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头条#奉化已经从核酸48小时一次,调整为72小时小时一次,我们鄞州什么时候才能调整到72小时一次啊。麻将馆,棋牌室,足浴店等又开始有序开放了。虽然这次疫情取得非常漂亮的成绩。但是疫情刚过,大家还是不能放松警惕,做好个人防护。#宁波身边事#
【浙江一哥,实力惊人】
4月3日,除了永川马拉松外,奉化桃花马拉松也鸣枪开跑。
最终,经过激烈的角逐,浙江一哥羊小军,以2:23:44秒的成绩强势夺冠,再次巩固了自己一哥的地位。
男女前三名成绩如下:
羊小军,是一名已经年过40的业余跑者,在2003年从部队退伍,现在与朋友一起创业开公司,但他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了训练和跑步上。
去年11月8日的钱江源国家公园马拉松上,羊小军以2小时24分20秒的成绩,创造了新的浙江省马拉松纪录。

随后在杭州马拉松上,羊小军又以2小时22分的成绩顺利完赛,排名第5,并刷新了自己创造的浙江马拉松纪录。
年过40还在不断创造纪录。中年危机?不存在的。#浙江新鲜事#
毛主席从1936年开始学习哲学。为了推动全党的学习,他一直在找学习秘书。1936年5月,斯诺视察陕北,中央决定由中央局宣传部长吴良平担任毛主席的翻译。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吴良平用了相当一部分时间为毛主席做了大量的秘书工作。
吴良平,上海大夏大学毕业生,1908年生于浙江奉化。192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他精通英语、俄语和法语,与毛主席关系很好。他们互相尊重。从江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到陕北,他们一直是上下级的老搭档。
然而,毛主席并没有选择吴良平作为他的秘书。他有两点考虑:第一,党的事业是不断发展的。这样的人才不应该给他的秘书,应该给吴良平更重要的位置。第二,蒋介石的秘书陈布雷是浙江人,所以他不能另选浙江秘书。有些词应该省略。因此,斯诺来访后,吴良平回到中共宣传部,担任宣传部副部长。

1975年的春天,蒋介石因病去世,家人按照其临终前遗言,为其身穿7条裤子入殓。不过,蒋介石的遗体至今未下葬,给后世留下了一大谜团。
在近代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蒋介石,不仅是开创了黄埔军校辉煌的蒋校长,也是自国民革命战争以来,国民党内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也水涨船高;随着他将许崇智、胡汉民等党内元老排挤殆尽,荣升党内头号军政要员的蒋介石,也顺理成章的当上了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和中央委员会主席。
在此之后,基本坐稳了党内头把交椅的蒋介石迎娶了宋美龄,通过联姻手段实现了对四大家族的掌控。
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带领国民党军队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推动了中国的统一进程;但在内战时期,随着党内腐败等问题的暴露,思想上不得民心的国民党终究只能在战败后退出大陆舞台,退守台湾。

在此后几年中,有心重整旗鼓的蒋介石边稳固国民党在当地的势力,边与美国联络,希望借外部势力的帮助,扩大国民党的影响力。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就有过在开国大典当天轰炸北京的计划。
因为当时的国民党虽然损失了绝大部分地面部队,但在空中作战方面仍然保留着优势;然而,考虑到大局已定,即使轰炸任务顺利完成,也只无法改变己方失败的结局,蒋介石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而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和壮大,蒋介石也逐渐认清了形势,知道仅凭现有的实力已经无法与中共抗衡,而一味依赖美国只会让国家重新陷入分裂之中。
思虑再三之下,他选择与美国决裂,坚决守好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联系;此外,他还在1965年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接受毛泽东释放的善意,重回大陆,让祖国实现真正统一。
为此,他还与中共达成了六项协议,充分保障了国民党众人的利益。

可惜天不遂人愿,六项协议尚未落实,大陆就陷入了一场漫长的政治风暴,而这也让蒋介石的归乡梦彻底没了下文。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自知归国无望的蒋介石愈发思念起故乡和逝去的亲人。因为他总会想到毛泽东在书信中的那句话,“奉化之墓庐仍在,溪口之花草无恙”。
为了能魂归故里,蒋介石在去世前还特地交代宋美龄,等他死后,务必要按家乡奉化的习俗,为他穿上7条裤子入殓。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像一个归乡的游子一般,重新回到离母亲最近的地方。
在回乡前,蒋介石选择以浮厝的方式安葬在大溪镇的慈湖旁,因为此处的景致最接近家乡,葬在这才有回家的感觉。
而待棺椁正式下葬时,这位传奇人物的家国梦也终将实现。
老黄退了去宁波的机票,今天新闻看到北京一无症状感染者到了宁波奉化,核酸检测阳性,所以临时决定不去了。在这还是希望大家多注意疫情的防控,戴口罩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马上要到元旦和春节了,人员流动性大,防疫形势不容乐观。我家边上就是大山子,所以我们家现在也很小心谨慎,能不外出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就不去。如果孩子放假我们要到宁波去,无论宁波有没有要求核酸检测,我们在去之前全家还是要做,回娘家重要,防疫更重要。大家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个人也不能松懈。希望北京平安!宁波平安!迎接新的一年。

江南百英里,赵家驹退赛,梁晶打破赛道纪录夺冠!!!
2021年4月16日下午,江南百英里越野跑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地区举行,比赛设有168公里、110公里、85公里、50公里四个项目;其中168公里竞争激烈,汇聚了包括梁晶、罗灿华、赵家驹等人在内的国内越野高手。今年的百英里比往年更具变数——原赛道纪录保持者赵家驹开跑不到3小时,就因肠胃不适遗憾退赛,原本三足鼎立的局面成为梁晶和罗灿华的二人比拼,差距一度缩小,又被迫拉开,彼此你追我赶的局面非常经常,最终,梁晶体力充沛,以18小时24分24秒的成绩率先夺冠,并打破了由赵家驹在2020年创下的18小时35分5秒的赛道纪录!!!
甘肃马拉松噩耗传来,目前已有21人遇难,有知情人透露,梁晶、黄印斌、曹朋飞这三位跑圈的精英在这项赛事中“全殁”。

震惊之余我是不愿相信的。作为一个安徽人,神一般的老乡梁晶是我们的骄傲,一次普通的越野跑而已,曾经跑过许多次恶劣天气,人称“梁神”、“梁大将军”、“最快超马”的梁晶怎么可能罹难呢?
在抖音账号中,梁晶曾笑着说,我们村就出了一个跑步的,为我们村争光吗!这次比赛前,我们还看到他在抖音上吃鸡蛋,
跟大家传授经验:吃鸡蛋会增加暖感,但不要吃多。
但三个鸡蛋没有抵挡得住狂风骤雨冰雹,“梁神”还是被恶劣天气带走了,当他最后被发现时,是在当地老乡家中,失温造成多器官衰竭,人已经抢救不回来了。
很快从晚报上看到消息,他的师傅魏普龙和其妻子已从合肥坐飞机前往甘肃,其父亲梁宏正从东至赶来合肥,也准备前往现场,我知道梁晶真的走了,为他热爱的马拉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他是跑友圈里的"梁神,中国超马纪录保持者,"梁大将军"是他参加八百流沙400公里超级越野跑的冠军称号。"最快超马"是他保持了国内选手超马纪录的称号。2016万科厦门12小时超级马拉松赛,成就三冠王;2017杭州超级马拉松24小时金杯赛全国纪录;2017南京老山100公里国际越野挑战赛男子组冠军;2018年10月1日,越野赛国内著名的八百流沙极限赛,作为探路者飞越队的选手,以85小时46分43秒的成绩摘得冠军大将军;2018年余姚四明山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以11小时12分46秒夺得冠军; 2020年奉化江南百英里越野赛,冠军; 2021年奉化江南百英里越野赛,破赛会纪录夺冠。
据指挥部透露,该事件是一起因局部地区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据介绍,5月22日中午1点左右,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比赛停止,当地随即组织多方力量搜救失联人员。

有救援人员表示,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参加越野赛的队员衣着很单薄,而且当地气温非常低,山上的温度可能接近零度,低温是失联人员面临的最大威胁。
逝者已矣,惟愿天堂里没有雨雪风霜,梁神永远奔跑在和煦的春光里!
#甘肃身边事##马拉松遇难者梁晶最后一条抖音#
蒋介石孙子蒋孝勇身患绝症之后,回大陆去蒋家故居,在祖坟前长跪不起,失声痛哭。
1948年,国民党败局已定,蒋介石迫于压力下野,而他的小孙子蒋孝勇也在这一年出生。
当然,早已被战争形势搞得焦头烂额的蒋介石,还没来得及享受得到孙子的欢乐,就不得不踏上逃亡之路。
蒋孝勇的两个哥哥都有很多坏毛病,唯独他性格沉稳,自幼爱好读书,并且愿意接受爷爷的建议,成为一名军人。

蒋孝勇从来不拿蒋介石孙子的身份说事,更不会要求特殊对待,他在军校表现非常出色,成绩长期名列前茅。
很可惜的是,一次实战训练中,蒋孝勇遭遇重伤,导致无法从军,便转而学习政治。
只不过,见惯了国民党内尔虞我诈的蒋孝勇,对政治不是很感兴趣。
几年以后,蒋孝勇决定弃政从商,利用强大的家族关系,很快就取得成功。
蒋经国晚年身体不好,他很希望蒋孝勇能接班,还让他进入中央委员会任职。
但就在蒋孝勇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他突然宣布告别政坛,并带着全家老小离开台湾,前往加拿大定居。
也许正是因为蒋孝勇无心政治,蒋经国迫于无奈,只好选择李登辉作为接班人。
1996年,蒋孝勇的身体出现问题,被确诊为食道癌。
知道结果之后,蒋孝勇反而十分平静,可能是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他希望返回大陆看一看。

我国政府了解到蒋孝勇的想法后,特意为他开了绿灯,并邀请他前往北京看病。
蒋孝勇来到某著名医院,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看到对方开出的一味味药材,他忍不住流下热泪,这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喝中药的时候,虽然特别苦,但蒋孝勇却笑得很开心,因为这是真正的故土味道。
在老中医的调理下,蒋孝勇的病情稍有好转,精神头也好了不少。
紧接着,蒋孝勇带上全家老小直奔浙江奉化溪口,这里是蒋氏家族的祖籍地。
相比于蒋介石曾经派人挖毛主席祖坟的卑劣做法,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并没有实施报复,
而是派人将蒋介石的老家和故居保护起来,后来还成了热门旅游景点。
蒋孝勇来到溪口,看着爷爷和父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眼泪再次在眼眶里打转。

其实,只要蒋孝勇提前通知当地部门,他完全可以在没人的时候,尽情感受故乡的一草一木。
但蒋孝勇不想搞特殊化,他和许多游客一样购买门票,然后进入景点游览。
当蒋孝勇来到蒋家祖坟的时候,忍不住跪在地上放声痛哭,久久不愿起身。
这次回乡祭祖后不久,蒋孝勇返回台北看了看,当年12月病逝,年仅48岁。
1945年4月25日,蒋孝武出生在浙江奉化溪口,与他哥哥蒋孝文有所不同,他从出生时就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从小,蒋孝武的心眼就特别多。蒋介石每每端坐在沙发上看着孙子们嬉闹时,就常对身边的人说:“这个孝武啊!眼睛动不动就眨呀眨的,可见他主意多,是个计谋多端的‘鬼灵精’。”
在蒋孝武四岁多时,他就随蒋经国来到了台湾。小时候的蒋孝武和哥哥蒋孝文一样调皮,无论是在读小学,还是后来在士林地区的中学时代,哥儿俩比试的不是彼此的学业成绩,而是如何在恶作剧般的游戏中进行不懈的较量。

为什么蒋孝文、蒋孝武兄弟会顽劣至此,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生活的环境实在太优渥了。两人心中都清楚,即便他们将来的成绩一无是处,也绝不必为自己将来的前程担忧。他们的前途、他们的将来、他们的生活前景,其实早有人在暗暗替他们做了精心的安排。正因为如此,本可以努力学习的蒋孝武,也像兄长蒋孝文那样,在学业上始终处于中下等水平,直到蒋孝武中学毕业前夕,他的学习成绩已经滑到全班倒数几人的位置。
在台北读完中学以后,蒋介石就把蒋孝武送到德国的军事学校学习,但蒋孝武对军事的兴趣远不如对政治那么浓厚,于是他自作主张改到慕尼黑政治学院政治系研究政治。在蒋孝武毕业回到台湾后,此时蒋孝文因为酗酒导致身体恶化,于是蒋介石和蒋经国便将希望寄托在蒋孝武身上。
回来后的蒋孝武,蒋经国已经为他铺好了一条从政之路。蒋孝武被安排在赵聚任和严孝章两人身边做事。赵聚任是赵恒惕之子,严孝章是严复的孙子,他们是蒋家的“自己人”,是蒋孝武的叔叔辈,让蒋孝武跟着他们,无论是蒋介石还是蒋经国,都是很放心的。

26岁那年,蒋孝武在“行政院国军退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担任顾问,此后,蒋孝武又在国民党“政策会”和“组织工作委员会”及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工作过。
短短几年,蒋孝武进入了好几个核心部门工作,虽然职位不高,但蒋经国依照蒋介石培养他时所采取的原则“不求名分,但求实质”,对儿子进行密集的锻炼和培养。1979年,蒋经国对蒋孝武又进行了特殊安排,让他进入“安全会议”,这个机构是国民党当时极为重要的一个部门。在父亲蒋经国的监管下,蒋孝武的行为比过去规矩多了,他的政治行情一路看涨。
同时,蒋经国还安排蒋孝武进入文化新闻界。1976年,蒋孝武兼任华欣文化事业公司董事长,之后转派台湾广播电视事业协会理事长、国民党中央党务顾问、新闻党部常务委员。1980年,蒋孝文出任“广播公司”总经理。应该说,这时的蒋孝武是“春风得意”,仕途顺利了。

1984年10月15日,刘宜良(笔名江南)在旧金山自宅车库遭歹徒暗杀,引起轩然大波,幕后黑手直指蒋孝武。
为了改变蒋孝武的形象,尽快平息这场风波,蒋经国不得不于1986年3月,将蒋孝武派往新加坡任“商务代表团副代表”。
为什么蒋经国替身处漩涡的儿子蒋孝武选择新加坡躲避风头呢?这个是蒋经国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蒋经国和李光耀关系不错,当时,李光耀的母亲不时喜欢到台湾小住。在1985年11月以前,李光耀来台北,轻车简从,绝对保密。早在蒋经国任“行政院长”时,两人便已成为相当亲密的好朋友了。
每次李光耀来,蒋经国总是陪着他到处走,整个台湾省几乎走遍了。出于二人私交的考虑,加上新加坡是华人国家,所以蒋经国要把儿子外放,只有新加坡最令他放心,也只有新加坡对蒋孝武最欢迎。因为由于刘宜良被杀一案,蒋孝文早已被美国视为不欢迎的人了。

1986年3月,尽管蒋经国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当时种种迹象显示蒋经国的病情愈来愈恶化,可是,现实的环境却必须逼迫蒋经国做出决定,让二儿子蒋孝武远离台湾,而蒋孝武似乎也从医生那儿隐约知道蒋经国的病情,所以,蒋孝武红着眼睛到蒋经国房间拜别,然后怅然离去。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仅仅三个月之后,台湾部分“立委”就提议叫蒋孝武到“立法院”去澄清“江南一案”。这让蒋孝武猝不及防,顿感世态炎凉,他也清楚,在失去父亲蒋经国这座大“靠山”后,他在政治上再也不能东山再起。
突如其来的失势及打击,让蒋孝武萌发了退隐之意,在1991年初,他卸下全部职务,处于隐退状态,但这时病魔却又朝他走来。同年7月31日,蒋孝武患慢性胰腺炎去世。
蒋经国和妻子蒋方良的三个儿子,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在病死的时候,年龄分别只有54岁、46岁、48岁,都属于早逝。蒋经国和章亚若所生的孪生儿子蒋孝严、蒋孝慈,蒋孝慈病死的时候也只有54岁,如今蒋家第三代的男丁,仅剩蒋孝严一人了。

2021年的中考结束了,宁波市区(不含镇海 北仑 奉化三区)的各初中定向分配名额已出炉。数据怎么看?
1. 市直属8所高中招生的一半以上名额都将通过定向分配招生完成,各校能否全部拿到名额,还要看最终的中考成绩。
2.定向名额较多的(比例较高的),多是前几年择优的民办初中。兴宁中学、蓝青学校、宁波外国语学校又分别是宁波中学、鄞州中学、效实中学等三所重点高中的生源地学校。
3.坊间名校的比例不高,都在10%左右。如宋中、七中、朝晖。
4.展望。公民同招后,各个中学的定向比例会趋同。
5.传统优质初中可能因为牛娃多反而竞争压力大。但也要看到其整体统考录取比例。目前一般都中学,在同等定向比例下,升学压力反而没有前者大。例如:如果效实的分数线是650,好的初中,10%以内的学生分数线超过680,那么其余学生就要放到全市去排名次,650的分数可能排不上。差一点的初中10%以内的学生分数线正好650,那么就进的去。
6. 在此趋势下,家长会权衡利弊,从而择校热降温,学区房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