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
俺最近备课中,连着读了几篇说明文:罗马人怎么修隧道,怎么造船。。。挪威的冰山融化了,考古学家跑去捡漏。。。芥末身上发现温度计。。。增长见识之余,脑子里总萦绕着一句:关我啥事?直到今天,这篇文章让俺眼前一亮,它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必须果断分享给诸位亲友:
剑桥雅思16-4-2 《阅读习惯的改变》
开头段:
一幅“喜闻乐见”的画面:电子设备是婴幼儿的安抚奶嘴,是青少年的“魔戒”(脑补电影中“四米狗”或者“咕噜”的口头禅)。。。
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大脑阅读能力背后的神经回路正在改变。
第二段:人类在6000年前好不容易发展出新的阅读脑回路,促进了双商的飞跃,三观的建立,也赋予我们知识内化,分析推理,换位思考,共情,批判思维,以及洞察力等等重要能力。
而如今,阅读模式的的改变意味着这些财富都要被丢弃了。
第三四五六段:电子阅读模式导致孩子和学生们将难以获取以上重要技能,损害了人类进行缓慢耗时的深层阅读的能力,也对大学生有严重的后续影响:导致他们无法理解深奥的学术文章。
第七八段:华人学者刘子明研究显示,新一代学生的阅读模式过分强调浏览,查找关键词,快速翻阅。(这不就是新D方为首的应试流们教给学生的投机取巧吗?)
换句话说,他们已无法理解复杂结构,无法体会作者情感,无法感知文字的美感,也无法边读边思考。(“无法”去掉,这不就是我所倡导的精细化学习吗?)
此外还有其他能力的损失,并且成年人也未能幸免。
结尾段:神经科学的不二法门:用进废退:脑子用处大,首先你要有,有了就要用,不用就作废!
不过话说回来,错并不在电子设备,而是在我们浮躁的人心!
只要愿意静下心来,享受深层阅读,电子设备同样可以促进阅读脑回路的形成和双商的发展。
俺的思考:
一、少给小孩子看电子设备,看时保持距离,慎重选择内容,一次最多20分钟,一天不超过90分钟。话说小朋友们还是应该多动手动脚动脑。
二、少看抖音快手之类的小视频,除了以上危害,还有各种虚假信息和错误示范,害人不浅!如果实在要看,千万记得带上脑子,区分一下对错。
三、希望更多的人拥抱深层阅读,获得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四、古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获取知识的过程,往往是通过 slow down 来实现 speed up,任何考前突击都终将成为浪费时间的徒劳!
其实就是我们不懂得换位思考!更多注重自己的思维方式,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