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深圳普通中学当老师的真实收入:
基本工资:5533
级别工资:4479
特区津贴:2275
岗位津贴:6980
绩效工资:4263
编制津贴:2460
月收入:26243
像现在的大学生,很多人为了稳定一些都跑去考公务员的当老师,虽然这些工作福利待遇比较好,而且工资也不算太低,尤其是在像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教师的工资普遍更高一些,就像我这个朋友,在一个普通的中学当老师也比较久了,现在月收入都有两万多快三万了,相比很多的上班族都要高。
在深圳这个地方,因为经济发展的比较好,现在很多行业的工资都在提高,对于老师的要求也在慢慢变高,想要在深圳当老师竞争压力也是非常大的,能当上也很不容易,而老师作为编制里的算是铁饭碗的职业了,工资自然也不会太低,现在在深圳月收入过万的人快达到了16%,比其他很多省份比例都要高。

虽然说我这个朋友在深圳当老师一个月快小三万,但是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深圳这个地方大家都知道,寸土寸金,消费水平也比较高,尤其是房价这一方面,可以说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所以很多在深圳工作的人都跑去惠州租房,买房,因为那边房价相对来说更便宜一些。
但是我这朋友却立志要在深圳拥有一套房子,所以平时没事的时候就琢磨着其他赚钱的路子,前两年他的老同学找上他,两个人就商量着在线上开了一家文娱店,淘宝经营一些学习用品和书籍类的东西,因为朋友当的是文史类的教师,像语文,历史,政治这些都比较懂,都能教,平时没事就开直播给学生教知识,吸引了很多的家长很学生来观看,很多人因为他讲知识点很全面,所以淘宝上单量也多,一些学习上的书籍很畅销,现在一个月下来加起来能有五六万的收入,可以说离他买房的梦越来越近了。

前段时间跟他聊天的时候他跟我说现在基本上一套房子的首付钱已经有了,就等着什么时候去看房了,不得不说还是让人十分羡慕啊,毕竟多少在深圳打工的人都离这个目标远之又远。#我要上微头条#
2月7日,广东惠州,一女子带孩子回家过年,孩子收到了将近100个红包,回来之后家长一一拆开,拆开后的金额更让人意想不到,真的拆到了手软。
只见这些红包里有5块的,10块的,几百块的,还有三个1000的港币,加起来,合计有7820元,真是收获满满。
有网友说,这萌宝,赶上公务员的待遇啦还有网友说,这就是广东,红包的意义不在意大小。图个吉利!
看这些红包用的还是新钱,这个也是有心才能包的起来,不是随便塞一张进去的,这才是真正的收红包,收到手软吧,而且这样发红包收红包的都没有压力。

过年发红包就是个意思,现在都变味了,让大人有了压力。挺好的,要不然过年红包都是一笔开销。
过年给红包只是图个喜庆渲染节日气氛,那些嫌给得少想要大红包的都是思想腐朽之人,不值得提倡。有的已经是拿来炫耀的资本了。完全失去了本身的寓意。我觉得广东那边做的挺好的。
这样真好,我坐标黑龙江,没个五百打底都不好意思给人家,过个年都害怕红包钱,这样意思意思就行了,都是浮钱,一边进进一边出,家家没有压力。
这种红包还是可以接受的!南方比北方好,北方多数是打脸充胖子的多,给少了不好意思,给多了自己累!再就是左手出右手又回的!
长辈给孩子发的红包是压岁钱,寓意健康向上;晚辈给老人的发的红包是添岁钱,寓意长寿安康。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是发红包的主要人群。过年发红包,表示把祝福送给自己关怀或喜爱的人,图的就是大吉大利。

支持广东红包!我觉得人情、红包只要意思下就行.表示吉利喜庆!有的地方变味了.叫人一种负担实不可取。
其实红包只是一个心意!一个年味!不然!弄得有些亲戚都没法走了!这样好,真的是图个吉利,给的人也没有负担,大家开心,应该全国推广。你们支持广东红包吗?#惠州头条# #这就是年味儿#
南京教师,月薪18000
苏州教师,月薪15000
广州教师,月薪14000
郑州教师,月薪11000
福州教师,月薪6000
惠州教师,月薪4800
教师这个职业比较特殊,一方面是要教书育人,一方面收入和职级、工龄有很大关系,说白了是个大后期职业,熬的越久待遇越好。现在提出教师的待遇要对标公务员,而不同地区教师的薪资收入,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就和公务员待遇地域差异大一样。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教师收入普遍还是比较高的,但也集中在头部大城市。南京一位工龄十年以上的高中老师,年薪拿到20万并不困难;苏州老师20万也是有机会的,平均十七八万是常态。至于广州,光是番禺区试用期高中老师,半年也能拿到六七万。

但是,珠三角的边缘地区,比如惠州,普通高中老师刚开始可能只有三四千月薪,算上年终奖、住房公积金等,才稍微多一些。老师的普通工资普遍都是不高的,很多福利是熬的越久越好,比如住房公积金,还有一些地区会给很多补贴,什么计生奖、精神文明建设奖、取暖费、晚自习管理费等,不尽相同,各有差异,就看地方有没有钱了。
不过,小县城和乡村地区的老师,收入水平和大城市老师还是差别较大的,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可能老师收入还没有服务员高。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天职是教书育人,其实社会上的压力不应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应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中。
很多老师又要管柴米油盐,又要管理班务,还要对每个学生负责,实在是很辛苦。这几天是高考,我觉得应该给每一位老师掌声和鼓励,他们是最应该感谢的人。

我进厂七年了,一个月8000元,他一个新来的进来就拿8500元,凭什么他比我高500元。难道我是后娘养的?你们人事部搞什么鬼?老段冲着人事经理叫嚷着……
薪酬倒挂是企业的普遍现象,老员工对薪酬倒挂意见颇大,Boss个个装聋作哑,我们想调薪需要注意方式方法。老段的做法显然不可取,让我们一起看看海峰是怎么做的,是否有借鉴意义。([来看我]我们一起讨论)
2017年6月,18岁高中毕业的海峰入职鑫海辉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凭着吃苦耐劳和敢闯敢干的拼劲儿,从生产员工干起,历经仓库管理员、仓库组长,仓库副主管,到现在的仓库主管,薪资由入职初期的4500元,到现在的8000元。
工资的涨幅虽然不大 ,但作为老员工熟悉公司的管理制度,身边是一群熟悉的老同事,工作开展得倒也顺利,日子过得也算有滋有味。

2022年元月,海峰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公司新招了一个主管,试用期8500元/月,消息传出后。几个主管都不淡定了,自己拼死拼活地为工厂干了那么多年。到头来还不如一个新入职的毛头小子。
开料车间的老段,是个急脾气。一听说新入职的员工工资比自己高500元。立马跑到办公室找人事经理理论,两个人险些打了起来。boss听说此事,分别把两个人叫到办公室,做了一通思想工作。
Boss承诺三个月之内,会重新调整各部门主管的薪资。消息传出后,各部门主管倒也消停了。
Boss的承诺并不能打消海峰的顾虑,作为入职近6年的老员工,对于Boss脾气性格已经比较了解, Boss的“画饼”能力太强了,想提升工资还得想其它办法。
2月初,公司准备成立一个装配小组,负责配件的包装,按人事部的构想,装配小组并入包装部,包装部的主管老王是个职场“老油条”。一听说这种多干活不拿钱的事儿,就不乐意了。找人事扯皮 ,找Boss诉苦,要求Boss重新招一个主管或者组长来管理。

正当boss为装配小组管理人员伤脑筋的时候。
海峰听说了这个事情,经过深思熟虑后,推开了boss办公室的门。唐总,我想跟你聊聊装配小组管理人员的问题。我有一个想法,您参考一下。
我建议把装配小组放在仓储部门里面,由我统一管理。
这个装配小组做的是一些辅助包装部的工作,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将螺丝和配件包在一起,提供给包装部。我了解咱们公司所有的物料情况,也能掌握物料的来料时间。由我管理,较为合适。
您招聘一个新组长一个月要6000元,招聘一个主管,试用期要7500。给我几个人我来带,如果达到了您预期想要的效果。不用给我加6000块,给我加3000块就好了。这样公司一个月可以省3000块,也解决了人员管理的问题。
至于结果怎么样? Boss有没有同意海峰的建议,我不得而知,只知道海峰从 boss办公室出来的时候,脸笑得像荷花一样。三天后boss在部门主管的工作会议上宣布,装配小组由海峰兼任代理主管。

3月28日,装配小组正式并入海峰的仓储管理部门。至于他当时提出的加薪3000块, Boss有没有同意,我不得而知。但从他日常工作中的表现来看,我想他应该是拿到了他想要的薪资。Boss承诺的三个月调整主管薪资待遇的事至今没有下文。
各位老铁,如何看待企业的薪资倒挂现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对付Boss达到加薪的目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金粉社区# #惠州头条##打工#
我们店在金山湖岛内算是惠州内很好的地段了,最近有三个放盘的业主都是公寓放售,但价格都不理想,要出售基本只能割肉。他们为什么要买这个公寓说下当时他们的想法:
1.第一位夫妻双方都是公务员,各自婚前都买了一套没名额了,买的是东岸的路边公寓想着投资,当时买来也要1.2的单价,现在市场价跟买时差不多。

2.第二位是本地的土豪当时洋房没买到,市场太热了找的关系买的金山湖中心的公寓(毛坯交楼)单价1.5+全款,也是想着商场楼上买来投资,好在不限售但也是要割肉,毕竟毛坯的连租的不好租。
3.第三位是香港人,当时想着就是退休过来惠州生活,不想在香港待了买的是67平的一房一厅,交楼后过来惠州住了两年,可卖可不卖,价格没达到他心里预期,他在这边住的还是挺开心的。
个人是不怎么推荐买公寓的,就算地段好也没用,价格基本涨不起来,除非特别特别便宜,一般买来收租或养老自用类的可以考虑下,不然到后期想出售的时候心会滴血。
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因为公寓不能落户,没有学位,过户费高,舒适度差,跟住宅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买公寓请慎重。
孩子在一线城市生活与在身边生活,对父母的影响有多大?昨天,碰见退休同事赵姐,领着6岁多的外孙女在楼下院子里的玩,看她容光焕发、时尚利落的样子,根本不像奔60的人,不认识的人肯定以为她四十多岁。

赵姐的女儿今年34岁,小俩口也都是我们单位的同事,大学毕业后回到惠州,婆婆家也在本地,结婚时男方父母全款买了房子,赵姐陪嫁了一辆车子。生了孩子后,当时赵姐还未退休,主要是婆婆帮忙带,赵姐周末、节假日去换班。
虽然小俩口的工资不高,每个人7、8千,但由于双方父母都离的近,可以帮忙带孩子,又没有房贷、车贷,小俩口的日子特别潇洒。我们惠州及周边风景如画,可玩的地方特别多,小俩口周末经常带着父母孩子周边游,休年假时再去一个较远的喜欢的地方。
另一个同事方姐,和赵姐同龄,但两个人看上去至少差10岁。方姐的儿子和赵姐女儿也差不多大,小时候一直是方姐的骄傲,一路重点中学、大学,是大家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毕业后留在了一线城市,刚上班时每个月不到1万,除了租房子,还得父母补贴才能够生活。

现在方姐的儿子工资已经涨到了两万多但是每月房租就要6、7千,再加上生活费,每年能攒个十来万,听着挺多,但相对于一年年上涨的房价,依然望房兴叹。
方姐的儿子刚毕业时候谈过一个女朋友,后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因为房子问题分手了,儿子后来一直没有谈对象,现在仍然单身,方姐愁坏了,一直后悔在儿子刚上班的时候,没有借钱给儿子凑个首付款买好房子,总想等着房价降下来,结果一年比一年高,儿子的买房梦不知道啥时候能实现。
看到赵姐退休后带带外孙女,享受着天伦之乐,时不时的和女儿一家出游,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方姐羡慕的不得了,想劝儿子也回来惠州考个公务员,但儿子已经习惯了一线城市的生活,不愿回来。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一、二线城市有它的精彩,三、四、五线的家乡也有许多便利,熟悉的人脉、低房价及父母的帮助,让听起来不算高的工资,可以提供很舒适的生活,父母也可以享受更多的天伦之乐。
#年轻人除了一线城市还有哪些选择#
#金粉社区# #惠州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