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生人口数连降五年#【#2021年河南11市常住人口减少#,郑州增加12.5万人】河南省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21年河南人口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根据2021年全省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河南省2021年末常住人口为9883.0万人,比2020年末减少58.0万人。2021年全省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0%,排在广东省和山东省之后,居全国第三位。
河南省统计局分析,全省常住人口的减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增人口(注:自然增长人口)减少,2021年全省自增人口为6.3万人,比2020年的20.8万人减少了14.5万人。二是流出人口增加,2021年随着全国疫情好转,出省人口大量增加,全年新增出省人口64.3万人。
在出生人口方面,2021年河南全省出生人口79.3万人,比2020年减少12.4万人,出生率为8.00‰,比2020年下降1.24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数连续五年下降。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2015年各省份出生人口数据发现,2015年河南出生人口位居全国第一,到2016年被山东超过降至第二,2017年又被广东超过降至第三。2019年,由于山东出生人口下降较多,河南出生人口反超山东,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目前,河南已经连续3年出生人口位居全国第二。
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河南、山东三省出生人口分别为118.31万人、79.3万人,75.04万人。(第一财经)
这个数字你知道么?【#河南城市常住人口2921万人#】11月30日,河南省统计局发布《“十三五”时期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20年河南城市常住人口2921万人,比2015年增加522万人;城市地区生产总值21991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10.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4750元,较5年前增长35.9%;五年来,河南城市人口大于500万的有1个,城市人口100万~300万的城市由9个增加到12个。⑯

#这个县级市4任市委书记都被查#【连续四任县委书记都是贪官,可能就是组织部门的问题了】
过去,经常说交通厅长容易腐败。从1995年河南交通厅原厅长曾锦城落马以来,到2015年年底全国已有16名省级交通运输厅厅长落马,涉及河南、贵州、云南、四川、广东、安徽、江苏等11个省份,其中河南占4位。
现在,一县之首的县(市)委书记也是高危职业。一个地方的一把手连续腐败,不应该只认为是个人品德的问题,而是要看看地级市的组织部门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看走眼,用错人。确实要提高湛江市委组织部门的工作水平。
像赌博这种事情,一般是藏不住的,民间都会有传闻。去考核的班子有没有知情不报的问题。在干部考核中,只讲好的一面,不讲差的一面。一般来说,肯定要汇报这名干部的不足之处。往往也是轻描淡写,比如学习不够,工作方式简单粗暴等。大的问题可能都不会讲。讲了就提拔不了了。

最近我也要年终考核,自己一定要说自己有什么不足。我只好说了两点,一是不思进取,没有上进心,二是不舍得花时间与同事交流。我也不知道是优点还是缺点。
近期有两个人的职务调整引起了@兄弟说公考 的关注,一个是东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军,他被停职了,离他上任刚好一年。另一个人是郑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付桂荣被免职了。
这两个人有两个共同点,一个共同点是职务调整的原因是一样的,因为工作不力,造成了很大影响。另一个共同点就是职业生涯的跨度较大,都是所谓的“外行领导内行”。
比如像冯军,曾历任过政协,办公室,组织,纪检相关工作。再比如付桂荣,曾历任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镇党委书记,新郑市宣传部长等职,2015年成为郑州市卫计委主任,也就是现在郑州市卫健委主任。

其实,跨行任职是一种正常的情况,这不是他们工作不力的理由。因为这是锻炼能力的一种方式,也是晋升的一个信号。不过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挑战。跨行任职的领导更需要加强学习,特别是提高用人的能力。
你身边有没有跨行的领导,你怎么看这种情况呢?欢迎关注@兄弟说公考 ,留言评论。
#公务员# #职场达人说#
本文转自【大河论坛】中原之夜,2009年文章。
2009年,那时候,我还在上高中,次年,大学生涯开始,大学四年,终于赚到了郑州第一套房。
2009年,超级大的选择路口,三剑客横行天下。
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
以下为全文。
郑州房价将持续十五年增长的十大理由!
1,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市区和郑东新区位置好的土地已所剩无几,房子不象电视机,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郑州四环内的土地就几百平方公里。当然你也可以居住在五十公里以外,那里的房价相对来说肯定便宜。这就叫物以稀为贵!

2,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国情注定了房价将会是全球最高的。结婚男人要有房,否则没有那个女孩子愿意跟你奋斗!有钱人也会把多余的钱用来购房,一为了孩子将来的居住需求,二来可用于出租,城市里将会出现一大批“地主”你想做“地主”还是“长工”?
3,河南一亿多的人口,各县市有钱人未来十年将快速地集聚在郑州,所以郑州盖多少房都是供不应求!在河南的一百多个县城里,治安,卫生,环境都很差。家长都怕孩子在学校里不好好学习,跟坏孩子子混在一起,所以都尽可能的在郑州购房把孩子送到郑州上学。
4,郑州正在大搞城市基础建设,地铁,快速路,高架路,立交桥,公园,绿地,体育场。。。。。。一年需要数百亿资金这笔钱必需由房价埋单,“土地财政”近十年不会有大的改变。
5,中国的城市化才刚刚开始,河南更是如此,未来二十年郑州市区人口将会在一千五百万人左右。以后绕城高速以内都算是好地方,郑州至开封基本连为一体。中心区房价肯定破三万。

6,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国家死保18亿亩耕地的愿望将化为泡影!如果越到连年灾荒粮食出现问题,那所有城市的土地都将严加控制地价将再次提到到天价!房价也将随之暴涨。
7,请参阅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这四个亚洲地区房价。中国十五年后只会比他们高不会比他们低。
8,通货膨胀造成货币每年缩水百分之五左右。你可以想一下十年前的一百元和现在的一百元购物时会有多大不同。这也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9,工资会越长越高,所以物价就会越来越贵。资源将会越来越少!建房子的成本会越来越高。房价怎么可能降呢?一个建筑工人一天的工资现在要一百多,而十年前二十元就够了。
10,在郑州我不认为是投资客和炒房者抬高了房价,就算是有也不是全部。真正炒高房价的是地价,物价和市场供求矛盾。要怪只能怪中国人太多,地太少。

我仅仅讲了一下这两年对房价的理解和感受!看着身边的朋友因为不听我的见解仅晚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就要多付十几万、几十万买房我就很是心疼,所以一直想说出自已的心里话。暂时买不起房的朋友千万不要骂我。明天就请假回老家借钱去吧。找个面积小点的,位置远点的,首付低点的先供着。想留在郑州发展早晚要有个房子的。抓紧点否则你挣的工资永远追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我预计2015年,也就是六年后郑州三环含郑东新区高层的房价平均在一万五左右。多层位置好的高档社区将在三万以上。四环及以外也将在八千左右!立此贴为证,2015年希望这个贴子还在,到时再印证我现在说的话吧。
还有一条,就是郑州的房价必定会降,不过那将是二十年后河南城市化基本结束的时候。
如果2009,你也看了中原大哥这帖子,也许会少点后悔和遗憾吧。

由于年龄的原因,和田野,中原,半程几个哥还是差个段位,和北京几个哥更是差两个段位。
遗憾的是,没邀请到这段位的大神给大家做直播分享,我会继续努力,争取让笋房联盟的大神多多发声。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就是真正的大神吧。
借用笋房联盟大神田野的一句话,我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村孩子,靠炒房发家致富,我有啥可怕的。
这路口,你怎么选,梭哈吗?
请留言。
2015年,河南一家三口人深夜在家中被杀害,警方介入后通过层层调查,因一块纱布将嫌疑人锁定,原来凶手竟是这家女儿的前男友!
2015年6月23日,河南汝州警方接到了一通报警电话,报案人王大爷称自己同村的邻居一家被人杀害了。
原本这一天王大爷是和这家的婆婆马阿姨相约着一起打麻将,可是在今天上午王大爷在家里怎么也等不到马阿姨,于是便向马阿姨打去电话但始终是没有人接听。

担心发生什么事情所以王大爷便去了马阿姨家中,只见马阿姨家大门虚掩着,王大爷叫了几声后便推门进去到了院内,打开客厅门后王大爷只见遍地血迹,马阿姨八岁的孙子趴在客厅里浑身是血已经死人。
王大爷立刻跑了出去拨打了报警电话,民警赶到后发现在这个两层的小楼内一共有三个人遇害,除了马阿姨的小孙子外还有马阿姨的儿媳妇张红霞和马阿姨自己,他们的身上遍布刀伤张红霞的头部更是有很多钝器击打过的伤痕。
经过法医鉴定,三位死者的死亡时间在6月22日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3点左右。据了解,张红霞的丈夫在几年前的一场矿难中去世,工作单位赔偿了张红霞80万元,而在此之后张红霞一直在家照顾年幼的儿子和婆婆。
除了有一个八岁的儿子以外,张红霞还有两个已经成年在外打工的女儿。因此警方怀疑歹徒是因财起意。

但经过现场勘察民警发现在受害人的家里,并没有发现财物被盗窃的迹象,同时在现场民警发现了很多脚印,但除了脚印以外现场并没有发现任何的作案工具,和嫌疑人遗留的痕迹。
警方在死者家后面的一颗大槐树上发现了有很多脱落的树皮,因此警方确定凶手一定是通过这颗大树爬到了马阿姨家房顶,而在马阿姨家房顶民警也找到了相应的痕迹。
通过在村里的走访调查,村民们都说这家人为人和善,平时很好说话因此也没有和什么人闹过不愉快的事情,因此有人寻仇的几率也不会大。
然而就在这时有村民找到了民警,他说在6月23号凌晨的时候,他曾看到一个外乡人骑着一个摩托车后面带着一个大纸箱,往马阿姨家的方向走去了。
与此同时民警也在马阿姨家周围找到了一块带血的纱布,于是警方开始调查村镇内所有医院的监控视频,最终在一家医院发现了一个因骑摩托车摔伤来处理伤口的男人,这个男人所骑电动车与村民所述相符,因此确定了男人的身份。

这个男人25岁名叫刘立一是一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顺着医院外的监控一路追踪,警方确定案发时间段刘立一正是在去往马阿姨家的路上。
于是民警找来了马阿姨的小孙女马亚菊辨认,但马亚菊在看到监控视频后却突然崩溃,因为刘立一正是自己分手不久的前男友。
两人是在东莞打工相识相恋,因为二人家乡距离甚远,于是马家人十分不同意两人在一起,于是便逼迫马亚菊和刘立一分手,就这样迫于家人的压力马亚菊和刘立一断了联系。
最终警方在东莞将刘立一抓住,审讯后刘立一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称自己在被分手以后便想起了小时候父母离婚抛弃自己的画面。
于是他便有了轻生的念头,但他又想在死之前干一件“大事”,于是他千里迢迢来到河南将阻碍自己爱情的张红霞三口杀害。
在杀人后他将行凶工具沿路抛弃,然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出租屋里躲着不敢出门,但最终他还是被警方逮捕,在庭审时刘立一不敢直视马亚菊,直到庭审结束刘立一被判处死刑,他都没有抬头去看昔日爱人一眼。

陈寨,我的郑漂时光
楊菭國拍摄于2015年郑州北环文化路陈寨附近区域!带你重温曾经的记忆,好想回到那个年代!#郑州记忆 #老照片 #街景随拍 #郑州城中村 #城市记忆
00:28第一张图片都转疯了吧?随着中招分数出炉,重温一下郑州市2015~2020年高中录取分数线![赞]
“十个河南九个骗,总部设在驻马店,自从有了火车站,到处都有河南蛋”。相信在黑河南的段子中,这句话大家都应该听过,那谁该为河南黑负责?
数据显示:从2003年底-2004年底,南方都市报发布有关河南的新闻76篇,其中负面新闻报道54篇。负面新闻占比71%。21世纪经济报发布有关河南新闻65篇,其中负面新闻有42篇,负面新闻占比64.61%。

更过分的则在2013~2015。
新京报发布有关河南负面新闻占比81%
南方都市报发布有关河南负面新闻占比76.7%
大河报发布有关河南负面新闻占比54.4%
此外,在微博上很多公众报刊也发表了不少有关河南负面的新闻。
我记得有人说:郭冬临因为在春晚小品中扮演了一个说河南话的骗子,被河南律师起诉,将面临1亿元的赔偿。
那么新京报、大河报、南方都市报该为河南赔偿多少钱才合适呢?
每个地方都有好人和坏人,干嘛非要一直报道河南负面新闻而不怎么报道河南正面新闻?
因为“河南黑”已经被很多人接受了,他们发表有关河南负面新闻,能吸引眼球,能博取流量,流量带来经济,这或许就是他们报道河南负面新闻的原因。
如果非要找个为“河南黑”负责的人或团体,我想那些过度报道河南负面新闻的媒体则首当其冲应该负责,因为是他们过度妖魔化河南的。

我不是河南人,我的姓氏最早出自山西,可以说河南黑不黑跟我没什么关系,但当我看到媒体如此低俗、如此妖魔化河南的时候,我为河南不平。
【展望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
郑州,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中原米字形高铁枢纽-郑州东站
开通客货运航线242条,获批全国唯一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郑州有多“正”?
区位正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史谓“天地之中”。
天下之中 久久为功
郑州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
正中心
地区生产总量居全国城市前15位
国家战略 集聚效应
郑州晋身全球经济竞争力城市100强、全球营商环境友好城市100强、全国数字城市10强。
势正盛
郑州市目前集聚了全省4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

数字郑州 后浪逐前
国家大数据综试区核心区实现产值300亿元
正崛起
2019年,郑州常住人口1035.2万人,比上年增加21.6万人,增长2.1%。
人才战略 后劲十足
“智汇郑州”人才工程获评“全国人才工作最佳案例”
从市容市貌
道路升级改造,路院共治焕新颜
幸福城里幸福人
到国际形象
2015年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郑州峰会
从老城复兴
到新区崛起
从重点区域打造
到全区域齐头迈进
郑州交出了一份用时多年的答卷
2020世界城市名册发布,郑州首次晋升全球二线大城市。
《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排名新一线城市郑州跃居前九。
郑州速度充满了高质量发展的要义与精髓
一个更大更强的郑州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郑州举办
一个都说“中”的地方

2020年央视春晚分会场——郑州惊艳全世界
一座让人直呼“了不起的商都之城
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郑州举办
备受世界瞩目的金鸡百花电影节2020年在郑州举办
郑州,既有厚重的中原和黄河文化底蕴
又有新世纪崛起的澎湃活力
新建美术馆、奥体中心、博物馆、大剧院
一步步崛起
郑州抢抓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
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成为内地的“沿海”
“一带一路”发展重要节点城市
正能量
郑州以最高礼节迎接医疗队回家
抗疫一线人员展现出新时代医务人员的崇高精神和大爱情怀。
正青春
国土绿化20.76万亩、森林抚育8.26万亩
正向上
城镇化率达到74.6%
正崛起
郑州市GDP增长6.5%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589.7亿元
正当时
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荣获“最具幸福感城市”
2020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郑州列17名
郑州入选中国宜居宜业城市榜
郑州超正!#郑州好网民# #郑在变#
郑州市委网信办策划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