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梅州市公务员待遇(梅州梅县区公务员待遇)

#梅州头条#人均4.5万元,梅州人,你家去年收入,有没有拖广东后腿? 广东省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今天公布了,平均为49933元。换言之月收入3749元。

#梅州头条#人均4.5万元,梅州人,你家去年收入,有没有拖广东后腿?

广东省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今天公布了,平均为49933元。换言之月收入3749元。

这里是广东梅州。普通家庭的收入,处在怎么样的水平呢?笔者随机走访了几个家庭。这些具体个案,不代表贫或富,高或低,反正就是有这回事,这么个情况。

样本一。六口之家,户主与妻退休,退休金共12万元,儿子儿媳国企共35万元。两小孩读书。人均7.83万元。

样本二。三口之家。户主退休1.98万元,妻无收入。儿子打工3.6万元,资产收入4.8万元。人均收入3.46万元。

样本三。四口之家。户主打工9.8万元,母无业,两个孩子。人均2.45万元。

样本四。户主打工,收4.8万元。妻做小生意12万元。两个孩子读书。人均4.2万元。

样本五。两口之家。户主退休4.2万,妻退休3.8万。人均4万元。

样本六。三口之家。户主打工5万元,妻私企工作4.8万元。一个小孩读书。人均3.27万元。

样本七。七口之家。户主夫妻养老金7000元。儿子打工9.6万元,两个孙子打工共9万元,一个孙子读书。2.76万元。

样本八。三口之家。户主夫妻退休共8.2万元,儿子打工4.2万元。人均4.13万元。

样本九。五口之家。户主打工11万。妻无业。三个孩子读书。人均2.2万元。

样本十。户主无业,妻退休2.4万。女儿打工3.6万。人均2万元。

样本十一。户主做生意25万左右。妻无业,父母无业。两个孩子读书。人均4.16万。

样本十二。三口之家。户主夫妻某公职部门36万。一个孩子读书。人均12万。

说明。综上家庭,多数皆有老人。家庭成员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占少数。多数为普通打工族。城镇家庭居多,农村家庭占少数。

另外,此前公布的梅州市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9万元。2021年的数据还尚未公布。

天气好热,这个月辞职了,休息一下回来老家看望八旬父母,今天在楼下小公园溜狗遇到也在溜狗的一个乡镇教小学的老师,估计他年长我几岁,一直在家乡任教,他看我这么有空养几只小狗,每天在家溜小狗,我们从小狗聊到工作上,我问他在家乡的乡镇小学任教现在工资如何,他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收入这么高,老师的收入和教龄职称级别挂钩,估计他的职称不低,加上公积金有一万四左右,天哪,在十八线小县城下面的乡镇小学居然这么高的收入?我也有几位做教师的亲戚,印象中他们也就六七千,七八千的月薪吧?这翻了一翻的工资比我想象中高太多了,特别是在乡下教师工资算是数一数二了吧!

我回来计算了一下我在一线大城市的广州这半年多的工资收入,平均也才1.7个W,我开有小公司,因为近年不景气而且时间太宽裕,所以去年底也出去找了份工作,多年没打工的我也开始了每天打卡上下班的日子,六七八月份领的工资逐月减少,八月也就领了份5000元的底薪,同样是公司业务遇到多方障碍,员工没了提成收入锐减。公司也作过人员调岗调薪的调整,公司人员由七十多人到现在剩下三十多,走了过半。我也在这个月主动辞职了,因为深知创业的不易,做小老板也有很大的压力,不想为难公司。

在家乡工作的会羡慕外面大城市工作的人,觉得外面挣钱容易,毕竟十八线小城大多数的打工收入才二三千,三四千,刚毕业出来的教师工资应该在四五千,哪怕是小城市公务员刚开始也是四五千,后面会七八千为主。但在家乡有大几千的收入也是很高了。

一线城市一二万月收入的有很多,但背井离乡的这收入还没有老家五千工资活的滋润。虽说在头条上经常刷到什么年薪百万甚至几百万的,但肯定是很少数人有这么高的收入,据我所知在一线城市领几千工资的大有人在啊!

休息一小段时间,陪陪年迈的父母,下半年还得继续外出打拼啊,有点迷茫,不知做什么好……

#乡村乡镇公务员和乡镇教师,哪个更好一点# #外来工# #广州城事# #梅州头条# #现在乡镇教师待遇怎么样#

#如何评价梅州这座城市# 我是梅州兴宁人,在大埔工作。作为本地人,我来说说我的家乡。

首先,梅州是世界客都,除了外来人员,其余都是讲客家语言的客家人。

二,梅州人注重礼节,热情好客。客家人相对于广东其它地区的人(如潮汕人和广府)要热情好客些。

三,饮食文化。客家人饮食习惯上偏咸。

客家美食典型代表有盐焗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43315/
1
上一篇水库管理员是公务员吗(水库员工属于公务员吗)
下一篇 环境生态考公务员(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考公务员)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