核心是领导,领导最大的权力在于,人权,事权,财务的权力。
沿着这个逻辑,你就大概可以了解到:
管人事的,管核心业务的,管财务的。
人事和财务的都好懂,管核心业务的,一般认为是干老实工作,工作量的确不小,但是这个工作,对于人事和财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为什么,一项工作要想干好,少不了在人事和财务上的配合。
核心业务干不好,主要领导就会受批评,这个就是简单的逻辑关系和制约的关系。
用这个来指导我们进入体制内的岗位选择,看看自己到底什么地方最为擅长,可以慢慢向这几个方向去靠近。
#我要上 头条##公务员##机关#
余研究生毕业,在区纪委工作才半年,现在感觉很爽,就是工资不高,全部收入每月3500元。
家里人都是公务员,从小耳濡目染,比较中意公务员这份工作,家里人也能帮点忙。大三在大学时跟学院的副院长聊天(我叔叔当年的辅导员),他劝我先考研再考公,以后的发展机会会好一些,工资也会高一些。于是找了一个安徽省非常好考的双非院校,考上了研究生。研究生入学的那一刻,开始准备考公,当然硕士毕业论文也是从入学的那一刻不断准备着。国考进面试,市直事业单位面试逆袭上岸,省考区纪委面试逆袭上岸,最后选择了区纪委。

纪委入职被分到了监察室,刚开始工作主要是跟着师傅后面跑,学习线索搜集和问话,每天工作6个半小时。工作的忙碌程度和领导的要求息息相关,领导催的紧就忙,加班一周能把一个案子办完。领导不催就不忙,一个案子可能要办很久。每天上班就是看新闻、练字、看法规、抽个空看看手机。因为我刚去,没有应酬(不是领导,跟同事不是太熟,我也不喜欢),每天晚上5点半下班回家后开始过自己的生活,想干啥就干啥,半年胖了10斤,我现在开始努力减肥了。
听同事说,忙的时候会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经常出差互查案件,体检出身体缺钙(因为不出屋子晒太阳少)内分泌紊乱等,自己还是挺期待的,渴望社会的毒打,增加工作经验,7年的学习生涯太难熬了,实在不想再看书了,只想赚点小钱实现财务自由,跟女朋友清清淡淡的生活。

有人问:除了公务员之外,还有哪些职业不容易被裁员?
1、财务
绝大部分企业的目的都是为了挣钱,既然如此,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个算钱管账的,如此一来,财务这个行业的就业率相对比较高,只要有新公司出现,第一个要招的人就是算账的。
至于财务为什么不容易被裁员,其实原因有很多,比如财务是最熟悉公司资金运作的人,如果把财务都裁了,短时间内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所以,一般来说,企业很少会裁员财务,尤其是跟随企业多年的老财务。
2、老师
一直以来,公务员、老师、医生等,都是老一辈人眼中的好工作,其特点之一就是稳定。无论什么时候,教育都是不会消失的,而这,也注定了老师这一行业的稳定性。但凡在平时的工作中不犯错误,基本不会被裁员。如果在工作期间还能通过考证来增加自己的能力,更是会被学校、单位所重视。

3、医生
和老师一样,医生也是一个稳定的职业,人们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医疗,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对医疗的需要,如此一来,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医生一般不需要去担心被裁员的问题,而是不断地精进自己的技术,毕竟医生这一职业,是越有经验的越吃香。
在当下,你还发现哪些不容易被裁员的职业吗?#我要上头条#
宇宙的尽头在哪里?是编制。
编制的尽头在哪里?是公务员。
编制的起点在哪里?是高考。
高考,分够了,报好了,可以毕业后就有编。如公费师范。
人生的尽头在哪里?是财务自由!
一场疫情,更让人感受到了编制的种种好处。
一个朋友亲戚家的孩子,研究生毕业,学历史的,在大城市私企工作了几个月,受不了老板的训斥,回家了,正准备考公务员。

不知是不是受到圈子的限制,身边的家长几乎都是觉得考编好。
#2022就业季#
当今社会上兴公务员热,其实公务员的工资很若干,刚才我去财务上查了轮五年晋档一次,轮二年晋级一次,等了五年,二项加一起才调了211块钱。扣去各项社保,月到手工资四千多块。除了领导有职务工资高些,普通人干一辈子也就挣这点钱。比高收入的医生没法比,比起有各种加班补课费的重点学校教师也没法比。所以近来我悟懂了一个道理,天空任鸟飞,真正自己有一技之长,干点啥都比守着这所谓的金饭碗乞食强。本地一个小年轻搞快手抖音,一年也挣几十万!
#在县级市的你实际月工资收入有多少# #山西头条# #收入#
很多聪明人不愿意选择体制内工作,是因为他们考虑到两种情况:
第一,体制内工作人员不能发财。当官不发财,发财不当官,谁也不能把所有好处都占了!无论公务员,教师,医生,还是国企职工,可能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收入,但是对于很多聪明人来说,因为他们的胃口很大,这点收入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他们觉得凭个人能力,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过上财务自由的生活,完全没有必要为了稳定进入体制内当螺丝钉,从而失去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

第二,体制内工作约束太多,不仅受到法律和工作纪律约束,还要接受道德规范的考核和人民的监督。对于爱好自由的人来说,真的难以忍受。大部分人工作是为了获取工资养家糊口,希望工作稳定,收入稳步提高,让自己从容面对人生各种不如意。如果已经衣食无忧,很多人更向往自由,不会为了稳定去接受约束。很多一二线城市土著从不考虑体制内工作,就是因为家里有矿,而且体制外高薪工作机会多,选择工作时更遵从本心,不用委屈自己。而且同样的付出,体制外获得的收入更高。
对于普通人来说,稳定和发财不可兼得,最多只能得到其中一样!扎心的是,大多数人一样都拿不到!必须小心翼翼,精打细算,才能从容面对人生。
经常听说很多小镇做题家的故事,好不容易考上事业编,当上教师,获得稳定的工作,但是工作以后又嫌弃工资太低,一个月四五千,根本无法满足不了他几年之内买房买车的需求。他非常焦虑,非常后悔,觉得自己只挣这几千块钱实在是太屈才了,整天郁郁寡欢,把未来可期的幸福人生过得生不如死。有的人一咬牙一跺脚,辞职走人。到了社会上,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是的,他能挣上万儿八千,甚至更多!但是他的付出增加更多,没有节假日,手停口停,累死累活,超负荷运转,最后计算投入产出比。远远不如体制内工作。这就是典型的能力不能匹配野心,自寻烦恼。

关于报考公务员
真心奉劝那些家庭没钱没背景的孩子不要报考落后地区四五线城市的公务员(尤其跨省市的),太挨欺负了。单位一个财务人员,90后小孩(家不是本地的),工作能力不错,被上级机关看中了,要借调半年(顶替上级机关即将生产的一财务人员),本单位领导觉得这小姑娘的岗位很重要也没人能接替,可是又没有勇气拒绝上级机关的借调要求,最后双方达成共识(根本没人征求小姑娘本人的意见),小姑娘一三五在本单位工作,二四在上级单位工作,周末哪方工作没做完就给哪方加班,太tmd欺负人了……我们这些旁观者都气够呛,这些个领导你们做个人吧。我们系统领导干部子女也很多,仗着上一辈的老关系提拔快、岗位好、干活少、荣誉多,相比较外地来的就吃亏很多,活没少干好事不沾边,真的很不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