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微头条# 成都海关2020年度拟录用公务员毕业院校名单,此次共录用23人,很耐人寻味啊!985高校只是点缀而已啊!其他也就是一般本科院校,最奇葩的是居然有3个来自三本院校,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还有两所二本院校:宜宾学院、内江师范学院,这是什么节奏啊?
不知道招录信息发布流程是怎样的?难道是985/211毕业生对成都海关不屑一顾?还是没有注意到招录信息?还是成都海关的工资待遇不够好?还是另有隐情呢?
成都海关工资待遇很好,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补贴、津贴、医疗补助、取暖费、五险一金等构成;包括公积金在内年收入普遍在12左右。
有网友说,海关系统招聘不排除子弟录用,外人很难进入,标准如果定到985/211,许多事情不好办啊。是否属实呢?
以上数据来源于官方网站公示,仅供参考。
我堂叔的四个儿子儿媳,都非常优秀,大儿子儿媳在本市一流中学教高中,其他三个儿子儿媳都是从事的医务工作。
孙辈们也都已在不同岗位工作了。普通大学或专科出来的,都选择了在本地就业,公务员的,考事业单位的都有,房子也便宜,结婚成家的成本比较低,都是有房有车,一步到位了,生活得安逸且舒服。
那个成绩特别优秀,北大研究生毕业的大孙女,当年川大曾抛出了橄榄枝,有意留她在校教书并分配一套房,但这孩子却意然决然的选择了到上海工作,也许是圈内相互攀比吧,不愿意在小地方工作。
当年北大研究生家族中的骄傲呀,是弟弟妹妹们的仰慕者。但是已三十四岁的她,表面上看很风光,听说工作并不顺利。她的父母都很头疼,主要是婚姻大事,高不成低不就的,迟迟未见着落,是否是个智商高情商低的娃哟!
己在上海工作七年,却还在租房住,房价太高,自己买房这个问题成了大难题。父母辈三番五次劝她回成都工作,然后承诺给她在成都购置房产,然而她执着得不愿意回川工作生活。
我就纳了闷了,为什么要留在上海呢?内江老家你不回情有可原,成都不是也挺好的吗?
刀郎没出名时,生活拮据,他的妻子杨娜留下一张纸条:“我再也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了。”便扔下才满月的女儿,离他而去。没想到,刀郎成名后,杨娜马上要跟他重归于好,刀郎一句话,就让她羞愧不已,知难而退。
刀郎的头上,常年都戴着一顶帽子,即使在他风光的那几年,他的低调,一如大海沉默,唯一的标志,就是他的那顶万年不摘的帽子。
他曾无数次被主持人问到,关于他戴帽子的原因,他都是语带轻松,一笑而过:“因为我取了帽子时,几乎便没有人认得我,那样的话,等我离开舞台那天,我还可以过回平静的生活。”
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这顶帽子不仅是他隐藏自己的工具,也是为了纪念影响他一生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他哥哥,另外一个就是妻子杨娜。
刀郎的本名叫罗林,1971年出生在四川内江一个清贫的家庭,他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
只是他从来不会提及自己的哥哥,因为那是他一生的伤痛。
当年,他年纪尚幼,父母长期在外,忙于工作,家中长兄当父,对他管教甚严。
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难免性格暴躁,缺乏柔情。
哥哥对他粗暴有余,耐心不足,加上刀郎的性格桀骜不驯,两人常常会动起手来。
那一天,刀郎的哥哥领回来一个女朋友。
初次登门,哥哥对女友呵护有加,也许是因为对哥哥的积怨,又或者是想独占哥哥对自己的爱。
当听说哥哥的女朋友有过好几位前任之后,年少轻狂刀郎,口无遮拦,不知轻重地讽刺哥哥:“你平时在我面前多么威武,在外面却那么老实,做了接盘侠,还觉得挺威风是吧?”
哥哥闻言暴怒,痛打了刀郎一顿,母亲回家,得知这一切,对于动手打人的哥哥一通责难。
哥哥哪受得了这口气,一气之下,便摔门而出,直到8天之后,家人才接到他的消息,哥哥竟然因为在外面遇到车祸而离开了这个世界,那时候他才刚满20岁。
初经人事的刀郎,这才发现自己对哥哥的爱,是那么的深邃。
平时好为人师的哥哥,现在竟然说走就走、说没就没了,刀郎的心中充满了悔恨,觉得自己是这一切悲剧的根源。
如果不是自己那句话刺激了哥哥,他也不会负气离开,从此他戴上了帽子,既是纪念哥哥,也是掩饰自己内心的虚弱。
高中毕业之后,他先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一支乐队,但是缺乏人脉和资源,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乐队很快就解散了。
在追逐音乐的路上,光有梦想是不够的。现实如此残忍,刀郎不得不向它低头。
他背起一把吉他,成了一名混迹于酒吧的驻唱歌手。
在这段灰暗的岁月里,刀郎的歌声充满了彷徨与无奈,他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
每天醉生梦死,黑白颠倒,曾经的音乐梦似乎离他越来越远了。
直到他遇见了,他生命中影响至深的女人杨娜。
那一天,刚刚结束上一段婚姻的杨娜,到酒吧里借酒消愁,她郁郁寡欢的神情,很快吸引了同样沉沦的刀郎。
两个同病相怜的年轻人,发现自己对方竟然和自己有着如此强烈的共鸣。
即使都身处逆境,但是仍然对爱情抱有无限的期望和美好憧憬。
他们很快就确立了恋爱关系,闪电般组建了家庭。
两个疲倦的心,都迫切的需要对方的慰藉。
然而现实的婚姻,却是一地鸡毛。刀郎的驻唱收入,连自己都难以养活,更别提养活家庭。
杨娜的收入也不足千元,生下女儿之后,这个家更加风雨飘摇。
虽然刀郎更加拼命的去兼职驻唱,但是收入仍然远远跟不上接踵而至的开支。
贫贱夫妻百事哀,曾经吸引彼此的亮点,如今都成了百无一用的糟点。
生活窘迫使他们的争吵成为家常便饭。
终于在一次大吵之后,杨娜留下了一张纸条:“我再也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了。”便扔下才满月的女儿,离他而去。
“我可以没有妻子,但是女儿不能没有娘。”痛不欲生的刀郎,四处打听妻子的下落,却在七天之后,等来了妻子的一个电话:“不要再找我了,我再也不会回去了。”
刀郎大病一场。
将女儿交给自己的母亲抚养之后,他将满腔的痛苦都宣泄在他的作品中,写出了《冲动的惩罚》、《孩子的妈》等后来传唱一时的歌曲。
1993年,他远走海南,在那里他结识了他的第二任妻子朱梅。
然而,海南发展并不顺利,夫妻俩又远赴新疆,开设音乐工作室,继续寻找机会,生活依然清苦,刀郎仍然半红不黑。
直到2004年,他在凭借一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开始迎来他事业上的高光时刻。
那一年,他的《情人》、《冲动的惩罚》,都成为广受欢迎的歌曲。
他的专辑销量,甚至超过了周杰伦的《七里香》。
猝不及防之间,刀郎就大红大紫,名满天下。
这时,多年销声匿迹的杨娜却回来了,要求他看在孩子的面子上,和她复合。
面对这个自己深深的爱过,又被狠狠伤过的女人,刀郎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回不去了。”
如今,刀郎和朱梅及一双女儿,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经历过几番大起大落的他,逐渐淡出娱乐圈,过回了平淡安宁的生活。
唯一不变的,只有那永不离身的帽子。#八卦手册##说TA##娱乐#
1916年,张大千17岁,一行7人,连遇6次土匪打劫。前5次,土匪放他们走了。第6次,张大千不幸被土匪头子邱华裕绑架。奇怪的是,邱华裕不仅不要赎金,还要张大千给他打工。
那是5月30日,四川求精中学停课,穷学生张大千和同学们为省钱,打算从渝中徒步返回内江。
这天,走了3天的7人,异常倒霉。
没离开永川多久,3个土匪,端着土枪登场。土匪对他们仔仔细细地搜刮了一圈,除了作业就是书,大骂:“兜比脸都干净,晦气。”
见都是学生,也不为难他们,放行。
这7人经历了一次土匪,也不怕,一点换条路走的意思都没有。
结果,从天亮走到天黑,连遇5次土匪。还好,土匪们只求财,照例就是一顿推推搡搡、搜刮、痛骂,然后放行。
一行人被折腾得够呛,天黑就在邮亭铺天主教堂住一晚。
睡到半梦半醒,一声枪响,众人作鸟兽散。土匪头子邱华裕来势汹汹,张大千没反应过来,同学中就他一人,不幸被绑了。
当时,邱华裕在龙井口一带臭名昭著,见张大千身无分文,就威胁他写信回家要赎金3000块大洋,不然就毙了他。
张大千乖乖写了,写完,邱华裕一看,字也太漂亮了,横平竖直。
只见信上所言:“父亲母亲,回家途中,路遇一群英雄好汉,热情款待,盛情难却。然有来有往,请您寄3000块大洋,圆儿子略表感谢之意。”
令邱华裕感动的是,张大千太懂事了,信上全是溢美之词,还尊称他们“好汉”。留下来好好培养,比大洋还值钱!
于是,邱华裕把信撕了,拍拍张大千说:“以后就跟着我吧,给我们做账房先生和秘书(写绑票信)。”
张大千当然不愿意,但哪有人家拳头硬。
邱华裕可能是真的欣赏他,八抬大轿把他抬回龙井口老巢,奉上“账房先生”全套装备:一对象牙章、一顶带红结子的瓜皮帽。
张大千哭笑不得,还好没几天,官军前来围剿,土匪们忙着转移,邱华裕顾不上,转手把张大千交给一个叫老康的土匪头子。
还没受过几天训练,这天,张大千跟着老康一伙去一个读书人家打劫。其他人业务熟练,张大千就站在边上看。
老康不高兴了,这不是坏了规矩吗?必须抢!
张大千不想跟他扯,精挑细选,拿了本《诗学涵英》。
老康白眼翻上天:“你个瓜娃子,书是“输”,意头不好!给老子换!”
结果,威逼利诱下,张大千只好扯下墙上四副《百忍图》,连同《诗学涵英》一起带走。
可怜他正是读书的年纪,入了土匪这一工资不稳定、压力大还加班的夕阳产业。
后来,张大千就一边跟着土匪们东奔西走,一边看《诗学涵英》学起了作诗。
幸运的是,跟张大千一起的,还有个前清的老进士,得空就教张大千平仄对仗。
后来,土匪被军队假借招安之名一锅端了,张大千不幸被捕。家人这才知道他所在,经过他四哥多方面疏通,张大千终于结束了100天的半工半读生涯。
@依伊书院 没想到,素有“东方之笔”的大画家张大千,早年竟然有这样有趣的经历。据他本人所言,那段苦中作乐的日子,他仿画和作诗的能力启蒙,《百忍图》、《诗学涵英》居功至伟。
年少这一经历,让张大千提前体会人间冷暖,养成了遇事坦荡的性子。
我们从当时文人对他的争议,他的反应可见端倪。
文人们更偏向于认为他是个“画匠”,虽全能但却不精,只会模仿前人风格。
傅雷就曾评价张大千:“造假石涛就是他最大的本领。”
外界对他以假乱真的能力,褒贬不一,对此,张大千很坦荡,大方接受。
他把临摹当作一生的事业,自诩“500年来精鉴第一人”,所有古人的画作,都临过不止10遍。
他说:“作画要怎样才得精通?总括来讲,着重在勾勒,次则写生。其次才是写意。不论画花卉、翎毛、山水、人物,总要了解物、情、态三事。先要着手临摹,观审名作。”
虽然以造假画成名,但经过几十年在国画上的继承和不断开拓,晚年终于给国画注入活力,开创了泼墨、泼彩、泼写。
“七分人事,三分天事”,张大千在画坛上的成功不容置疑。
唉!其实我心里也一件类似不吐不快,我表弟是舅舅的独子,上有两个姐姐,在我们出生那年代舅舅是人民教师而是校长,故表弟从小养尊处优。岁月匆匆,我长期在广东打工,表弟在长沙成家,迎娶门当户对的公务员的女儿。每年的春节和表弟偶尔相,但那位体制内江弟嫂从不与吾等打招呼。就这样过许多年,一日表弟电话向我借钱,我心头一惊似不相信,但他说刚买房不久压力大,却在此时舅母生病要钱周转。我二话立即转转给他三万。在往后的日他大约分五次将这三万还给我,刚还清不久。又打电话借钱,我再次二话没说又转给他二万元。此之后两年我在中山买了房,毕竟是工薪族,买房后经济有点拮据于是打电话给表弟告知情况。表弟支支吾一翻后说他想想办,过了约三个月给我转来5000元,当年春节又相见于家乡,兄弟们聚在一起聊谈中我吐露我的情况。但表弟的言行、打牌等都不像缺钱之人。可却装作听不懂我的意思,一直不还我那一万多元?
唉!……
9月27号,封控在家第19天,一大早带上儿子,匆匆赶往核酸检测地,人多,秩序良好,结束时,给检测的大白诚恳地说了声“谢谢”,防护服下一双明亮的眼睛,是个小姑娘,真的辛苦她们了。
本来说好的今天解封,准备好了上班的衣物,给一直没出门的同事们带的慰劳烟,,,结果两个王炸出现,大家的努力,居家的忍受,政府部门的全力管控,操心,大白们的辛苦付出,,,又打回原形,哭笑不得,又要突击核酸三天。
《处处见生机》,静坐书桌前,认真的拜读梁冬老师的书,买了好几年了,昨天开始又读第二遍,业力,愿力,利他,,,我能熬过最艰难的日子,除了父母的陪伴,哥哥姐姐的特别关照,我读过的书,碰到的人,经历过的事,儿子的懂事,独立,,,都让我觉得,我一个人也能好好的活着,排除万难,坚定决心,活出自己的精彩!
凝神聚气,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用心去做好手里的一件事,上厕所不再拿个手机;吃饭,就认真吃饭,餐桌上没有其他干扰,和儿子聊天,沟通,说有趣的话题,多讲怎样做菜,火候,调色,调味,不同菜的做法,放盐的多少,时机,,,也算熏陶吧。没吃过马肉,至少让他见过马跑,至于他成家以后,一日三餐,能不能让他的家人吃上用心,用爱做出的可口饭菜,那是他的造化,悟性,听天命,尽人事。
记录一段文字,封控在家读书,喝茶,遛狗,做菜,陪家人,,,祈愿疫情快过去,还我的内江一片安宁,热闹,繁华。
女子特级大师黎德玲(下)
黎德玲1999年又获得了全国个人赛亚军,2000年全国个人赛第五名。根据1998年新的象棋技术等级标准,晋升为特级大师。
蒋全胜说,黎德玲的性格特点是刻苦、聪慧,只要坐在棋盘前就全神贯注于棋局,谁都不能影响她,很快就能全身心投入比赛。她的棋风不算泼辣,但也不四平八稳,属于计算型棋手,总是想把棋算得比别人深,在棋局的进程中寻找战机。她的棋可以说是南北兼揉,最大的优点是纠缠、死算,对方如果想平稳求和,她是不干的,会想方设法给对手制造难度。黎德玲没拿到全国冠军,一方面是因为我作为教练,水平不如胡荣华老师,另一方面也和当时四川象棋的整体氛围有关系,还是远远不如上海、广东等地,但我也是尽了全力。那会儿黎德玲基本是我一个人带,不像后来带郑惟桐,那个时候教练多了不少。在专业队她早就挣工资了,但她的工资还要挤出一些帮助哥哥读书,哥哥在她之前一年就考进了北大。当今社会,各个家庭都在努力让孩子多读书,考上好大学,而在那个年代,一个内江的普通家庭,竟然兄妹两个都上了北大,不得不说黎德玲的父亲很有远见。黎德玲的哥哥先学乒乓球,后来也学象棋,全省少年赛拿过名次,参加竞技运动让兄妹俩更具拼搏奋斗精神。后来哥哥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又出国读了博士、博士后,现在是复旦大学的教授。
北大研究生毕业后,黎德玲离队考上了国家税务总局公务员。虽然没有获得全国冠军,但黎德玲的棋手生涯仍然是成功的,同时她的学业也取得了成功,而且因为能吃苦,她在职场也继续成功。她在税务总局信息中心(后改名电子税务管理中心),同样是在重重压力下不停地学习,认真踏实,从副处长到处长,不断成长进步,后来被借调到外交部,派驻迪拜总领馆,成为一名外交官。
从内江农村走上成都学棋之路,从成都走上北大求学之路,从北京走上更大的舞台工作生活……走到今天,黎德玲获得的一切,都和她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虽然没拿到全国冠军,却依然每处转折都有好风景,这就是奇妙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