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隔离300元每天我觉得在一个县城还是有点贵!一般酒店估计也就200左右,吃饭几十块钱。毕竟疫情之下,每个人挣钱都不容易,而一旦感染家里面很大可能不是一个人,要是两三个人,怎么负担得起呢?
而佳县是什么地方呢?
佳县,古称葭州,因境内佳芦河两岸芦苇丛生而得名,1964年改称今名,佳县是颂歌《东方红》的故乡,是毛泽东率党中央转战陕北时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中国红枣名县。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西岸,毛乌素沙漠南缘。总土地面积2029.82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常住人口为113035人。2020年,佳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33亿元。而且在2020年2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佳县才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贺晋年应授上将却初评大校,三位元帅看不下去,毛主席说起码是少将。
除了红军三个方面军之外,红军时期的小“山头”也有不少,比如说扎根于黄土高坡的陕北红军。建国后大授衔时,在开国将军序列中,陕北红军也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军衔最高的是阎红彦上将。
其实陕北红军的上将代表,给贺晋年或许更合适。但贺晋年在1955年授衔时却是少将,甚至一开始组织上给他定的军衔只是大校,后来在三位元帅和毛主席的过问之下,组织上才把贺晋年的军衔改为了少将。
贺晋年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土地革命战争中,他一直在陕北红军任职,是陕北红军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见证了陕北红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贺晋年在红27军当过团长。徐海东领导的红25军抵达陕北以后,和陕北红军合编为红15军团,红27军改编为红15军团第81师,贺晋年任该师师长。1936年年底,中央决定把第81师恢复为红27军,由贺晋年任红27军军长。
抗战爆发后,贺晋年奉命留守陕甘边区,出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一团团长,后来贺晋年在陕甘边区边区相继担任三边军分区司令员、警备第三旅旅长等职。抗战胜利后,贺晋年转战东北,在东北任职时,贺晋年贡献颇大,主要就是肃清了在当地为患多年的土匪。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贺晋年也一直在东北部队任职,他在东北民联当过纵队副司令员,在东野当过纵队副司令员和司令员,在四野当过军长和兵团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末期,贺晋年任四野第15兵团第二副司令员兼48军军长,随后率部南下作战。他从东北地区一直打到华东华南,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建国初期,贺晋年在江西部队任职,在他的陕西老乡、时任东北局书记兼东北军区司令员、政委高岗的提议下,贺晋年又回到了东北任职,出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他在东北是高岗的心腹爱将,1953年高岗入京任职没多久就出事了,贺晋年也由此受到了牵连,他被调离东北军区,到军事学院学习,后来大授衔时,他的军衔遭到了压制。
1952年评级时,贺晋年被评为副兵团级,按照授衔规定,副兵团级将领可以授中将,也可以授上将,按照贺晋年的功勋和代表性,授上将是最合适的,但在1955年授衔时,组织上最初给他评定的军衔连将军都不是,只是个大校,这让朱德、彭德怀和贺龙三位元帅都看不下去了,认为贺晋年的大校军衔太低了,他们三人找到毛主席,说明情况后,毛主席也说贺晋年怎么能是大校,他起码是个少将。
于是在毛主席的指示之下,贺晋年的军衔从大校改成了少将,尽管如此,他的军衔还是明显偏低了些。别的副兵团级将领,要么是上将,要么是中将,只有他例外,他也是唯一的副兵团级少将。贺晋年内心当然不痛快,参加完授衔仪式以后,他就把少将制服锁在柜子里,终生没再穿过。
陕西延安哺育了共产党和八路军,陕甘边区革命军组织序列。
#夏日大作战#《百年名校——凤翔师范》 “”凤翔师范”始建于1902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的百年名校,它地处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三秦历史文化名城——凤翔区南关街的秦风路上;百余年来,它为省内及全国各地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教育界人才, 被誉为“西府教师的摇篮,陈仓桃李的园丁”,为宝鸡基础教育的发展乃至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严谨的教风和“勤学,多思,苦练,进取”的优良学风。
“凤翔师范”一百多年的师范历史,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严谨的治学风格,学校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先进,校园占地面积90余亩,建筑面积3.85万m2,绿化面积2.1万m2;1989年学校被国家教育委员会通报嘉奖,1995年通过国家教委中师标准化验收,被赞誉为“全国农村一流师范”,学校已经启动了教育现代化工程,相继建成了音像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课件制作室,网络中心,初步建成了校园局域网,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近两千余名,有教职工近200名。 学校充分发挥培养小学教师的传统优势,以师为本,提升层次,面向市场,拓宽功能,已经形成了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相结合,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衔接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开放式教学格局……
“凤翔师范”在新的世纪抓住机遇,再创辉煌,实现了学校发展历史上的新跨越;2004年4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凤翔师范学校,宝鸡师范学校,宝鸡市工业学校,宝鸡市卫生学校,宝鸡市中医药学校,宝鸡市财经学校等六所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基础上组建设立了如今的“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已列入陕西省高等教育序列,是宝鸡市一所公办综合性全日制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院校;“凤翔师范学校”被改制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部”,现设三年制高职汉语,数学教育,初等教育,英语教育,现代技术教育,文秘和五年制大专小学教育及三年制中专幼儿教育等专业。 “凤翔师范”经历百年世纪长河的发展沥炼,凤凰涅槃,浴火重新般的积淀,已形成了严谨笃学,高效治学,全面提升的教育教学根基,在宝鸡教育界独树一帜,继往开来,它将为未来风清气正,知行合一,科学教学的教育事业发挥能量,引进三秦及宝鸡教育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崆峒区以国家风景名胜区崆峒山而得名,建制始于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年),2002年8月28日改名为平凉市崆峒区。有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道源圣地崆峒山等旅游景点。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2]2018年10月,甘肃省政府发出通知,正式批准崆峒区退出贫困区序列。
崆峒区地处甘肃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介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东邻平凉市泾川县、庆阳市镇原县,南依平凉市华亭县、崇信县,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泾源县、原州区接壤,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庆阳市镇原县毗邻。崆峒区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
陇东即甘肃东部的简称。陇东主要指庆阳、平凉两地区16个县、区(市),它北接宁夏,东临陕西,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这里曾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最早的生息地及周文化的发祥地,又是戎、狄、羌、薰育(匈奴)等古老民族的聚居地,古丝绸之路经过这里汇入河西走廊。陇东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崆峒武术:崆峒武术作为中华武术的一个流派,源于崆峒山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战争中,崆峒氏族所掌握的攻防格斗之法和格斗技巧,为“居崆峒山石室之中”的广成子总结并注入“阴阳有藏”观为其合理内核而创,不断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大武术流派。流传自今的五大门派十二个拳种,三百多个武术套路。
崆峒山:国家首批5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平凉市城西11公里处,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三次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修身治国之道,秦皇、汉武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林则徐、谭嗣同等挥笔题赞。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景区先后获“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等殊荣。[13] 。
【2022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公布 陕西5人入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2022年继续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资格审查、公示等环节后,最终确定2022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入选教师298人。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将入选的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分批纳入名师工作室进行培养,或采取其他培训方式开展能力建设。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入选的乡村优秀青年教师,纳入当地骨干教师、名师等培养序列,予以重点支持和培训。(西安发布)
1933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初建时战斗序列一览表:1.红军总部。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总参谋长叶剑英(后为刘伯承),副总参谋长张云逸,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当时用名王稼蔷),总政治部副主任贺昌、袁国平。2.总参谋部。第1局局长由红军总部副总参谋长张云逸兼任,副局长左权(实际代理第1局局长事务);第2局局长曾希圣,副局长钱壮飞;第3局局长宋裕和;第4局局长杨岳彬;通讯处主任翁瑛,政委伍云甫。3.总政治部。秘书处秘书长肖向荣;组织部部长李弼廷;宣传部部长徐梦秋(后为张如心、杨尚昆),副部长刘伯坚;敌工部部长李涛(后为李翔梧);动员部部长罗荣桓(后为杨岳彬);地方工作部部长潘汉年(后为李维汉);青年部部长高传遴(后为肖华)。4.其他部门。总供给部部长杨至诚,政委叶季壮;总卫生部部长兼政委贺诚;后方办事处处长兼政委高自立;总兵站部部长杨立三,政委潘自力;抚恤委员会主任由总供给部部政委叶季壮兼任,委员有叶季壮、张云逸、钱壮飞、徐梦秋、贺诚等5人;政治保卫局局长李克农;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部总队长王盛荣(后为张爱萍),党代表由红军总部总政委周恩来兼任;军委防空处,处长不详。5.红军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又称郝西史大学)校长兼政委何长工;红军第1步兵学校(又称彭杨步兵学校)校长陈赓(后为林野),政委黄火青(后为张际春);红军第2步兵学校(又称公略步兵学校),校长不详;红军特科学校校长王震;通讯学校校长刘光甫,政委王诤(后为杨兰耿)。6.下辖革命力量。第1方面军总司令由红军总部总司令朱德兼任,政委由红军总部总政委周恩来兼任,参谋长由红军总部总参谋长叶剑英兼任,副参谋长由红军总部副总参谋长张云逸兼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与袁国平(袁为兼任),政治保卫分局局长胡底;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夏曦,成员夏曦、贺龙、关向应等3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第4方面军进入陕北之后改编而来),副主席陈昌浩、徐向前,参谋长曾中生;第4方面军(进入陕北之前),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曾中生(后为倪志亮),政治部主任张琴秋,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后为曾传六);中共陕西省委军事委员会书记汪锋;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1933年8月组建,归属中共北方局以及陕西省委军事委员会领导),总指挥王泰吉,政委高岗。
1955年中国12大军区战斗序列一览表:
一、沈阳军区,1955年3月建立。
军区司令部:军区司令员邓华,军区政委周桓,副司令员王建安,副政委杜平(兼任政治部主任)、甘渭汉,参谋长吴信泉;空军司令员周赤萍,空军副政委曾国华,防空部队政委周彪。辖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等4个省军区(热河省军区于1955年11月撤销),1959年以后增设旅大警备区、外长山要塞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赤峰、白城2个守备区。
二、北京军区,1955年4月建立。
军区司令部:军区司令员杨成武,军区政委朱良才,副司令员王近山、郑维山、陈正湘、韩伟(兼任参谋长),副政委张南生、陈先瑞,政治部主任袁升平,政治部副主任吴先恩、赵熔;空军司令员罗元发。辖河北、山西等2个省军区,1959年以后增设北京卫戍区、天津警备区、华北农垦兵团,1967年内蒙古军区降级划归北京军区管辖,1969年又增设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
三、厦门军区,1955年5月建立。
军区司令部:军区代理司令员王新亭,军区政委谭启龙、王新亭,副政委吴克华、杨国夫、彭嘉庆。辖山东省1个军区与徐州、连云港地区,1960年以后增设青岛警备区、烟威警备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以及从其他大军区划归的河南省军区、内长山要塞区。
四、南京军区,1955年4月建立。
军区司令部: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军区政委唐亮,副司令员叶飞、郭化若,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萧望东,参谋长张才千,副参谋长覃健,政治部副主任鲍先志;空军司令员聂凤智、空军政委余立金。辖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5个省军区(江西、福建2个省军区于次年划归福州军区)与上海警备区,1958年增设舟嵊要塞区。
五、广州军区,1955年4月建立。
军区司令部:军区代理司令员李天佑,军区政委陶铸,副司令员文年生、梁兴初、詹才芳,副政委刘兴元,参谋长温玉成,政治部主任陈仁麒;空军司令员曹里怀,空军政委吴富善,公安军政委欧阳文。辖湖南、广东、广西等3个省军区与海南军区,1969年增设广东生产建设兵团,1981年从其他大军区划归万山要塞区。
六、武汉军区,1955年3月建立。
军区司令部: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军区政委王任重,副司令员李迎希(兼任参谋长)、孔庆德、李成芳,副政委谭甫仁、张广才,政治部主任叶明。辖河南、湖北等2个省军区,1966年增设湖北省军区独立师与河南省军区独立第二师。
七、昆明军区,1955年4月建立。
军区司令部: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谢富治,副司令员秦基伟,副政委于一川、金如柏,参谋长鲁瑞林,政治部主任胡荣贵。辖云南、贵州等2个省军区,1970年增设云南生产建设兵团。
八、成都军区,1955年4月建立。
军区司令部:军区司令员贺炳炎,军区政委李井泉,副司令员李文清、何正文、阎红彦,副政委郭林祥,政治部主任余述生。辖四川、西康等2个省军区(西康省军区于1955年9月撤销),1968年西藏军区降级划归成都军区管辖。
九、兰州军区(同时兼任甘肃省军区),1955年5月建立。
军区司令部:军区司令员张达志,军区政委冼恒汉,副司令员韩练成、胡炳云、杨嘉瑞、徐国珍,参谋长李书茂,政治部主任王庆生;空军司令员罗元发。辖陕西、甘肃、青海等3个省军区,1969年增设兰州生产建设兵团。
十、新疆军区(为二级军区,直属中央军委),1955年5月建立。
军区司令部: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王恩茂,副司令员陶峙岳、赛福鼎、郭鹏、张希钦,副政委曾涤。辖南疆、伊犁等2个军分区,1969年增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十一、西藏军区(为二级军区,直属中央军委),1955年5月建立。
军区司令部: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军区政委张经武、谭冠三,副司令员阿沛•阿旺晋美、多噶•彭措饶杰、陈明义(兼任参谋长)、李觉,副政委范明、王其梅、金绍山,政治部主任刘振国。辖拉萨与日喀则、昌都与山南、那曲与江孜、塔工等4个军分区。
十二、内蒙古军区(为二级军区,直属中央军委),1955年4月建立。
军区司令部: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乌兰夫,副司令员刘华香、刘彬,副政委苏谦意,参谋长孔飞,政治部主任廷懋。辖呼伦贝尔与哲里木、锡林郭勒与昭乌达、察哈尔与平地泉、乌兰察与伊克昭、何奎等5个军分区。
注:1956年7月分南京军区所辖的江西、福建2个省军区组建了福州军区,军区领导为:司令员兼政委叶飞,副司令员皮定均、刘永生,副政委刘培善,参谋长黎有章,政治部主任廖海光。1969年又增设了福建、江西2个生产建设兵团。
各科需要考多少分才能拿到西安五大名校高中入场券?
部分家长最近开始给孩子制定中考各科冲刺计划,将各科分数进行了目标设定,再结合孩子自身优势和劣势科目进行学习重心调整,力争在一轮复习前把计划这件事情先搞清楚。这样的做法是值得称赞和推荐的,可以避免孩子在进入复习前被学校整体的复习节奏牵着鼻子走,因为每个孩子的学情不同,所以还是要在学校教学主节奏上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或许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于是,有家长询问:孩子想考入五大的高中,各科大概需要考多少分?
2023中考科目计入分数序列的共计8门,分别是: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20)、政治(80)、物理(80)、历史(60)、化学(60)、体育(60)。共计700分。
结合陕西近三年中考五大高中分数线情况,以及近三年陕西中考人数和试题难易的变化,我给出一个大概的分数杠杠,家长和学生们可以参考。我们预设分数线为665分,再将其拆分到各科上去,看看各科大概需要考多少分。语文(105)、数学(116)、英语(115)、政治(75)、物理(78)、历史(58)、化学(58)、体育(60)。
以上各科预估分是进入五大高中的最低要求,这个分数预估可以进入交大、师大本部、高新一中南校区,如果要冲工大、铁一、高新一中本部,那么还需要多考几分,可以在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化学这几科上再稍微努把力。有的孩子在体育上拿不到满分的,我们一方面需要制定训练计划不断提升体能和技巧,一方面也要考虑自身在体育这一科上拿不到满分的话,就要在其他7科中再加把劲进行分数弥补。
西安第二梯次重点高中入场券好拿吗?这部分学生的学情有何共性?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了西安五大的入场门槛,今天这一篇我们开始讲第二梯次。家长朋友们注意,这里用到的词“梯次”并不是我们常讲的“第二批次录取”的学校或民间自拟的“第二梯队”学校,而是本号结合业内对这一批重点高中的综合实力评价所进行的细分。第二梯次的重点高中如铁一滨河、西中、铁一国际、一中、三中、交大航天、崇是(师大附中分校),不难看出,这一梯次由西安五大的第二序列高中和西安老牌重点三高组成,从2022年的分数线来看,他们和五大的距离仅为3—14分。
家长们看到这里可能觉得那还真差的不是特别远,第二梯次的学生但凡能使把劲,冲一下也是有可能更上一层楼的。
好,我们来看看这一梯次的学生学情有何特点,他们的共性是什么。
我们还是用学科分析的方式来阐释以上问题。2022年第二梯次重点高中的分数范围大致是660—649,居于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各科学力均衡,无偏科情况,整体实力靠近考入五大高中的学生,甚至在初三的后阶段学习中还曾超过那部分学生。他们的弱点在于对初中三年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稳定性稍有滑坡,这里举个例子,就好比在晴好天气能很好地驾驭汽车的司机遇到冰雪天气则会乱了阵脚。如果有第二次中考,他们或许能考过那批学生,这就是我们讲的“不稳定”。
第二类:偏文科。这部分学生可能从小学起就在文科方面表现出了不错的天分,进入初中后,学科增多,知识难度增大,理科思维稍弱的这部分学生就显得有点吃力。他们很努力踏实地学习,但由于在理科方面的学习方法、思维引导、逻辑搭建上的不足,于是在中考时则无法做到无限靠近满分,一般会在压轴题或前面的能力拔高题上失分。而这些能力是单靠刷题培养不起来的。
第三类:偏理科。这部分学生在理科思维方面有很明显的天分,理解消化知识快,在具体运用上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且少有畏难情绪,乐于钻研。但他们就是对政治和历史提不起百分百的兴趣,完全是为了中考不得已才向文科投入精力。这部分学生可以做到将文科学科的知识背记于心,可是一到材料分析时就出现塌方情况,也就是说该背的都背了,但到了用理论来解释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时却不知道如何将二者建立起联系,于是导致拿不到或者是拿不满得分点。归根结底还是不感兴趣导致。
那么如果我们的孩子是属于第二梯次的学生,日常和第一梯次学生还轮流变换学习位次的,并且想冲五大且有能力冲五大的学生,我们不妨找找自身的实际原因,3—14分是不是可以通过科学的自我学情诊断来进行追击和弥补。这里我也要说明的一点是第二梯次的学生依然是相当优秀的了,是属于大约在西安市乃至陕西省4—9%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