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朋友所在的公司面试,她是财务主管,要招个出纳,工资不算高,6000左右,扣了金到手估计就5000多一点吧,路程也挺远的,路上单程一个半小时,我目前还在职的,但是效益不好,一周只要去一两次,发最低工资,所以这个到底要不要去呢,现在就看我自己,我如果愿意就能入职了,而且原来单位我也可以周末去兼职做做。原单位已经做了二十几年了,已经做习惯了,如果不是效益不好也不会想着跳槽,所以也很纠结,之前陆续也面试过几家,有些我满意的对方不满意,对方满意的我又不行,工作陆陆续续找的我都很烦躁了,再这么下去我可能要抑郁了[流泪][流泪]
考上事业编就万事大吉了么?
并不是,这才是万里长征的Di一步,下面你需要做的是:
先来说几点:
1)考上事业编是可以继续考公务员的,如果你准备继续考公务员,且上级行政部门有专业对口岗位,那么借调去机关办公室,经常接触办文办事办会,有利于面试和申论水平的提高,另外事业编也是可以转公务员的。
2)在职学历是人人都要做的事情,除非你已经是博士,不然你靠什么评职称?在职学历虽然没有全日制学历硬,但有了总比没有强。
3)如果你想当咸 鱼,那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做一个人畜无害的小白兔,多干些合群的事情。和同事出好关系,不出意外这些人是你下半辈子蕞熟悉的人。
事业编能够上岸,背后的努力只有自己知道,虽然好考,但是竞争也是有的。上岸后只觉得这是自己努力应得的。
我是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上岸的,那来说说我这一个月都怎么做的:
公基用到的资料和辅助APP:粉笔教材、王治国蓝宝课、李梦娇口诀、粉笔5000题、真题、半月谈、粉笔APP、番茄APP
职测用到的资料和辅助APP:粉笔教材、王治国蓝宝课,粉笔5000题,真题、粉笔APP、番茄APP
Di一阶段:10天
先把粉笔教材大致过一遍,然后按照模块复Xi,一般是上午看王治国宝蓝课,记忆相关知识点,下午做粉笔5000题Xi题以及纠错。
第二阶段:(10天)
上午跟着粉笔APP,做套综合测试题,并做易错题订正,把相关的易错知识点记住,然后跟着李梦娇口诀加深记忆。
第三阶段:(10天)
刷粉笔5000题和综合测试题的易错题部分,这个阶段重点记忆易错部分。并且跟上历年真题,一天两套,一套按照考试的时间刷,一套按照自己的时间刷,易错的知识点重点记忆。
第四阶段:(5天)
回顾整个知识框架,自己易错的模块,做知识整合。
PS: 番茄APP 是做时间管理的,自己制止力不是很好的话,是可以帮助你一键锁屏的,还有自Xi室,可以跟大家一起学,为你学Xi营造氛围感。
别骂我,上岸事业编真的不是一件难事儿,用心学,选对岗位,不要选三不限,上岸就只是时间的问题。
可以考个试试看啊~说不定下个上岸的就是你!
一个市纪委的同志在职做了面试辅导的老师,而且带的学生全部都高分通过了面试,两年时间出了书,说实话在目前的体制内,笔尖哥佩服的还是老夏。
我认识的老夏,那时候他还是副科级干部,就开始做公务员面试讲解,起初出于爱好和热心,帮助刚入围的同学指点面试技巧,因为他是寒门子弟出身,自己也考了很多次,才进入公务员。他非常明白,报班的费用一般人承受不了。于是他开设自己的号,每天打卡一题。
每道题目,他都认真思考,以最适合考生和体制的语言回答面试的题目,完全和培训班是两种风格,而且他授课,答题思路犹豫一张网,只要学会了编这张网,考场上按照脉络来,面试就不是什么问题。
笔尖哥也是考过很多场的人,因为刚毕业没有什么钱,没有报培训班,所以自己找资料和真题进行复习,偶然机会认识老夏,打卡他几道题目后感觉醍醐灌顶,原来用体制的思维到公务员面试真这么简单。
后来我分别通过遴选到市,省直单位。这个时候我已经认识老夏,没想到他还一直在坚持打卡分析题目,他下面的学生已经有几万人,每次他的题目一出来,留言几百人。大家都对他的答题方式非常感兴趣!
有什么独特之处,在我看来。他的思维逻辑真的非常清晰,而且答题技巧言简意赅,而且方法非常有效。比如他会挑出20个经典故事让大家背,考场上你一定遇得到。比如他教你的辩证法,比如提出的类比现象。只需要打卡50题以上,你就好像掌握了秘籍一样。不怕自己张不开嘴说话。
当然,培训的氛围是自己练没法比的,在那种你追我赶的环境里,自己不敢放松,每天处于充实的状态,自感信息满满。
有没有想过,等你进考场那科,心跳加速,脑缺氧状态一片空白,自己准备的一大堆都用不上,只有平时的基本功发挥出来了,这是正常现象,包括我!我第一次公务员面试,自己练了接近上千题,也押宝了几十题,进面试考场,感觉题目熟悉,却感觉自己背的那些华丽词藻用不上。最后面试,只是险胜!
后来两次遴选,我按照老夏的思路进行了练习,自己工作了几年,更熟悉体制。用体制的语言答题,面试均是第一名,85分以上!我没有找任何朋友,也没有报班,只是自己一个人对着镜子模拟,安静的思考自己的答题思路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感觉自己进步很快!
如果你还在为面试每天焦虑,每日难眠,不妨试试老夏讲公务员面试,一个体制人讲公务员面试。思考现象的本质和提出的精准性,都是现在在体制外想不到的!只有外行才说外行话,而面试官喜欢听内行话!不信看看老夏的答题模式你就会觉得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金融管理硕士(MFIN)2023 级入学考试时间
根据本批次入学考试安排,定于 2022 年 11 月 26 日进行笔试,11 月 26 日和 11 月 27 日分批进行面试。(第二批次报名已启动)
笔试时间:2022 年 11 月 26 日(星期六)9:00-12:00
英语能力考试:2022 年 11 月 26 日 9:00-10:30
综合能力考试:2022 年 11 月 26 日 10:30-12:00
面试时间:2022 年 11 月 26 日和 11 月 27 日分批面试。
#在职研究生报名##双证研究生##免统考##双证硕士##在职硕士##2022年北京积分落户##2023考研##考研##考研建议##2023考研时间确定##中外合作办学硕士#
有一个朋友,在职的时候总喜欢借助休息的时间去不同的公司面试,岗位跨度很大。都以为他要跳槽。我问他:“你这样不累吗?”结果他的回答很值得我学习。
他说:“我这是看自己学习的沟通技巧是否好用,并且从这个过程当中我能看到我的价值提升。”一个人如果不与时俱进,很容易被行业淘汰。
朋友还因此总结了2点面试中的小心得,我觉得比较有道理。我分析给大家,如果有用的话可以找机会尝试一下。记住,一定要实操。
第一点:当你面试的岗位是偏技术岗的时候,怎么谈?
朋友说在他没有学习相关的书籍时,他犯过一个坏毛病。无论面试什么岗位,都喜欢夸夸其谈,大谈理想和自己的过往经验。但有时候,当场面试官反响不错,最后从没有消息。
通过复盘学习,朋友觉得可能自己说话的方式不对。为此他又面试了不少技术岗位,发现一个规律。这个岗位的部门负责人,不喜欢谈梦想。喜欢谈步骤,谈执行。
比如他更乐意听到你说1,2,3怎么做,需求方案要点有哪些,如何快速获得用户的反馈,并自动化处理。总之,他要的是干货。即使你要谈梦想,梦想中间一定要加一些实操性比较强的知识点。
第二点:当你面试的岗位是偏管理,偏带团队,怎么谈?
朋友曾经面试过一个公司的高管职位,成功过了前面2轮面试,最后一轮被老总亲自否认了。在这次面试里面,朋友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多强调自己在一线的经验,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有一线经验,脚踏实地本事应该是加分项。但在面试管理岗位或者高管职位的时候,如果你的表达让对方看不到一定的行业高度,企业一般很难聘用一个没名气的人。
本事像一些公司的高管职位都是猎头负责从其他公司挖人,想通过面试获得这样的职位,一定要注意自己面试过程中的表达放肆。
经验+看法+预测+实施的模式直接借鉴,在整个沟通过程当中,不仅仅要体现自己有基础岗位的悟性,能快速看懂手底下人的优劣,还得表现出自己对行业高度的认知。
这两点经验,大多数求职者都会遇到。早点想明白,面试的时候就会少出错。可能很多人觉得,你这位朋友一定是个职场老油条,不然怎么领悟这么多。
朋友年龄不大,95年的一个小伙,有大厂的运营经验。他只是喜欢读书,喜欢学习。他推荐我也读一读一茶的5本书籍,网络上爆卖了90000多册。
我看了之后,总结了3点。什么样的人要读书,什么样的人适合读这样的书。读完书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如何将读书的好处最大化。
第一点:什么样的人要读书
当你的职场圈和朋友圈受限,获取认知的空间较小的时候,一定要有读书的习惯,因为这能让你快速获取一些信息增量。避免自己与社会脱轨,丰富自己的认识思维。
第二点:什么样的人适合读这样的书
沟通和心理方面的书籍可以说是人人必备,但是我读完这5本书后的感受是,这样的书籍最适合职场人士。在职场会说话,懂心理能让你快速获得认可, 获取更多被注意的机会。
第三点:读书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如何将好处最大化?
其实我一直认为读书不是让我们直接获取多少的财富,而是让我们拥有更多获取财富的机会。想把知识变成财富,还需要你不停地实操,不断地复盘。读书的好处最大化,无外乎和我朋友一样,挤一挤自己的时间,把书中的知识拿去实操,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技能。
这5本书现在的价格活动力度很大,一共只要59.8,还包邮到家。平均一本下来不到12块钱,小投资大回报在读书这件事上体现得最明显。你可以拒绝过度消费,但一定要自己保持学习的态度。
这2个面试小心得,和这5本书的好处,以及我个人读完的一些心得,我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觉得有用的人起到帮助,关注@小熊论职场,学习更多知识。
#职场微头条##小熊解职场##小熊谈成长#
#乌鲁木齐头条# 最近好苦恼啊:通过了一家企业的面试,人家让我尽快去上班,但是我比较犹豫,希望大家能给我出个主意,到底该不该去!
首先我说说他们家的待遇情况,薪资在7000-8000之间,交五险但是没有公积金,而且最坑爹是星期六要上班,一周只能休息一天,而且职位还不错,但属于一家私企。
目前我在职的企业是一家国企,属于那种旱涝保收的情况,薪资不高在4000元左右,星期六日正常休息,五险二金,带薪休假、一年一体检,平时工作比较轻松时间比较多,但是职业生涯基本已定,向上爬升要靠人脉,属于那种可以看到退休后生活的情况!
我该如何选择,希望大家可以给个主意!
找工作第二周,又周三了,每天醒来第一件事今天该找什么样的工作,有没有约到面试。在疫情这个大环境下,不建议在职的小伙伴们裸辞。21届毕业生,也算是应届,有过近七7个月的实习经验,找工作发现很多需要工作经验的都是一年起步。不想将就就得花更多的时间去找,可现实却是约面试都要约不到了,接下来该怎么走真的有点慌了。
今年在职的小伙伴,就算接到了offer,也不要轻易跳槽哦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招聘的高峰很有可能今年直接凉凉。
现在的环境下很多都只面试不给offer,就一直都在审批中,很有可能直接等到年底,再正式招人,所以如果你是在职状态,千万不要轻易去接offer,很有可能,在你正式入职的时候会直接撤回,或者在你入职以后试用期间开除成本比较低,就直接开你。
不要想着直接撤回是违法,要承担责任,可是最多也就半月工资啊。不就等同于裸辞了嘛。
所以今年要保险一些哦。
10.26
忙碌的一个月
我想我是上岗以后,才真正体验到了在职备考的艰辛吧!从早忙到晚,晚上洗漱完刚好八点钟。对于我这种喜欢早睡的人来说,已经没什么精力去学习了……
距离国考还有33天。疫情愈发严重,事业单位面试的具体时间,不知何时才会公布,虽然上岸机会渺茫,但还是想体验一下面试的感觉。国考笔试?事业单位面试?两场没什么希望的考试,因为疫情交错在了这一个月中……孰轻孰重?我不清楚了……随缘吧!#生活日记# #学习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