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成绩即将公布,这四类人要迅速行动!
一、高分过线(高于近3年院校实际录取分数15分及以上)
考研初试能拿到高分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因为它代表着你过去所有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大家都应该明白,这只是第一步的胜利,在没有拿到考研复试的最终结果时,考研战役都没有定论。如果考生在初试获得了高分,却在复试摔倒,那真的太遗憾了。很多学校的复试比例在1:1.2-1:1.6之间,有些专硕甚至达到1:3,这意味着30个人中只能留下10个人,一般初试和复试成绩各占总成绩50%或更高,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
备考建议:
1. 可参考近几年报考院校的复试大纲和内容。一些院校会给出具体的复试细则和参考书目,同时多关注今年最新的复试大纲要求和变化。
2. 如果有条件,向在报考院校专业读研的学长学姐请教,尤其要请教专业课和复试的复习要点。

二、压线(初试成绩~近3年院校录取分数线)
压线的考生一定要两手准备,即目标院校复试和联系调剂这两个方式,要以准备目标院校复试为主,复试成绩占总分的40%或更多,因此,只要有一线生机,就有翻盘的机会。初试成绩不占优势,就一定要在复试上要比其他人更努力,只有
这样才能扭转初试排名较低的不利形势。
备考建议:
1. 按照一志愿复试大纲准备专业课学习,因为你还有机会参加复试,所以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准备复试。对于专业课或英语存在短板的同学,除了可以向学长学姐取经之外,可以找专门的考研机构进行指导。
2. 如果你的分数擦A区院校的国家线,建议等待院校线的同时,可以先搜集其他院校的调剂信息,尝试先联系一下,如果专业允许,可以考虑调剂二区的院校。如果你的分数擦B区院校的国家线,由于有的院校分数线可能等于国家线,可以了解一下往年的院校线与国家线的差值综合对比,估计自己过院校线的可能性。

3. 院校线公布后,对于踩线同学来说,查到排名非常重要。擦线的同学如果排名靠前的话,也有可能会进入复试(重点参考国家线情况)。如果排名靠后且压线,你要争取一切可能的复试机会。比如本科老师是否能提供帮助,本校是否能接收调剂生等。
4. 搜集调剂信息(研招网、中国教育在线、各目标院校官网等各渠道的信息,一定要注意调剂信息的真实性),你也可以主动联系一些院校的研招办,询问是否有调剂的名额。
5. 如果进入调剂环节,就要按照调剂院校的要求积极参加复试。
三、高危分数(过了国家线,但低于近3年院校实际录取分数线10分以上)千万不要放弃,在等待国家线公布的同时,要积极寻找调剂信息,运气和机会这件事你很难说,说不定你的分数刚好符合调剂院校的条件。
备考建议:
1. 按照一志愿复试大纲准备专业课学习,除此之外,还要泛读报考专业的前沿论文和热点信息,扩大专业的知识面。如果要调剂到本专业,英语面试会话和专业英语知识考察没有太大的区别。另外,面试的礼仪和细节都可以提前练习,所以可以先从这三方面准备起来。

2. 搜集调剂信息,主动出击,可以联系本校的老师,看是否有更多的调剂信息或推荐机会。
3. 根据调剂院校的要求积极参加复试。
四、没过国家线(低于近三年报考专业国家线平均值)
没过国家线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总分过院线且很高,但政治或英语单科未过线,可能会有破格复试的机会第二种情况,总分很低,各科成绩都不理想。
备考建议:
1. 如果有二战的想法,那么立即准备,反思总结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2.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申请港澳或国外的研究生,根据相关条件进行考试和学校申请。也可以选择先就业,边工作边备考。除了考研外,也可以选择考公务员和教师。
2001年,山东高考状元瞒着家人辞去北京公务员的“铁饭碗”,回乡照顾孤苦老人,只为报答高中时代的借宿之恩,活成了很多人羡慕的精神富足之人。

朱观景的这一行为被家人发现是在2005年的一天 ,他表妹在县城遇到了朱观景的同学。对方疑惑地说:“我们的状元不是在北京当公务员吗,我前几天在县城看见他的背影了,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表妹疑惑之余,带着朱观景的父母找到了他,儿子的这一行为才得真相大白。
原来,1976年朱观景出生于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的一个偏远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家境贫寒。读书时代的朱观景非常懂事用功,从小到大都是班级前三名的尖子生。
1993年,朱观景考上郯城县郯城三中,家离学校有30多公里,只好选择住宿。高三的时候,学业压力再次加重,宿舍嘈杂的环境让朱观景无法安心学习。
为了静下心来决战高考,与家人商量后,朱观景决定约上一个同学到学校附近的民宅借宿。几经折腾,要么没人愿意出租,要么价格太贵,要么离学校太远。

在朱观景准备放弃的时候,67岁的老人朱学秀出现了,得知缘由后,朱大娘直接表示自己家里很大,如果朱观景愿意,可以免费提供住宿。
朱大娘中年丧夫,两个儿子一个出车祸死亡、一个染病离世,大儿媳离家改嫁,小儿子没有结婚就撒手人寰,最后家里只剩下她和一个年仅两岁的孙女相依为命。
朱观景就这样在朱大娘家住下了,备战高考的日子很苦。朱观景和同学经常学到深夜,山东的冬天很冷,朱大娘就把自己的棉被给两个孩子添置上;看他们上完晚自习从寒风凛冽的外面回来,朱大娘就给他烧上热气腾腾的洗脚水;看他们学习至深夜,就准备上热气腾腾的夜宵......
总之,朱观景感受了无微不至的关心,朱大娘给他的高三生活添置了无限的温暖。朱观景暗暗发誓,等以后参加工作了,日子过好了,一定要回来报答大娘的恩德。

皇天不负苦心人,朱观景高考以历史单科山东省第一,文科总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系录取。
家里出状元,朱观景成为全家的骄傲和希望。大学4年,朱观景一如既往地发扬刻苦求学的精神,2000年大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市公务员,在北京市司法系统得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拿到自己的第一份工资,朱观景就前往邮局给朱大娘汇去了600元,并在附言栏中写道:
“大娘,您身体还好吧!我是观景,这600元代表我一点小小的心意,您拿着花,不要舍不得花,想买什么就买,将家里的生活过好点,以后每个月我还会按时给您寄!”
朱大娘去邮局领这笔钱的时候,哭着对工作人员说,自从两个儿子离世后,已经没有人这样关心过自己了,没想到这孩子如此挂念自己。
此后,朱观景隔段时间就会给朱大娘寄上几百元,经常嘘寒问暖。

直到1年后,朱观景在北京遇到了一个同县老乡,立刻向对方打听朱大娘的消息,得知朱大娘身患疾病,孙子年纪又小,无人照顾,经常一个人前往医院看病。
朱观景坐不住了,立刻向单位领导请假,决定回去亲眼看看朱大娘。下了火车,来到朱大娘家,朱大娘在破旧的房子里,果然已经卧病不起。朱观景鼻子一酸,不禁喊道:“大娘,我回来看你了”。
朱大娘闻声,才用微弱的声音询问道:“是观景吗?孩子啊,你怎么回来了?”
朱观景细心的照料了朱大娘10多天,假期结束,他只能不安的返回了北京。回到单位,他整日魂不守舍,经过思想斗争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决定——辞职回家照顾朱大娘。
虽然单位领导反复劝他,如此金贵的岗位丢了实属可惜,单位可以给他放长假。但是,朱观景还是选择义无反顾地离开了。

回到老家,他亲自照顾起朱大娘,内心才稍稍安心了。当然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一直谎称在北京上班。
这一照顾就是4年,中途为了照顾老人,朱观景购买了三轮车,经常载着老人去医院看病,朱大娘的病情也稳定了许多。
直到家人找上门,朱观景的这一行为才被大家知晓。年迈的父母虽然很伤心,但是朱观景一再表示自己的成绩有朱大娘的功劳,自己不报恩,内心过不去。朱大娘劝他也无济于事,所有人只好作罢。
在继续照顾朱大娘的过程中 ,北京的好友也对朱观景的行为敬佩不已,给他介绍一份在北京收入不错的工作,并安排给朱大娘请了一个保姆照顾,朱观景这才再次北上工作。
可是没多久,保姆不知道什么原因离职了,朱观景再次选择回家亲自照顾朱大娘。
时间一晃便到了2010年,朱观景已经照顾朱大娘9年,对方的身体也已经好了很多病情稳定了。朱观景抽空在2010年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又顺利考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法制办的公务员,再次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

他一边抽空照顾朱大娘,一边工作,获得了内心无比的安宁。朱观景也荣登“中国好人榜”,并入选“山东好人”2017十大年度人物。
当下社会,当很多年轻人奔走异乡,不断挣扎在自我“钱途”和孝老之间时,朱观景给世人提供了另一种精神选择。不一定要效仿,但值得我们敬佩。人们追求的幸福有时就就这么简单,心安理得,无心无愧罢了。
新高一,高中选科!今日来说说物理+历史+政治这个选科组合
只存在与3+3模式中,以2021年山东选考为例,仅有0.79%的考生选科,是选考人数最少的组合。
从学科特性看,属于“2文+1理”,重记忆的偏文组合。
#高考季##好平台好讲师#
【一】这个组合的优势[玫瑰]
1. 可选专业跨度大、方向广,选物史政,日后走文科或理科专业都不是问题,2021年高考专业覆盖率可达99.3%。但对于2021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根据最新文件,92个门类中,56个要求必选化学,物史政可报专业不足50%;

2. 文理科均衡发展,物史政三门的学习,既锻炼逻辑思维,又训练归纳和记忆,利于长远发展;
3. 提高分数竞争力,以往不易得高分的历史、政治,处于前1%的顶尖学霸,可能被赋到高分或接近满分;
4. 良好的文学功底,有助于大学考研或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入编要求。
【二】这个组合的劣势[玫瑰]
1. 单科竞争激烈,压力大。历史和物理是文理科学霸的必选科目,因此单科竞争激烈。
2. 物理几乎是六门最难,而历史和政治学科的答案灵活,想要全部学好,很不容易。
3. 三门学科关联度不高,导致学生经常需要切换文理科思维;
【三】哪类学生时候选这个组合?
1. 文理思维兼具,全面发展的学生;
2. 数学、物理较好,化学、生物偏弱的偏科生;
3. 个人兴趣偏爱历史、政治,选择物理增大专业选择范围;

4. 文科有优势,成绩整体偏中游;
5. 记忆力较强,擅长归纳和总结。
【四】#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可报专业,受限专业
对于2022和2023年高考的学生,工科中电子信息类、通信类、计算机类、电气类、建筑类、交通运输类、土木类等好就业的专业,也可以选择财经类、理学类、文史社科类等的绝大部分专业。
但对于2021年秋季新入学的新高一,根据新指引文件,如果只选物理不选化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四大类本科专业基本全军覆灭!只有服装设计、建筑学、城乡规划、中医学类、护理学类等少数专业不要求必选化学,可报专业基本为哲学类、财经类、文史社科类、管理学、艺术学等。
在#强基计划#中,以2021年的选科要求来看,有历史、政治两大科目,哲学、历史学、汉语言(古文字方向)三大主要人文专业均可选,单选物理也满足几乎全部大学,数学、物理、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工程力学等理工专业要求。部分大学,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的化学、生物科学专业也可报考,整体可报83.7%的专业。
同样2021年新入学的新高一,不选化学,将来强基地理工专业都可能限报,几乎只能报文史哲专业。
在#综合评价#中,可报专业限制和统招相同。此外,综合评价的高校,如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多数认可数学、物理奥赛省级(及以上)奖励,高中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参加奥赛等活动,发展学科特长的同时,为将来综评报名和测试积累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