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春节防疫的第一道防线?春运进入高潮,返乡人员纷至沓来,防线是否牢靠?让我们透过湖北美女村官张真,看看今年春节防疫一线的真实情况。
张真是湖北石首市横沟市镇羊子庙村的村官,担任网格员,负责返乡人员的防疫管理。全村2600多人,是个典型的人口输出村,外出率约四成,村民们大多远赴北京、广东,经商办厂或打工谋生。去年春节,全村返乡人员超过 1000人,疫情突如其来,张真年初二就回到岗位,跟踪统计全村人员的健康信息,连续苦干了两个多月,经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
这原本是她一个人的职责,但去年此时她根本忙不过来,村委会的另外5位同事,以及15名志愿者一起支援,分摊下来,每个人差不多对口100多位村民。他们拿着温度计、纸和笔,日复一日地挨家挨户巡查,量体温、登记信息,回办公室后汇总数据,形成材料上报。这样的工作枯燥繁重,却又非常重要,不得不做,坦白讲,串门和面对面接触并不安全,还有安全隐患。
因此今年的返乡人员防疫工作启动时,张真做好了“过不好这个年”的心理准备,但一个多月下来,实际情况却是:她一个人负责全村的信息收集,却并不觉得累。全国上下提倡“就地过年”,羊子庙村响应者众,截至目前只有400多人返乡,不到去年的一半;另一方面“鸟枪换炮”,市里先后组织了5场培训,教网格员使用钉钉“防疫通”,用数字化手段降压减负。#钉钉防疫通攻略#
村民回来后,张真就在钉钉上发个应用给他,引导他们填写信息。每个人居家监测14天,自己量体温、健康打卡,她不再上门,也不再手工统计,所有数据在后台汇总。村民们不被打扰,感受也更好了。这样一来,张真基本不必再加班,应该能过个舒心年了。
今年春节,全国广大网格员仍然辛苦,但因为数字化工具普及,他们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
乡村振兴:
我们希望每一次给大家分享的,是经验、是方法,是我们振乡建路上所有失败案例的总结,是我们曾经做过、或者是正在探索的方向,是中央一号文件具体落到乡镇、村一级的具体实施的方案和操作路径,是将把官方语言的表述“翻译”成村干部看得懂、农民会做、乡镇一级领导有抓手。
具体的落地,是可以非常的有温度和接地气。农民为主体的乡宿、乡厨、乡学、乡伴;以村为会为主导的在地化运营;以政府导向、社会资本、农民参与的村投(小农经济对接市场),农宅置业,一宅两门、一宅两户、一宅多建、整村运营。案例分享:乡学,把乡村做课堂,农民当老师,通过研学带动乡村发展。#乡村振兴# @湖北省农委
三十多万在广州康乐湖北村务工的湖北人开始返乡了,扛下所有的、接纳他们的最终还是他们的家乡!刚打电话回天门老家,听老妈说,村里在广州疫情重灾区湖北村务工的年轻人,已经回来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也在返乡的路上,回来的人在村干部的监督指导下,正在进行居家自我隔离,现已查出少数阳性的,当即被政府安置去集中隔离治疗。这样一来,春节期间回老家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昨天下午两点多准备带孩子去家里附近的公园去晒晒太阳的,突然接到朋友电话问我在干啥,我说准备带孩子去公园的,她赶紧打断我快别去了,看我给你发的微信截图,原来是她所在的小区网格员在业主群发通知,说从昨天17:30左右襄阳要开始非必要不外出静默管理,让赶紧出去采买3-5天的生活物资。不到5分钟,朋友给我打电话说附近的那个大超市已经关门了,这去突如其来的消息令人措手不及,朋友说你快点来我们一起去附近菜市场买菜。原本还准备下午好好补休的老公也不睡了,赶紧穿上衣服跟我一起骑上电动车去喝闺蜜汇合去菜市场买菜。到了菜市场后,发现平常两三点的时间,菜市场应该是没啥人的,但是今天不管是肉摊、还是菜摊都站满了人.买蔬菜时因为菜摊前站满了人,老板接待不过来,怕顾客买了菜不给钱连袋子也不敢多给几个,几经周折总算抢了点小白菜、小青菜、韭菜、花菜、豆芽、豆腐等,还在海鲜摊位买到了一条两斤多点的草鱼和一点已经收拾过的小银鱼。然后还在暗自庆幸昨天带孩子去超市买了50元左右的猪肉和一只鸡,家里总算还有点存粮,回家的路上又跟老公在小区的水果店买了点水果。心里盘算着,家里的米面油都是从婆婆从老家给我们带过来的,这些都不用操心。刚跟老公回到家,婆婆说公公所在工地都要停了,也准备回来的,但是他们想回农村老家,小区封控不能出门,家里太小他们觉得还是回农村觉得自在,想想平常公公来我们家里呆不住的样子,老公想想算了还是让老两口回去吧更自在点。在老公送公婆回老家的路上,立马联系了之前买奶粉的母婴店给娃备3罐奶粉,直接转账给了店员,老公到后直接去即可!1个小时后老公终于赶在小区17:30封控前回到了家里。
今天看着家里还算充足的生活物资,内心是放松的。襄阳上一次像这样封城是2020年,那一年的疫情是那么来势汹汹,人们对它一无所知没有任何防范,那一年的湖北人民过了第一个不能走亲访友的农历新年,原以为过完新年大家便能复工复产,谁知道过完新年还是不行,在政府的号召下大家开始支付宝健康打卡。那一年我的娃快一岁了,过年回农村婆婆家时路上给娃买了一箱奶粉,带了一包尿不湿。没想到最后尿不湿不够了,公公婆婆找村干部想办法买尿不湿,好不容易买回来了,没成想娃用了过最后拖在市区的朋友想方设法帮我快递托运了2包尿不湿。因为是过年,公婆的肉禽类准备的很充分,也因为是在农村,蔬菜不愁。那一年也很庆幸隔离在公婆家,我跟老公刚结婚2年多,我之前工作了9年的公司在2018年宣告破产,之后开始备孕、怀孕、生娃、带娃,所以家里的生活总是捉襟见肘。2年多过去,疫情依然反复,病毒全世界也都还在研究它并与之战斗,而我所在的襄阳城也不得不为了所有市民健康、发展着想,为了实现快速动态清零,从2022年的11月19日开始了静默。这一次的静默与2020年相比从经济上与精神上,我跟我老公没有那么多的不安,有的只是既来之则安之。
愿我们早日战胜病毒,大家的日常生活能恢复2020年之前!
最近村干部每天都在群里催交今年的新农合费每人350元,和养老保险费每人300元。合计每人650元,家家叫苦连天,有好多人家都没交。
邻居吴姐家,儿子一家4囗加老两口6人要交3900元。受疫情影响儿子儿媳妇在家呆了大半年没上班,种了3亩地玉米卖了才5000元,交了新农合费和养老保险费仅剩1000元,不够一家人过个年。
吴姐诉苦,儿子和媳妇不上班呆在家吃闲饭,眼看春节将至,没钱一家人怎么过年?
俩孩子开春上学学费怎么办?愁死了!
吴姐儿子跟媳妇三十多岁,一直在外打工,每年也挣的不多,俩孩子上小学,老两口种几亩地粮食,日子过的紧紧巴巴。
要我说吴姐儿子跟儿媳妇虽然年轻,但还是眠界窄,头脑不活络,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湖北罗田的袖珍小伙文刚,人家才1.35米身高,也曾受过挫折,到大城市打过工,后来还是回家乡发展,开通抖音帐号@鄂东老男孩 电商带货,年销5万单家乡农产品,不单自己发家致富还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1.35米男子找工作遇挫回乡月入过万#
吴姐儿子小两囗怎么说也比一个不到1.5米的残疾人强吧,学学人家多动脑子手脚勤快不至于日子过得这么难!#三农观察日记#
太让人钦佩了!湖北黄冈的一名老帅哥,在一线城市当过律师,做过大学教 授。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竟然选择回到穷乡僻壤的家乡大别山的小山村。
他让原本落后的人均不到1000元的贫困小山村,实现想都不敢想的收入成倍的增长,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
老帅哥名叫徐志新,20多年前,他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离开了老家,去往大城市发展。
徐志新先后在深圳和北京当律师,担任起了很多家上市公司的法律顾问。并且还在清华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院兼 职做教 授。可以说,徐教 授在大城市发展得相当顺利。
但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在11年前在黄冈市委的政策鼓励下,徐志新做出了惊人的举动。
他决定要离开北京,回到大别山老家做村子里面的di一书 记。
当时的燕窝湾村情况非常的差,不仅人均收入不到1000块钱,就连村干部更是没有人愿意当的。徐志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回来的。
经过徐志新的不断努力,以及湖北省的脱贫政策重 点扶持。
在2016年的时候,燕窝湾村脱离了贫困的帽子。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二层小楼房,家里面的家具家电更是应有尽有。村民们的收入也增长了10倍之多。
燕窝湾村成为了全国的乡村旅游重 点村庄,休闲农业也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但是在2020年,因为全国突如其来的疫情,旅游业和农产品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作为村子里面的di一书 记,徐志新心急如焚,电商直播成为了当时的趋势。
当2021年8月疫情再次反复时,徐志新只花了27天的时间建成了,电商助农直播基地。
并且还邀请了好多主播过来带货。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主播们对农产品的知识比较匮乏。
在2021年10月的时候,徐志新决定自己做抖音的助农主播。尝试做电商直播。
虽然di一场直播,徐志新只卖了3000块钱。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反而不断地努力摸索。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徐志新蕞多的一场直播居然卖出了50万的农产品,一个月的销售额也达到600万元。
徐志新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农村脱贫政策的执行力度以及扶持政策。
而徐志新自身回到农村的决定也是非常正确的。农村的建设也正需要像徐志新这样有能力抱负的回归初心的人。
徐志新能够入驻抖音,做驻农主播,也是看到了短视 频直播带货的趋势和优势。
我非常地看好直播创业,因为他是把新鲜的农产品,用视 频的形式非常形象地展示给了普遍大众。非常地直观。
并且缺少了中间商的环节,让人们能够直接拿到新鲜有保证的价格低廉的农产品,非常地有发展前途。
我相信徐志新在抖音直播路上,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
对于徐志新的创业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大学教授回村创业月销600万元农货# #山货上头条#
【新人结婚用直升机迎亲 机身印有“湖北应急”引关注 官方回应】#结婚迎亲用的直升机印有湖北应急字样#据上游新闻消息,1月2日,针对网传的“公务应急直升机巴东接亲”,湖北恩施巴东县大支坪镇上家村村干部回复称,新郎是该村的包工头夏某,已结婚多年,此次是租飞机为妻补办婚礼。巴东县应急管理局则称,该直升机隶属属于民企湖北大西南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放弃上市公司的高薪,辞去清华的教 授职务,徐志新毅然回乡创业!他花了11年的时间,让人均收入不足1000块的村民们都成了万元户!从名气律师变为人气主播,一场直播卖货600多万!徐志新成了全村的明星主播。
“1.2.3上链接!谷哥没货了,又抢完了!”一位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头发有些花白的老帅哥在直播间慷慨激昂地介绍产品卖货。这就是带着全村人致富的燕窝湾第 一书 记徐志新,大家喜欢叫他谷哥。
为什么叫他谷哥呢?因为在湖北黄岗罗田县燕窝湾村有个燕儿谷电商助农直播基地,徐志新和村民们常年在这里直播。
可谁能想到,在20多年前,徐志新像每个年轻人一样一心想去大城市闯一闯。他真的闯出了一番成绩。徐志新离开大别山老家,在深圳、北京做律师,因为能力突出也比较有经验,被多家上市公司聘任法律顾问。同时在清华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院兼任教 授。
但徐志新心系家乡的发展,有很多次机会,徐志新在北京和深圳接待家乡的领导前来考察学习,期间他提出对家乡建设的看法,当时对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养 生养老方面,徐志新有独到的看法,并觉得适合家乡的发展方向。
可能家乡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不愿意回来,年老的人也不懂这些新事物。徐志新主动挑起大梁,放弃城市的一切,回到大别山建设家乡。在黄冈市委“一派两聘”的政策鼓励下,徐志新踏上归乡的路,做了谁都不愿意干的村书 记。
徐志新不负众望,让燕窝湾村在2016年摘了贫困帽子。这里从荒草遍野无人问津,变成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年小长假或者周末,都有很多游客来玩。国家大力扶持建设,这里的交通更加方便。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产品销量不错。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疫情,又一次让小村庄变得人烟稀 少,旅游业停滞,农户们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徐志新作为村干部也很着急,不断寻找方法,直到他看到直播电商,感觉迎来了新的希望。
于是,徐志新做事果敢说干就干,既然要做就要做出模样来。先是搭建直播场地,后来请一些人气主播来直播,帮农户卖农产品,可是几场下来效果不好,直播间没啥人气。
但是他发现每次自己出现在直播间人气就要旺一点,于是他再次毛遂自荐挺身而出自己当起了主播,自家产品自己总能说得头头是道让人信服吧。
果不其然,徐志新成了村里的头号主播,虽然首场战绩一般,也就卖了3000块。自己一播就发现了很多问题。后来他和许多干部一起总结经验,严格把关产品质量、优化产品包装、确保物流顺畅,各个环节做到尽善尽美。
后来,直播间人气越来越旺,大家不仅是冲着帅气的谷哥而来,还冲着好产品而来,像直播间卖的有板栗、茶叶、鸡蛋、香薯、小黄姜等等,上百种产品应有尽有。加上平台官方“山货上头条”的支持,让全国各地的朋友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特色农产品。
与此同时,各个环节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还带动了村里没事儿的妇女再就业。比如,就拼包装盒的工作,一小时10块钱,村里人抢着干,一天至少都有80块收入,大家心里美滋滋。
村里人觉得徐志新就是他们的主心骨,有这样的书 记带着全村人过上好日子,心里特别感动,经常陪着徐志新直播到很晚。
而徐志新真的是把村民放在心上。很多时候遇到下雨天,就怕地里的农产品坏了泡了,徐志新不休息一直开播,就想给老乡们把家里的好东西通通卖完。
不得不说,燕窝湾村有这样一位好干部,是当地人的福气,也是国家的骄傲。相信全国有很多像徐志新这样的好干部,让我们为他们点赞,刷一波鲜花!
大家觉得呢?这样的好干部,值得称赞!
#大学教授回村创业月销600万元农货#
【#遭老人组团偷南瓜女子发声# :本想给村里创收 现在只能硬着头皮坚持】近日,湖北武汉,一女子称投资百万种植的南瓜遭村民偷走。8月24日,该女子“雨晴”将发布的视频删除。雨晴说原本想着回家创业给村里带来创收,劝阻无效才上网求助。目前还无法统计损失,“现在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一名村干部介绍,村里已组织村委成员帮忙看护,下一步会继续宣传,联系外出的年轻人让他们给老人做工作。
#十堰头条# 湖北日报:郧阳区青曲镇,“三措并举”严管秸秆焚烧。
随着油菜、小麦等农作物开始收割,秸秆禁烧进入了关键时期。
关键时刻,青曲镇坚决扛起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压实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的分管责任、镇干部的包联责任,形成链式压力传导;建立镇村书记领导体系,健全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的网格化包联体系。通过召开党员干部会、群众会,持续开展户户走到,发放秸秆禁烧《提醒函》,签订秸秆禁烧《承诺书》,将秸秆禁烧的理念厚植于民。各村在主要干道张贴、悬挂秸秆禁烧宣传标语,通过移动宣传车、大喇叭、村村响等音频设备播放秸秆禁烧语音,实现群众眼见、耳听、心知的立体化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