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20年时间,花了国家那么多钱,搞成这样,我是有罪的。”1993年,高伯龙主导研制的激光陀螺工程样机在专家组进行鉴定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他内疚极了,说了这样令人痛心的话。高伯龙是谁?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高伯龙,原籍广西岑溪,1928年出生于广西南宁。小学时,高伯龙就曾辗转南宁、梧州、杭州、武昌、岑溪、宜山多地求学。1951年,高伯龙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54年,高伯龙被选调到哈军工,当了一名教授,教授理论物理。1970年,高伯龙随哈军工南迁到了长沙。也就是现在的国防科大。而早在1960年,美国人就率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1963年,美国人就做出了激光陀螺仪的实验装置。1972年,美国人就研制出了一款名为GG-1300型激光陀螺。到了1975-1976年,美国人更是把激光陀螺成功运用到了战术飞机和导弹上。毫无疑问,美国人在激光陀螺技术上领先中国好几个段位。既然美国人领先,他们就不允许被其他人超越。1960年代,中国开始了激光陀螺的研究,但是由于美国严密的技术封锁,研制被终止。1971年,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将写着两张激光陀螺大致技术原理的小纸条交给国防科大,这被称为研制激光陀螺的“钱学森密码”。但很遗憾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钱学森密码也一直未能被破译,中国激光陀螺的研制工作依然止步不前。直到1975年,高伯龙加入到了激光陀螺的研究。他很快弄清楚了激光陀螺的原理,并且在这一年的11月,在全国激光陀螺学术交流会上,高伯龙提出了中国独有的四频差动激光陀螺方案,而不是仿效美国的“二频”。这让当时的一批人吃惊和哗然,高伯龙因此饱受批评。“外国有的、先进的,我们要跟踪,将来要有;但并不是说外国没有的我们不许有。”高伯龙坚定地说。1984年,高伯龙主导研制的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实验室样机被鉴定通过。但美国此时已经下马了“四频”,高伯龙又在一片争议之中,饱受批评。美国都下马了,我们研制得出来吗?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高伯龙知道,美国当时下马“四频”,是因为在研究中犯了关键性的错误。1993年,高伯龙终于研制出了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工程样机。但在鉴定过程中突然出现了问题。有专家认为这纯粹是浪费了钱,要求高伯龙停止。高伯龙愧疚地说:“我花了20年时间,花了国家那么多钱,搞成这样,我是有罪的。”但是他又心有不甘。于是高伯龙在专家组面前立下了军令状——要在一年内一定解决此问题。1994年,激光陀螺工程样机鉴定终于顺利通过。与此同时,他们研制的号称“检测之王”的全内腔He-Ne绿光激光器问世,引起轰动。中国成为继美、德之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美国人是狡猾的。这时候又重启了四频激光陀螺的研究工作。而高伯龙花了20年的时间,终于破译了“钱学森密码”。这时的高伯龙,已经66岁了。1999年,中国导弹用上了激光陀螺仪,中国导弹有了一双激光眼。不仅如此,后来,高伯龙还让中国海、陆、空、天的各型装备都有了“火眼金睛”。2008年南方冰灾,电力供应紧张,国防科大实验室只有晚上才供电。已经80岁高龄的高伯龙为了工作只能昼夜颠倒。老伴十分心疼:“你都啥岁数了,咋就不知道悠着点干。”高伯龙却回答:“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要抓紧!活着干,死了算,一天不死一天干!”2017年夏天,高伯龙的病已经很严重了,他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他靠在病床上,对前来看望他的老搭档丁金星说:“老丁,新型激光陀螺的研制,我怕是完不成了……”话还没有说完,老人的眼眶里已噙满泪水。老搭档也落泪了。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2017年12月,高伯龙因病逝世。回答一下开头的问题——高伯龙是谁?高伯龙是“中国激光陀螺之父”,是中国激光陀螺专家,是中国的科学家。不得不说,爱国这两个字深深根植在老一辈的科学家心中。这应该和他们成长的年代——战乱频繁,国破家亡,民不聊生,有很大关系。但如今中国富强,老百姓安居乐业,反倒有很多人不爱国!这令人震惊,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朋友们,你觉得呢?
#我要上 头条#
玉林市正在积极与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医药学院对接。
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建议“大力支持我市(玉林市)医疗事业发展 ”,其中提到“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目前面临转设独立办学问题,建议我市积极对接,将该校落户我市仁厚教育集中区(三期)。 ”
关于网友建议玉林市对接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的建议,玉林市网友留言回复办回复,“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医药学院具体承接还在遴选单位,需要国企或者地方政府教育投资资金投资。目前市政府正在积极与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医药学院对接。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医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举办 。
该校最终到底落户哪里?广西有多个市在争取,如柳州、北海、梧州,等,主要领导都曾经到校谈论有关转设事宜。#教育##南宁头条#
#年轻人一定要去大城市吗#我的建议是年轻人不一定要去大城市才能有好的前途。主要看一个人自身的素质和拓展能力,还要根据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才能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也许有的人目标宏伟而远大,有的人则只求自食其力;有的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有的人则适可而止。无论如何,一个人总要有点基本的想法和现实的理想,那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吃等死”的想法和做法是万万不能的!
我们每一个人理想有大小,事业有轻重,但做人的理念和道德不能丢!老一辈的英雄们,为了让我们今天能有幸福生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杨靖宇,他们在敌人的炮火和屠刀下英勇无畏;雷锋在平凡的部队生活中,“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非凡的事迹,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扬,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年轻的驻村书记黄文秀,是2016年北师大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她选调到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2018年3月被派到乐业县新化镇大石山区的百坭村任第一书记,她坚持吃住在村,周末很少回家,带领群众脱贫攻坚,致全村88户418人脱贫,在从家返村途中突遇山洪,牺牲时年仅30岁。。。。。。
这些看似普通的英烈们,他(她)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人生的意义。他(她)们都没有在大城市生活和工作,而他(她)们的人生却永被传颂,永放光芒!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名单正式公布!
经专家评审、自治区教育厅审议,拟遴选(认定)184门示范课程,其中普通本科教育课程79门,研究生教育课程10门,职业教育课程90门,继续教育课程5门。
你的母校有入选吗?#高等教育# #广西#
74年,一个美貌的妇人出现在中南海,还声称自己的是毛主席的“广西女儿”,是专程来看毛主席的。
卫兵活了这么久,确实没见过这种阵仗,迷惑的小脸一红,就立马跑步去报告了。心里确实一个劲儿嘀咕,毛主席怎么会有一个广西女儿呢?这人到底是谁啊?
岑云端和毛主席的缘分要从一段舞开始说起。
1958年,她被选调进入了舞蹈队,在一次特殊伴舞中,与毛主席相识,并且有过共舞一曲的缘分。
毛泽东跳舞时,很是爽朗的大笑,边跳边聊,也让第一次和领导共舞的他放松了不少。
一直到1966年,她才因为结婚离开了中南海,前往了新疆,而后又成为了普通的舞蹈教师。
可那份共舞的情谊,她一直都记在心里。直到1973年,她才找到了机会来中南海看望毛主席。
在听到卫兵的汇报时,毛主席赶紧坐了起来,装作一副身体状况良好的样子,嘴里嘟囔着”我的广西女儿来看我啦!“
“主席的身体还好嘛!”岑云端也很担心毛主席的身体状况。
“好多了好多了,来都来了,就多住几天,过了年再走吧!”毛主席特地邀约这位“广西女儿”一同过年。
在那几日里,毛主席常常询问他边疆和广西人民的生活状况如何,比起亲人探望,更像是工作汇报一样、
当然岑云端也乐在其中,还和毛主席屡次聊起了广西的历史和自己在家乡的所见所闻。
#头条创作挑战赛##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中国式亲情#
广西高校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申报工作培训会顺利召开
为切实做好我区高校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申报工作,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能力,助力我区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再上新台阶。5月12日,由自治区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指导、广西本科教育发展研究院(南宁师范大学)主办、广西标杆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申报工作培训会顺利召开。自治区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李美清处长,南宁师范大学隆广庆副校长,我区拟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的课程负责人及各高校教务处课程建设管理人员共2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校创新创业学院范建春院长主持。
李美清处长代表自治区教育厅致辞,李处长简要介绍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回顾了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背景与遴选情况以及广西组织开展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遴选情况。李处长指出,我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区外兄弟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是各高校课程建设水平不均衡;二是课程建设质量不高,在全国层面竞争力不强;三是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据此,李处长向各高校和课程负责人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二是要加强组织;三是要加强审查;四是要加强保障,切实做好我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申报工作。
随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居烽副主任作题为《一流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要求与教学实践》的专题报告。居主任梳理了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的实施、课程教学的质量体系等内容,针对“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以及“社会实践”四类一流本科课程的特点,分别阐述了各类课程的建设核心要点,解析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审查指标和评分标准。从宏观政策层面到微观具体课程建设都做了详细阐述,内容丰富、精彩务实,增进了参会人员对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理解。
南宁师范大学郭琳副教授作题为《一流本科课程申报策略、方法与实践》的专题报告。郭琳副教授以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和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创新创业基础》以例,分享了在申报书的撰写和教学设计样例的编撰方面的宝贵经验,极具实践指导性。
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妍老师在线做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工作常见问题解析》的专题报告。王妍老师分别解析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材料的准备、推荐原则、推荐程序、认定与评价、认定后管理以及组织工作要求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对第二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的具体事项也作了详实而有针对性的讲解。
本次培训会气氛活跃、互动积极,培训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兼具实践指导,针对性强,效果突出,现场参会人员受益良多,对我区高校高水平做好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申报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也将有效地提高我区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与申报质量。
【服务社会发展】广西2022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创新团队研修班顺利开班
10月16日上午,南宁师范大学承办的“2022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创新团队研修班”开班仪式顺利举行。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院长唐锡海,以及来自全区线上线下学员代表共计90余人参加了开班仪式
唐锡海教授代表学校向全体学员能够克服困难从全区各地来参加培训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学院办学历程、办学成就、发展规模、师资力量等情况。唐教授就“创新团队研修班”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作了全面说明,对课程方案设计、专家团队遴选、培训活动策划、培训方式优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2022年中职学校教学创新团队研修项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由知名专家、名师承担培训专业相关理论课程,并依托知名中高职院校资源,为培训学员建立实践学习平台。学员通过观摩学习、聆听讲座、研制方案、分组实践等形式,实地实景体验学习名校名师的教学创新活动,更加助力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综合提升。面对疫情下的教学实际,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积极应对,让学员培有所得、培有所获,充分展现创新团队研修的示范、辐射、引领、带动作用,为确保中职质量型扩招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