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和相交30年的闺密闹翻了,现在想来,越想越觉得自己很可笑,为了他儿子我气成这样,真的没有必要。但是,我和她的争论应该也是许多毕业生家长的烦恼。
闺密的儿子去年大学毕业,毕业后选择了二战研究生,笔试成绩达到了313分,虽然和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但还是过了国家线,被调剂到南方一所大学。
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由于这两年的特殊情况,大学毕业生就业内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今年似乎更为艰难——根据教育部此前的发布,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所以说就业形势很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闺密的儿子能够拿到继续求学的机会,我觉得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不仅能够继续在学府中深造,还能够暂缓就业的焦虑。
可是想不到闺密夫妻俩坚决反对儿子去就读,理由很奇葩:离家太远了,这孩子从来也没离开过我们这么远,从北方到南方去生活,先不说习不习惯,我们见一面都难。
我一听就勃然大怒:“你这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妈宝男吗?做父母的不尽力托举孩子到高处,反倒当孩子前途的坠脚石,你能管他一辈子吗?”
闺密极力辩解:“我看我周围的孩子到外地工作的都没有结婚,反倒留在抚顺的都工作稳定,结婚生子,何必勉强孩子去一个陌生地方遭罪?再说到南方去,买房子太贵,消费水平高,将来还不得娶不上媳妇,留在我们当地考个公务员,有我们帮衬着,过个安稳健康的生活,没问题的。”
听见这话,我的心脏病都要犯了:“先别说在老家工作一眼就望到了底,即使想要孩子回到抚顺工作,也不耽误他到外地求学吧,一个人有能力可以低就,却不能因为要安稳就放弃拼搏的机会。”
看我的情绪太过激动,闺密的话头一转,又另外寻了一个理由:“其实不是我们替他做主,只是给了建议,孩子自己有主意。”
我终于忍不住了:“每个当父母的都不能小瞧自己的影响力,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想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选择,你们俩一天愁眉苦脸,在他面前总是唠叨然后又给他准备好了后路怎么能不动摇他的信念?”
大爆发之后我就挂了电话,朋友们,你们说这孩子该不该去读研究生?还是该留在当地考个公务员?
#抚顺头条#
【婚姻与住房】儿子尚未结婚,北京的房子如何解决,是我最大的心事。儿子今年27了,本科在西工大念的,然后大四被保送到中国政法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去年毕业后就职于某央企下属的某某研究院,事业单位,年薪20w加。虽然单位直接落了北京户口,可也只能与别人合租,每月3000多元的房租。念本科时处了女友,也是西工大的,大四保送到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硕博连读,现在正读博。两个孩子都很优秀,让我非常欣慰。可是,两人如何结婚却让人犯愁,北京房价太高了。以我和妻子在东北煤城抚顺的工资水平,辛辛苦苦攒二十来年,也不过六七十万,再卖一套投资的住房,也就近百万。女方老家安徽,她老大,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弟弟当兵,妹妹在安徽念大学。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在商场上班。所以孩子在北京买房,根本不要指望女方家出钱,只要不使劲要财礼就阿弥陀佛。各位朋友,对他们两个孩子,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富家女做直播:
那个网络世界好虚假
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女主播孙靖雯正在直播,“金刚狼”走进了自己的“房间”,一上来就丢给她1314个“棒棒糖”。孙靖雯边讲段子,边向对方比出“心形”手势。接着对方又抛出666朵“鲜花”,孙靖雯嘟起嘴巴说:“谢谢金刚狼大哥,一生一世只爱你!”
这天,孙靖雯发现,“金刚狼”不仅付费给她开了守护,而且当晚就打赏了她8000多元!看来此人是个大金主。不过,在她心里已经给他定义:“又是一个仗着有钱来找刺激的臭男人。”做直播一年多,这样的人,孙靖雯见得太多了。
1991年,孙靖雯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市,父亲原本是公务员,后来下海经商,有家建筑公司。她在优越的环境里长大,漂亮活泼、多才多艺。然而她的幸福生活在初二时戛然而止。那一年,因父亲出轨父母离异,孙靖雯判给了母亲。
父亲不久便再婚生子,黯然神伤的母亲干脆远走上海。好在孙靖雯随后考上了四川理工大学。
大学毕业后,父母要孙靖雯回家,回辽宁或上海,她都拒绝了。回家,她能回哪个家?父亲早已有妻有子,母亲也要成家,与其被他们抛弃,不如首先抛弃他们。
孙靖雯能歌善舞、高挑漂亮,当过主持人。听说她要在成都找工作,一位师姐便推荐她去应聘网络女主播,说工作轻松来钱快。孙靖雯对网络直播并不陌生,她本人就常上斗鱼、六间房等直播间听人唱歌跳舞讲笑话。#情感##婚姻#
文游天下(365)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文/石岩磊
我上小学时,同学们放学后要一路唱着歌回家,唱的最多的是《东方红》《一分钱》和《学习雷锋好榜样》,而课本中还有《雷锋日记》以及雷锋的故事,他的一段话我们都能背得滚瓜烂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4岁时父亲去世,7岁时母亲因不堪地主凌辱上吊自尽,他跟随六叔一家艰难度日。新中国成立后,雷锋分得3亩多地,并入小学读书。1956年雷锋高小毕业,先后在乡政府、县委会担任通讯员和公务员,在根治沩水河劳动中,被评为工地模范。雷锋从1957年开始写日记,并于第二年在《望城报》发表了其第一篇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了》。
1960年,雷锋在辽宁省辽阳市当兵入伍,新兵训练结束后被分配到沈阳军区工程兵部队汽车连。因工作努力表现突出,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1960年12月,沈阳军区机关报《前进报》发表了雷锋写自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之间的15篇日记,军区党委还向全体官兵提出“学雷锋、赶雷锋、超雷锋”的口号。
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辽宁抚顺市的部队驻地意外身亡。当天他指挥战友乔安山倒车,车轮出现打滑碰倒一根晾衣服的木杆,正好打到雷锋的太阳穴上,他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22岁。雷锋生前的事迹迅速被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上下随即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
1965年8月15日,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落成,后经多次扩建,现已形成近10万平方米的规模,分为凭吊区、展览区、碑苑区、雕塑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和综合服务区,主要建筑物有雷锋纪念碑、雷锋墓、雷锋塑像、雷锋事迹阵列馆等,展品数量达2000多件/套,全面展示了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成为人们缅怀英雄的基地。然而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部分学者开始质疑雷锋日记的真实性,因为各地流传着不同版本的日记影印本,而它们之间存在很大出入,更有一些人提出“雷锋精神过时了”的论调。
根据宣传的需要,雷锋日记的确做过技术处理,但它的真实存在不容怀疑。经过几十年的典型培树,雷锋已不再是一个具象的凡人,而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汇聚了大公无私、艰苦朴素、拾金不昧、锐意进取、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等众多优秀品质与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精神还会与时俱进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所以说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也将永放光芒。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铭记在心头的旋律不仅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更是一种融在潜意识中的瑰丽启蒙。雷锋不会老,因为他的形象定格在了青春焕发的22岁,雷锋精神更不应被淡漠,因为它是华夏民族诸多美好信念的化身。
2022.4.29
和尚看着我们几个说到:我这辈子看明白了学习是一点用没有,学习无用论确实是真的!徐涛反驳到:你这不是胡说八道吗?学习肯定有用,你看我就是典型例子,我如果不学习能有今天吗?
和尚撇撇嘴说到:谁说学习有用都行就你最没有资格说学习有用,不用我和博士考你就让杨子现在写五十个字你都认识,就算我输你敢吗?咱们在一起谁不知道谁啊!别唱高调好吗?就你那实际文化水平真不如杨子的初中没有毕业的,徐涛嘴角微微动动不再说话了。
和尚接着说到:就你当年还是神马高中毕业生,你咋念的高中你自己不知道吗?虽然你是体制内公务员退休的,但是就你偷着笑吧!如果你没有个好爹你能进体制内?简直就是笑话但是那都是历史莫有办法。
和尚用手指指博士看着我们几个到:这就是学习没用的表现,当年我们几个小伙伴我和博士是大学毕业,剩下的你们几个文化都不如老杨这初中没有毕业的,我说的对不对?我见几个人让和尚说的哑口无言,我怼和尚到:学习还是有用的,如果没有用你能当上和尚吗?你如果不是大学毕业人家和尚根本就不能收你不是吗?
和尚说到:此言差矣!我当年大学毕业没有门路进厂不久就下岗了,我们单位下岗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看你是不是大学毕业的好吗?下岗的时候我和老杨这不都在一个起跑线吗?
我怼和尚说:也不对你没有大学毕业证能当和尚吗?不可能吧!就像我相当根本就不要我不是吗?和尚说到:我是有大学毕业证才要我当和尚的,但是如果当年没有师傅领进门,我这大学毕业证没有用的,当和尚大学毕业证不是绝对的,是有人有门路才行!
和尚接着说到:你们看看博士现在是退休了,但是他比杨子强多少?他就比杨子强在不用交养老保险了。他的哪点养老金根本连徐涛退休金的零头都不够,你说学习有个毛用?#抚顺头条#
“大国工匠”为什么技术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