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没有办公室”的乡镇公务员!
性别:女
年龄:26
工作履历:大学毕业,考公务员进入乡镇至今。
婚姻状况:年轻、独立、自强、优秀,智慧与飒爽并重,并且颜值靠谱的单身女青年,亟待解救。
工作内容:我是一块板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工作三年,日常工作包括为党建、组织、应急、巡查、农业、统计、人事等等工作负责人“打下手”,偶尔客串劳资和武装助理!早忘了本职工作是哪个了[泪奔],或许当时领导们忘记给我分配具体工作也说不定哦?
最尴尬的事:没有固定办公室!没有固定办公电脑!没地方长期存放咖啡、花茶、零食等个人“必须品”!作为“板砖”我是很专业滴!随身自备水杯,哪有热水进哪屋!领导办公室除外(看到我突然想起哪件事需要人手咋办?[捂脸])
最憋屈的事:样样通,样样不精!八面玲珑结合一知半解,啥事都能干也可能啥也干不成!
最重要的事:考驾照!真的受够了每天不靠谱、不定时的通乡小巴摧残!司机大大,我是上班,不是走亲戚,咱说好7点发车,别8点还没出县城可好?
唯一被当做女孩的时候:防汛季!防火季!该说不说,就这会咱享受的可是真正的女神级待遇!别人上堤,一身臭气,咱留守!别人熬夜盯点,哈气连天,咱回家睡觉!就为这,咱得为乡镇这帮不靠谱的爷们点个大大的赞[赞]!
愿景:第一,固定办公室!第二,外卖和奶茶!第三:易烊千玺!
文章属于带节奏,从履历看,38岁中蒙医科副科长,50岁正科长,如果这叫开挂,那只能说所有科级公务员都开挂李少莉是不是有问题,要其他证据来核实,这份履历看不出问题
李少莉副局长的工作经历太神奇了,每一步路都如同被人提前安排好了一样,没有一点波折,顺风顺水。自从16岁中学毕业,进入呼和浩特纺织厂以后,事业一路开挂,为我们上演了一出灰姑娘成功逆袭的精彩戏码,看过之后,你一定会为她竖起大拇指,给她一个大大的赞。1984年,中学刚毕业,16岁的李少莉就进入了内蒙古纺织厂工作,成了一名纺织女工,不知道是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还是因为工作辛苦而萌生了重新学习的想法,仅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她就开始学习了,进入呼和浩特市卫生局中医学徒班学习。令人奇怪的是,她并没有因为学习而放弃纺织厂的工作,也许是想一边赚钱一边学习?也许是想赚钱贴补家用?我们不得而知。虽然这两个行业在我们看来并没有什么关联,但这却成为了她创造事业奇迹的开始。
四十岁后的人生
可谓百态无常
有人下海创业谋生
有人上岸考公务员
有人忙着简历找工作
有人厌倦辞职去散心
有人饥不择食干保安送外卖开滴滴
有人夜夜笙歌酒吧娱乐场所潇洒着
有人着急脱单找红娘结缘
有人吵架成仇去民政离婚
有人吃药求二胎
有人……
真感叹:人生如逆旅,你我亦是行人。
两个科长的职场履历
老李和王川同时大学毕业。老李就读于211某名牌大学,王川就读于985某名牌大学,原本并不认识。他俩毕业后赶上了第一次公务员招录考试,很巧的是他俩进了同一个考场,考试开始后老李竟发现自己忘带碳水笔,可如何是好?只好求助监考老师,征询谁带了多余的笔。好巧不巧,王川就在他的前一个考位,说自己多带了一支笔,可以借给他用。经过监考老师检查同意后老李就用上了王川的那支笔。
考试结束后老李把笔还给了王川。两人互留了联系电话,算是认识了。
之后两人都通过了笔试、面试和体检。老李被分在省财政厅预算处工作;王川被分在省委组织部公务员处工作。两人在同一个城市工作,又都在省级的重要部门,自然很快熟络起来,成为非常要好的哥们儿。
忙忙碌碌一晃八年过去了,两人先后被提拔为科长,老李是预算科科长;王川是干部科科长,官虽不大,但都是实权职位,属于那种官小话语重的角色。一时间,他俩被人请吃的次数立刻多了起来,过年过节访客也多了起来,接受的礼品也就跟着多了起来,紧跟着提及的办事诉求也多了起来。他俩发现:登门拜访的人不少诉求是对方口子上的事情,原来他俩的朋友关系在这个机关大院里竟然是人尽皆知。因此,有心人就用起了“人拖人”的办法达到目的。
这老李和王川在高层机关工作这些年,耳闻目睹了许多“边缘”地带的好处和“灰色”地带的利益。因此两人商议:一是双方托办的事坚决不能触碰党纪国法红线;二是双方托办的事不能超出顶头上司意愿;三是可办可不办的事酌情处理;四是不托办空手套白狼的事。有了这些共识,老李和王川到也配合的十分默契,每年的财务预算和干部考核提拔,除了自己直接处理的事情在,还有一些对方互相托办的事,大事不能办,但小点的事还是做成了不少,两个人倒也在风平浪静中获得了不少实惠,官场底层的日子风风光光地过了好些年头……
一晃多年过去,两人尽管磨练得处世圆滑老道,帮助别人该升的官升了,该得到的资金预算得到了,可自己始终也没有得到提拔。到是比王川年长两岁的老李还被免去预算科科长职务,还没到退休年龄,给了个四级调研员,工资升了一级,但没有他的什么事了。搬离了科长办公室,也就远离了权力中心,没有了话语权,也就没有了面前的熙熙攘攘。此后的几年,老李还得上班,等着退休。先是和王川的联系少了,聚会少了,甚至有几次约他出来吃饭,都被王川以忙的理由拒绝了。被免去科长职务的当年,所有的节假日也不再有人登门拜访了,平日里同事的笑脸和殷勤全都转到新任科长身上去了。除了灰色和边缘利益的消失,老李还有触及心灵的落寞:
“我还没退休,这茶咋就凉得这么快呢?唉……真是人没走茶也凉啊!”
老李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