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患者,双肺纵隔多发性淋巴结瘤,拒绝手术化疗,3年后行动自如】
患者自述:我现年72岁,公务员退休,2016年春节前以为自己得了感冒,吃了很多感冒药也不见好。
春节头两天到医院检查,医生说马上住院,可是马上给春节了呀,医生说不能回家了要挂水,住了一个星期,医生说马上去别的医院检查一下吧,我也没当回事,体重却一天天下降,这才引起重视。
到北京301,协和,305检查,又在朝阳医院住了半个月,做全面检查,确诊为双肺纵隔多发性淋巴结瘤,占位阴影,双肺积液,给出的治疗方案:手术、化疗!
当时体重下降了28斤,(病前体重158斤,身高175)一句话要分几次说,上下床都困难了,我在想这样的身体,这样的病,手术+化疗离死不远了,自我决定不手术不化疗,但也不能等死呀,通过朋友的介绍2016年5月找到了李忠教授的门下,开始了中医治疗,(此前西药一片没吃,一针没打)。
@中医肿瘤专家李忠教授
吃了第一个疗程体重下降速度减缓了,第二个疗程体重开始回升了,第三个疗程不咳嗽了,呼吸渐渐平稳,真的是欣喜若狂,对李教授信心满满,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治疗淋巴结开始减小,三年后CT检测未见淋巴结肿大占位性阴影也在减小。
每个疗程李教授都根据病情调整药方,从不重复药方,我现在的体重159斤,睡眠正常,饮食正常偶尔还喝点酒,消化正常,肾功正常,行动自如,朋友们都说我不像70多岁的人。#非常病例#
【#一位流调员的日记#】林宇是北方某大城市街道办的公务员,11月中旬以来,其所在城市新冠确诊病例累计过万,社会面病例数仍在高位增加,于是,他被调去当了流调员。
他也接到过好几个类似的外卖员的流调。对外卖小哥的流调,一般要求他们提供后台的订单截图,就知道他去过哪些点位。
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公交乘务员大哥。起先,一线流调员给他打电话时,遭到了激烈的回应,“为什么要提供行程”“我哪里都没去”“我一直在家待着”,后来他渐渐放下戒备,说公司要求他们居家,但是外卖太贵了,就出去买了菜。4天的行程里,他确实只去了菜市场,买点豆腐、蔬菜,再买点面条或馒头。
乘务员大哥照着微信付款记录一条一条念,还很得意地说:“微信消费记录时间都很准的,你去调查都不见得能这么准确!”
聊着聊着,他突然很开心地说:“欸,这天我去买了猪头肉!”
那一刻,林宇眼泪都出来,继续在电脑前记录下:11月某日某时,到某地买猪肉,回宿舍后未外出。 网页链接
国家公务员考试延期了,这应该不违反二十条吧?还有二十多天的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又会怎样呢?想问下,2023年春节要延期过吗?
我们刚居家隔离七天,下楼活动了两三天,这不单元门口又有人值守了,出现疑似病例,不会又要来一周吧?我家积蓄倒是还能坚持一段时间,但那些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旅游业,餐饮业,商超行业的从业人员呢?
天佑中华,希望疫情赶紧过去。
【联考会推迟吗】
2022年3月9日,全国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本土病例40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35例。
9日报告出现感染者的区域涉及20个省份。
各位的省联考和事业单位考试还会推迟吗?
考友们是希望推迟呢?还是不推迟呢?
#公务员考试# #行测# #公务员# #行测备考#
西安的确诊病历,高档消费,避免了平民百姓的接触,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我们在往深一层次去想,如果此人是公务员,或者国有企业高管,那么是否可以利用行程卡这样的软件大数据平台来反腐败呢?毕竟高尔夫这样的高档消费不是每个人都能去消费的。
疫情毕竟是大事,经历上次封城的事情,影响还远远没有过去,常态化防疫依旧很严峻,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防护措施
我们从一件事情的发生,去思考和反思另外的事情,这才是人类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