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情和大家分享一下,同时我也不明白。有明白的医护人员看见文章的话就可以告诉我一下答案。我家孩子老婆三个人先阳性的,过程由我一个人照顾他们8天直至康复。但是我本人一点事也没有,也没感染新冠病毒。我本人有心理准备感染的,过程中我连口罩都没带,也和老婆同房间睡,她喝的水杯也是共用,直到他们康复又到我父母感染了,也是我一直照顾他们俩老直到康复的。同时我也是没有感染,疫情几年我没有感染过。打了三针康泰疫苗。
胡锡进终于承认有些地方仓促放开,准备不足了,但还嘴硬,说群众要求做足准备有道理,但是不过是理想主义。
我们简单理一理,换个角度去看老胡这篇文章产生的背后逻辑,顺便欣赏一下老胡超强的话术。最后重点说说老胡鼓吹的彻底的、不做预案的、一放到底的放开,具有的危害性和不可行性。
首先说,老胡为什么认怂,自己承认准备不足了呢,其实我想,最主要因素就是新华社昨天刊发的文章中提到“受疫情影响,北京市当前药品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老胡如此精明强干,善于揣测政策风向之人,(司马南问过他是不是有别的消息渠道,他没回答,这个咱也不知道),眼见得形势不如人,真相盖不住,岂有不转口风之理?
不过,转口风可不等于认错,让我们看看老胡高超精彩的话术,想学作文的多看几遍,仔细端详揣摩,这可是示范级文章。
第一,老胡一开始就坚决强加给自己一个国家政策发言人的形象和角色,通过“国家看到什么,决定改变什么,这是实事求是民心所向”这一大段叙述,强化这个角色扮演,进而试图引导出批评我就是攻击国家政策的暗示,老胡的作文里还有很多处地方都在潜移默化般的推销这个观点,大家自己慢慢看,慢慢找,我想这也是老胡自以为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第二,巧妙的把问题抛给医学界,老胡问道,说好的无症状呢,是你们的意见不精准嘛。当然,这次只是淡淡提了一下,以后是分是和,还要看风向。
第三,我都改口了,大家都是武林人士,比武切磋,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至于啊。
最后我们来说说老胡鼓吹的激进彻底的放开为什么行不通。老百姓可以大面积稍息几天(就当是老胡说的“乱”吧),虽然有怨言,会耽误工作,但貌似不会出太大乱子。问题在于,医护怎么办?警察怎么办?军队又该怎么办?这些人员在这个非常时期,如果按老胡的说法,缺医少药,不做预案(预案不详细都不行)的,不做准备的放开,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其实现在看医疗系统就已经给了答案,大量医护人员在面对突然放开带来的疫情冲击后,已经出现大面积感染,甚至带病上岗工作。这是要严重削弱战斗力的。军警这些强力部门可是一刻也“乱”不得的呀。
还有,环卫保洁工人怎么办,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怎么办?福利院的老人怎么办?监狱的犯人怎么办?拾荒者流浪者又怎么办?
这些问题,那些鼓吹彻底激进放开的人士你们能回答吗?你们敢说没问题吗?
放开是大势所趋,但我想绝不是简单的理解为放开了就天下太平,放开了就万事皆休。一放了之,一放任之。简单彻底,准备不足的放开不是老百姓想要的。
每个人当然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放开了是,封控时也是。
你的健康你担责,你的健康我亦有责保护。这才是放开的要义和精髓所在。
这才是众多网友需要的答案,也是众多医护人员需要的答案!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
最近网上传了很多卫生行政部门对医护人员的文件。态度冰冷,措词强硬,甚至结业考试威胁学生。一时间,怨声载道!
为啥会这样呢,不是应该国家一声令下,众人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吗?同为非紧急避难人员,怎么医护就不像解放军和消防队员一样好使呢?为什么就他们有那么多抱怨呢?
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医护人员是唯一一个自负盈亏的非紧急避难人员。
为什么不让公立医院成立核酸公司,又没什么技术含量,让他们赚一点,现在再让他们付出,也合情合理。
口腔蝈蝈三甲医院口腔科医师最近网上传了很多卫生行政部门对医护人员的文件。态度冰冷,措词强硬,甚至结业考试威胁学生。一时间,怨声载道!
阳了的人还能去上班吗?关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家的答案都一样,不能。可是现实和想象的差距往往就是那么大。虽然国家规定阳了的人必须要在家隔离5天,等核酸转阴了才能去上班。但是目前能够执行这个标准的企业又有多少呢?我朋友在超市上班,员工几乎全阳了。但是总不可能让超市关门吧!于是老板要求他们只要能起床的人全部都得回到岗位去上班。我肯定像这种情况的单位还不少。员工全阳了,企业要生产。这个选择题大多数老板都会做。只是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阳了还要出来工作。关于这个我觉得大家还是要理解。比如外卖快递员,他们其实很多人被感染了。但是这时候还有更多人需要他们的帮助。如果他们不站出来,那些躺在家里的人就会更无助。还有那些基层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很多人都在带病坚持工作。也只有靠他们的坚守,才能让疫情的潮水尽快退去。因此在这场疫情面前,只有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抗疫,互相理解,才能尽快走出困境。#微头条日签#
#最后一喊,立即刹车,重归正途!#正在风起云涌的新冠峰值不断攀高,挤兑医疗资源的高峰不知峰处何位,顶在何处?首都已经在召唤退休医护人员返聘到工作岗位!寒风中的发热门诊方舱,门前矗立着长长的队伍,预判中的和没有预判到的事情,都如期而至,结果是,阳了的人难以阳阳得意,阴着的人也阴云密布,愁容满面!放开的巨大代价正在变成现实!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现状都不会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使笔者想起,中国这三年来,所走过的路,实质是从武汉封城开始,当时为什么封城?就是为了阻击战!全国八方支援,就是为了整体战,全国人民,整体居家静默一两个月,这打的是人民战争,结果就是动态清零,社会面正常运行,这就是运用了中国老祖宗对历史上发生的瘟疫最常用的一个方法: 隔离病毒,让病毒最小范围内运行,最终达到自生自灭!现在奥米克戎传播速度快,变异也快,但统计学表明,毒性比它们的爷爷奶奶辈德尔塔要弱,所以,国家准备逐步放开,精准防控,科学防控!但是,在执行层面上,首都情况令人堪忧,速度放的太快,准备不太充分,预判失误,请不要用避谣来否定下面的事实,
1.首都120一天呼叫三万多次,是平时的六倍,挤兑救命医疗资源!
2.放开直到今天,在药店和网购平台仍然买不到急需药!尤其是发热退烧类药物!
3.医院医生大面积感染,主力已经在轮岗值守,救命的人病了,可想而知,被救的人心情如何?
4.ICU满负荷运转,重症监护室是下一个挤兑目标,毫无悬念!
5.医院住院床位,本身就是紧俏资源,在这种医护软硬件力量遭到重创环境下,能不挤兑吗?一床难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6.已经在招聘原退休医务工作者,这种召唤,侧面印证医疗资源紧张和危险!
7.殡仪馆尸柜已满是真的,这一周的亡者需等待三天才能火化,这从历史学家张某安母亲逝世的发文中得以印证,相关个人发文也印证此事,放开后这几天的逝亡者确比往年多!
8.“阳者”无药者恐惧,“阴者”居家胆颤心惊已经是普通现象,尤其是2.67亿6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如此!
9.街面上空空如也,人员流动甚至比封控期还稀少,经济发展如何激活?
还可以列出许多条,就问大家一句大老实话,以上九条在动态清零政策下出现过吗?在有限封控期内,出现过吗?是常态化现像吗?
如果回答是否定的话,那笔者就在此大喊一声,立即刹车吧!回归正途!错误的方向,多走一步都是错误!
位卑未敢忘忧国,正事无须待阖棺!
我们不能用一个未知不确定的事来赌全体中国人的健康,请看专家意见:
饶毅: 变异病毒现在看似变弱,但未来新变异毒株是否变弱,不一定!
钟南山:不能同阳,越晚阳可能后期病毒越弱!注意,钟院士用的是可能,不是确定!
张柏礼: 警惕奥米克戎多种亚型,人体对多种亚型难以建立全面的免疫屏障!
曹云龙,对,是曹云龙,不是李云龙,曹云龙是北大副研究员,因准确预测新冠病毒变异而获《自然》十大风云人物,他在公开报告中引自以色列科家家数据,新变异毒株比老毒株传染速度从百分之二十提高至百分之三十五!
种种证据表明,未来的变异毒株毒性强弱不确定!从目前社会现状来看,也再次证明我们原先动态清零政策是正确的,并可以以一贯之的执行下去,是治本之策,而目前的毒弱放开是轻敌之策,并不是以科学为基础依据,而仅仅是阶段性统计数据结果,并不能真正论证下一代变异毒株就一定毒性变弱,这是不确定之事!而动态清零政策是三年来我们经过实践检验过后的真理,我们为什么不文化自信一点来坚持我们的中国特色呢?
实事求是!
文化自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剑到用时方知利,君语思之晓以伟!
作为医护人员,现在最愁的就是天天出去做核酸,追阳,医院里的患者来找某个医生时,得到的答案就是出去做核酸去了。核酸采集不是个有难度的活,一般人培训几天也能上手,有个建议,这一部分活交给别人,还能增加一部分就业岗位,医护呢,全身心的回归医院,救死扶伤乃是天职。
不看核酸结果就接受孕妇和孩子,医护人员就要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
最近网上持这个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
表面上看这种质疑没有问题。
几十年前,就有人给出过答案。
这个人叫董振堂,红五军团军团长。
五军团长征时号称铁流后卫。
部队四渡赤水的时候,董振堂刚刚完成阻击任务,撤出阵地。
一个战士一路飞奔过来报告:“董军长,董老请求军长再坚持一会儿,前面有女兵生孩子。”
董老是红军休养连的连长董必武,要生孩子的女兵叫陈慧清。
董振堂二话不说,返身就要回去。
部下见状,过来劝道:“军长,为了一个孩子,牺牲我们这么多战士,值得吗?”
董振堂坚定的看着他的部下,用一句话完成了战斗动员:“我们打仗,流血牺牲不就是为了这些孩子吗?”
这就是董振堂的选择。
《长津湖》中梅生告诉伍千里:“这场仗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
防疫何尝不是中华民族的另一场战斗。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不是一场百米赛,也不是一场马拉松,而是一场接力赛。
民族的未来,复兴的荣光要靠一代代的人去延续,去传承。
我想这就是先辈们给出的答案。
某专家建议:“尽早有序的让医护人员先感染,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的是逻辑是,医护人员感染后,一是可以积累治疗经验,提供更有价值的样本;二是早阳早好,不耽误医生上班,可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就医潮;三是反正都要阳,医生救人为本,该牺牲就得牺牲。
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本来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却变成了火车扳道工的伦理题,而一旦变成伦理题,就没有了标准答案。牺牲一小部分拯救一大部分观点就变得冠冕堂皇,新冠病毒其实已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人类最基本的伦理有可能被“病毒”攻陷。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两千多年前的庄子真是深谙人性洞若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