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头条# 朋友68分考上中央军委纪委某单位助理编辑,这或许就是实力!
都说军队文职待遇高,竞争激烈,他报名的时候岗位20人竞争,有的岗位报名才1人,所以报岗很正要,笔试60%,面试40%,分高,政审无问题,就进入面试名单了,当然自己也要下功夫,以后大家需要,可以让朋友分享经验,大家可以把握这个公务员+军人的身份,希望大家都能得到高薪!
恭喜张纪中导演三婚妻子杜星霖不用考虑延迟退休,作为80后的“励志女青年”,在张导的经纪人兼助理的岗位深耕多年,终于扶成正果。还未满40岁,就开始了与张导享受退休后的美好时光,同样都在公司打过工,这待遇秒杀一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而且是财务自由,活脱脱的人生赢家,完全不必考虑延迟退休,十年之后,当同龄人还在延迟退休,人家已经退休十多年了,这就是差距。
哪些人是部委的“准部领导”?根据国务院组织法,各部委设部长1人,副部长2至4人。实际配备中,除了发改委等少数任务重的单位外,多数部委配备了4名副部长。由于部委处于国家治理体系的中枢位置,日常管理任务较重,有时部领导就捉襟见肘,部长助理和“总师”就应运而生了。其中,部长助理均兼任部党组(党委)成员,是标准的中管干部,当然的部领导;而多数总师不是党组成员,也不是中管干部,但在很多部委内部均当作“部领导”使用,参与部领导分工。
根据各部委官网和媒体报道,设置总师职位的大概是:国家发改委的秘书长、副秘书长,农业农村部的首席兽医师、总畜牧师、 总经济师,交通部的总工程师、安全总监,科技部正副秘书长,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总经济师,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总工程师,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住房建设部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水利部总工程师、总规划师、总经济师,国资委正副秘书长,海关总署总工程师、总检验师,税务总局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审计师,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广电总局总工程师,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监察官、律师、会计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总工程师,国家铁路局总工程师,民航局总飞行师、总工程师,外汇局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新华社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正副秘书长等。
这些“总师”们一般专业技术能力较强,是相关领域的“大拿”专家,在部委内部享受了多数部领导待遇,但在用车、办公用房、秘书配备方面和其他正厅级干部一样,没有相关待遇。这些总师也往往处于下步提拔副部长的第一梯队,正常情况都会优先提拔为副部长。
今天去一所中职学校采访他们的优秀毕业生,结果我发现居然有秘书学这个专业,老师介绍说秘书学专业以职业为导向而设计出来的专业,目的是培养行政方面的人才,学生毕业后一般是当办公室文员、行政助理、总裁助理等等。
我原本以为,秘书学应该是中职和高职弄出来忽悠人去报名的专业,本科院校有汉语言文学和行政管理专业,自然不会有秘书学专业。而且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对行政的需求量极大,对秘书的学历要求至少是本科起步,高职开设秘书学的意义何在???
老师看到我的表情,就说本科院校也有开设秘书学专业。不信邪的我到网上一搜,还真有本科院校开设了秘书学专业,居然还有211院校。再搜索自考秘书学本科专业要上的课程,《中国秘书史》、《应用文写作》、《中外秘书比较》、《文书档案管理》、《管理心理学》、《秘书参谋职能概论》、《秘书文化学》、《领导科学》、《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公文发展史》、《机关管理 》,秘书学貌似有了独立的培养体系。
有趣的是,网上有秘书学专业的学生询问本专业前景如何,大部分的答案是劝其去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换句话说,秘书学还得回归到汉语言文学这个大类。。
我也问了老师关于秘书学专业的现状,他说十几年前那些小企业的老板特别缺秘书,他们看这个挺火爆的,就开设这个专业,当时招生有八个班,五百多个学生。现在则变成了一个班三十多个学生,而且校长正准备取消这个专业。
六年前高考填志愿时,选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看我填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就嘲讽我未来要当男公关。现在喝酒时,他特别后悔,学四年的市场营销,学了个寂寞,出来还是被社会捶得一败涂地,报公务员只能报三不限。
联系到上周讨论的文科生太多是否影响经济发展的话题,我突然明白“教育周期长、见效慢、不可控”是啥意思。即使是“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的学生,还能转行跑去计算机行业当个码农,再不济也能跑去工厂当厂狗。像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国际贸易/商务、各类小语种这类文科天坑专业,都是基于社会需求所设立的应用型专业,社会对这些专业的需求弱了,可供给的岗位就少了,他们毕业也就失业了。
他们想转行去当码农,被理科生叫去一边呆着,家人劝他们去当厂狗,他们又不乐意。
难得很哦!!
#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文科生##文科生太多会影响国家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