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
看短信内容有可能给同时参加国考和教资面试的同学错开考试时间,那大概率会把教资面试安排在7号(尤其是上午)或者9号,那几天就是要辛苦一点。
考研有阳性考场/阴性考场
不知道考公人能不能拥有这个待遇
最后有个青涩的建议:参加完省考 考研 国考 最后还没有阳的 , 从这里面选拔优秀的录取 这才是真正的天选之子啊!
参加过好四五次次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考试。
都是自学的,公务员成绩都不行,有一次差领点零一分进面。
事业单位考试有一次第三名进面,面试也没报班,自己边看宝宝学了几天,成绩也不行。
重点来了,大家谁知道政审严格么?
妈妈做过牢,有的说公检法严格一点,其他的没那么严,能不能请懂得人说一说。#公考# #政审#
#2022就业季#这几天心情难过到极点,女儿千里迢迢回来参加省考面试原以为稳超胜劵,差点大告天下,对亲朋广而告之,明天就可以成为公务员的妈,谁知道竟然是乌龙事件,被一同考试一个岗位的同学给戏弄了一番。
之前发过女儿饿了两顿回来我们在大太阳下吵了一架,原想不理她,奈何她身上留的还是我的血,我只好忍气吞声地帮她准备衣服,把白衬衣黑裤子烫得整整齐齐,把黑皮鞋给她擦的锃光瓦亮。并且还特意献殷勤地准备了葡萄糖和一盒稳心颗粒,想进考场前服一粒。她拒绝了。她说你让我喝,如果查出来违禁品,再取消了录取资格,你不害我一辈子?那你就是我一辈子的仇人。她回来之前,又要瞒着领导偷偷跑回来考试,有背负着压力要迎接决定命运的时刻,电话里她又哭得稀里哗啦。她不想加班,可华为不加班,除非,真的没有除非。
第二天我没有陪她考试。她爸爸倒是全程陪考,外面晒太阳。上午十点她喜气洋洋地打来电话,妈妈,我想这回跑不了了。我就没打算回去,也没买返程票。只要另外两个对手没有骗我,那一定是我了。第一名是79.0,第二名是76.5,她是80.6,然后又笔试比较下,第一名比她高1.5,第二名比她高0.5,所以她算过了,她已经逆袭了。我高兴地祝贺她,并且让爸爸做好吃的给她。后来她说还要等第二天正式出来体检名单才算真的。
可是好容易等到第三天下午三点整,孩子弱弱地打来电话,带着哭音说:妈妈,抱歉,不是我。只比第一名少0.1,屈居第二名,没有戏了。我听后心一下子跌入谷底,强颜欢笑,故作轻松说,孩子,以后有的是机会的,只要你坚持你一定会考上公务员的。女儿恼怒地说:他为什么骗我。他是79.8,他骗了我。我的没有心计的孩子空洞地重复着。我还想说什么,她不耐烦地拦住了,说妈妈,我没有买票,不知道有没有票,看来我得一夜奔逃,才能赶回工作的城市了。不说了,我咬收拾东西,先赶到高铁站再说。
我不敢打电话。我有担心的要命。怕她哭,怕她难,怕她不安全。她赶到汉口站,可是没有核酸结果,被拒上车。做了核酸得等四个小时才能买票上车。她也是妈妈的心肝宝贝,一个人得在高铁站的等到半夜才能上车。我一夜辗转反侧。想问她怎么样?怕她不耐烦发脾气。想想当一个人可真难,母亲难,女儿难。
有时候真想第一名能不能体检有问题,然后会录取我的宝贝女儿,可想想谁的孩子不是宝贝,谁的家长不是翘首期盼,我又什么资格剥夺别人的名额呢?我的女儿,骄傲的女儿,你不要太性急,慢慢地考,认真准备,你会有一天独占鳌头的,相信妈妈,也相信自己。
朋友的孩子竟然又交了20000块钱,过几天又去参加“公务员面试培训班”,考上公务员到底要花多少钱呢?
今天去朋友家串门,见到了呆在家里还在拼命考公务员的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两年了,考了两次公务员,都是因为面试给刷下来了,这不又花了20000元报了个培训班,专门培训公务员面试的。
朋友告诉我说,让孩子再考一年,要是再考不上,就让孩子去当个老师吧!反正孩子有教师资格证,又是北师大研究生毕业的。
这句话我在无数个场合听到过:“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让孩子去当个老师吧!”
怎么听起这话来这么别扭啊?教师这一行业就卑微到这个层次了吗?什么时候沦落成大学生找工作时的“退路”了?
如果真的全民都有这样的认识,如果全社会都这么看轻教师这个职业,大家不觉得很可怕吗?
当年轻人不愿从事教育行业,把当教师作为择业的“退路”时,当从事教育行业的教师也在抱怨教师难做时,就应该视为不正常了。
师范院校毕业的孩子大都家庭条件不是很好,这部分孩子都希望通过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从而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然而,教师职业收入不高,面对三尺讲台却望而却步,现在又面临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不太包容和理解的问题,更是阻挡了大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向往。
古训有: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这句话也折射出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尴尬处境。
教师这一职业,无论在经济方面、社会地位、情感方面都不是年轻人的首选,什么时候到了公务员争着去转行当教师,年轻人把当教师作为首选,教育才真正的令人羡慕,尊师重教才有了它真正的被人尊重的内涵。
国考面试90.25分!应届生公考小白的上岸经验分享!
我是如风同学,一名应届毕业生,在2020年国考备战上岸这条路中比较曲折又具戏剧性。公考的酸甜苦辣:满怀的期待,漫长的学习,淘汰的宣判,惊喜的转折.....燎原教育都一直陪伴着我。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公考路上,专业的陪伴是我们顺利上岸的最好助力。接下来就讲讲我成公上岸的故事。
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是真
如果让我回忆笔试备考,待在图书馆的苦闷又回到我的脑海里来。没课的日子就要赶在图书馆开门前蹲一个靠窗的位置,好开始一天的学习。日复一日听网课看视频,刷题和模考,燎原会来学校讲公开课,送我历年真题,也可以咨询一些问题。不论报班还是自学,每个考公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里,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这是一段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被感动的日子。我那时也不知道自己学得咋样,也不敢想一次就上岸,毕竟好几百个人争夺一个岗位。所以大家笔试阶段跟着机构学也是有好处的,能有系统性的资料,有氛围和督促,不至于盲人摸象。
一月份,我也没蹲成绩,想着要是笔试考个第几十名的也不至于太丢脸吧?有一天在群里看见同学发网址说可以查成绩,心不慌手不抖地就查了一下。一看傻眼了,总成绩148.1,觉得有点虚高。我也不知道啥意思,咨询了老师,悄悄问了一句:“请问考145+的同学多吗?”
老师直接就让我准备面试了。我还不信,只出成绩不出名单的当晚我凌晨三点多还没睡着。第二天中午11点,名单出来了,第二个晚上到凌晨三点也没睡着了。然后开始要报个面试班。
1月8号出的名单,1月13号我们就开始面试学习。学习面试要趁早,哪怕自己平时说话滔滔不绝,面试一答题,就开始支支吾吾,语无伦次,于是面试小白就开始从头练习说话了,只是那一天,我的助教示范答题,我才知道,有人可以全程脱稿微笑得体不卡壳,金句随口而出,例子随便就举。助教示范答题结束后我有点后悔没录她视频,严重怀疑助教是不是学播音主持的。
后来疫情出现了,老师每天都会找题,组织我们分小组线上练习。小组内每个人答完题之后,就会进行讨论,答题的内容和形式表达哪里是需要修改的,默默记下考友的亮点和金词金句,大家也乐意分享好点子,新创意。那段时间里,真的扩大了知识面,积攒了很多答题的内容,形式上也慢慢变好。
我也会对着手机录像答题,一次性把十几个视频发给老师,老师会认真看,并且提出很多建议,有时醍醐灌顶,在实战派老师指点下进步很快。后来和其他同学聊天中,才知道其他机构的老师,课后不可能如此服务学生的,即使有点评机会,也不会很多。
苦难即临如乌云,身在其中仍不知
时间来到了六月份,戏剧性的经历要开始了。虽然笔试进面分数不低,我笔试不是最后一名,面试学得又挺开心的,身边的人都觉得我稳了,我自己也飘飘然。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兽巢虎穴有多险。
收到通知六月底就组织面试了。先面试的考友们,面试结束出来后会给大家统一讲讲流程和注意事项,老师也会给每个人一些叮嘱。比如说,我平时答题就有个口头语“呢呢呢,那那那”的,答题还喜欢超时,老师都会考前一一提醒。
6月24号,我上了考场。结构化小组我是C号,听到A、B号答题我心里就乐了,以至于有点得意忘形,后来才听说今年面试规则改了,由原来每道题2分钟变为3分钟,时间一长,我就爱说过头,当晚出成绩,很遗憾没有进入体检。后来回想,就是超时了,中途完全不提醒,但是违反面试规则被扣挺多分。
当时有点难以置信,想不通,仿佛五个多月努力就白费了。哭也哭不出来,当晚在酒店,都听见隔壁房间的一个女生嚎啕大哭,我心理就想:“有什么好哭的,能哭出来的委屈那不叫委屈。”原来当委屈到连眼泪都没有了,那就尝到公考路上的痛了。心里就是麻木的,到第二天下午都是吃什么吐什么的状态,几天后患上了不能见风的毛病,明明天气很热,就是不敢吹一点风扇。一直也吃不下饭,我妈妈还以为我要减肥不肯吃饭...
这是心病。考公路上,希望大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申论真题——绝望中的不绝希望。要有逆境中的坚韧,困境中的倔强!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老师鼓励我省考,省考职位表一出,老师马上就语音电话帮我分析职位,真心辅导我们。那时候也说了,“所有同学都认识这么久了,都是有感情的,有谁没过的他自己也难受得很。(上篇)
太难了,找工作也太难了吧……
等了好久了,终于打电话说要面试了,说要准备核酸检测。
于是马上就去核酸检测,等着通知面试。
等了好几天,今天又通知因为疫情原因,年前不面试了[泣不成声]。
要等到过年后。
算了,我还是回家过年[泣不成声]。
准备考试吧。
ps:就是太心疼我的钱了[酸]。
#成都找工作#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有着大小年之说,赶上参加考试人少的小年就可以暗自庆幸分数稍微低点也有录取的可能,但是若赶上人数爆棚的大年,那没个一百三四十分连进面试也不要多想。考试里大年小年的周而复始显示了周期的存在。
身边可以举出周期的例子还有很多,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四季轮回也是一个周期。身边还能看出周期性规律的莫过于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吃喝了,比如肉和菜。前段时间刚开始感叹菜比肉贵,这几天猪肉又重新涨了回来,再次给我们的吃肉自由施加了不小的压力。
肉与蔬菜价格的变化说到底是和市场供需水平有很大关系: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反之供不应求的话价格又会上升。但经济学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周期里也蕴藏了无数的变化。#菜比肉贵?吴晓波谈周期#
财经作家吴晓波今天上午公布了今年的年终秀主题—— “周期之魅”,他将于12月30日在厦门进行跨年演讲,相信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在他的年终秀里找到适合自身的运用周期之道。 #吴晓波品读周期魅力##2021吴晓波年终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