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纪委监委有担当!前一段曾经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女公务员与情人的类似微信记录,那个女公务员奔放火辣程度不输陈副区长。可惜,某纪委监委派驻领导竟然认定为微信记录造假!那个女人的党组还专门开了会议为这个女人正名,说明她不存在和情人的婚外不正当关系!让一众吃瓜群众惊掉了下巴:还有这样操作的!吃瓜群众纷纷对这个女公务员的能量表示佩服!那么明显的事情竟然有人保,不但开会为这个女人正名,还有领导出面骂举报者说她坏了这个女人所在单位的名声!
“公考大神”接连翻车,白白酱终于道歉,吃到了公考培训届的瓜感慨万千……#白白酱#
昨晚,曾经的“公考大神”白白酱终于发文道歉。但这个公关文有点避重就轻了吧。对于外界质疑的篡改成绩,伪造查分网页等等一概不谈,只是回应了在职公务人员兼职这件事……
粉笔张小龙悬赏一百万查证白白酱成绩,粉笔也封了白白酱等人的号,拉了一波好感。
蹲一个后续吧
公考培训届鱼龙混杂门槛低,考公的学子们焦虑的心态被有心人利用,真的太难了……
李少莉事件将一个月了还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结果,无疑让大家猜想到她身上的是非不是一点两点。先从这几个疑点入手,李少莉可能就要落马了!
第一,李少莉的年龄为什么在纪委介入的时候进行了篡改呢?出生年月日随即变成了两个版本
第二,学历是不是也存在着造假?她最开始是在一个纺织厂,当时工作的时候也就是初中文凭,那时的纺织厂赚的并不少,后来她怎么会进修中医中专?是有别的门路让她做出这个选择?
第三,升迁之路让人怀疑!从16岁纺织女工直接转到医院工作,又用了很短的时间转为公务员。最后还进入了行政审批局,成为了副处级领导,这让人难以置信。
第四,有没有不义之财,在疫情发布会上她身上的小耳钉,小丝巾以及穿着,加起来得十多万元,一个普通的公务员能消费的起吗?
这些疑点就不由得让人们产生怀疑,不管怎么说,结果尚未公布,还是等纪委尽快给李少莉事件答案。
“太辣眼睛了!“男女副区长不雅聊天曝光的话题引发了全网的关注,女方所发内容的尺度之大真的是让人惊掉下巴,内容极其不堪,完全颠覆了普通老百姓的正常认知。
网传涉事男女,一个50多,一个40多,而从聊天内容来看,两人不仅在下班时间聊得起劲,更是在上班开会时还不停地暗送秋波。有网友看了直呼,两位涉事男女不仅有领导能力,时间管理、文采更是超凡!
当然网友还有几个疑问,认真学习了聊天记录,和体制内的朋友聊了下,就一一来回答。
一是否是真实的?成都纪委凌晨回应,称已关注到成华区男女副区长不雅聊天信息,目前正在核查了解中。第一时间没有进行否认,而是核查了解。这说明,聊天记录应该是真实的。
二是怎么发出来的?这也是一个神秘值得追讨的问题。如果是真的而不是伪造博眼球的,那很有可能是双方中的一方家属,发现了原来另一方上班就是去偷情,一气之下披露出来的。
三是个人私事,组织会不会处理?如果涉事男女都已经结婚,或者有一方结婚,那双方之间再勾搭在一起,那就是不正当关系。根据《公务员政务处分法》第40条的规定,严重违反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相信,要不了多久,官方的调查结果就将水落石出,一场大戏才刚刚拉开大幕,就让我们搬起小板凳,坐等这场大戏的精彩上演吧!
李少莉事件发酵这么长时间,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披露出来,网友现在是各抒己见,对李局长有的提出十个质疑,有的提出八个质疑的,反正是众说纷纭,作为一个旁观者,也经常和体制内的朋友,有退休的,也有和李局差不多年纪的领导聊到这事,也谈了对李局长的看法,现通过对网友扒出的材料来看,只有3 件事可以质疑的,其他几件事都可以解释清楚,还有一些涉及的问题时间跨度比较大,从1984年到2022年,这个时间跨度38年,调查取证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很多人,很多事情包括有些历史资料都已经找不到或者有可能人都没了,就说不清楚了。
第一,李局的年龄问题,到底是66年还是68年,如果是66年,那么在晋升副局长的时候已经54岁,这里根据规定虽然不违规,但是不正常,如果是68年,那就说的通了,但是如果是68年,那么李局参加工作的时候只有16岁,就涉及到使用童工了。虽然说那些年有这种情况,但是一旦到了副局长级别,这个情况就是要被深究的,所以篡改年龄不仅存在欺骗组织的问题,还存在弄虚作假为了达到合理晋升的目的,总之这个事情非常矛盾,很多人会在参加工作后因为某种原因修改年龄,但是一般都是往小了修改,往大了修改是比较少见的,这里面存在一个工龄的问题,也涉及到退休后的福利待遇问题。
第二,从纺织女工到领导干部,有没有违规操作。李局从一名纺织女工到事业编医生,再到公务员,最后到领导干部,对于常人来说每一步都是很难的。从事业编到公务员在今天看来是很不可思议,毕竟从事业编改为行政编在体制内是十分困难的,许多事业编领导,虽然很有管理才能,但是苦于行政与事业编身份,还是无法走仕途,李少莉是怎么做到的?并且上来就是副科,要知道在基层许多公务员一辈子就是个办事员,从事业编转到行政编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而且关键问题还有一个级别,不让网友胡思乱想都不可能。这里面谁在帮忙?如果是说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估计网友们也不会质疑了。
第三,李局最近不到8年时间获得了国家级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级11项个人荣誉, 2015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 2019年6月25日,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2020年11月24日,被表彰为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2022年,入选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公示名单诸多的荣誉,这些荣耀换成其他人有一个就了不得了,偏偏李少莉创造了奇迹,似乎天下所有的好事都被李少莉一人占完了,李少莉真的这么优秀吗?这是很多网友不可思议的地方,毕竟在我们周边这样的事情真的太少,网友有疑问也是可以理解的。她这些荣誉怎么来的,有没有违规操作,还是有什么人在暗中帮忙?
当然,还有几件事,就不值得质疑。
第一,有人说李局的论文作假问题,因为在1996年的时候才进入医学班学习,作为一名学生连皮毛还都摸不到,怎么可能发表论文,这明显是涉嫌论文作假。这几个人作者明显是李局的兄弟姐妹,李局也就是挂个名,这在学术界还常见,不算是什么大问题。
第二,学历造假。从一名纺织女工干起,16岁的年纪也就是初中文凭,干了不到一年就突发奇想去进修中医中专,再到在内蒙古医学院、中央人民电视大学大学医学大专和法学本科文凭,李少莉的学习之路非常励志。明眼人看上去,她这些文凭都是函授的,只要交钱都可以上,不用费什么功夫就可以毕业的,李局拿这些文凭是没什么问题的。
第三,关于她的先进事迹。作为一名国家副处级干部,李少莉最让人佩服的就是高效的工作能力,从之前的报道中可以发现,从2005年从事行政审批工作以来,经她手办理行政审批事项达20多万件,辩解率更是惊人地达到了99%以上,并且群众满意度100%。有网友就把20多万件,分解到每天,每小时多少件,如果是这样算的话,确实是有矛盾。当然这不能怪李局长,这可能是当时的宣传需要,数字是记者评估的。
所以说,我们既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李局长究竟是好是坏,现在还不能过早下结论,要等到当地的进一步调查通报。
老百姓伪造健康码要负刑事责任。官员违法赋红码,也应该追究刑事责任吧?
对公务员来说,撤职和记过太轻了,相当于罚酒三杯,还是啤酒
北大对这样公然造假的公务员家庭的孩子,自己知道的情况下不录取是对的,同时应该是用不录取才对,所以北大也很让人失望。
最人物纪账号优质纪录片领域创作者13年前,那个被北大拒绝录取的重庆文科状元何川洋,结局如何?
“胆大包天!!发国难财,慌国民心!”核酸造假的他们到底要承担哪些后果!!
盘点11月热搜,全国多地出现的核酸造假事件必然榜上有名,让本就不太乐观的疫情局势变得非常微妙,仅仅在陕西就爆出了18家核酸机构造假。
“”核酸造假,刑不刑”?深度解析10项罪名!!!
首先,核酸造假是否触犯法律,答案是肯定的,甚至是触犯了刑法,核酸造假首先可能构成的就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新冠肺炎虽为乙类传染病,却是要求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预防、控制。因此有很大概率会触犯此罪名。
第二就是可能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或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在刑罚上,不仅仅是判处罚金,其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要判刑的。
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构成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的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第三,合同诈骗罪,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承揽核酸检测业务,属于商业行为的一种,虽然目前仅有少部分地区核酸检测收费,但即使在免费地区,核酸检测业务也是当地财政在付钱。
造假行为,不仅是对社会秩序的严重妨害,同时也是对合同相对方财产利益的侵害,可能会涉及违反我国《刑法》224条的规定,也就是构成合同诈骗罪!
第四,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出台的《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出具虚假核酸检测报告的检测机构,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如造成危害后果,可以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责任医师还将被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甚至会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第五,就是本来健健康康,因为核酸造假被隔离,却又因隔离导致真阳性的朋友,是可以要求核酸检测机构承担相应的侵权赔偿责任的。
其实基于现在核酸检测的定性,这个事情如果往大了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核酸检测公司的行为是参照国家公务人员的行为。
目前也有多名法律界权威人士上书最高检,如果这个事情成功,那么核酸造假,可能会上升为渎职罪,玩忽职守罪,甚至是构成公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是与境外敌特势力勾结的,还将构成间谍罪。
大家可以看到这么多条罪名,安插给这些核酸造假机构,绝对够他们喝一壶的,但在明律师还是想说一句,疫情绝对不能是任何人,任何势力用来牟利的工具,病毒侵犯的是咱们的生命健康权,如果以此牟利那么等同于不法分子伙同病毒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核酸检测造假这个事,刑一定刑,太可铐了!
#核酸##疫情##核酸造假##刑法##热门#
一名粉丝朋友告诉我,他们学校今年评职称有人造假,明明没有干过班主任工作,却说自己干了八年班主任,还挨个找关系好的同事签名证明这件事。同事们碍于关系和面子,不好意思拒绝,都签名了。
粉丝说他今年还不到评职称的年限,但看到同事们这样公然作假,让他对评职称充满了排斥,他甚至都想趁年轻辞掉教师工作,外出创业了。
为了评职称而造假,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早些年就有论文造假、课题造假等等。这里笔者并不是想声讨造假者,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是不是因为教师评职称太难了,然后才让一个个本来自视清高的知识分子,放下面子去造假呢?
现如今,职称高并不代表教学成绩出手,反而是一些善于钻营者占了便宜,早早评上高级职称,然后带个副科,轻轻松松的躺赢。而醉心工作的老实人,却一次次被职称拒之门外,伤透了心。
我们呼吁教师职称制度参考公务员,实行自然晋级,按年限就可以评上高级,杜绝一切幕后操作。各位老师,你们那儿有没有为评职称而造假的现象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交流讨论。
李少莉就因为穿着打扮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而且是持续发酵、持续渲染,持续更新、持续跟进!什么年龄造假?学历造假?论文造假!甚至把老公、弟弟都挖出来炒!一个从纺织女工到审批局副局长的华丽转身,只能说明人家工作优秀,不然怎么会获得全国优秀工作者、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自治区劳动模范、自治区道德模范以及入选中国好人榜等殊荣!不要嫉妒心太强,人家现在的成绩地位都是努力奋斗的结果,只要没有贪、没有腐、没有以权谋私、没有权色交易、没有丧失信念、没有缺失党性原则,行的端走的正,穿戴几件衣服收拾不是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