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亲情",他害了自己害了家人……
违纪违法事实
程君标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违反组织纪律,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权为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利用职务便利,单独或伙同特定关系人非法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财物,数额巨大,涉嫌受贿犯罪。2020年9月,程君标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经法院审理查明,2017年至2020年间,程君标利用职务便利,与其胞弟程某颜结伙或单独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102.3025万元,并为行贿人员谋取利益。2020年12月,程君标因犯受贿罪被常山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对违法所得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忏悔录摘录
我作为领导干部不仅没有在树立良好家风、管好身边人方面带好头做表率,还放纵甚至纵容自己弟弟在分管领域范围从事工程项目建设,形成家族式腐败。戒心之失、私心之长、贪心之胀,使我在金钱和法律面前选择了金钱,作为一个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我违背了初心使命,走上了一条违纪违法的不归路。事到如今,除了悔恨还是悔恨,但已无法挽回。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衢州市纪委市监委)
此题最相思,愿君多采撷
常识判断
对下列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兰亭序》记叙了兰亭周围山水
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
B《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纪念“安
史之乱”中罹难的亲人而作
C《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浙江富
春江一带的山水景观
D《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清明时节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景象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A项《兰亭序》为王羲之写的序文
手稿,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
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
无常的感慨。该项说法正确,排除
B项《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
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此文
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颜季明
之父)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
挺身而出,坚决抵抗,取义成仁,英
烈彪炳之事。该项说法正确,排除;
C项《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
公望创作的纸本绘画,中国十大传
世名画之一。以浙江富春江为背
景。该项说法正确,排除;
D项《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
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
见的存世精品。该图生动记录了中
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
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
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
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
写照,而非描绘路上行人情绪低落
的景象。该项说法错误,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艺术#公务员考试# 20211128
学不可以已,开卷有益。
古时,有个穷秀才,因为没有本事,经常被老婆骂,活得十分窝囊。秀才虽然别的不行,却十分擅长画鸟。一次,他又被老婆赶出家门,无意中在一面墙上看到一副无头鸟的画,便顺手补了上去,没想到却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穷秀才叫房德,家境贫寒,苦读诗书十几年却没考取任何功名,家里全靠房德妻子贝氏织布过日子。房德妻子说话恶毒,又小家子气。
冬天到了,这天房德看见妻子做了两批布,就叫妻子给他做件御寒衣服。可妻子却拒绝了,还骂丈夫没有出息,靠女人吃饭,房德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
房德衣着单薄的在街上游走,饥寒交迫,寒风瑟瑟,又下起雨来,房德只得跑到一座寺庙躲雨。不一会雨停了,房德转身要走,却发现墙上有一幅禽鸟画,可是没有鸟头。于是他跟和尚借了笔,补上鸟头。画完后,突然跑过来一个汉子:“老大,我等你好久了。”说完拉着房德就走。
不一会,房德被带到一座破烂宅院里面,周围站着十几条汉子,都拱手道:“大哥,我们终于等到你了。”原来这是一帮强盗,他们想找个读书人做头领,就出了一个无头鸟的画,如果谁补了鸟头就认他做头领大哥。
房德是读书人,不愿意做偷鸡摸狗的事情,拒绝了。可是这帮强盗威胁他,如果不做就杀了他。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房德为了小命只好答应。强盗们见房德答应了,立马给他换了新衣服,请他上座,好酒好菜热情款待。
酒足饭饱后,强盗们就和房德商量,去抢劫一富翁。房德听了他们的分析,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没想到房德他们运气太背,一干人刚一进门就被抓了起来,扭送到了衙门。
知县大人李勉为人宽厚,他审理房德案时,发现他是个风采非凡的读书人,误入了歧途,心里有意放他。于是到了半夜,李知县授意狱长放了房德,还给了他盘缠让他逃到外地去。李知县因此被罢官为民,带着妻儿回了老家。
李知县回老家后,在家待了一年,总觉得无所事事,就想着到南山访好友常山,带上三个仆人就上路了。
这天在路上恰好看到一对排场颇大的官兵,一边走一边呵斥道:“县令大人来了,还不快下马行礼。”李知县四人都恭敬退到一边,抬头看时正好看见县令竟然是房德。房德也看到了他,走过来拱手道:“恩人,我终于见到你了。”说完不由分说请李知县到县衙叙旧。
房德见到恩人,十分高兴,盛情款待李知县,并留知县在县衙住了十多日。期间房德天天陪李知县,两人无话不谈,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甚至公务也丢在一旁不管,李知县心感愧疚。
这天,房德回家跟妻子商量,送什么礼物给恩人。妻子本人个气量狭小的人,见房德说要给李知县1000两银子,妻子瞪大眼睛说他疯了,心里肉疼得很。转身生出邪念,妻子竟说李知县是故意来讨恩情的,给少了说忘恩负义,给多了以后贪得无厌是个无底洞。妻子还撺掇丈夫杀了恩人,免得日后受他胁迫,供出丈夫曾经是个盗贼,坏了丈夫的名声。房德听了竟然觉得有道理,便决定会衙门叫人烧了书房,烧死李知县。
正所谓隔墙有耳,房德夫妻的对话,刚好被前来想要辞别的李知县听到。李知县立马回房叫人仆人逃出了县衙。等房德从家里赶来,发现李知县已经逃走了。
房德不想留下这个祸患,妨碍自己的仕途,拿了300金去顾刺客刺杀李知县。
再说李知县四人怕后有追兵,一口气赶了六十里路,直到马儿跑不动了,才找了家客栈吃饭休息。客栈老板见他们匆匆下马,以为是盗贼,小声问他们去哪里,赶得这么急。李知县赶了一天路又困又饿,心里那个气正无处说,就一股脑儿把被房德要害他性命的事情说出来。这些话刚好被站在外面的刺客听到,刺客知道自己被房德骗了。
刺客本就是个侠士,最讨厌忘恩负义的人。听完李知县和店家的对话,转头就赶往房德家里,房德见到刺客回来以为事情已经办成,就请刺客上坐,正要拱手感谢。刺客举刀骂道:“你这忘恩负义的家伙,居然敢骗我,拿命来。”一刀下去,房德人头落地。贝氏在一旁吓得直哆嗦,跪地求饶。刺客二话不说又是一刀过去,贝氏来不及说,人就倒下了。
李知县捡回了一条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后来李知县又官复原职,一路做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汧国公。
故事改编自《警世恒言》,房德本是个穷秀才,因李知县的宽待才有了后来的富贵享受,奈何他是个爱面子没有主见的人。先是怕李知县和王太把他以前的事情抖出来,所以不让其他人服侍。接着又受妻子蛊惑,竟然雇人想杀害恩人,幸好刺客是个行侠仗义的侠士,不然恩人就成了刀下魂。这样恩将仇报的人死有余辜。
房德妻子贝氏是个不折不扣的毒妇,不仅不劝丈夫报恩。反而教唆丈夫杀害恩人,真是猛虎口中剑,长蛇尾上针,两般犹未毒,最毒妇人心。如果房德有个知书达礼的妻子,也许就不会酿成大错。
李知县宅心仁厚,帮助别人不求回报。人行善事,必有善报,李知县常常做善事,宽待他人,所以后来他才能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