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收入增加,使考公考骗更热。说稳定和有面子是附加,多年前怎么没人说这些,因为那时含“金”量不高,九十年代机关干部有些人还“下海”干。
从2004年实行职工医保后,又产生了公积金,又过了几年公车改革,个人有了车补,之后在乡镇工作的公务员、教师等人有了乡镇补贴,有单位按人头补贴伙食补助(不发给个人),职务职级并行后,老老实实工作没当领导的也领到了职级工资,教师不低于公务员工资的政策,也提高了“工程师”们的待遇。重要单位的公职人员有了岗位津贴。
我们要相信,社会向前发展,人人会好的,就象职工有医保,城乡居民后来也有了新型合作医疗,住院都可以报销。前几年扶贫,农村贫困户可发牛、羊、猪、米面油、床单。补助子女学费等实实在在的利益,大家都在共同富裕的路上。
一公务员朋友最近退下来了!经过内部程序审计,干了多年正科级干部安全落地!众友开心齐聚小酌一番。
朋友啥都好就是太教条!教条的让人感觉【不食人间烟火】。在职期间读上级文件逐条对照咬文爵字一丝不苟。上下班都是公车接送的,近几年公车改革后他每天都是步行上下班后开始手机计步并自定目标每天不低于20000步!这次朋友聚会小酒怡情加上【无官一身轻】略高了点,朋友们搭伴打车。他说:我步行回去,今天还差800步!朋友们三请四邀拉将他上车说:今天喝酒了就免了吧!他倒也【领情】上车了。免不了一路话天酒地……行驶中他叫司机停车说还有800步未完成,这里离家不到一公里,我正好走回家!再三劝他不在乎这一天,但他依然做官时那样固执己见必须【完成任务】!朋友也没办法只好千叮咛万嘱咐:小心点,慢慢走,注意安全……他说:放心吧,没事!到家发微信……到家后果然在朋友圈发:我已安全到家并顺利完成20015步!谢谢老铁们的盛情款待,改日我做东![大笑][捂脸][捂脸]
一提到车补,教师心理是有点想法的。因为教师没有车补。
相比公务员和教师待遇,大部分教师心理是不平衡的,总是在说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工资,但实际二者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车补本是国家公车改革的一种方式。公车本来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实际使用的存在。
而教师行业就不存在公车的问题,当然也就不存在改革的问题。那么这里就是说,教师到底有没有通勤出差的需要呢?
现在教育部有了对教师家访的要求,那么实际情况,如果教师真需要家访,学生居住地遍布各处,那教师应该怎么去家访呢?
势必产生通勤费用,所以教师的车补也应该提上日程了吧。#教师为什么没车补#
#教师每天上下班,该不该享受车补#
#贵阳一公职人员开公车给朋友送菜# 这样的人被停职了,其实就挑战了过去的传统。我记得之前在一个县城出差,县城有那种满城转的小面包车,上车一块钱。而先交通系统的人,上车从来不给钱,我问司机师傅,都这样吗?师傅说:最开始有新来的年轻公务员不懂,就还给这一块钱,但是基本上给上几次,也就理解了“行情”,自然就不会再给钱了。
为什么行政单位临时人员工资那么低,还有那么多人抢着干?
小李原来是市工商局的司机,经过公车改革和机构改革后,单位司机明显增多了。2018年,单位提出让一部分司机自主择业,按工龄补偿一笔钱。小李本来就嫌工资低(2600元),正好逮到机会,拿了几万块走人。刚走时还信心满满,找了个证券公司上班。
今天又碰到他来局里,聊天中得知,他这次是回来找领导的,还想回来当司机。问他在证券公司不好吗?他分析了一下:
首先,证券公司待遇是高点,但是每年几百万的任务,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基本不可能完成,完成不了也没什么收入。这边虽然工资不高,但工作轻松,没事可以做点自己的事,出差还有补贴。
其次,在这边开车,虽然不是公务员,但系统内的人关系还是连着的,办事方便些。出了这个门,找人办事还是麻烦的。
想想确实有道理。我们很多时候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那座山是高,但我们没有能力登上去,这座山又下了,只能在两座山中间感伤。
各位网友,你们认为呢?
每天分享公务员、事业单位那些事,喜欢我,请关注@说公事 。
#中办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 这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中央下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文件,对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干部“能上不能下”是一个顽症,所以毋庸讳言,很多人对干部“能下”持观望、怀疑态度,我是持乐观态度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从事政策研究35年,曾参与过政策文件制定工作,我认为这个文件可操作性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只要认真,就没有办不成、办不好的事。党的十八大之后,人们鉴于过去的“经验”,开始对反腐败信心不足,这一点也确实是最难啃的“骨头”,但在党中央的坚强下,作出八项规定,从根本上扭转了腐败的势头,吃喝风完全刹住了,难改的公车也改掉了。这是全社会有目共睹的。
文件规定了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15种情况。这些规定操作性很强,没有弹性。比如:因存在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等情况,不会因为你经常将“爱国”挂嘴边就网开一面;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或者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基本称职,以及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得票率达不到三分之二,这一条每年考核都无计名投票,是硬对硬的;因健康原因无法正常履行工作职责1年以上的,等等,上述几种情况不能担任领导职务没有任何模糊空间。
现在做到干部“能下”有两个重要环境和条件。第一是巡视制度。中国人情观念重,同级处理同级的问题比较难办,而巡视是上级对下级的巡察、督办,这一制度解决了过去很多办不了事情。第二是职级并行。公务员的工资是与职务挂钩的,过去一旦职务降了,工资要降,而职级并行后,职务降了,还可以有“级”,如还可根据能力做几级调研员,只是没有权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媒体人周刊##头条创作挑战赛#
道理在哪儿[what]居然有人点赞认同:
1、120是居民普通电话吗,有人打其他人就打不进去了,纯属扯淡。既然制定了疫情期间就医需要打120调度救护车,就应该遇见到120要扩容,救护车要增加。车不够用可以增加领导们的公务车啊,根据就医人员的实际情况,调拨车辆。只想了办法,没有对策,没有应急预案,这是处理公共事件的流程和态度吗?我们通过层层筛选考试的公务员就这水平吗,我觉得不会,关键是有没有把工作把百姓放在心上,工作是给领导干还是给百姓干这个基本道理没搞明白,更别提初心了。
2、孩子还有呼吸,今天孩子家属已发声,同时也有领居作证。人心不用这么险恶吧,谁会拿自己的孩子当道具,还是人吗?
3、少数名族是有一些和我们不同的地方,但这不是攻击的点,不管什么名族,首先都是中国人,再者他们生活在这里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你说的这些事,更没有反动的事,反动的目的是什么?这种话是能乱说的吗,还有人点赞支持。我看你就是最大的隐患,唯恐天下不乱。
4、送孩子就医的人太多,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最终是孩子父亲拦了一辆出租车将孩子送医院的,大家都想出去,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做到,说话动脑子,不要胡言乱语。
给教师发放车补,公务员上下班有车补,工作时间他们一样有公车使用//@梧桐玖瑰:医院和学校,必须回归到公益事业单位来,远离资本,承载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的本质上来!!!!
于烨讲真话披着救死扶伤的外衣,干着草菅人命的事,郑州女婴遭拒诊死亡
在政府机关给领导开车的司机,待遇怎样?有前途么?
1、看跟什么领导开车了,大部分都是很牛逼的,不要小看一个司机,跟领导久了资源自然也会有,领导随便给一个小项目也可以赚几百万这是常事,吃的喝的那就不用说了,小费也是少不了的,提干只是迟早的事,关键的问题是你有没有这个机会。
2、看跟什么领导,很多场合你只需要送过去就下班了,公务车不敢在外面随便停,去的地方也是不敢停门口,都是停远一点地方领导自己走过去
3、但是在政府里面当司机,是属于非常稳定的一个工作,只要你自己在司机的岗位上面好好工作,一般情况是不会开除你的。 很多人一看合同工不愿意去,那么你就想错了,因为相信这样的合同工是有很多人抢着去
#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