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拿到四个offer:
1,北京美团产品经理,总包30万+
2,老家东北省办公厅公务员,总包10万出头
3,杭州银行总行管培生,总包22万两年以后定岗
4,深圳新凯来热设计工程师,总包33万左右
几个offer天南海北,天差地别,他本人是传统工科专业,深圳的公司工作在东莞松山湖和华为一起,说是有前途,目前十分纠结,有过来人给点建议?
#清华大学##应届生##找工作##美团##公务员##杭州银行##管培生##热设计##深圳##东北##华为##东莞#
救救孩子吧!4个offer 差别很大!
北京美团的产品经理,总包 30W出头;
老家东北某省办公厅公务员,总包10w出头;
杭州银行总行管培生,总包 22w左右两年后定岗;
深圳新凯来热设计工程师,总包 33w左右。
天南海北,天差地别。
楼主传统工科专业,深圳的公司工作在东莞松山湖
和华为一起,说是有前途。
另外,想请教大佬们:杭州银行管培怎么样呀?深
圳新凯来怎么样呀?我这两个都不怎么了解!
“太不公平了,东莞理工城市学院的毕业生,竟然和北师大的毕业生考上相同的教师岗位!”
11月14日晚,一张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拟聘人员名单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人质疑这份招聘名单不公平。该名单上,小学语文教师岗位分成了两部分,一半面向男性,一半面向女性。男生名单上毕业学校多是二本类,女生名单上的毕业学校则集中于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
招聘公示名单来自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事实上,这份名单是2020年的,当时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但直到2022年的招聘,岗位设置仍然是男女各半。
近日,官方就此作出回应:“我们设置男女各半,就是出于对男女公平的考虑,如果说男生考出来的成绩、显示的学校有不同,这也非我们所愿。”
官方的回应有一定道理,但为什么会有人质疑不公平呢?
因为报名者中女生居多,男生较少,但设置的岗位数却是男女各一半。这样,女生岗位的竞争就很激烈,男生岗位的竞争则小得多。导致的结果是,考上的女生大多数是名校毕业生,而一些二本普通高校的男生却能轻松上岸。
质疑者认为,所有岗位不应按男女性别分设,而应该合并在一起,按分数高低录取。
不能说质疑者没有道理,但教育部门却有自己的苦衷。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男女性别失衡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了,如果不在招聘中考虑男女性别比,男教师将会比大熊猫还要珍稀。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全校208名在岗在编教师中,女教师有147人,男教师仅61人;算上代课教师的话,比例更悬殊。
为什么中小学教师性别比失衡如此严重?有两个原因:
一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女生比男生更有优势。教师招考面试成绩占60%或70%,女生表达能力比男生强,往往能得高分。
二是教师并不是一份体面和高薪的职业,发展空间不大,男生兴趣不大。尤其是理工类男生,本就有更多的职业选择。事实上,报考教师职业的男生中,大多数也是文科类。学校最紧缺的数理化专业教师,报名的人非常少。
中小学教师性别比失衡,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有诸多不利。
一是不利于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教师都是女性,男生的性格就有女性化倾向。现在很多年轻男性一副娘娘腔,荧屏上也是小鲜肉当道,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
二是学校的安全、保卫、后勤等工作需要男性教师参与,女性教师难以胜任这些分工。
三是在理科教学方面,整体上女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弱于男性,不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解决中小学教师男女性别比失衡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按男女性别分设招聘岗位,这样就能招聘到一半的男性教师,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弊端也很明显,这样招聘相当于是“定向降准”——针对男生降低招聘标准,招聘来的男生学历不高。虽然说学历不高未必等同于能力不强,但相对来说,学历高者的综合素养肯定更好。
而且,站在参加考试的其他女生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显然极不公平。有些类似的招聘中,女生面试成绩中的最低分,竟然跟男生面试成绩中的最高分相当。成绩相同或更高者落榜,成绩低的男生却上岸,仅仅因为性别不同,这难道不是性别歧视吗?
其实不必有这样的质疑。要解决公众的质疑很简单,分两次招聘即可。先拿出一半的名额招聘,不分男女;再按照性别比缺口,专门举行一次面向男生的招聘。这样就无话可说了吧?
不过,真正要长久有效地解决问题,还是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努力拓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积极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吸引优秀人才争相从教。
为什么大学教师的男女性别比是正常的呢?为什么公务员队伍没有出现明显的性别比失衡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并认真面对的问题。
分男女性别进行招聘,只能简单粗暴地解决中小学教师性别比失衡的显性问题,而我们想要的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师。此非一夕之功,把事情想明白很容易,但还是需要从更高层面作出努力。
#官方回应教师招聘男女学历悬殊争议#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去东莞闯荡了几年,挣了50多万回老家炒期货,结果全部亏完了。自己找了几个人开了个广告公司,勉强过日子。
他,2010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大学毕业后,本可以找到比较稳定的国企工作,工作比较清闲,工资不高,一般在6000块左右。他放弃了国企稳定的工作,来到东莞做工程。
基本工资9000,出差补助,每天300块,每年年终奖,两个月工资。在东莞的6年时间里,由于是做工程,全球到处跑,赚了不少钱,日子过得很惬意。
可是好日子,总有到头的时候,由于全球疫情的影响,公司裁员,他也在裁员名单之中。平时在公司的时候,他也炒期货。拿到50多万赔偿的他,决定回到山西老家,全职炒期货。
现在,年纪大了,他也不想再去考公务员了。在山西,他开了广告公司,生意时好时坏,有时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起。一个985名牌大学毕业,,觉得对不起母校。
在国企,如果你没犯比较大的原则性错误,基本上就可以呆一辈子。如果贸然辞职的话,会有很多风险,毕竟,现在的这个社会环境,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你们觉得是这样的吗?
机械现在真成为了天坑专业吗?看下面几个例子你就知道。
985机械本科的毕业去向,第一选择是出国或升学,因为就业状况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A同学去了华为做营销,注意是营销,因为以机械本科毕业的水平当不了华为的码农,也挤不进去那可怜的几个结构岗,所以只能投这种只要是个985、人也比较机灵就行的岗位。
B同学考了两年上岸了公务员,但考公务员机械能报的岗位少的可怜,基本上只能报三不限岗位,那竞争难度可不比高考考上西交低。这个方向你的学历对你的加分基本等于无,或许进面后或者上岸后有用,但光笔试就足够让人绝望了。
C同学去了国企,这个基本是机械能去的最普遍且比较优质的工作了。但机械行业的国企那基本都是重工业,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夕阳产业、饱和产业,基本没啥大发展大机会了。比如钢铁、冶金、汽车等等。这类行业利润薄如纸,基本工资也就5000上下,985本科毕业的进去和工人拿的差不多,而且搞机械的又脏又累噪音又大,加班是常事。
D同学去了民营企业,工资略高于国企,但三班倒,一周上六天班,常感叹自己像是进了东莞电子厂。
更重要的是,学机械,不仅是个天坑专业,毕业找不到好工作,而且会让一个人变得意志消沉、失去自信、再也回不到刚进入大学时那种意气风发、神采奕奕的样子。试想,你学的专业是一个夕阳产业,教授们都是风烛残年,几年见不到一个新面孔,甚至还有老一代技术工人。他们口中都是昔日荣光,而非最新前沿。他们常说的是你们这一代学生不复当年了,殊不知是这个专业已经日薄西山了。
#你的工作动力是什么# 感觉我今年很难,这个周一去长安厦岗面试了一家电子烟厂。面试上了,因为先前有留意过这家厂的薪资信息,所以填一下表,招工的叫明早7点半来这一起统一体检。因为我住洪梅,我第二天早上5点多起来赶6点48分的城轨,好累啊。我赶到了,不叫吃早餐,厂里有医院安排的人来给大家做胸透,抽血,完了就可以吃早餐,后面就各种培训。到了下午就分宿舍了,我一直弄到了三点多吧,因为要回洪梅拿东西,我就回去了,才到城轨站门口。人事就给我打电话,说我体检有点问题,叫我再去复检!#东莞头头条#
我就叫了一个车去港湾医院,又重新交钱(在厂里抽血的时候给过一次钱了),又再抽一次血。后面我的结果不用等,明天会发到厂里去的。我心里好烦,我今年三月份才体检,都没见有问题,现在进这里又有问题!我问了人事部的,她说:明天还是过去报道,有些复检是好的,不要浪费机会了。我没办法就在厂里住了一个晚上,明早在培训室等答案。一开始人事部就过来给我们发厂牌,合同书,我以为我的体检过了!没一会,人事又叫我的名字,出门口和我聊,说我体检问题,不录用我!无语,我又去港湾医院重新检查,在医生那交了两百块多钱,又重新抽血,做B超!一系列操作下来,我做完了,看到B超单没问题,但是抽血检查5项还是显示问题,我又去问了医生,医生说,我没事,是以前有过,但是在恢复了,我身体有抵抗力。唉,我感觉我很倒霉啊,血抽了三遍,长安来回洪梅好遍也用了好多钱,最后厂没进到!无语了,我很难!
东莞做辅警吧,年薪6-10万,子女免费读公立学校,现在正在招辅警!话说,为啥那么多人原因干辅警,辅警工资低,但是稳定,到老了起码可以拿到退休金。
说白了,辅警工资的确不高,工作又累压力又大,看中的只是用人单位把交五险一金,考公务员嘛,那道门也不是那么好进的,你还是别这山望着那山高,他能稳妥的找份工作干着就行。而且,辅警可比送快递 送外卖修汽车这种风光多了……#职场干货# #职场达人说# #直言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