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网工作,工资不错,能买上房
在厦门,工作三年,我感觉我的工资是可以吊打公务员,老师之类的,只是没有老师这么多假期,也没有公务员体面轻松,不过还好吧。这个收入在厦门买房生活不算困难。
感觉选择电气幸运多了,比选择计算机,机械之类的(仅仅对于生活在厦门的人而言)。可能是厦门这个城市太特殊了吧,或者是太传统了。
我同学有计算机专业在浪潮的,工资不如我,加班也不少。毕竟厦门的互联网一言难尽,计算机这么好的专业,在厦门丝毫体现不出优势,还有同学在重汽,放假几乎没有,工资也不行,后来辞职读博了,现在也快毕业了。
还有个女同学,本科毕业就工作了,山师的,在一个小学当老师,工资待遇和浪潮的同学差不多,关键是还有假期。早知道就该让媳妇读个师范专业去当老师了,唉,一言难尽。
国网各地差别很大,我们这应该算待遇很不错了,真的很幸运。如果那里待遇真不行,那就尽快辞职,要不然废了。
如果能对标当地教师公务员,那就好好的工作吧,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肯定受不了穷,不会亏待你的。
我同学是厦门市某区中学高级教师,从教35年,中高6级,在职。每月到手工资9000,年底十三月工资12000,公积金每月2900+,暖费2000+,一年收入15万+。难怪好多年轻人不就业考教师、考公务员事业编呢。这个收入在大城市还没不错吧!@山东老徐谈教育
老婆是90后,越来越不愿意在企业上班,想辞职考公务员,在厦门一个月固定工资4800元,全年奖金超不过3000元,没有公积金,社保按企业最低缴费基数3235元缴纳,虽说上班时间相对自由,不用打卡考勤,但工资太低让人很没有安全感。
我是支持老婆参加公务员事业编考试的,体制内工作11年,不算三万多的公积金,年收入15万左右,朝九晚五,下班不管上班事,性价比极高。可她大学是历史专业,职位表上也就博物馆、档案馆几个职位可以考,考了两年都没有上岸,又不喜欢当老师,导致就业面狭窄,进了家30多人的私企上班。工作前两年还挺好的,但时间一长私企的弊端就暴露无疑,一是工资没有增长机制,有些人为了多赚钱,放弃周末赚每天180元的加班费,其实变相成了老板的赚钱机器;二是管理不规范,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主要以大专生为主,裙带关系严重,这些人混日子,增加其他同事负担,团队凝聚力差;三是福利保障差,五险一金全都是按照最低标准走,退休也拿不到多少钱,很难让员工把企业当家来看待。
结婚前两年,老婆是看不上我们这些公务员的,四五千块钱的工资,可30岁后越来越愿意去体制内工作,因为她发现,能去华为、腾讯这些大企业的人少之又少;越来越不喜欢听,老板所谓好好工作就能成功的“心灵鸡汤”,按时上下班,工资到点发,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回归家庭,外出旅游看世界才是最好的。总之,年轻人不愿进企业,不是公务员太好,而是企业条件太差了。你说呢?
行儿子今年应届毕业生,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现在入职一个星期了!省直机关警察。坐标厦门//@悦来悦好吧:儿子今年公务员考试差0.3分
高冷橙子xa现在为什么考公员都是以笔试和面试成绩录取的,有的孩子们笔试成绩过许多次,面试却刷下,可是在职人员,工作能力还比较优秀,为什么不能直接考试专业知识,来进入编制,取消面试环节。这里所讲得是工作能力强,面试环节多次被刷一下的考生,比录取人员有的只差O点几分。
各位不要高估县城公务员的工资了,小弟我真实情况如下:
北方小县城,三年前上的岸,财政局,一个月工资加油补3900,公积金不到900,除了一年多一个月的基础工资,年底奖金没有,年底奖金在我家乡那边已经取消两年了。 比起事业编就多了500的油补,其他的没有任何区别,偶尔还不能按时下班,当然,除非是百强县那种财政好的县,如果能去市里更好,一般县城的公务员就是这个水平。
也许你们不会信,你们会说一年10万起步。我同事考的绍兴财政局4年了,一年到手也就14万。全国有几个绍兴这样的城市?其他城市,类似3线往后,有奖金的情况下,一年到手可能6万-8万。还有个同学有考到厦门的,一年也就10万出头,我旁边的一个县,一年全部加起来都不到六万,沿海不好说,确实高,比如青岛,浙江那边的。
动不动年薪20万,奖励五六万啥的,实在太夸张了,当然,沿海和一线城市咱不敢说,但县城就是当地中等水准收入,在我们这高收入,只要烟草和电网这种垄断企业或许有一年10加这个数 。
公务员唯一的好处就是稳定。#教育##考公#
厦门找工作真心不容易,适合刚毕业高学历的,央企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不是一般的差。
朋友过年前就撤离厦门了,说厦门发展太慢了,没啥盼头,这个城市没激情,机会少之又少,没啥意思。
对于朋友说的,也问过厦门当地人,有在厦门工作15年的人说,厦门没什么好的私企,都是些小公司,工资低,没什么体系,国企还可以,但刚进去工资低,一般得靠关系进去。还有一点,厦门人才流动少,特别是好点的岗位很少离职的,你是人才也要等好机会。如果想留济还是从头干起吧,有成绩了也不缺伯乐。克服攀比心,踏实做事还是很有市场的,这也符合山东人性格。#职场干货# #职场达人说# #直言职场#
#厦门头条# #编制# #公务员#
今天听到了这样一个说法,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是在老厦门人看来“不孝有三,无编为大”,对于这一说法你怎么看?
厦门人对编制的看重程度超乎想象,其实这也体现了很多北方人的传统思想,那就是一定要在体制内、体制内、体制内!
不管私营企业工资有多高,也不管自己做生意有多挣钱,在老厦门人看来,都不如一份有编制的工作体面。
我认识很多人,他们宁愿拿着三四千块钱的工资,放弃自己所学的知识,在事业单位浑浑噩噩,也不愿意拿八九千块钱的工资,在公司里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我以前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人在一个厦门老太太面前说马大大有多牛、多厉害、多有钱,老太太问了一句:“他有编吗?”那人愣住了,说好像没有。老太太说:“那他混得也不怎么样嘛!”
虽然是个笑话,但这也反映出厦门乃至整个山东人对编制的看重。
老铁们,你们老家那边对编制是怎么看的呢?一块来讨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