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除了大换届(公务员论坛 换届)

这次换届全区二十来个乡镇办事处,女性在党政班子中的比例比上届大幅度提高。我初步数了一下,镇街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在13人左右,最多的镇街有7名女性领导干部,最少的也配备了5名女性领导干部,其中还有三名女党委书

这次换届全区二十来个乡镇办事处,女性在党政班子中的比例比上届大幅度提高。我初步数了一下,镇街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在13人左右,最多的镇街有7名女性领导干部,最少的也配备了5名女性领导干部,其中还有三名女党委书记。

这固然有换届时对性别、年龄、党派等硬性结构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现在女性在公务员群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在提拔重用的时候走上领导岗位的机会肯定也越来越大。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现在新招录的公务员中女性比例越来越高,甚至某些岗位压根没有男性进入面试后环节。

现在疫情肆虐体制内的工作吸引力逐渐增大,女性又天生的更喜欢稳定一点的工作,再加上学习能力、自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比男性更强一些,就算招考单位注明经常加班、值夜班或者出差等依然挡不住女同胞们报考的热情。

报名的的人数多了、群体里的精英多了,录取时女性比例肯定高了,提拔时占比自然也高呵呵,男同胞们不给力啊~

随着换届的深入,近期市县两级一大批80后90后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各级各部门的大换血已然在推进。80头厅处级、85后副处正科级、90后正科副科级的基本架构,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作为曾经新生一代代名词的80-85阶段的干部,今年如果没有走到正科以上岗位,未来很长时间或都将成为他人的陪衬,在提拔晋升上丧失优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80头的公务员如果今年没有解决正科副处,那么真的可以好好考虑调整重心由工作回归兴趣和家庭,其他的顺其自然即可。不管你承不承认,这都是80后尤其是80头的公务员必须接受的现实。

#职场微头条# #职场干货# #直言职场#

身为一个公务员看到别人被提拔,为什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去看待?

因为体制内不是学校,不是成绩好就能拿“奖状”。

目前,县乡换届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人事大调整,90后正式登上舞台,尤其是在乡镇,提拔副科级领导的90后公务员比比皆是,什么副镇长、组织委员、纪委书记等等职务都是些年轻的面孔。有人提拔,自然也有人落选,能拿“奖状”的毕竟是少数人,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落选的人就开始变得焦虑,甚至颓废,我认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很多人从通过公考进入体制的那一刻起,就算是用完了最后一次公平,因为进入体制后,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不公平的,付出与收获不会成正比,提拔也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不公平的现象多如牛毛,尤其是在提拔这方面。家里有关系就是可以插队提拔,马屁拍得好甚至都能被破格提拔,表面工作小把戏耍得好就是能得到领导的赏识等等。

在选择走公务员这条路之前,其实最应该做好的心里准备就是,未来要面对的是一个人际关系复杂,处处充满着不公平的工作环境,这种环境无法通过个人的力量去改变,只能去接受去适应。

不必抱怨公务员提拔的公平性,因为我们看不到这些人背后复杂的关系网,甚至无法知晓他们曾经是怎样悄悄的努力,我们只能做好自己。不必为了提拔的快慢而耿耿于怀,在这个环境就必须遵守这里的游戏规则,属于自己的机会还没来,就请静静地等待和积蓄力量。

坦然去面对和接受,让把手头的事情做好,让嘴皮子动起来,笔杆子也用起来,不必争一时长短,要让领导信任你,让组织看到你,机会总会来的,一旦时机成熟,自然就水到渠成。

对待提拔保持一个平常心就好,每个人走的路都不一样,有人少年得志,有人大器晚成;有人捷足先登,也有人后来居上,不是吗?

您说是这样吗?请留言评论。

#有话职说# #职场达人说# #职场微头条# #职场众生相# #职场达人上头条# #职场进化论# #直言职场#

朋友老高是镇里的人大主席,今年已经52岁了。乡镇即将换届,县里进行人员微调。组织上找老高谈话:如果现在主动提出退出领导岗位,可以考虑优先解决四调待遇。如果要求继续担任领导职务,只能安排到县人大委室担任主任或到县直单位担任副职,保留正科级待遇。

老高经过仔细考虑,答应退出领导岗位,继续在乡镇工作。老高在和我聊天时,说出了自己为什么这么选择的原因。

一是主动退出领导岗位,可以优先解决四调待遇,每月工资能够增加几百元钱。

二是打生不如混熟。自己长期在乡镇工作,熟悉基层情况。现在已经50多了,再去一个新单位一切还得从头适应,不如继续在乡镇熟门熟路好开展工作。

三是在乡镇工作,每月还有几百元的乡镇补贴,这些足够自己平时的烟钱了。

四是解决了四调,公务员车补也会从正科级的650元增加到副处级的960元。

对老高说的前三点我是赞同的,但对第四点存有疑问。车补是按公务员职务等级发放的,四调只是公务员的职级,和副处级干部不是一个概念,不可能按照副处级干部的标准发放车补。

友友们,你们认为解决四调待遇后,车补应该按照什么标准发放?

乡镇在陆陆续续的换届了。昨天好几个乡镇都在公推领导干部,先后产生了一名89年的乡镇党委书记、两名86后的乡镇长。大家谈到这话题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乡镇长和书记正常情况是正科级,尽管在中国公务员体制结构内,科级干部处于最底层。但在一个小县城里,正科职确实绝大部分公务员梦寐以求、却追而不得的东西[捂脸]

和机关办公室不一样,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类似于以前的“封疆大吏”和“节度使”,掌握着大量的权力。单项目这一项,现在随便一个乡镇的项目资金一年都近亿元,一个乡镇的变化发展,基本就取决于乡镇党委。

尽管 90后也已经30岁了,但要主持一个乡镇的全面事物,那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能力没有很好的积累和锻炼,工作上将有不短时间的被动啊[捂脸]

乡镇公务员的一些日常。最近基层党委换届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按照上级要求,5月底前要完成乡镇党委换届,现在大部分精力都聚焦在这个事情上了,今天去所蹲的村,开了个两委会,布置了一些事情,这两天要选取党代表出来,第一次接触到这个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呀,这是个很严肃的事情,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因为一套乡镇党委班子关系到整个乡镇的发展,如何带领全镇人民奔向幸福的生活彼岸。

很多人羡慕这次换届一些85后90后的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认为他们踩到点幸运,因此羡慕嫉妒恨。个人认为没有必要。体制内的晋升不是凭空而来的,除了需要具备强大的个人能力外,还需要很多日常的铺垫,比如学历,比如人脉,比如政绩,你只看到别人的提拔进步,殊不知别人背后付出了多少。这好比考公务员,很多人总以为人家考上是靠关系,有各种猫腻,其实人家只不过平时比你付出了更多努力,把你用来抱怨的时间用来准备考试罢了。说这么多无非想表达一点,做人心态要积极,不要眼高手低,非此即彼,踏踏实实把眼前的每一步走好,把领导交代的任务完成,其他的听天由命,没有必要太过苛求,时间到了水到渠成,得之我幸,平常心对待不是更好?

#职场微头条# #直言职场# #职场干货#

【必须补课!香港公务员参加暴乱不能轻轻放过必须整顿,以绝后患】

进入6月,香港反修例暴乱整整三年。这次黑暴有一个前所未有的特点,就是有大批香港公务员参加。直到今天,当局也没有好好反省和整顿这个问题,留下巨大隐患。

大家还记得,暴乱初起之时,香港公仆队伍就有“异动”,大批“主任”职级的公务员在网上“以工作证晒马”,并组织大型集会,声援暴乱且向前线与暴徒苦战,维护社会秩序、市民安全的警察“打黑枪”,他们一屁股坐在暴乱一边、坐在反政府一边。

世界上历次“颜色革命”、夺权造反的经验都显示,只要出现了公仆“揭竿而起”、同情、支持甚至参与暴乱这一步,那就距变天不远矣,此乃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也。今次“黄公仆”和“黄师”一样,参加暴乱活动,都属涉嫌政治上的“职业犯法”。此因公仆是公职人员,是政府一分子,“理应对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完全忠诚,对政府的决策绝对服从,竭尽所能履行职责,恪守政治中立”。

这样的政治伦理和职业道德,在任何国家和地区对受聘的公务员都是一样的,违背了这些伦理和道德都要受到纪律惩处,这是所有公仆入职第一天起就完全清楚的,所有政府也都会以这些伦理和道德管理公务员队伍。管得好,就是一支忠诚可靠的队伍;管不好,就会窝里反,就会在政治上和管治上出现大麻烦。

香港的公务员队伍从港英政府走到回归后的特区政府,因为在自身管治出了问题,在政治中立上出了问题,在香江府衙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上出了问题,中央政府未能采取必要的“去殖民地化”措施,未能落实全面管治权,未能在公务员中及时提出必须具有“国家意识”的要求,甚至对香港管治长期爱理不理,公务员队伍被反中乱港的歪理邪说不断冲击蛊惑,他们中的一些人早已将政治中立、职业道德和政治伦理弃如敝屣,一有反中乱港暴起,就奋力投入,以身试法也。

现在香港政府就要换届,香港由乱而治,反省和整顿公务员队伍在暴乱中的问题,这一课必须补上。

我表弟是某县行政审批局公务员,这次换届,表弟有机会去某乡镇当副镇长,表弟不想去,表弟意思是去了顾不了家了,听说去了乡镇进了乡镇班子,每天忙的晕头转向,上边一声令下,底下忙得团团转。

大部分家庭都不会同意自己家人从县里去乡里任职,但是表弟媳妇跟表弟说:听从组织安排,去吧,家里孩子和老人我来照顾,一切顺其自然[机智]。就算不能天天回家照顾家里,在乡镇注意身体,劳逸结合,相信组织不要辜负组织的希望,好好干。

表弟真去了乡镇进了乡镇班子,说实话,确实忙,但是家里从不向表弟抱怨,表弟也兢兢业业干活,有时候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又面临换届,表弟直接提拔成乡镇人大主席,成了正科级领导,虽然还在乡镇,表弟也挺知足。

所以不论什么情况,家人支持才是最重要的,大家说是不是[机智]?

身心驿站圈子 换届临近,很多领导纷纷争取进人大、政协机关,原来的冷门机关何以成了热门?

每每临近换届,人事安排必成社会焦点。近一段时间,听闻即将到来的市、县、乡换届,人大、政协机关将有大批现任领导由于年龄原因将退出岗位不再提名,相应地也就突出了一大批岗位。许多市县部门领导已经把目光瞄准了这些地方,开始做争取工作。

往前推,五六年之前,人大、政协机关可是各部门领导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因为一旦进入人大、政协机关,基本意味着仕途到顶,无人关注,到人大、政协人员基本是临近退休人员。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几年时间功夫,进人大、政协机关都趋之若鹜,不仅年龄大者、部门副职,年轻者、部门正职也不在少数。

与相熟的几位在人大、政协工作的朋友闲聊,他们告诉我,现在争取进人大、政协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仕途基本无望,又不愿继续承担重要工作岗位职责者,到人大、政协工作,各项待遇不变,而且人大、政协毕竟是各级的大机关,比之部门有许多协调、联系优势,争取轻松工作几年,顺利退休;二是年轻人员又有长远眼光之人。瞄准大机关职位多、年轻人少、竞争小的优势,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无论外派交流或是内部提拔使用,大多数都将比一般部门同年龄、同资历公务员有更大优势。很多市县80后由此快速进入副县级、副科级行列。

正是因为越来越多人看到了人大、政协的优势,所以进入人大、政协的竞争者也明显增多,人员调入颇似“鲤鱼跃龙门”,能够调入者让周围人羡慕不已。

@体制局中人 认为,人大、政协机关作为市县几大班子之一,有其突出地位优势,更有职位职数多的优势,现在已不再是原来大家认识中的“养老机关”,现在同样是年轻干部的培养大平台。对于年轻公务员来说,人大、政协机关也不失为一个值得争取的很好的发展平台!#公务员# #我要上微头条# #微头条日签# #职场干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46209/
1
上一篇上海公务员签三方(上海公务员需要签三方吗)
下一篇 侨源股份12月16日获融资买入73.47万元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