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样样好吗?别那么夸张。江苏富不富,实际上看看江苏职工收入就行了,别动不动看那统计数字,你信?
看看职工工资便知一切。只有职工收入高了,才能谈得上富不富,对不?
先以苏南为例。苏南企业在职职工的工资普遍在5000元以下,而职工退休工资普遍在2800元以下。(以上不包括苏南公务员工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性质的工资)。
再看苏北,苏北企业在职职工的工资普遍在3000元左右,而企业退休工资普遍在2000元左右。(以上不包括苏北公务员工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性质的工资)。
苏南与苏北的退休工资是连涨了18年后才涨到现在这么点的,可笑至极不?比如我的邻居今年83岁了,工龄28年,至今退休工资还不足3000元,要知道他已经83岁了呀,一个月工资都赶不上刚工作的公务员10天工资!如此,那么那些60多岁、70多岁的人呢?他们退休金岂不是更少得可怜?对,这就是奇葩。比其他省份还低!
有人说江苏平均工资网上公布已经9000多元了。打住!
请别讲江苏工资平均是多少,谈平均实质是在耍流氓。因为职工的构成比例,绝大多数都属于普通职工,而公务员国企职工只占小部分。如果把他们工资都放在一起这么一平均,那问题岂不是啥都看不出,不是毫无意义?
面对当前高物价、江苏2000元左右退休金的大量退休人员该如何生存呢?他们到底富不富?谁能负责任的给句话。。
我孩子两同学去年考上公务员 一苏南 一苏北 新入职 苏北那位公积金3500每月双边 苏南那位公积金4000+每月双边
在老家县城没进体制内的高中同学,
过得都很一般,甚至可以说过的不好。
大家看看身边的同学是不是这样的。这里的体制内包括公务员和在编事业单位。我的老家在苏北靠海某县城,经济活力还算尚可吧,今天和高中的哥们聊天,发现回老家发展,没在体制内的过的都很一般。我哥们大学读的是江苏警官学院、一毕业就回到了老家县城的公安局,当了公务员,老婆是也是我们高中同学,读的师范,在编公立小学老师。
他们两口子的职业是县城最让人羡慕的,可以说是黄金搭档!孩子读的是当地排名数一数二的小学,还有了二胎,压力舒展,基本上可以确保法定节假日休息、房子至少2套+,都是靠近好的学校…没进体制内的同学方方面面真的没法比,不管干啥职业。
如果在老家进不了体制内、家里又没有有效的社会关系的话,真的不如在外面拼一把,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失去的,还怕什么失去…
苏北小镇,跟20年前几乎一模一样,就像被时代遗忘了一样。
中秋回老家小镇子上看了看,小镇子还是保留了20年前的样子,没有太大变化,在学校门口,想起上学时的场景,感觉就像是昨天一样。
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并没有给小镇子带来改变,镇子上的工业企业寥寥无几,没什么经济活力,本地消费主要靠公务员、医生、老师带动,年轻人越来越少,看不到什么未来。
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要依靠工业,没有工业支撑,很难有大的发展,不管是镇子还是城市,到最后只会变成一潭死水。
小镇子的未来在哪里?20年前是这样,20年后可能还是这样。
我是女生,家住在苏北一县城,毕业后就考上当地公务员,获得一份传说中除了自己所有人都满意的工作,工作两年结婚,两家父母住的地方开车不到半小时可达,经常与父母聚餐,旅游,生活似乎可以安稳过下去。
当时不愿意留在大城市一是大学生活让我深深感觉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造就不同性格,还是家长与我最意气相投,二就是大城市的通勤真是让我惶恐,去上海找在那工作的朋友玩,每天需要花4个小时在地铁,公交上来回倒,经历一次后就再也不想尝试。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其实大城市小县城物质上的差距也逐渐缩短,吃穿用度可以通过网购代购无限靠近大城市,接触的信息大致相同,毕竟无论生活在大城市还是小地方,刷的都是同一个知乎,微博。县城城市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如果只考虑物质生活,小县城还是相对舒服的地方。
但是!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真的让我无比厌恶小地方,厌恶到想放弃所有的小县城福利逃离。
小地方最恐怖的地方是什么?不是温水煮青蛙,不是落后闭塞,而是不能接受一点点的不同。以前我对这点没有深刻的体会,只能从朋友身上稍微感知一点。我们单位的同事已经可以说是县城综合素质相对高一点的群体,但是在求同存异这一点上做的事真是让我无比恶心。
我有一个朋友,性格好,能力强,人缘也好,可能在别人看来不适合当朋友的缺点就是是个男生。我们志趣相投很谈得来,但是绝对的只是朋友,因为他只对小哥哥感兴趣,我只对我对象感兴趣(求生欲很强了)然后我们就形成一个有同事有同学有朋友的小团体,当然我对象也是小团体活跃分子,我朋友和我对象关系也很好,我对象看待我和朋友的关系就如同看好闺蜜,大家都是坦坦荡荡真心当朋友相处,经常在一起约局聚会三国杀,有时会一起逛超市,旅游之类的,但是大家知道,小团体又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凑齐,就会偶尔发生两三人一起的时候,偶尔的偶尔约逛超市没人去就我俩人的时候,而且我们还都觉得食堂难吃,每天凑单叫外卖。然后这样的日子一阵子之后我就听到了各种流言,班上传言我们有不正当男女关系,我的天,我顿时想到了我的高中,以严厉变态而著称的县级最好的高中,萦绕我高中三年耳畔的新词汇叫,男女生交往过密。
万万没找到,我以为上大学就自由了,大学老师教我做人,我以为上班了就自由了,身边的父母教我做人,终于找个同样热爱自由的对象结婚了,终于遭到了社会的毒打。我这个因为从小被管的严严实实学习的乖乖女终于有空实现朋友自由的时候,又被我们广大热心群众舆论的力量狠狠拍死在沙滩上。
对的,整个社会就是管你,无数双眼睛要盯着你,管你吃饭放屁,没对象议论你为什么不找对象,不结婚议论你感情不合,结婚了没孩子议论你身体不好,有孩子了吧又会议论你孩子是不是你的。男女的那点事被他们来回咀嚼,回味无穷,什么?男女有纯友谊?不可能的!
我哭丧着脸跟对象说,朋友说,他们反应先是哈哈哈,然后开始骂骂骂,大家在一起痛斥长舌妇或男之后,我还是一肚子愤怒委屈和不解。
我这人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研究每个不合理事情背后的原因,这样会觉得噢原来情有可原,给自己一个理由同这个世界和解。我想了很久为什么有流言存在?我没有得罪过谁总有人针对我?接下来我应该怎么做?
第一个问题,一是因为闲所以空虚,因为自身空洞无一物所以只能通过汲取外界来填补自己的生活。我对比过我的同事和在大城市工作的朋友,一个是生活里只有上班带孩子,一个是音乐滑雪摄影兴趣全方位发展,前者恨不得把你祖宗八代都扒出来说,后者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连看都不想多看你一眼。二是因为低俗的社交,没有共同兴趣或者说是没有兴趣,饭局聊天就把男男女女的关系拿出来细细品,毕竟花边绯闻足够带劲,而性又是没有门槛的话题。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因为在小县城,不一样是原罪。长得稍微突出(求生欲来一发,朋友给我的回答就是,因为你长得漂亮,所以有人就想关注你,攻击你,虽然我也没觉得我哪好看,要是我真好看为啥也不给我带来点福利,老整这糟心事);生活理念不同,我不愿意过着毕业工作结婚带孩子的生活,我和我对象都想和有趣的朋友在一起,我们想要自由,我们已经被管得太久太久,又快要承受家庭的责任,我们只是想过得开心一点,我们妨碍到谁了?
第三个问题,怎么做?长辈苦口婆心劝我反思,和异性朋友保持距离,回家做贤妻良母,在班上做奋斗青年,我知道是为我好,我有过退缩,但是凭什么呢?我要为一堆大嘴巴而活?有病的是这个环境而不是我!
我被误会和我有不正当关系的朋友,惆怅地说,为什么之前我跟男同事玩的好,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我,现在跟你玩的好,也被说,是不是只要跟我玩的人都会被人说?
这种时候我们都无比想逃离当时原则的安逸生活。
所以,在小县城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是一种暗流,一片平和下隐藏无数漩涡,要把所有的异类都卷入其中。
#我要上微头条# 我是1982年7月参加工作的,公务员,二级主任科员,2020年11月份退休,工龄38年,退休金7300元;坐标苏北。
@大学就业那些事 二级主任科员属于正科级,退休金拿到7300元,江苏省养老金确实高啊,比大多职人员工资还要高。这说明养老金基数、指数、当地社保平均数额及个人账户金额高,有密切关系。总而言之,公务员养老金要远高于企业、事业单位,尤其是企业。差不多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是最低的。
同样是江苏省的教师,苏南和苏北大有区別,在苏州一个教师的收入,比公务员底一点,和苏州的事业单位一样,我有个朋友,他小孩20年加入教师队伍的,是一个小学教师,一年的收入在15万左右。还有二个假期,是女孩子理想的职业。
这样的收入怎么样?
江苏苏北某市区,中小学一级教师,教龄21年,工资上卡约6050每月,公积金3712元每月,绩效工资大约16500每年,年终奖5000每年,延时服务费估计也是5000左右每年,做班主任还能加5000一年,如果在农村工作,估计还能多800一个月。
这样加起来大约一年十五六万,比起大多上班族是好一些的,你觉的呢?所以现在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编都很难考,甚至出现六七百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起点本科,读书不易,且行且珍惜!
“我高中同学有三个不在了,大学同学有两个不在了,有时候我觉得死亡离我们很近……
可是现在没有办法,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必须硬着头皮干!不但我退休再上岗,我爱人是高中老师,马上退休了,想到南京来看看能不能办个补习班,贴补房贷。”
这是我认识的一个熟人老李最近常念叨的一句话,特别是南京最近二手房房价貌似有点下跌,他念叨的更狠了。
很明显感觉最近老李是压力越来越大!
以前房价一直处在上行期时,老李每天看着南京房价,总是得意的说,我在房子上赚的钱比我一辈子的工资高多了。
老李18年前在江宁花5000块一平买了某恒大的楼盘,这套房子虽说一直没有出手,但是账面资产已经盈利近200万。
老李沉浸在这种喜悦中,几年前儿子贷款在仙林买了一套房子,用作婚房,每月房贷一万左右。几年前买的,房子也是升值了。当然儿子自己供着一套房,也没什么盈余贴补家里了。
老李趁胜追击,胆子越来越大,前两年又在某地铁口买了一套200平左右的平层,贷款230万,月供2.5万左右(具体没问)。房价一直上行的时候,老李那种运筹帷幄人生大赢家的感觉非常好。
可是最近很多大v都预测房价要跌,南京最近二手房成交,老李的脸色越来越重了,老李是苏北某县城公务员,爱人是同地方的一名教师,退休在即。儿子自己每月也要供一套房子,所以这个两万多的贷款老两口在供。
目前两人的收入可以供得起贷款,但是老两口不敢松懈,退休了还要争取再上岗,如果不是被房贷绑架,两人退休后的生活完全可以诗和远方,现在老李什么想法没有,只想身体好好的,早点把贷款还清。
如果老李不买这么多房子,老家的别墅,老两口相当可观的退休收入,生活质量还是相当可以的。如今老李退休再上岗,看老板脸色,让退休前风光无限的老李还是有点不适应的。
你们觉得南京房价还会再涨吗?#南京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