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边工作公务员(边考公务员边找工作)

表弟大学毕业两个月还没找到工作,先是考研失败,接着区考120多分没进面试,昨天“三支一扶”面试失利。昨晚表弟跟我说,只能边工作边准备公务员考试了,一天天待在家里,怕自己会崩溃。

表弟大学毕业两个月还没找到工作,先是考研失败,接着区考120多分没进面试,昨天“三支一扶”面试失利。昨晚表弟跟我说,只能边工作边准备公务员考试了,一天天待在家里,怕自己会崩溃。

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觉得公务员很吃香,是铁饭碗,哪哪都好。

作为曾经做过公务员,但又辞职的人。在我看来,公务员也是一份工作而已,和所有的工作一样,要责任要担当,要耐得住寂寞,要舍得付出,要摸爬滚打。像所有职场一样,该经历的都要经历一遍。

有的人进了体制,一眼就望到头了。我认识的人里,有的人在乡镇班子做了十几年都上不去。也有的人努力+运气以及其他因素,时来运转,工作几年就破格提拔。但这种情况并不是多数。

今年,我的很多前同事,有的去当了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有的当了局长、副局长,还有的当了乡镇的组委或者宣委,什么都有。他们也算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

表弟之所以执着考公务员,其实是因为舅舅认为公务员稳定有前途,一直对表弟施加各种影响和压力。

所谓好工作,在我看来,说得最通俗的,就是自己喜欢,干得好,且得到回报,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和经济自由的,那么就是最好的。

关于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或收入多少,或稳定性如何,或前景怎样,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选择的路,试过才懂得,大多数的毕业生,也是在职场的大门里,不断地试探,进进出出,过几年,他们就什么都看懂了,也什么都想明白,那时候才更加坚定自己想走的路。

希望和表弟一样在努力在迷茫的毕业生早点找到工作。

体制内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年轻人以临聘人员身份,在单位一边工作一边积极报考公务员,认为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对他们以后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环节会有帮助,但是据我了解,大部分人在单位里承担大量繁琐的工作,还时常加班,几乎没有太多的学习时间。所以几次考试下来,笔试成绩不是特别理想,连面试都进不去。

所以,有时候我就想,到底是一边工作一边考比较好?还是大学一毕业就考比较好?

今天看到有人建议公务员周末上班,目的是方便大家办事儿,请原谅我不厚道的笑了。

回家就把这事儿跟小姨夫讲了,他在机关上班,他摇摇头。苦笑了两下,你们肯去并不了解体制内。

小姨夫,小姨夫,我这边有好茶,要不我们边喝边聊。

公务员是通过对外招考进入体制内的,大多数人都很普通,没有什么家庭背景,而是靠着自己的学识考入的。

很难考,有的人考了两三年,也有一年就考入的,但是很少,他们现在的工资很阳光,福利透明。

有事儿了也会加班,平时接送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如果周末再上班,那要怎么搞?

如果周末在上班,确实家里的生活一下子就打乱了节奏。是谁也吃不消,平时偶尔加个班也算正常,有事儿忙事儿,但是周末确实要照顾家人照顾小孩。

体制内跟你们想的完全不一样,不要以为考上公务员了,你就能飞黄腾达,你就能鲤鱼跃龙门,并不是这个样子。

能够考上公务员,说明你足够优秀,超出了很多人,你要经过笔试面试几轮的筛,最后才能到达这个岗位。

进入这个岗位以后,再想晋升升迁都是非常非常难的事情。你以为进入体制内就没事了,如果再想往后走,真的很难,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个样子。

晋升的通道和岗位就那么多,上面的人不走,下面的人没办法往上升。上面的人要走是一定要升迁,不升迁,谁又会离开自己的岗位呢?所以跟对一个好领导能一直往上走的领导那是最重要的,但是这些往往不是由你决定的,也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

综合性的因素太多,不是你进的体系就没事儿了,而且你还要做出成绩,做出成绩还要写到你的名下,你才有机会,如果做出成绩,上报是别人的名下跟你也没什么关系,你的晋升通道,恭喜你仍然关着。

不过也许你的才华被得到认可,例如稿子写得好啊,文案出得好啊,都有可能是领导身边的红人,因为你有价值。

那么多的秘书混得那么好,很多文笔功力都很强的,有很多小说作者不也出自于公务员吗?

队伍藏龙卧虎,不说了,我们要看世界杯了。

我爸心里的完美儿子,一边当公务员,一边写书。

爹,谢谢你,我完美的微博素材。 ​​

当年明月,他真的摸鱼与升职两不耽误,十个月前刚升了上海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副厅级。刚毕业是法律系专科生学历,去佛山海关工作,从06年在天涯写连载,红了也没辞职,09年时表示,“我爸跟我说,无论你出多大名也好,出多大风头也好,你都得有一份正经的工作。”

体制内都是些糊弄学大师以及语言大师,我之前完全不信的,后来我研究了下当年明月和刘慈欣的写作路径,我才发现为什么他们可以写出那么多作品,体制内办事员科员这种工作,别的不说,朝九晚五打卡,作息规律饮食正常,异常单纯的人际交往,针对这种INTJ/INFJ人格来说简直是搞创作的最好环境 ​​​。

但是现在也有人说考公务员简直就是卷生卷死,大家都非常的想考,非常的想当公务员,所以说现在干公务员也非常的累,不像以前那么轻松了,大家还是点量掂量自己到底能不能考上,再下决定吧。

公务员有那么好吗?有网友现身说法!

他说他在东北五线城市,从企业借调到某市局干活。

去了之后才知道,他们有空编制,有人长期不上班,有人休假,有人装傻不干活,所以,有的工作借一个人来干还真不错。

1、薪资:

客源实发3200多,看上去少,但年终奖2万多,车补500,13薪,平均有5800,年入7万,远超当地平均薪资;在当地的企业也就4000左右;

2、工作:

955,绝对午休2小时,此间一切工作暂停,下班后打电话问工作是奇谈,从不加班;总有人请假,常年不上班,在家歇病假的,不但考核称职,奖金,13薪照发,甚至每月还有车补,不给她就闹,领导没权利开人,所以也懒得对付她反正不是你自己的钱。

3、福利:

午餐免费,6菜一汤,有人常年吃,觉得不好处,我每天都吃得很香;隐性福利,每个局不一样,比如教育局,孩子可以随便挑学校上;

4、工作环境:

庄重阔气的大楼,周围不是树林就是公园,风景美如画;

5、社会地位:

不用说,绝对高啊,科员已经脱离社会底层,摸到了中产的边;科长就是标准的中产,可以跟企业领导谈笑风生了,孩子上学,一听是在政府部门,是公务员,立马不一样了。

6、职业生涯:

也有缺点,比较压制年轻人,没有背景的,挨累,干基础活,一方面有机会,锻炼人,但又不太让年轻人上;但不用为35岁以后焦虑,职业生涯越老越吃香,稳稳地,坚定地往上走,越走越快。

但也有不好的,就是对于想奋斗的人,也有机会,但不会像企业一样升得那么快,看不惯老人懒散作风的,可能会不痛快。

我大学毕业就去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当时说是只招应届毕业生,好像全省有几千人参加,我在我们那个市里还考了第三名,综合成绩是85,最高分是87!

最后,当然没有被录取,我记得当时还接到一个电话,说成绩很好,没问题;

最后,没去成,我去把我的派遣证和资料拿回来的时候,有个工作人员跟我说,其实你现在找的这个工作,比我们这个公务员岗位还要好,如果你觉得有什么不合理,可以打电话去投诉!

哈哈哈,我笑笑说:没有不合理,一切都那么合理,就走了。

后来我知道,我的一个远房亲戚,我们同时参加的考试,他的笔试,面试都不及格,最终还是被录取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现在在一个镇里当所长,哈哈,每天小酒喝的,那小日子也相当不错了!

以上绝对是我真实的经历,有人也问我,你没去成,真的不后悔吗?我说一点也不后悔,因为没有资源,现在可能还没当上某个镇里的所长呢?还是一个基层科员呢,你说呢?

当然了,哪有如果,就当自己阿Q一下,精神胜利吧。

你看完后,觉得公务员好不好,有何感受?

“当年明月”一边当着公务员,一边拿着《明朝那些事儿》赚来的4100万元版税,到底有没有违规?甚至还有人说风凉话,说“当年明月”真幸福啊,享受着稳定的工作,还可以写书赚钱。

实际上,当年明月当年在天涯论坛上写文章时,纯粹就是业余爱好,没想着要通过写作来赚钱,后来被热捧和出版,只是歪打正着而已。

对于公职人员的写作报酬,这个是有明确规定的,在业余时间内,只要没有参与经营和兼职,没有利用与自己工作或身份便利进行相关写作,所取得的稿费,都是被允许的。所以,当年明月版税再高都没毛病,这个是人家凭才华站着赚的,得服气。

对于当年明月的才华,我们还是得服气的,人家是正儿八经凭本事,当年他在论坛写《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史料翻了数十遍,各种知识烂熟于心,每天深夜都在写作,为的是不断更,当他完成《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甚至连他老婆都不知道,自己的老公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网红作家。

《明朝那些事儿》写了整整三年,很多明粉也整整追了三年,这本书也创下了线上线下点击和阅读双高的奇迹,而且还一版再版,在出版之后不到三年,印数就达到了1000万之多,这和不算那些盗版的。

虽然距离首次发行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但现在依然高居历史类读物第七,热度依旧,仅某当网上的评论量就超过40万,可以说是喜欢读史者的必读之书。

#媒体人周刊#

曾经有个女同事,她非常缺乏安全感,总担心工作丢了,没有收入来源。

为了摆脱这种恐惧,她一边工作,一边考公务员。国考和省考都会参加,甚至偏远的新疆,她也愿意去。哪知新疆那边的竞争也非常激烈,笔试通过后,她千里迢迢跑去新疆面试,结果面试没有通过。经历过几次失败后,她依然没有放弃,仍然坚持备考。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公务员。

拥有了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后,她心里踏实了很多。

#我要上微头条# #我要上微头条#

毕业三年,全职考公务员,终于上岸,到气象局工作。我今年28岁,父亲是包工头,家里还算富裕,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后,我在当地一个二流高中当老师,没有编制。工作一年,国考、省考,甚至跨省考我都参加过,但都名落孙山。

2019年春节,父亲跟我认真聊了聊未来打算,他想让我辞职全职考公务员,说一边工作一边考试,精力不够,容易分心,根本没法与应届生PK,再说家里也不差我挣的这点钱。我同意了,父亲给我租了一个房子,我推掉了所有朋友和应酬,专心备考。第一年就进面试了,是山东国税,但面试环节被淘汰了。这次失败对我打击很大,付出这么多,压力这么大,我一度想放弃。

父亲没有责怪我,说就再尝试一次,如果再失败,他就不强求了,给我20万让我自己创业或者找工作。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顺利上岸,父亲为此宴请亲朋好友,也算了了他一个心愿。全职备考的你还好吗?

儿子已在家备战-年考公务员,成绩130多分不太理想,是去边工作边考好,还是继续在家备考好?

放弃高薪工作回家考公务员,是不是很傻?

在上岸前我在一家私企工作,当时的我凭借自己的努力拿到了月薪2w的工资,但是经过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我的身体和情绪都开始变得非常差,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

为了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我辞掉了工作回家备考公务员,成功上岸后的我终于可以按时上下班了。不用再经常加班的我养了两只猫,下班后就自己做做饭或者回父母家蹭饭,吃完饭可以边追综艺边撸猫,还能和朋友约着打几把游戏。周末和小姐妹们去逛街踏青。虽然工资低了很多,但是生活质量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

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我备考公务员时的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一、选岗注意事项

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岗位,提前查好想报岗位往年的上岸比例和工作内容,确定了岗位后就不要再犹豫,要开始卯足了劲的准备,争取一次上岸。

.

二、笔试要不要报班

.

笔试想要拿到高分,更多考察的是做题能力,这主要看的是自己的复習效率,即使报了地面班,老师也起不到什么关键性作用,更多的是看自己平时的努力,所以笔试在家看视频课配合刷题完全足够,没有报班的必要。

.

三、笔试怎么准备

.

行测和申论涉及的知识点不同,做题方面考察的内容也不同。行测做题讲究快速准确,申论做题讲解理解和积累。

.

备考资料

.

1)华图模块宝典

和同类教材相比,模块宝典的价格便宜质量也不错,一共有五本,把行测每一个模块里的知识点都讲解的很详细,比较适合零基础的小白。

.

2)张宇晶公考

只看教材还是不能把握住考试中的重难点,看视频课就能很好解 决这一问题。老师对教材中难以理解的考点的讲解特别详细,而且还会帮你梳理出知识点的框架,对背诵知识点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学完之后再根据自己脑海里面的印象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一个回顾,一节课下来基本上能把所学知识点掌握个七八成。

.

3)决战行测5000题、决战申论100题

行测每个模块2本,一共有10本,里面的题是把真题分成知识点整合起来的,题目质量有保障,而且对题目的解析也很细致。

.

在看完视频课后,我是直接用100题进行刷题的,题目对应的解析很详细,一些小的细节点也讲解的很详细。

.

4)历年真题

.

在刷完了题库后,就要以历年真题套卷为主了,主要是为了模拟考场练習自己的考试状态。写完对答案,补充自己缺少的点,掌握不熟练的地方再看视频课进行巩固,课下再去理解背诵。长期坚持下来,成绩会有一个质的提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43225/
1
上一篇公务员编制改革(公务员编制管理)
下一篇 浙江公务员考试 申论(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2021)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