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非常时期,很多专家写的专业论文,大众们都看不懂。特别是很多医学的专业知识,绝大多数人都无法解读。我们心理学专业要学一些和医学交叉的学科,特别是关于医学的统计学和心理学的统计学,基本上是一样的。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点关于统计标准的问题。
举个例子说假如PM2.5超过50空气质量为良,50以下都为优。所以很多大众经常看天气预报,只去看优和良来得到一个空气好与否的结论。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PM2.5的标准化为25为优,26都为良呢?
所以统计口径和统计标准是经常导致大众无法判断真伪真相的最主要原因。
比如说现在新冠多为轻症,那么轻症的统计标准是多少?是高烧38度还是39度?还是肺部CT不出现阴影?
同样没有后遗症的统计标准是什么?这些指标都没有向大家说明过。
再比如说,得过一次之后,半年之内不会重复感染。这个指的是同一种毒株还是变异后的毒株?
这些统计标准都没有让大家明白过。
所以大家还是不要轻易的看到一句话,就以为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
科学有很多可以操纵的方法。曾经看过有一个段子,一个科学家可以通过统计做出吸烟有利于健康的科学研究成果。你丝毫不用感到奇怪,整个论文完全可以做得合乎科学标准。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轻易的看到一个结论,就以为是你理解的含义。
土木工程硕士毕业有什么出路?[what][what]
硕士相比本科来说就业面更宽,选择性更大,不过基本上也就是那几类:
设计院、甲方、考博、考公、事业单位、其他、交叉专业。[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1、设计院:跟施工方一样赚血汗钱的行业,相比较而言工作环境比施工方好得多,而且作为底层设计人不用考虑太多应酬,人际关系较为简单。但工作强度不低,虽说有双休,但加班成为大多数地底层设计者的常态,且工资方面比不过施工。
2、甲方:多为各地区城投、地产,待遇薪酬基本是本行业同等级最高的,福利好,对技术要求不如设计院细致,但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工作压力也大。同学如果打算从事这方面,尤其是地产,墙裂建议有意愿进军地产的尽量提前进地产实习,至于跟目标地产公司是不是一家就看个人实力了。
补充:据甲方的同学说,加班主要是琐事比较多,什么整理材料、制作ppt啥的,虽然听起来简单,但是禁不住反复修改以及量大管撑,日常杂七杂八开会时间比重也大。不过去甲方当爸爸是真的香,当然,如果是甲方设计部当我没说。
3、考博:博士作为顶尖人才,无论是在哪里都混得开,工作环境好,各地区福利政策倾向性十分明显,不过培养周期太长,学业压力对于普通人来说苦不堪言。
4、考公:如果没有打算在行业里成为技术大佬,单纯追求安稳,公务员是不错的选择。在研究生毕业前可以准备选调生考试,相比于国考和省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失为一种好选择,不过选调生的选派地点跟选调生考试成绩直接挂钩。
补充:考公人,考公魂,考中真是人上人!
5、事业单位:一些好单位能去就去。
6、其他:因为除了以上几个大方向,还有很多比较细的划分,我就笼统讲一讲,比如说毕业后去做咨询,只不过刚入行工程经验不足,起步比较艰难,不是很推荐。还有例如专门做项目可行性分析,或者专门做项目力学计算的等等。
7、交叉专业:土木作为头条热门劝退行业,转行也约定俗成地成为一种选择。不过转行毕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头条上转行一年15,三年30的鸡汤文说实话洗脑一流。转不转行看个人实力,也可以考虑做点交叉学科的工作,比如搞点计算机知识,探下结构计算软件研究岗位的水,比如midas,pkpm等结构软件开发公司相关职位。
综上,研究生的选择余地还是很大的,不必担心“吊死”在施工这一棵树上。[击掌][击掌][击掌]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分享哦!
欢迎大家关注——【建筑原理】,我们下期再见!
亲身经历了一下招聘会的氛围。对自己的未来也感到不容乐观。
首先专业其实是卡得很死的。我们这个冷门的专业,基本上很难找到直接对口的招聘单位。
说是交叉学科,其他专业的内容都会涉及,但真的找工作的时候,专业匹配这一关就给你拒了。没听过的小专业人家基本上问完扭头就走了。
因为和测绘相关,基本上那些中铁、中建icon的单位,还是比较好进的,但是那种给钱少待遇差,又要下工地,大家也没多少人想去。
本身我们专业也学了好大一部分计算机的内容,所以转码可能性比较大。但话说回来,真正招聘的时候,人家还是乐意要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你这什么不知名的小专业,一边去。人家根本不认你这个。
现在局势真的很难,计算机也开始变难了,但总还是想擦边吃碗互联网的饭。总体的感受就是很失落,当初老师把我们这个专业吹的前途一片光明,结果真的到了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那些大部分都是扯淡。
有点后悔的是,当初大一结束的时候,虽然咱成绩没那么好吧,但多少还是应该尝试一下转专业呢。哪怕转到计算机、自动化学院的差一点的专业,就业也好很多。
再往前想一想,当初高考报考的时候,怎么就一心只盯着学校,没考虑多少专业的事情呢?哪怕只是去个211,读个计算机专业,将来说不定也不错。
有机会和即将毕业的师姐聊了聊,即便是研究生,读我们这个专业,校招也不是很容易,一下子感觉自己也挺迷茫的,不过他们的竞争对手也是研究生,待遇也会更好一点吧。
想要多赚点,还是得转码。还是要把自身的能力打扎实,这样到时候谈薪资的时候也更有底气。继续努力吧!
#校招# #就业# #大学生#
朋友孩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悉尼大学经济学硕士,京户,现手中有中银保险,招商银行柜台,中石油国勘三个offer,到底选哪个?请大家给出意见,谢谢。
携梦想一路向前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讲师一位清华大学的交叉专业(金融统计)准硕士毕业生,本科211金融,秋招已结束,目前手中有二个有效offer:南银理财和浙江某国企,打算签其中一个。现在将它们的基本条件列出,希望有了解情况的给点建议~ 1.南银理财:信息技术岗,第一年工资20w,三年据说到手30w+,18%补充公积金。优点:方向明确且专业对口,未来有可能跳槽;缺点:银行工作时长更长,有可能875,到手少主要公积金多。
2020年,大学生就业【绿牌专业】和【红牌专业】是哪些?看麦可思的专业统计。#选专业# #大学专业# #大学生就业#
根据统计,2020年就业最好的专业,也就是绿牌专业,大多数是计算机类专业,比如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还有一些与计算机相交叉的专业,比如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与艺术类专业)。而亮红牌的专业则是艺术类专业居多,还有语文教育、小学教育等教育学类专业。前者就业口径过于狭窄,后者是因为可替代性太强,就业竞争力不大。
所以,考生选择专业,从未来就业的角度来说,建议尽量偏工科方向,特别是热门新工科。艺术类专业,除非考生确实有天赋,也热爱,否则慎报。
你觉得还有哪些专业比较靠谱?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讨论,给考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如果你觉得我们的内容对你有帮助,一定要关注登科高考哦!
#小矿快讯#
2021年,教育部新设置“交叉学科”门类,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不少学校将人工智能专业分属其下。随着时代变迁,热门专业也在发生变化。哪些学科是时下热门的专业,哪些专业热度不复当初?
截止2021.3月13类本科专业目录,“交叉学科”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成为该门类下的一级学科。
我本科专业是光电子技术,当年报考我真的不懂,我选了电子、自控、通信,最后选的光电子。本以为搞光电通信,报道才知道是挂在物理系下面,第二届招生,交叉专业,就业肯定不如前三个专业。我读的硕士是机械电子,又是交叉学科,后来读的博士是机械工程,先进制造方向。大学读了4+2.5+3将近十年,学的杂七杂八,如今入职央企,年薪也只有20万不到,感觉挺对不住学历似的。
最后总结一条,选专业不要自以为是,多了解多打听,一个选学校的王牌专业,一个选好就业的专业,交叉学科慎重。
(感谢网友分享)
大学又有新专业可以报了,2022年的高考生赶紧收藏。
185所大学,共计有616个交叉学科 。
估计交叉学科有一定难度,也需要谨慎填报。
具体内容见下面的图片。
【转需!#图览历年高考热门专业#】2021年,教育部新设置“交叉学科”门类,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不少学校将人工智能专业分属其下。随着时代变迁,热门专业也在发生变化。哪些学科是时下热门的专业,哪些专业热度不复当初?#高考志愿选实用的还是喜欢的#?戳图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