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女知青刘女士终其一生没有谈过恋爱,她说等她70岁的时候就不找了,她不是不想找对象,而是因为坚持三个原则导致她到现在还没有结婚。
刘女士17岁那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当过女知青,回城后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单身至今。56岁那年她着急了,上了相亲节目找对象。
然而,对于节目组介绍的三个对象全部相亲失败了。节目组10年后回访她,发现她还是一个人生活。今年元宵节的时候节目组又给她介绍了三个男人,结果刘女士拿出自己的黄金三原则逐一对比,没有一个人符合她的条件。
和节目组一见面,刘女士就开门见山,条件太差的男人不行。第一个男人是木器厂的退休工人,退休工资2900元每个月,老伴病逝。可刘女士嫌弃对方身高只有1米6,她自己身高是1米6,她接受不了比她还矮的男人。
第二个男人是外地的,今年也是67岁,刘女士只想留在本地。第二个男人也被pass了。

第三个男人和刘女士一样60多岁没结过婚,刘女士嫌他是农民没有退休金。
去年12月,刘女士遇到一个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头,刘女士说两个人有缘分交往过后就办证结婚。结果老头惊讶地说:“都一把年纪了,哪个现在还在结婚哦。”老头提出一个建议,每个月给刘女士3000块,然后两人当成社会朋友相处,平时就聊聊天。
从青春岁月到暮年时光,刘女士一直坚持自己的择偶标准:
第一,必须要先领结婚证才能同居;
第二,男方身高要1.68米以上,年龄比她大七八岁以下,男方最好长得帅,,退休工资每个月4000块以上;
第三,要是本地人,要有房子。不是本地人的话儿女要在本地。
她说找到70岁还找不到结婚对象就不找了,自己一个人过完这辈子。
假如一辈子不结婚,无儿无女。谈到老了以后的打算,刘女士说老了就请保姆,就是说要卧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必须请保姆。

刘女士的经历实际上反映了大龄女性脱单的扎心现实,30+的女生很难找到对象,无论是教师、公务员还是自己创业的女性,她们都想找条件与自己相当的或者更优秀一点的男生,但是她们基本找不到这样的对象。
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根据现在年轻人择偶的标准来看,男性对于婚姻的态度是『向下兼容』的,而女性对于婚姻的态度是『向上兼容』的。
在男性择偶看重对方的生物与生理价值,比如相貌、年龄等。
如果年龄在40岁左右,单身或者离异的男生,相貌中等,身体健康、大专以上学历,身高在一米七以上,月入1万+,有车有房。说实话,这样的男生身边真的不缺女生。
而且这种条件的男生普遍要求都是要年轻漂亮、未婚或者有婚史无小孩,至少小孩没有跟女方一起生活的女生。
还有一种男生就是条件很好,但是根本就不想结婚只想谈恋爱的海王。

刘女士从来不找比自己小的男人,现实生活中很多男人找比自己小十几二十岁的女人。
男性有了经济实力,他更想得到一个人认可自己的价值、得到家的归属,可供他选择的区间很多。
之前有听一个红娘提起过,安徽某首富将近快60岁的人了,他一心想找一个老伴,年龄段要求和他儿子一样的都是95后,不仅如此,他的择偶标准很严格,身高、颜值、学历、家庭背景都要筛选过。这位首富说想再活一次,把年轻时候没实现的梦想实现。
优质男性可以选择向下兼容女性,但是女性很少会低于平位择偶、或是向下兼容。也就是说女生很少愿意找条件比自己差的。
刘女士一生追求爱与自由,没有领结婚证之前绝不同居。对男生的条件也是有条条框框,要长得好看,身高要1.68,收入也符合要求。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男生,她宁愿不结婚。

其实刘女士也憧憬爱情,她不是不想结婚,而是不想将就而已,不想和大多数女生一样成为婚姻的附属品罢了。
女性想摆脱传统婚姻的束缚,想要找一个真正懂得自己、爱自己的男人,不想将就、自然选择的区间会很小。
那么像刘女士这样的大龄未婚女生会面临怎样的选择呢?
1.降低择偶要求,学会妥协。
单身67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异性,刘女士不如找个人凑合着过吧。对外形、经济、婚史有严格要求的,不妨舍弃掉一些标准。比如接受当后妈的现实。
2.努力提升自己,成为事业有成的女强人,那时候你可以让个人价值匹配到更好的男生。当女生有钱又有颜值的时候,也可以向下兼容男生,找一个年轻帅气的小奶狗,过萧亚轩那样的生活。
3.与其在没有钱的时候,步入一场将就的婚姻,不如继续一个人生活,远离家庭和婚姻的一地鸡毛。比如刘女士单身一辈子,只要自己过得开心,一个人也会过得很好。
大龄未婚女生很难找到对象,这就是当下婚恋市场的现状 。其实女性找条件比自己好的男性这种想法可以理解,女性的离婚风险和婚姻收益,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远远高于男性。所以女性则更加偏向与向上兼容去择偶。
换做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生活呢?
#婚姻修炼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