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逻辑思维真的能堪大用,@渤海小吏 勉强理解深以为然,借着神话说人事,古人智慧大成,把佛道神仙表述的滴水不漏,影响上下二千年,老师应该自己成书,流芳百世!
渤海小吏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为了帮悟空脱离低级趣味,佛祖究竟花了多少经费?
34:42豫东战役至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不含许谭山东兵团证据链(空口无凭军委解密文件为证)
在豫东战役至淮海战役阶段华东野战军不含许谭山东兵团及其序列中五个纵队的几个证据链:
1、《张震军事文选》中的记载:军委已一再电令我们与许谭只作战略配合,不做战役配合。
2、《山东兵团配合睢杞战役南下打援的作战部署》(一九四八年六月三十日)。
3、《关于中原地区党政军人事及工作问题》:华野除一兵团外同意暂缓成立新的兵团。
4、《东西兵团的指挥和建制等问题》
(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五日):许谭东兵团 及其他华东部队一切行动由华东局指挥,让漱石学习战争……。
5、《重新划分华东野战军及渤海区建制》第257页:华东野战军东兵团改为华东野战兵团,由许、谭负责指挥,受华东局直接领导,辖第二、第七、第九、第十三纵队。
6、《粟裕等关于西线兵团九月份战绩致中央军委等电》(1948年10月15日):
军委,刘陈邓:
我西兵团九月份战绩如下……。
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粟陈唐兵团之作战与许谭兵团之作战必须各作独立作战之计划,即两兵团只作战略上之配合,不要企图作战役上之配合,以免互相牵累依赖,失去独立部署之战机……。
8、许谭山东兵团也被称为许谭全军见《毛泽东军事文集》:许谭全军(七纵九纵十三纵渤纵鲁纵)可于十月间南下配合粟陈韦吉打几个大仗……。
9、《军委关于许谭兵团集中兵力攻克兖济是上策的指示》
(一九四八年七月四日)华东野战军进行豫东战役的同时,中央军委指示许谭兵团攻克兖州,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
辽宁物理类征集志愿投档分中有个605被大连交通大学录取,环境工程专业;中国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最低575,这个到时考研出来很大机会考到公务员;602分上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类专业还行,华工生物不差,很大机会会读研。提前批的渤海大学和广州航海学院的轮机工程或者航海技术专业只要300多分,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华野七月分兵:华东野战军东兵团、西兵团;十月分家:陈粟西兵团、华东野战兵团
一、何为华野?在解放战争中一共有多支队伍可以简称:华野
1、华中野战军。
2、九个纵队的华东野战军。
3、华东野战兵团(许世友、谭震林)。
4、“6+1“个纵队的对外仍称华东野战军(陈粟西兵团),隶属于晋冀鲁豫建制。
5、只存在三个月、四个兵团、十二个纵队的华东野战军。
注:该华东野战军的番号从1948年3月4日至6月26日;而且四个兵团俩俩分属两个中央局,邓小平、陈毅中原局、饶漱石、陈毅、康生华东局。
6、“5+1”个纵队的华东野战军(粟陈唐兵团),是中原局、刘陈邓中原军区的组织及各军。
7、淮海战役后,十四个纵队的华东野战军,隶属于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饶漱石的华东军区。
二、九个纵队的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7月先是分兵,10月分家!
1、分兵只是在同一个建制之内,在作战时选择不同的方向。该阶段被称作:华东野战军西兵团与华东野战军东兵团。
2、分家:老百姓分家意味另立门户,军队也是一样,分属不同的建制。华东野战军分家的分野就是华东野战军东兵团改称华东野战兵团。
3、华东野战军分家的官方证据(解密中央军委的命令):
(一)《重新划分华东野战军及渤海区建制》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二日将华东野战军及渤海区重新区分如下:……陈粟西兵团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受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除现辖之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十纵队外,王秉璋纵队划归其直辖。
(二)《华东野战军关于奉命编组四个兵团的命令》1948年3月4日奉中央电令,统一华东野战军之番号编制,以一、四、六纵队组成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以七、九、十三纵组成第二兵团;以三、八、十纵组成第三兵团;以二纵及华中十一(非王秉璋纵队)、十二纵(非晋冀鲁豫第十二纵队)组成第四兵团。兹将各兵团干部配备如下:以粟裕兼第一兵团司令兼政委叶飞为第一兵团副司令兼第一副政委……。
(三)一九四八年六月二十六日《关于中原地区党政军人事及工作问题》:“……华野除一兵团外同意暂缓成立新的兵团”。
(四)《东西兵团的指挥和建制等问题》
(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五日)
陈粟:……许谭东兵团(五个纵队)及其他华东部队一切行动由华东局指挥,让漱石(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学习战争指挥甚为必要…再过若干时期,漱石及黎玉(华东局副书记、华东军区副政委)均可在军事指挥上锻炼出来,你们有意见向饶、黎提出。你们(陈毅、粟裕)则集中精力,指挥西兵团(陈粟西兵团)及规定区域一切武装之作战……。
亲爱的读者,相信您已经搞清楚了“分家”与“分兵”的区别!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时,日本海军内部的"条约派"与"舰队派"针对是否出兵协助日本陆军问题产生了分歧。"大角人事"之后"舰队派"逐渐掌控了海军的主导权,日本海军开始出兵协助日本陆军攻击东北军和抗日部队。日本海军在九一八事变后,除发动一·二八事变以外,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渤海沿岸地区针对中国军队也发动了一系列军事行动。日本海军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由利用外交手段处理对外事务向利用军事手段处理对外事务转变。这也是日本海军不想让日本陆军单独进行侵华作战的一种具体表现。
《关于华野一分为四及粟的地位》文中最积极的观点;临时改变隶属关系,其它观点值得商榷
头条文章《关于华野一分为四及粟的地位》:“讨论华东野战军分兵也好,拆散也好,临时改变隶属关系,这都是中央军委的决定……关于“粟裕兵团”,正式编制为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关于“许谭兵团”,正式编制为华东野战军第二兵团,又称山东兵团……关于“韦吉兵团”,正式编制为华东野战军第四兵团”
一、从1948年3月4日至6月26日的三个月时间内,存在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华东野战军第二兵团、华东野战军第三兵团、华东野战军第四兵团。
二、截止至1948年6月,中央军委明确:只有粟裕兵团保留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的称谓,参见附件《关于中原地区党政军人党政军人事及工作问题》:“….华野除一兵团外同意暂缓成立新的兵团……”。
三、中央军委与1948年6月26日取消了华东野战军第二兵团、华东野战军第三兵团、华东野战军第四兵团番号。
四、“关于’许谭兵团’,正式编制为华东野战军第二兵团”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1、华东野战军第二兵团仅仅三个纵队:七纵、九纵、十三纵。
2、许谭兵团(许谭全军):七纵、九纵、十三纵、渤海纵队、鲁中南纵队。
3、许谭兵团隶属于饶漱石、陈毅的华东局。见附件。
五、当苏北兵团的番号确立之后,苏北兵团就隶属于陈毅、饶漱石的华东军区建制,只是在作战中受华东野战军指挥。见附件。
#历史# #国学# #文化#
彦博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
司马光:妈耶,文彦博你太耿直了。赵顼这个明白人不好忽悠,我得下苦功把书修好,修它个二十年,务必保证后世的皇帝教出来都是我们心中的明君。[渤海小吏Ω文
整个北魏从上到下已经编制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大网,越织越紧。
519年,征西将军张彝的儿子张仲瑀上书,奏请修订选官规定,不让武将列入清品高官。(正月魏征西将军张彝之子仲瑀上封事,求铨削选格,排抑武人,不使豫清品)
结果这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量武官们抗议,在大街张榜约定时间集合去屠灭张家,张彝父子却根本不当回事。(于是喧谤盈路,立榜大巷,克期会集,屠害其家;彝父子晏然,不以为意)
骨子里的看不起,根本拿你武官不当人,或者说拿你代人不当人。
这帮禁军都是孝文帝时代从平城迁过来的,496年十月初八,出现太子叛国事件后孝文帝为了巩固武力基础进行诏令:凡是代人集团的兵员一律补为禁军。(冬,十月,戊戌,魏诏:军士自代来者,皆以为羽林、虎贲)
后面六镇全境叛乱后,历史开始一张张掀开这“孝文改革”三十年来的底牌,从平城迁往洛阳的代人集团之前大多被吏部压制做不了官,到了六镇烧起来之后,元义才想起来用代人以便安抚这个群体。(先是,代人迁洛者,多为选部所抑,不得仕进。及六镇叛,元义乃用代来人为传诏以慰悦之)
二月二十,羽林和虎贲禁军近千人一同来到尚书省叫骂,找张仲瑀的哥哥左民郎中张始均,没找到后就扔大石头砸尚书省的大门,尚书省吓坏了不敢阻拦,随后愤怒的武官们又手执火把闯进了张家把张彝一顿暴打,烧了他家的房,张始均开始跳墙跑了,后来又回来向禁军们投降,求他们饶了他爹,结果被禁军暴打投入火里烧死;张仲瑀重伤后成功出逃;张彝被打得两天后死掉
胡太后最后抓了闹事的八个首恶分子杀了,表示这事到此为止。(胡太后收掩羽林、虎贲凶强者八人斩之,其余不复穷治)
五天后又颁布大赦令安抚代人集团,命武官按资格入选,谁也不能耽误咱们兵哥哥的晋升空间。(乙亥,大赦以安之,因令武官得依资入选)
胡太后一如既往的和稀泥,门阀和阿兵哥都不能得罪,但此时已经能看出来代人和汉人的矛盾已经大到不可调和了。
当初张仲瑀之所以上书让禁军武官被排除出高级公务员序列的目的其实就是因为编制少,候选多,咱门阀内部还不够消化呢!等武官依旧能进入候选资格后,吏部那边这事摆不平了,尤其刚刚老张家都让兵哥们灭门了,必须得给代人们一个交代。(时羽林新害张彝之后,灵太后令武官得依资入选。官员既少,应选者多,前尚书李韶循常擢人,百姓大为嗟怨)
随后殿中尚书崔亮被安排成吏部尚书平事来了。
老牌门阀流氓崔亮制定了新的录用标准,无论候选者的水平啥样,统一按候选时间为依据,结果那帮等了好久的人都说崔部长水平高。(亮奏为格制,不问士之贤愚,专以停解月日为断,沈滞者皆称其能;亮乃奏为格制,不问士之贤愚,专以停解日月为断。虽复官须此人,停日后者终于不得;庸才下品,年月久者灼然先用。沉滞者皆称其能)
崔亮的外甥刘景安给崔亮写信说: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虽然不咋地,但十人中还是有六七人是够格的,但现在咱们的选人用人只考虑文采,不考虑实战,只看辞藻优劣,不看治国思路,设立了中正官也只看他们的姓氏,不考虑才能品行,选拔的范围不广,淘汰的办法不严,舅舅您现在主持吏治,本来应该革新之前的弊端,现在咋又来了个按年头选官,这样天下人谁还在意自己的政绩和名声呢!(亮外甥司空谘议刘景安书规亮曰:殷周以乡塾贡士,两汉由州郡荐才,魏晋因循,又置中正。谛观在昔,莫不审举,虽未尽美,足应十收六七。而朝廷贡才,止求其文,不取其理;察孝廉唯论章句,不及治道;立中正不考人才行业,空辨氏姓高下。至于取士之途不溥,沙汰之理未精。而舅属当铨衡,宜须改张易调。如之何反为停年格以限之?天下士子,谁复修厉名行哉!)
崔亮回信道:你说的特深刻,但我也有我的考虑,你这自己人都不理解我,你舅今天好好给你上一课!(亮答书曰:汝所言乃有深致。吾乘时邀幸,得为吏部尚书。当其壮也,尚不如人,况今朽老而居帝难之任。常思同升举直,以报明主之恩;尽忠竭力,不为贻厥之累。昨为此格,有由而然,今已为汝所怪,千载之后,谁知我哉?可静念吾言,当为汝论之)
第一位是宦官刘腾,这位同志虽然不会写字却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胡太后因为他当初有保护之功多次升迁,当了侍中、右光禄大夫,随后这个宦官开始干预政事,贿选人事,成了隐形的组织部长。(魏宦者刘腾,手不解书,而多奸谋,善揣人意;胡太后以其保护之功,累迁至侍中、右光禄大夫,遂干预政事,纳赂为人求官,无不效者)
518年九月,刘腾病重,胡太后面对这个亲信了多年的心腹很伤感,想要死前再尊贵一下刘腾,于九月初一让刘腾当了卫将军,并加仪同三司。(会腾疾笃,太后欲及其生而贵之,九月,癸未朔,以腾为卫将军,)
上海2022年的研究生政策有所变化,结果一大群房产中介又激动了,搞得好像这个政策就是为了拉房价而设计的一样,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这次的落户新政获利者为毕业于上海本地高校的应届硕士生,原本要评分,只有分数到了标准才能落户,现在可以直接落户了。那么今年到底有多少人能够享受到该政策并成为买房大军中的一员呢?
上海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共计22万人,其中大部分为本科及大专毕业生,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估计在2万人上下。
2万人中一部分为上海本地人,剩下的为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境外的毕业生,我们就算一半一半吧,换言之,有1万名非户籍应届硕士毕业生。
这1万人里原本有一部分靠着原来的评分制度也能获得上海户口;一部分通过考取上海公务员或者进入大型国企获得上海户口;还有一部分人原本就打算回老家或者其他城市发展、不需要申请落户;剩下的才是新政受益者,或者我们可以称为增量户籍毕业生。
这些因为执行新政能够立马拿到上海户口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不是个个都能买房的。
获得上海户口只是拿到了一张房票,买房是要付钱的,以上海的房价来看首付至少在80万元以上。上海的不少研究生来自四线以下城市及农村,原生家庭并不富裕,别说一次性拿出80万元了,30万元存款都不一定拿得出来,这意味着他们根本不可能在毕业后的一两年内加入买房大军。
这么算下来,通过新政获得上海户口并且有能力立马买房的人也就增加了一、两千人,分摊到12个月每月增加100多人。
对一个拥有2500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说每月新增100多套房产成交不能说对于楼市和房价一丁点影响都没有但真的惊不起多少波澜。
如果上海真想促进楼市的话可以采取其它更加有效的措施,比如,将社保累计满5年改为累计满2年就能在上海购买一套住房。
今年以来全国很多城市调整了楼市政策,包括苏州、南京这样的强二线城市,上海没有任何值得一说的大动作,如果需要随时能够调整,根本不会从落户上出发,关键也没啥大的效果。
之所以推出了新的落户政策是为了将人才留在上海,看清楚我说的是人才。上海的情况和北京不同,上海周边的城市中GDP排入全国前十的包括苏州、杭州和南京,优秀人才们的选择余地很多。
北京周边的城市中没有一座GDP排入全国前十(天津2021年GDP位列第十一位),优秀人才基本上没有选择余地,往北走只能选择北京,要么就只能离开环渤海地区到长三角或者珠三角工作定居。
因此,上海需要与周边城市竞争优秀人才,北京则没有。
让更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直接获得户籍能够起到留住一流人才的作用,这才是落户政策变化的目的,可不是中介嘴里的拉房价。
当然,上海的房价依然会上涨,其实全面恢复正常秩序后豪宅(总价2000万元以上)已经启动了,只是上涨的逻辑根本不是户籍的放松。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唐德宗李适压下了李晟的奏章,不准移军,以免李怀光不满。
李怀光的奏疏也来了,又给李适皇帝出了一个难题:“诸军粮赐薄,神策独厚,厚薄不均,难以进战。”
李怀光是在拿军队的待遇做文章,他抱怨神策军待遇好,而相比之下,其他军队待遇太差。
这确实给李适皇帝出了一个难题,如果全部按照神策军的标准发放,国库必然不够用,况且他还得保有自己的小金库。
李适皇帝派出陆贽前往李怀光军中抚慰,陆贽便叫来李晟,三人当面锣对面鼓地把事情说清楚。
李怀光先声夺人:“将士们一同并肩作战,得到的钱粮却不一样,如此怎能齐心协力?”
李怀光率先发难,是想把皮球踢给李晟,让李晟自己说出降低神策军待遇的话,这样李晟在神策军中的地位自然会下降,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没事降低属下待遇的领导,这是亘古不破的真理。
抚慰使陆贽一个劲看李晟,想听听李晟的意见。李晟宦海浮沉,老于兵事,自然明白其中的厉害,他接过皮球,一脚又踢给了李怀光:“明公是大军统帅,自当发号施令,李晟只是一支部队的将领,受明公指挥。至于是否增减神策军钱粮,明公自己决断就可以了!”
皮球踢回来了,要下令裁减你下令,要当恶人你当!
这里要说一下李怀光其人了。李怀光这个渤海靺鞨人,虽然被赐姓李,但对于汉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是没有吸收太多,这个人行军打仗是个高手,但说到官场倾轧、人事斗争就是个低能儿了。他始终不具备官场争斗的最高智慧,选择的手段只是直来直去,最后即便获胜,也是歼敌一千,自损一千五!
与李晟的这次争斗由他开了头,却无法圆满收尾,被李晟一顿抢白,他居然默然了,不知道如何反驳。
识字不多的胡人跟满腹经纶的汉人斗,赢家没几个。
李怀光自然不能归到赢家行列。
人生百态老师,
我在辽宁,我的女儿目前上高三,女儿学的是物理+2,23年高考。目前倾向于考一所师范类院校。但是目前看师范类院校分数都比较高。还请您帮忙参谋一下,师范类院校有哪些可选的,如果师范类考不上,还有没有其他推荐的专业了。女孩性格比较内向,我们不想让她跑太远,希望毕业以后找个比较稳定的工作就行了。
-----------------------------------------------------------------------------------------------------------------------------
首先,请明确如果想学师范,就一定认准师范专业。即便是师范类院校,也有很多非师范专业。一般师范类专业会在专业名称后面注明师范。例如英语(师范)。选择师范专业的原因是因为很多学校在招聘的时候会明确限制招聘专业为师范类。
第二,您没有说您家孩子的学习成绩。
如果学习成绩足够好,首选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北京师大,华东师范,东北师范,华中师范,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同时,湖南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也是除了教育部六所师范大学之外唯一的两所前211师范大学。
如果教育部六所上不去,辽宁省内也有几所师范类院校可以选择。首先辽宁师范大学,其次沈阳师范,渤海大学,鞍山师范。
应该说现在全社会都在卷,老师也在卷。目前辽宁省内的公办高中入职门槛都是硕士研究生学历。越好高中要求越高。有些重点高中要求本硕必须都是辽师以上才行。有些牛校要求教育部六所的研究生。当然只要是师范类硕士毕业,通过事业编考试想找到一份教师职位目前看还是可以实现的。
第三,学科的选择
现在师范类高校的师范专业,特别是主干学科如 语数外物化 分数都相当的高。例如2022年辽师数学595/10740 ,英语590/12099。沈师数学563/20553,英语562/20899。
具体选择还是要看孩子对哪些学科感兴趣,当然同等条件下,语数外物这种主干学科更应该优先选择。#高考志愿#
第四,其他专业选择
关于专业的选择,最主要开始要看孩子的兴趣。当然现在很多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哪些专业,想要从事什么职业。很多孩子也不了解各类专业是做什么的。这就要求家长要在高中一开始就要经常多积累相关的信息,并且和孩子沟通,提前就要确定好专业方向。免得高考之后抓瞎,胡乱填报志愿。
您说您女儿内向,不想跑太远。
我个人觉得师范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他专业由于你提供的孩子信息有限,我也没有办法特别针对性的提供建议。不过如果要留东北又想稳定,除了师范只有考公务员、事业编这条路。
以下专业供您参考:
1, 会计 , 会计专业就业面比较广,也比较适合女孩子。另外公务员、事业编的财会类岗位非常多,比较有优势。
2, 工商管理类,金融类。这两大类专业毕业可以进银行,但是目前银行也比较卷。毕业基本要从柜员开始干,日常工作很多还要背存款贷款指标。
3, 汉语言文学 这个专业也是适合考公务员、事业编。但是在企业就业的机会不如会计。
4, 医学类, 医学类也是一个选择方向。但是这个行业比较特殊,另外学制比较长,一般一二线城市三甲医院基本都是博士起,应慎重选择。另外就是医学类近些年和师范一样分数线也是水涨船高。
但是医学类里有一个专业,就是护理,在医学类里分数比较低,但是就业基本是护理相关的岗位,可能会比较辛苦,另外职业通道比临床要差一些。但是分数是真的低。随着人口老龄化,护理人才会越来越稀缺。
5, 其他理工科专业。重点可以看看IT相关,但是这方面的工作只有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有比较多的机会,辽宁可能大连软件园机会多一些。
以上供参考。#高考志愿##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