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能打的作词家。他出生在山东厦门,这片土地从他出生开始就是金人的领地。他的祖父给他起名叫辛弃疾,因为他崇拜著名的霍去病将军。命运或许从此注定。
公元1157年,金人肆虐疯狂地践踏了宋朝的土地,从小就见证了这一切。 21岁时,金人再次进攻,辛弃疾集结2000多人,加入山东最大的造反军耿京。
1162年,汉奸张安国杀死叛军首领耿京,跑到了金国。辛弃疾闻讯,勒马回山东,率领50名武士到5万金人军营,活捉张安国。从此,辛弃疾成为了战神、少年英雄、热血男儿。辛弃疾本应在南宋朝廷中重用,但人跪久了便站不起来。朝廷只给他一个公务员的闲差,因为朝廷怕金人,怕战争。
不能驰骋沙场,实践报复。他来到赏心亭,写道:“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但是没想到辛弃疾把公务员这个闲差做得很好。他用六个月的时间重振了满目疮痍的滁州,用三个月的时间击溃了江西的土匪军,在湖南建立了飞虎军,金人闻言后退,但是万里江山容不下辛弃疾。他因多次写抗金的信而被弹劾,于是决定辞职回老家,留下一首悲壮的名诗,“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的辛弃疾,这些年精疲力尽,他时常想“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他梦想再次战斗杀敌。
机会来了,几十年后,南宋大败,朝廷想到了当初意气风发的辛弃疾。然而,事与愿违,辛弃疾已经病倒在床上,不能接单。 1207年,昏迷许久的辛弃疾突然醒悟,睁大眼睛,喊三声杀贼后离开了人世(活了68岁)。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