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尤其是在第一线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授的工资待遇,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应当在2023年有个良好的开端。可以设想博士毕业的教授工资按照公务员对应级别划定。由此鼓励更多高级知识分子扎根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努力缩小与西方国家高校教授、博士的待遇差距,吸引更多海外学者学成回国就职。
应该重视硕士生和博士生,而不是平庸的公务员
财经网财经网官方账号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中国40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研究工作,月收入仅3000元@DOU+小助手

我的这里的市级医要博士生,县级医院最低研究生,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防疫,包括妇幼保健院,全额财政供养,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学历,公考才能入职。
山西一位网友说,前舍友下学期研三了,硕士发了七篇SIC,准备读博士,然后留校当大学老师,读博院校都联系好了,结果家里非让她考公务员,成天吵架……
看完之后,不得不说该舍友爸妈的做法真是让人不解,让人无语,孩子都已经有明确的目标,不支持孩子就算了,反而还要求孩子放弃读博,选择考公务员,真是让人看不懂,典型的过于太自私了。
当然,或许在他们眼里,公务员是最好的选择,工作稳定,有社会地位,而且女孩子不应该读那么多书,没必要读博,硕士毕业之后考个公务员,然后找个单位的人结婚,这一生就圆满了。

但是,话说回来了,孩子未必就适合当公务员,现在只想留在高校当大学老师,作为父母,真的没必要还强求孩子,况且当大学老师也挺好的,妥妥的铁饭碗,而且假期长,对于女孩子来说,最适合不过了。
所以,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要擅自替孩子做主,不要成为孩子路上的绊脚石,尊重与支持孩子的决定就可以了。
对于该爸妈的做法,大家怎么看?放弃读博选择考公务员就是最好的选择吗?#家长百问百答# #教育听我说#
国家发改委拟录取公务员63人,全部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6人是博士。男女数量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女性只有20多个。大部分是国内和国外名校毕业,且大部分都不是应届啊都是有工作经验的。
读到博士,好多都选调公务员,给省级单位,都经不住诱惑。只是没给到职位而已。省级重要单位,现在清华北大硕士加985大学博士是标配。

科技部2022年第一批拟录用公务员13人,男8人、女5人,博士1人、硕士12人,清一色名校毕业生[赞] 北大、清华、南大、北航、同济、武大、北师大、天大都有。211硕士起步,质量非常好[赞] 科技部自从合并自科基金委,经费更多了、权利更大了,哪的毕业生越多,学校就越沾光。
一直以为博士应该是很神秘很有文化或者科学家之类的,为人类在科技或文化方面的进步做出一点贡献的人文化人。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公布了2022年公考拟录用人员名单,从这些拟录人员毕业院校来看,大多是名校毕业生,其中不乏海内外顶尖高校,从学历构成看95%以上都是硕士和博士,本科生反而是凤毛麟角。万万没有想到被我们一向认为只会野蛮驱赶路边摊和砸人招牌的城管岗位,竟然有这么多高学历的高文化的博士去考取。

记得小时候,邻居大叔经常教训隔壁的弟弟,嫌他不好好学习。 你不好好学习,考不上985或211。做环卫工人都不要的。孩子很听话努力学习,最后考上985,毕业后也不一定能顺利的在一线城市做一名环卫工人。
宇宙的尽头是考编,我也说明当前我们国家分配制度方面的问题。再好的公司都不如一个基层的公务员。这只能说明高学历的泛滥不仅与社会需求不符,也推高了就业门槛,加大了就业竞争程度。研究生、博士生是专业人才,本来应该在专业领域发挥作用,这样才能学以致用。任何工作岗位都需要知识和能力兼备的人才,毋庸置疑地,研究领域只能由知识型专业人才去发挥,而多数企事业单位更注重知识基础上的工作能力,甚至某些专业知识毫无用武之地。一方面是学生无明确目的的提高学历,一方面是实际社会需求的对口错位,这使得教育资源和人才产生浪费。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才需求的细分以及评价标准,将知识型和综合型人才的应用进行导流,才能真正有益于社会的高效进步。
很想知道这么多博士生毕业后的去向,公务员怕是最多的选择~只想发表个个人意见,希望这些真才实学的高级知识分子能够“学有所用”,希望能有更多的科研人才涌现[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