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派遣面试(公开招录公务员面试)

劳务派遣要不要辞职,第三方派遣某单位,扣除五险一金到手4800,伙食好,早餐1块,午餐2块(五菜一汤一水果),中午有客房可以午睡。朝9晚5:30,周末双休。

劳务派遣要不要辞职,第三方派遣某单位,扣除五险一金到手4800,伙食好,早餐1块,午餐2块(五菜一汤一水果),中午有客房可以午睡。朝9晚5:30,周末双休。

我是学设计的,当时也不知道怎么稀里糊涂就面试上了,我这个职位说是文职类,但是事情很多要写公文而且还要解说。(先行示范单位)市局、省局、厅局可能都会来参观,更别说兄弟单位(别的省市)来参观了。我有点社恐,第一次解说压力大到哭了,背不下稿子。再来就是公文写作,事业单位总开会,开完会就要写,多的时候一周写2-3篇,叫我一个艺术生写作,真的是愁死我了。我又压力大的睡不着,看好多资料想要借鉴,找了两天就总结出两句话。实在是写不出,我觉得这工作有点不适合我,没有一项是我擅长的,我自己压力也很大,所以想辞职。

之所以纠结是因为我第一次提出辞职,主任挽留我!说愿意教我慢慢写作,而且他真的很愿意也很用心教我。(我当时接着工作了两周)后来要解说,我没办法克服社恐,提了离职。大领导找我聊天,又表示挽留让我再考虑。

想辞职原因:

1.我已婚有孩子,家里不靠我工资养家,我只是想找一份清闲钱少的工作打发时间,这个工作总让我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且压力大并不快乐。

2.我这个派遣职位永远没有升职空间,说白了工作内容不会变,只会更多。

3.也是最让我最寒心,只要你一怀孕马上就辞退你。

4.有点社恐,也有点慢热。不太喜欢表现自己,所以面对很多人的时候,很紧张容易忘词。有点害怕解说卡壳。

我有想法上岸,我了解所有事业单位都是需要公文写作基础,我也在想我是不是应该顶着压力学习一下,毕竟主任对我很好很照顾我,也愿意教。

这种情况下我还留不留留下来这工作任务我确实很难完成,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学习,而且顶着压力我并不快乐。但是我如果还想找事业单位类型(因为我想要双休),工作好像都要公文写作,而且你不一定能遇到这么照顾你的领导,所以我好纠结。

好多小姐妹不相信怀孕会被辞退,到这是真的。我们单位包括物业、厨师一共40来个,但是编制内就13个其中一半是领导,范围内真的不是随便能扩招的,真的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所以我这个岗位之前有一个,怀孕了想分享一下喜悦,结果被领导知道后就辞退了。

还有姐妹说4800这工资很高了,但是我坐标深圳啊。(深圳社会平均工资是1w)公务员:工资8000-15000不等,效益好的更多。

最后综合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我还是提了离职,因为我确实因为第二天要解说压力大的哭了,我老公看到后也表示如果造成这种心理压力就没必要做了,弊大于利。图三是我们单位午睡的客房,图四是早餐配的牛奶。(餐食真的很棒!)

我提辞职后,接替我这个职位的小姑娘来了,还在交接中,好像五月份要去局里培训讲解,因为6月可能要给局里领导们讲解(讲解稿大概8000字,要脱稿)看了两天稿子后,就说这工作不合适不来了,大家都表示我这个派遣4800的工资很高,但是我单位财务告诉我,我这个岗位每年外包给这个机构是12w一年,而这个机构在这单位只有我这一个岗位。可我到手却只有4800我终于能够理解,这个岗位工作量怎么这么大,原来薪资摆在这。只是我们到手的却不是而且我提辞职后,到真正结束这工作,我心里有一种释压的感觉!如释重负,一下子就放松了。

还有昨天接到某街道办的政协联络员职位,告诉我薪资是6k,只有年终年末需要写些材料,平时写作也不多,但也是需要一些公文写作基础。

好朋友说我如果只是找一份打发时间的工作何必在意有没有晋升空间呢?可是闲和钱必须有一个到位不是吗。我也不是不愿意学习公文写作,相反我觉得这个技能还是很值得花时间去学习的!只是这个工作的解说我心里没办法克服(刚工作那一个星期我讲解了3次,第一次压力大的哭了,后面两次硬着头皮上)。

最后我还是会随缘找工作哒,也祝各位小可爱在自己工作岗位上顺风顺水。眼里总有光芒,不为世俗所及,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亲戚打电话来咨询:他的儿子一本毕业,经过某国企笔试、面试,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艰难过关。面临一喜一忧,喜的是即将被录取了,忧的是要签劳务派遣协议。怎么办?疫情时期,求职非常难。

特别理解亲戚,本来好好的工作,因为要签劳务派遣协议,即将到手的offer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家国企也是坑人,早不说清楚,等面试过关了,再告诉求职者,让他们进退两难。

后疫情时代,找工作越来越难。据说,2022年应届生落实工作的只占百分之二十五,有四分之三的毕业生还没有找到工作,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一本毕业,进入国企,却降格成为劳务派遣人员。

那么,要不要进入劳务派遣一行呢?成为一个百般纠结的难题。那么,目前,国企尤其是央企,到底有多少劳务工?说出来,估计要吓你一跳。某能源央企,30万一线加油员中有27万人是劳务派遣制用工。很多国企的劳务派遣制员工都占到了90%,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0%,但是,木已成舟,很难扭转。

国企超比例使用劳务派遣制员工是违规的。2016年出台关于整顿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通知,要求在2017年整改完毕,要求劳务工比例不能超过企业人数的10%,且只能用在辅助性、替代性、临时性的“三性”岗位,不能用于主体岗位。核心要求:超编的劳务工要转为正式合同工。

很多企业都是“歪嘴和尚念歪了经”,并没有真正整改——把劳务工转成正式工,他们都玩起心眼,把劳务派遣人员改为业务外包人员,逃避了“转正”的责任。以前的劳务派遣模式,派遣的是“员工”。业务外包,承包的是“业务”。劳务工转变为外包工后,与国企更没有人事关系了!

举例说明:某加油站,原来有10个加油员,招了10个劳务工,与劳务公司签了劳动合同,被派到加油站工作。劳务派遣,派遣的毕竟是“人”。现在,单位把这个加油站作为一个整体业务打包,外包给一家业务外包公司。这10个劳务工变成了外包工,连“人事”关系都不发生了。从“人”变成了“业务量”。劳务工是二等员工,转成外包工后,变成了“三等员工”。

接到亲戚电话后,难以回答,只能给他讲了正式工、劳务工、外包工的区别。就业,毕竟是人生大事,还是让他们自己拿主意吧。如果是你,你认为亲戚的儿子可以进国企当劳务工或外包工吗?欢迎交流。#致敬平凡的你# #应不应该取缔劳务派遣性质的公司#

不了解劳务派遣就敢应聘胆子也是真大,劳务派遣直接断了你通过上班好好工作获得晋升的妄想。

如米小苔花

同事的女儿考上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劳务派遣性质的。初上班时还美滋滋的,说工资不高,也算是体制内工作了。结果,干了3个月就辞职了。问原因,同事的女儿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据说招聘时说的是工资3000,但是进去后才发现扣除五险后(没有一金),到手只有2000来块钱。同事的女儿说,原想在室内工作,空调吹着,电脑守着,怎么着也不会差,不曾想一天业务从早忙到晚,累得要命,最重要的是,受束缚多,中间有空闲电脑不敢玩,手机直播和购物不敢看,因为怕察访,怕被群众拍摄。

从同事的女儿的语气和神色可以判断出,这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其实我同事很明白,最主要的还是干长了也没有任何晋升空间,看不到一丁点希望。一般干劳务派遣性质的大学生都是想过渡一下,过个一年二年的都会考走或者换岗的,其实谁都没心思在这个岗位上干一辈子。我同事没说什么,他自己刚参加工作时,也是各种不适应,但是慢慢熬着,工资也从95年的300多涨到了现在的7000多。现在的大学生,一门心思体制内,对自己最初的工作,熬不住,吃不起苦。图片来源网络##打卡挑战局##我上头条搞创作##头号周刊#

我重新找了一份国企的工作,网上面试也通过了,但是是派遣工,试用期3个月,一年后有机会转正,不知道该怎么办?

近几年,县里经济快速发展,县直不少单位人手不够用,招了不少劳务派遣人员。但有的劳务派遣人员不仅对工作没有多少帮助,反而破坏了单位的风气。

 

这与招录劳务派遣的方式不妥当有很大的关系。一是招录不经过考试、面试等严格筛查,有的人甚至是通过关系进入,能力、人品无法考证。二是有些平时工作不太忙的单位,也找理由招录劳务派遣人员,目的是安排亲戚朋友的孩子;三是有些有门路的,自家孩子考公务员、事业编有难度,就通过关系给孩子弄个劳务派遣身份,一来面子上过得去,二来感觉孩子在机关有人约束,心里踏实。

 

但是有些劳务派遣人员,却在单位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大多数的劳务派遣人员,大学毕业不久,刚到单位时间不长,就结婚生子,大操大办,不管老少全部通知,大家很不情愿。

 

有的劳务派遣上学没学什么东西,工作后又不愿意跟着前辈学习,业务上一窍不通,不是晚来早走,就是找人玩游戏、扯闲篇,加上有背景,单位领导不愿意管,带坏了单位原本不错的年轻人。

 

招录劳务派遣的初衷本是帮着干活,但分配给工作,干脆点儿的直接说不会干,蔫的就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让人没有半点脾气,如此一来单位就出现了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的现象,这样的劳务派遣还不如没有好。

 

你说呢?#我要上微头条##劳务派遣#

编制内外

张姐今年四十多岁,在单位里是事业编。小张是刚应聘来的劳务派遣。张姐这个人心直口快,事情有点多,但是因为她岁数有点大,大家都不和她一般见识,这样一来谁都不愿意和她在一起工作,这不,把刚来的小李分来和她在一起工作。

张姐觉得小李年轻,又劳务派遣,从心底里看不起小李,就把自己的去外面办事的工作交给小李做。自从小李来了,办公室的卫生张姐就没打扫过。这样小李办公室的工作要做,外面的事情还要跑来跑去,所以每天特别忙碌。刚开始,小李做什么工作也毫无怨言。但时间久了,小李就感觉不对。因为是劳务派遣,小李的工资特别低,和张姐相差甚远。再加上小李的工作量特别大,张姐又时不时说她是临时工如何,小李就不愿意了。凭什么我工作量比你大,脏活累活就我自己干,那我也要考公务员了。自从有这个想法后,小李就开始抽空看书,张姐的一些工作小张能推就推,这张姐就不高兴了。

这天,张姐又在办公室说派遣工如何如何,这下就彻底把小李激怒了,两个人在办公室吵起来,把领导都惊动了,最后经领导调解,事情才完事。小李也换了一个部门。小李挺勇敢的,冒着被辞退的危险,也不要再受她的窝囊气了。后来她才知道,张姐以前也是临时工,因为某些原因转编制内了。就她还瞧不起编制外的小李,也挺可笑的。

大家都是人,就是一个编制的头衔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也属实不应该。但是还希望小李靠编制成功。

“我没能应聘成功,肯定是你在捣鬼”,在广东珠海,80后男子赖某前往高新区某工厂参加应聘,恰好碰上了某劳务派遣公司的梁某也带着其他人去应聘,结果赖某没有被招收。赖某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应聘成功,是梁某在捣鬼,遂心生杀意。

 

随后,赖某在某超市买了一把菜刀,携带菜刀来到某劳务派遣公司门口等待梁某,伺机行动。等了几个小时,见梁某从公司出来,赖某紧随其后,迅速手持菜刀朝着梁某的头部、肩部各砍了一刀,并在追逐过程中,朝梁某腿部也砍了一刀。群众见状,报了警。赖某在梁某逃入公司后,也没有继续追逐,在门口等待警方抓捕。经鉴定,梁某身体损伤达到轻伤一级。(来源:12309中国检察网)

 

1、从案件来看,赖某与梁某应该是熟识,且多少有点瓜葛,不然按常理,赖某在未确认是因为梁某原因导致自己应聘到工作的情况下,不会如此笃定是梁某从中捣鬼。在本案中,赖某一看就是个冲动之人,何仇何怨,单凭臆测竟然想下杀手,着实有些恐怖,等待他的也会是严厉的法律制裁。

 

2、对于赖某的伤害梁某的行为,到底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呢?

 

从法律角度,对于赖某的伤害梁某的行为,其实并不好判断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两者的本质区别是赖某的主观心态不一致,前者是“杀人”的故意,后者是“伤害”的故意。通常来说,因为一些琐事发生的纠纷,不至于下杀手,也就不太好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实务中,也多从案件起因、作案工具、砍伤部位、结果及双方关系等去综合判断。

 

在本案中,赖某作案动机是自认为梁某在自己应聘过程中使绊子,购买了菜刀,直接朝着梁某头部(要害部位)砍去,且在梁某逃脱后,继续追赶,虽然未造成死亡,但也能够看出有杀人的故意,再加上赖某如实供述自己罪行,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就没有任何争议了。

 

3、赖某将面临怎样的刑事处罚呢?

 

根据《刑法》第232条规定,犯有故意杀人行为的,可以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若情节较轻的,可以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具体到本案,如果赖某没应聘上确实因为梁某从中作梗,或双方此前存在较大矛盾,继而引发赖某杀人,那么可能属于情节较轻,可以在3至10年范围内进行判罚。但赖某只是臆想,且预谋杀人,不属于情节较轻,应当按照重的刑罚标准进行判罚。

 

在具体刑罚上,还要考虑梁某最终并未死亡,因为意志以外原因,赖某未得逞,属于故意杀人未遂,依法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赖某作案后在现场等待警方抓捕,并如实供述,系自首,依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整体来看,赖某大概率会在3到10年内进行判罚。

 

最后,冲动是魔鬼。有人说,未经他人事莫劝他人善,但冲动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把事情引至更糟糕的方向,甚至面临刑事处罚。为此,处理事情,还是要三思后行,避免因为冲动而后悔。

 

对于本案,大家有什么看法呢?#珠海头条#

我女儿申论到过80多分,行测一直徘徊在60到65分之间,考俩年了,都没考上,可悲的是连面试都没进过,没办法考了个社区劳务派遣先上班了,今年我看还是陪跑,上班后,社区天天忙,脑袋里杂七杂八的事也多了。

【银川筑牢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    近日,王某将一面写有“心系老百姓、为民办实事”的锦旗送到贺兰县司法局城关司法所。2020年12月底,王某应聘到某劳务派遣公司,被派遣到贺兰县某快递公司上班,入职不到1小时因摔倒致右足跟骨骨折,因入职时间短、认定工伤困难,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最终在城关司法所调解人员的调解下,王某获得2万多元赔偿。 

    答好时代大考题,交出合格新考卷。银川市司法局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巩固和发展人民调解“四张网”的基础上,打造具有银川特色的“塞上枫桥”人民调解工作模式,使人民调解工作更深入基层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更广泛地融入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北京天驰君泰(银川)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牌子引人注目。这是全区首家社会组织知识产权纠纷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主要开展专利、商标等各类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受理法院、行政机关委托或当事人申请调解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包括知识产权相关的合同纠纷、知识产权权属纠纷和侵权纠纷,以及与其有关的纠纷案件。 

    在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挂着类似的一块牌子——“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这是银川市成立的首家律师事务所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要向患者及家属、医疗机构提供医疗纠纷咨询;调解区内医疗机构中发生的各类医疗纠纷;协助处理医疗纠纷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向医疗机构提出防范医疗纠纷的意见、建议等。    

为规范化解决多发行业和重点领域矛盾纠纷,银川市司法局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多方联动,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逐步实现矛盾纠纷应调尽调、就地化解的目标。

    这是银川市建立“新时代枫桥经验”参与社会治理新模式的生动写照,也是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定分止争作用,推动人民调解服务精准化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银川市司法局不断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协同联动、专业高效、具有银川特色的“塞上枫桥”人民调解工作模式。制定下发《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四张网”建设通知》,进一步明确“四张网”建设工作内容清单,就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六项机制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督导全市人民调解组织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网”“农村网”“单位网”“行业专业网”建设。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等平台,有序引导各类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进驻,结合诉调、警调、检调、专调、访调“五调联动”体系,实现“一扇门进出、事情全办清”。

    持之以恒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银川市司法局不断擦亮“人民调解”金字招牌。

    规范场所设置,助推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指导各县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组织、场所、工作、制度“四落实”和名称、印章、标识、徽章、工作程序、文书格式“六统一”,确保人民调解组织有阵地、有规章、有制度。对新成立的调解组织要求其履行备案手续,依法依规开展人民调解工作。

    突出专职化,助推调解员队伍素质提升。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管理,提升人民调解员业务能力。在人民调解员队伍中吸纳律师、公证员、医生、教师、专家学者等社会专业人士,鼓励退休法官、检察官、民警、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退休人员等担任人民调解员。健全人民调解员队伍管理机制,完善学习、培训等各项管理制度。积极组织人民调解员参与各类业务培训,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183期,累计参与培训4745人次,培训内容包括民法典等。

    目前,银川市共有各类调解组织846个、人民调解员5172人,基本形成以各县(市)区人民调解中心为主,各乡镇、村居调委会配合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全覆盖。今年以来,银川市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210起,调解成功3103起,成功率达97%。#做好人民的守护者#

#工作那点事儿#

国企党建工作真的很累吗

今年1月份从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辞职,通过另一个劳务派遣应聘到一家中央企业党群部门工作,目前已经快半年了,但是对企业的一些基本东西还是不了解,工作总是被领导批评,写出的东西总是被否定,去重新写,而且这种材料写的时候动辄就是10页以上,甚至20页到30页,可以说工作量非常之大。写材料这种工作十分烧脑,措辞还要准确,不让说过头话。还是说一下感受吧

1.工作氛围。工作氛围总体感觉很压抑,上班期间从来没有人说话,大家除了工作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一些文件、资料,或者发一些通知啥的都是通过“企业微信”进行,也没有人去说这项工作由谁落实、怎么落实、落实哪种程度。也没有什么朋友,都是自己工作自己的,互相都不怎么说话,可以说我之前一个月说的话都比在这里快半年说的话(和同事交流)的多。

2.工作质量。工作质量要求的很高,我所在的部门是做党群工作的,整个部门只有4个人,两个80后,两个90后,部门领导是个90后。分管领导(副书记)是80后,属于副处级干部,研究生毕业,之前是一级公司领导的秘书,他对我们的材料进行审核把关。对材料要求十分严格,细到每一个标点符号怎么用,哪个字需要加粗或者用什么字体。每次我们弄完的材料,他总是说不行,给我们说一说,让我们重新去写。但是说的时候毫不留情,说材料就是说材料,总会冷嘲热讽、指桑骂槐,说这个干了多上时间了怎么怎么的……那个经历那么丰富怎么怎么的……,我给你们说了多少次了,怎么怎么的…… 或者说一些不行就辞职(对社招或劳务工)、下放(对正式合同人员)之类的话,在说材料中夹杂着冷嘲热讽,这个 那个的,你可以想象那个过程每个人有多痛苦,总是有一种在诛心的感觉,往往弄得身心俱惫。领导和员工年龄都差不了几岁,说的总是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3.人员结构。国企大部分都是通过校招进去的,试用期半年签订正式合同,大概80、90、00后占公司的90%以上,不是985就是211院校毕业,况且这些领导基本都是校招成长到这个职务。公司年轻人很多,但是没有让人感觉到公司的活力……

4.个人感觉,公司领导年轻,这种材料就很难写,领导讲话基本都不发挥,你写下啥就是啥。感觉形式主义还很严重,无论是召开大会小会,都要会议议程,领导都要总结讲话,会议气氛也就那么回事。

真的都不知道该不该在这里待下去……

#为什么要努力学习,为什么要读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45929/
1
上一篇巴中公务员考试体检项目(巴中市体检)
下一篇 新疆公务员薪水多少(新疆公务员月薪)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