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示2022选调生考察人选,河海、南林、南大拔得头筹。
7月14日,江苏省发布公告,确定2022年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选调考察人选:
按照笔试和面试成绩1︰1的比例综合计分,再按照与选调数量之比1.5︰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640名考察人选。
生源高校118所。其中,河海大学拔得头筹,公示人数44人。
top2,南京林业大学,43名同学。
top3,南京大学,39人。
top4,东南大学,34人。
top5,南京农业大学,27人。
超过10人的还有:苏州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排序见图表。#南京头条# #我要上头条#
杜悰意外入相
唐会昌三年,武宗听说扬州倡女善为酒令娱乐,便敕淮南监军选十七人献入宫中。
兹事重大,监军力邀节度使杜悰一同参与,并打算选择部分良家女教而献之。
杜悰拒绝:监军自己受命遴选,我不能参与其中。
监军再三请之,都遭到拒绝。于是,上表,怒陈其状。
武宗览表默然。左右大臣提出,再下令敕,让节度使同选。
武宗幡然悟道:下令地方官员选倡女入宫,岂圣天子所为?杜悰不徇监军意,得大臣体,真宰相也。朕甚愧之。
武宗随即做了两件事:
立即下令监军勿复选。
任命杜悰为同平章事(宰相),兼度支,盐铁转运使。
杜悰入宫致谢。武宗劝勉道:卿不从监军之言,朕知卿有致君之心,今相卿,如得一魏征矣!
#读书# #都来读书# #读史#
【扬州工业职技院成立“网络思政工作中心”】
为构建网络育人大格局,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近日,江苏省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扬帆”网络思政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三届网络教育名师评审会。
“人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就在哪里。当前,学校‘00后’学生占比已达98%,这些同学都是‘网络原住民’,要想在思政工作中赢得学生,就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用好网络思政教育前沿阵地,成立‘扬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就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金存说。
记者了解到,“扬帆”网络思政中心将与该校的易班发展中心合署办公,进一步构建线上线下的“网络思政”工作体系。近年来,该校积极拓展网络思政教育平台,连续多年开展“麦穗”校园网络文化节活动,活动遴选推荐的师生作品在全国和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连获佳绩,该校荣获中国职业院校新媒体之十大最具影响力院校,江苏省教育系统“新媒体宣传综合力十强”等荣誉称号。同时,该校还连续多年开展“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现已培育校院两级11个网络教育名师团队。老师们坚持用典型育人,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做一名亲切的引领者和陪伴者是我们的价值所向,撇去课堂授课时间外,抖音和微信公众号成了我和学生之间沟通的第二桥梁,通过用好网言网语,让‘有意思’和‘有意义’同向发力,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该校“90后”思政课教师石锋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作者:李大林 马俊
神龙政变后,百官都在为李唐复辟庆贺,却有一人哭泣不止。他也是神龙政变的参与者之一,他就是被后世称为“唐朝四大贤相”之一的姚崇。政变成功了,本应是件高兴的事,他为何要哭泣呢?
于是,张柬之就对姚崇说:“今天难道是哭泣的时候吗?恐怕你从此要大祸临头了。姚崇回答:“我长期事奉则天皇帝,现在突然辞别,感到悲痛难忍。我随你们诛除凶逆,是尽臣子本分,今日泣辞旧主,也是人臣应有的节操,就算因此获罪,我也心甘情愿。”
然而,让张柬之做梦都想不到的是,政变时隔仅仅一年之后,他就被流放,落得忧愤而死的悲惨结局。不仅仅是他,与他一起发动神龙政变的其他四人的下场更是一个比一个惨。相反,姚崇先后在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担任宰相,并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他的父亲名叫姚懿,官至巂州都督。早年的姚崇跟许多官宦子弟一样,整日游手好闲。到了二十岁时,不知因何原因,他幡然醒悟,开始发奋读书。由于他天资聪颖,再加上他学习用功,学业突飞猛进,自此下笔成章。
姚崇与很多科举入仕的人不同,他最初是以挽郎入仕。挽郎就是给皇帝、皇后、嫔妃、亲王抬棺材唱挽歌的人。可别小看了这个挽郎,他可是做官的捷径,被选上挽郎,就可以当官。一般人还做不了,这个挽郎必须得从贵族子弟中考核遴选。寒门子弟十年寒窗苦读,侥幸考中进士,也只是当一个七品官。所以做官的捷径,莫如抬棺材。
可姚崇却是个另类,他不愿意被人说是靠抬棺材起家的。他在做了李弘的挽郎后并没有去吏部注册,还把名字姚元崇改成了姚崇。后面参加科举,考中下笔成章举,授为濮州司仓参军,累迁至夏官郎中。
698年,姚崇升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704年,姚崇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辞官。于是武则天免去他的宰相之职,保留他相王(李旦)府长史一职。不久后,武则天又让姚崇兼任夏官尚书(兵部尚书)。姚崇又以相王府属官执掌兵权对相不利请辞,武则天便改任他为春官尚书(礼部尚书)。后因得罪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因此被贬出京城。虽然他自己被贬,但他还不忘举贤。他举荐秋官侍郎(刑部侍郎)张柬之为宰相。
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姚崇恰于此时回到京城,他也参与其中,因功赐爵梁县侯,实封二百户。不久,他因泣辞武皇一事被李显知道,找了个理由将他罢相,贬为亳州刺史。有句话叫因祸得福,张柬之五人虽被封王,下场却相当凄惨,姚崇被贬反而得以保全。
710年,唐睿宗李旦继位,姚崇被征召回朝,再次拜相。唐睿宗时期,太平公主与手握兵权的诸王勾结,干扰朝政,企图废掉太子李隆基。姚崇不仅没有选择明哲保身,更没有去攀附势大的太平公主,而是坚定的站在太子李隆基一边。结果姚崇因得罪太平公主再次罢相,被外放为申州刺史。
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唐玄宗有意任命姚崇为宰相,姚崇于是提出十条政治主张,唐玄宗都欣然接受。皇帝任命他为宰相,他还敢提条件。古往今来,恐怕也就只有他了吧。
姚崇拜相后,唐玄宗对他极为信任,大小事都要问问姚崇的意见。就算姚崇因病卧床不起,唐玄宗每天都会派遣使者数十人前去探病。每遇军国大事,他都要征求姚崇的意见。唐玄宗为了方便跟姚崇商量军国大事,他让姚崇搬入四方馆居住,并准许他的家属侍疾,他甚至说恨不得让姚崇住进宫里。在姚崇的精心辅佐下,大唐国力蒸蒸日上,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姚崇虽然深受唐玄宗恩宠,但他懂的急流勇退,趁着唐玄宗还顾念他们之间的情义,多次请辞相位,并推荐宋璟继任宰相。后来,唐玄宗虽将姚崇罢相,但对他仍极为尊崇,让他五日上朝一次,遇到重大政事也专门征询他的意见。
开元九年(721年),姚崇病逝,终年七十二岁,追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开元十七年(729年),唐玄宗又追赠姚崇为太子太保。
纵观姚崇一生,他历经唐代四位帝王,三朝为相。特别是在唐玄宗时期,唐玄宗对他可以说是极尽恩宠。最终不仅自己得以善终,还保全了后人,他靠的不仅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智慧。
重磅!京康律师事务所主任史西宁获聘扬州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实践导师近日,北京京康律师事务所主任——史西宁律师获聘扬州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实践导师。这是继西北政法大学物权与土地制度研究所联席所长的聘任后,又一来自高等学府的认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实践导师肩负更大的责任启程,史律师也将利用自己深耕法律行业近二十年的宝贵经验,帮助学生将自己所学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促进学生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机结合,为扬州大学法学院的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扬州大学简介扬州大学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学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学校学科门类齐全。设有29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125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90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5200多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7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7个,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3个,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8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法学院现设有扬州大学中国法律文化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和扬州大学城市管理研究中心,拥有中国法律文化与法治发展二级学科博士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法学专业2005年底被评定为江苏省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被遴选为江苏省法学类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江苏省“十二五”校级重点学科考核验收中,法学专业的考核结果为“优秀”。史律师介绍史西宁律师之所以能得到如此优异的学府的聘任,得到扬州大学的认可,也是因为其在法律行业十余年如一日
江苏高教着实厉害!2006年全国重点学科评选共遴选确定28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7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其中江苏省普通高校入选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8个,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6个,占全国的十二分之一,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2个,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据统计,江苏省共有20所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上的重点学科,其中江苏的两所985高校,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最多,省属高校中,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也表现不俗!具体看图片。
#当过兵的你,现在好吗# 当兵真好!现在很好!当士兵时,埋过地雷,挑过大粪,干过坑道施工安装;当文书时,写过材料,管过档案,兼任军械员,被选调到守备区政治部干部科帮助工作,还代理过司令部收发员,业余时间给战友们当篮球裁判,还参加了全军第四届运动会,评为国家一级裁判,还受到了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检阅;当排长时,使用过手枪、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手榴弹,打过火箭筒,练过队列、刺杀、百米障碍、五公里负重跑、班排攻防,全排30多人生活、工作、训练在一起;到军事院校上学时,圆了儿时高校梦,学到了军事、政治、管理等专业知识,并被留校当了教官;在当教官时,有了先后两次去南京政院、西安政院学习深造的机会,扩大了视野,夯实了基础,在国务院等国家级、省级刋物发表论文、理论综述、教研文章72篇,参与了全军《军队管理学》教材的编写,所授学员2000多人,其中军、师级干部学员60余人,后来多人成为共和国将军,另外受命为大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三大机关授过课;因整编,军校撤并南昌和总部“保留骨干”的要求,军内分配至扬州预备役师干部科,办手续时被留在省军区纪委工作,后经本人要求,才回到扬州。在扬州,当过干事、副营长、副科长、科长,被指定负责过一年师政治部的工作,还当过市人大代表。在副团职岗位转业公安,当过分局副政委、市局处长、仪化局政委(副县级单位),并经中石化系统组织决定,享受正处级待遇。是部队培养了我,是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锻炼了我,是军队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和战友帮助了我。当兵真好!一生无悔!有来生,还要去当兵,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放哨!
古时有一位男子,刚刚赴任,众官员设宴祝贺他,还请来了当地有名的官妓作陪,男子看见妓女的第一眼,觉得此女面善,一直偷偷观察,心道:“这不是我没过门的未婚妻吗?”
有两个邻居,一家是邢知县,一家是单推官,两家家眷还是嫡亲姐妹,来往亲密,两家夫人同时怀孕,就相约若生一男一女,就结为姻亲。
单家生了一个男孩,小名符郎,邢家生的女孩,小名春娘。两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大家都叫他们小夫妇。
宋徽宗宣和七年,两家都选调出任,当时约好,等任期满了,归家成亲。单家携夫人儿子去了扬州赴任。
邢家去了邓州,没想到半年不到,遭遇外族入侵,一家被害,春娘当时十二岁,被虏后卖到全州乐户杨家,因春娘是官宦之后,颇通文墨,老鸨爱之如宝,改名为杨玉,教习乐器及歌舞。
因杨玉曾官宦出身,举止端庄,有大家风范。每次侍宴,总是默然,不爱言语也不调笑,大家更是看重她。
无巧不成书,有缘的人兜兜转转还是会碰到。
单家小儿,大名单飞英,很出息,被分配到全州赴任推官,上任之日,其他官员设堂酒会饮,找来官妓作陪,杨玉就在其列。
单飞英少年官员,心性很高,杨玉的与众不同,也入了他的眼。而杨玉也被眼前新上任的翩翩少年郎所吸引。
曾经的少时玩伴,出生既定婚约的两人,经过岁月的蹉跎,却对面不相识。
两条失去了交集的平行线,又再命运的安排下有了新的交点。
两相有情被另一少年官员郑司理看在眼里,了然于心。
一日郑斯理去拜会单飞英,问他:“你这青年名族,怎么没有携带家眷单身赴任呢?”
单飞英伤感地回答:“幼时定下妻室,因乱遭人掳走,现在仍然下落未明,至今没有娶妻。”
郑司理于是提到杨玉,有佳人作陪,岂不乐哉。被猜中心事,单飞英很羞赧,自此每次设宴必有杨玉作陪,但单飞英却不敢过多注目了,但心中对杨玉却是仰慕已久。
这样过了两年,单飞英和杨玉早已彼此有情,但从没有单独相会过,谁也没有更进一步。
一次郑司理单独请单飞英赴宴,又独请了杨玉,并借故退了出去,就留下他们二人,单飞英此时才问杨玉:“你虽然才华出众,但完全没有青楼的习气,必定是一个名门之后,你莫要瞒我,你到底是什么人呢?”
杨玉满面羞愧,说道:“我本来是一官宦子女,流落在此。”
单飞英大惊:“你父亲是什么官职,姓什么”杨玉答:“我本姓邢,少时曾被许给姨母之子,父亲任邓州知县,因胡寇猖獗,父母都已经遇害,我才被卖到此地。”
单飞英又问:“你夫家姓什么,在何处为官,所嫁之人叫什么?”杨玉道:“夫家姓单,在扬州为推官,其子小名符郎,也不知道现在在哪里呢。”这一问一答间,杨玉勾起了伤心事,哭了起来。
这时,单飞英才知道这是自己幼时的玩伴及未婚妻春娘,难怪自己独独对她情有独钟,但他忍着没有相认,也没有说破,宽慰道:“你现在鲜衣美食够你用的,官府也是对你另眼相待,谁人能轻贱于你,这样一生衣食无忧,也足以。”
杨玉却说:“我宁愿能有自己的家,谁愿意流落风尘呢,如果能嫁得一平民百姓,粗布衣裳,粗茶淡饭,也比这迎来送往强。”
想起春娘的遭遇,单飞英唏嘘心疼的同时,也感谢上天再一次让他们遇见了。
单飞英此时心里早有了主意,是打定心思要救春娘于水火之中,并娶她回家。他提前写信禀报父亲,并想办法解了杨玉的奴籍,经过大家的努力,最终娶到了春娘,有情人终成眷属。
@方圆一里说,
此故事出自冯梦龙《喻世明言》的第十七卷《单符郎全州佳偶》
在古代,官宦世家,愿意纳妓女为妾的都寥寥无几,更何况是娶妓女为妻呢。而单飞英,作为一个官员,在那个时代能对春娘不离不弃,明媒正娶,确实是很有魄力的。
不过这个和春娘自身也有关系,她虽然命运多舛,由一管家小姐流落为官妓,但他仍然保持本心,不贪名逐利,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脱离风尘,嫁给一个普通百姓。
春娘一直坚守本心,保持自己的风骨,不为外界所左右,入污泥而不染。这打动了单飞英,最后两个人才能再续前缘。
#微头条情感# #古代故事#
如果说苏州状元如天空中闪烁的星星,那么,葑门彭家祖孙状元、翁婿状元,就是群星中耀眼的星团,而彭定求是特别亮的那一颗。
康熙十五年(1676),彭定求高中状元。三年前的1673年,苏州韩菼中了状元,三年后的1679年,苏州归允肃中了状元。
虽然苏州频频出状元,但是一口气三连贯,这还是第 一次,古城内外群情振奋,官民共庆。
31岁的状元郎彭定求却出奇地淡定,进入翰林院担任修撰掌修国史,笔耕之余也只专心读书,得到好书便废寢忘食,不问世事。
次年春天,无意仕途的彭定求便请假回苏州老家看望老父亲,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他在家中闭门不出,精读诗文,研习理学。
彭定求在家苦读三年,在父亲彭珑的催促下,才不情不愿地返京复职,出任日讲起居注官,给康熙帝讲经论史,并随同皇帝参加各项活动,及时记录。
虽然职务屡屡升迁,但性情淡泊的彭定求越来越厌倦官 场生涯,便屡屡请假回家。1689年彭珑去世,彭定求丁忧回家后,再也没有重返仕途。
从1676年中状元到1705年的三十年中,彭定求前后出仕不到四年,其余二十多年时光,都是在静心读书、写作中度过。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公元1705年,康熙诏令彭定求为总裁,编纂《全唐诗》。
61岁的彭定求打点行装,离开苏州葑门老宅,来到设在扬州的《全唐诗》书局,与其他九位大儒一起,全身心投入工作。
虽然有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作基础,《全唐诗》的编纂工作还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
这些饱学之士把自己埋进资料堆中,日以继夜,从各种正史野说、笔记传奇中,遴选出古人诗篇,细细辨别诗作究竟出自唐人之手,还是明清人的假托?如果确定是唐人,又是出自哪一位的笔下?⋯⋯
辨析需要用心、用脑,更需要厚重的知识积累,潜心读书近三十年的彭定求,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广博的知识储备让他举重若轻,一首首唐诗分门别类有了归属。
共事的诸人中,有1700年刚中状元的常熟人汪绎,有1697年的会元、苏州人汪士鋐,他们都对总裁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彭定求带领下,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煌煌巨著《全唐诗》就编纂完成。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彭定求于1719年去世,他的孙子彭启丰于1727年跟祖父一样,连中会元、状元,再创辉煌。这是苏州历史上唯 一的祖孙状元,也是中国科举史上唯 一的祖孙状元。
彭家在清代近300年科试中,共出了2名状元,1名探花,14名进士,31名举人,真是科举鼎盛之家。
彭启丰的儿子彭绍升1757年18岁时中进士,而彭启丰的女婿、武进人庄培因,则是1754年的状元。这样,彭家除了祖孙状元之外,又添了翁婿状元的佳话。
#历史上有哪些杰出人物# #苏州#
江苏近五年内至少5所省属高校进入双一流,会是哪5所?
近日,江苏发布了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目标:“5年内进入全国前列的高水平大学达20所,其中省属高校达11所…”
经济大省的江苏,高等教育很发达,省内高校众多,目前普通高校145所,双一流高校15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为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3所,分别为南航,南理工,河海,南农,中矿大,药科大,南师大,南邮,江南,南林,南信,南中医药大,苏大。其中苏大,南中医药大,南信,南林,南邮,南师大6所为省属高校。
根据高水平大学建设近5年内,省属高校进入双一流达到11所的目标,目前尚差5所,也就是说5年内江苏要扶持5所高校进入双一流,那么会是哪5所呢?
根据建设目标,江苏将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的省属高校中遴选5所。
作为与南京大学有渊源的除江苏大学与南京工业大学,其它基本都是985与211高校,南信进步晚点也是双一流。两所高校自身实力确实也不弱,因此入选应该不意外。
扬州大学与南京医科大不出意外亦会大概率入选,剩余一所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