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也像乞丐一样 没有成果产出 只知道一辈子读书 然后去考公务员
湛蓝的心河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中国40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研究工作#博士生#
00:35考上公务员后干到厅级!这是混得好还是混得不好呢?
卢克文这话看似在进行问题补充,其实说出了当下学历内卷的真相,也说出了年轻人辛苦读书以后要找份工作的尴尬境地!并非读书没有用,也并非学历没有用,而是太多了就不值钱了!岗位太少了,条件自然就可刻了!
卢克文在补充回答一个现象级的提问!“假如公考以后最多干到厅级,那这算好还是不好呢?”
卢克文补充回答说:“我现在就在四川这种西部城市跑,市委市政府单位遇到的年轻基层公务员,要么是985,211硕士,要么是发达国家归来留学生,新一代市级公务员已经卷成这样了,起步已经这么高,绝大部分混到副处退休谢天谢地了,还有人似乎觉得厅级犹如探囊取物,你先考个西南财大硕士吧,看看难不难?这还只是进入新一代市级考公的初选范围。”
首先我个人觉得这个提问就是一个笑话,对于普通人来说,你能进入体制内就算是非常不错的了!要一路干到厅级,只能说是痴人说梦,洗洗睡吧!
此外,卢克文的调研回答还是很有说服力的,现在内卷就是如此的严重,随便一个招聘岗位都是这种情况,人才过剩!
那么各位朋友,你们觉得有机会干到厅级吗?
天热!
无处可去!
去图书馆看书乘凉吧!
有近半年的时间不去图书馆看书借书了
一楼的儿童图书馆新书上了很多,里面的孩子和家长也很多,有看书的,也有正在借阅书的。
图书管理员也在大声维持纪律与秩序
“请及时归还图书,放到原位置”
“请不要大声喧哗说话!”
“请不要在此写作业,写作业到二楼自习室!”
“请没有携带孩子的家长们到成人阅读馆去借阅!给孩子们让出位置!”
无意指责管理员,他们也很累。但声音真是有点大,有点影响阅读。
建议:
增加提示牌,提示,读书不要大声喧哗,借阅图书及时归还。
招募暑假学生志愿者来管理,提示声音要小一点,不能影响别人。
带孩子来看书的家长应该是比较注重读书与学习,素质也很高的,在和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出现一点读书交流声音也正常,他们也会注意的。可以轻轻提醒一下就可,而不是隔着好远大声提示。
二楼的自习室,有很多人在读书学习。以学生居多,很多中学生三三两两一起再做暑假作业,小学生家长陪伴读书与写作业。成年人也是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在学习,读书。有备考公务员的、考研的、考教师的等,每个人都很忙。
也有读书的,在酷热的夏天读一本书,让自己降降温,增加一丝凉意!
#用一句话说明读书辛苦#作为60后,我没有读书辛苦的体验。虽然作为农家子弟可能吃不饱饭去读书,没钱买笔买本子和学雷锋捐款。读书时砍柴、双抢(抢收抢种)和工作后(先教师后公务员)低収入及无休止加班加点(五加二白加黑),读书实在最轻松快乐的事!
人民书店 为人民
以前,我没有啥爱好 ,除了劳动 、吃饭 、睡觉 、剩下的闲暇时间就是看书 逛书店,那时候,我们这西北小县城里 ,就一家新华书店,据说店里的工作人员和老师一样是国家公务员级别的,说实话,真的很羡慕他们,每天,八个小时,就坐那儿,踩着点儿来 ,到点儿走!惬意的不行!比老师的唾沫横飞,早起陪跑早操,完上陪读自习 真的好了不知多少倍!
那时候,跑到书店读书的人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夏天,里面的空调,真的清凉,爽歪歪,每每礼拜天,书店的的地板上坐的都是小学生,大人自然不好意思坐地上 ,只好硬挺站着看,累的不行,就会斜靠到书架上 和排放书的桌角上,这时候,工作人员就会黑着脸走过来质问 “案板不能坐 ,坐坏了要赔钱的,你这是买书呢?还是给这蹭书来着?”搞得我们只好讪讪的说 :还得再挑选挑选!然后只能匆匆的浏览一下,妥妥的悄悄离去,可能后背还挨着白眼!
后来,手机有了视频,电子书,有了头条,有了小红书,有了酷狗,有了喜马拉雅,就天天和手机相伴!几多年都没进书店的门了!
今天偶然路过书店,心血来潮就进来了逛一下,空荡荡的没一个读者,书倒是整理的有条不纹的,最令人惊喜的是正对着进门,设置了一个长条桌,周围配上了一圈靠背软椅,这是要和图书馆争读者的吗?
不得不叹服,手机改变了太多的东西!
想想当年,我们席到而坐,为了读会书,跟个贼一眼,看工作人员的脸色,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你有这样的感受吗?
读书出来都想公务员,是社会的悲哀
你有没有发现?
上学时,觉得读书太苦,成绩又不如人,有时遭老师歧视,便企盼放假。
放假了,每天要帮助父母做很多家务事,特别是农忙,天天累得要命,想偷懒,又怕挨骂,便盼望赶快开学。
当老师时,成天跟孩子们打交道,觉得社会地位低,想进机关。
在机关待久了,感觉虚的东西太多,人际关系复杂,并非想象中的高大上,于是又怀念起学校那块净土,留恋当老师时的单纯,还有每年三个月的假期,以及高出公务员10%的工资。
步入残年,每天上班,由于体弱力衰,知识老化,倍觉工作压力山大,常想早点回家,尽享天伦之乐。
“最喜小孙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不光如此,更让人陶醉的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可是在家呆久了,工作稍有疏漏,必将面临难以容忍的絮絮叨叨,甚至是暴风骤雨,于是,又想早一点躲在单位,尽情释放满腹烦恼……
趋利避害,这山望到那山高,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友友们,大家认同吗?欢迎交流。#人性#
不是在说反动话!暑假备考公务员看不进去书就先不要看,集中力量做好这件事,10月,11月份你将会收获4个扎扎实实的好处与惊喜!
有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选对方向,做对事情,时间利用效果才能最大化。
也不是说找理由,对部分小伙伴来说,暑假备考公务员可能确实不是时间利用的最佳的方式。
因为确实有很多外在的,内在的因素来干扰
比如,专业一般般,是否有合适的岗位不清楚,在纠结
比如,有实习要去参加
比如,有一些兼职的工作要做
比如,还有同学就等着放假和家人和朋友好好的度个假,放松放松。
咱们同学们的学习状态
可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可能,听网课听了半天还是在听第1节
可能,刷题写了几个字就写不下去了
可能,行测的公式,今天背,明天忘,后天完全,没有印象了
尽管有同学说,老师我可以平顺自己的心情咬牙坚持下来,但是对部分同学来说,可能确实学习的状态并不适合进行知识点的备考和刷题的训练。
对不同的同学而言,每一块时间都有它不同的归属和最好的使用方式。
如果确实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书状态来回反复,效率低下,不如做好这件事情
那就是练字
对公考来说,一科行测,一科申论
行测可能需要长久的复习,坚持刷题和模考,才能够有机会提高分数
但申论就简简单单把卷面做好了,每道题都能够有机会提高1~2分
而暑假期间对于咱们同学们来说,练字可能是起点最低,又能够带来多方面效应的这样的一件事情
说起点低
没有写论文,准备选题的分散注意力
没有到了考前,还有不弱环节的困扰
也没有考前时间紧张,患得患失的伤神
也没有考前压力大,练字不能专注,练着练着就心散了
也就是说从心态上来看,暑期练字可能是一个更适合的选择。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练字,是因为没有练认识到练字带来的多重效果
第1:卷面的提升
这个不多说,好理解。
第2:速度的提升
平时扎实练字,在练字的过程当中找到卷面工整和写字速度的均衡,并且把这种均衡逐步的进行水平的提升,这样再进入到开学或者10月份申论刷题模考的环节,卷面又工整,做题速度又快。
第3:学习兴趣,学习心情,学习状态的提升
卷面好,到时候刷题、做笔记都会看起来更舒服,更愿意去学,更愿意刷题
反过来,写个申论,没准做第1题写前面的几十个字还能够保持速度,保持工整,写着写着遇到难题,遇到时间紧张,遇到答题卡壳,遇到写累了,写倦了,手写酸了的时候,字就开始歪歪叨叨乱七八糟关键词要里三层外三层才能找到。
这就算了,还总要抱有各种不切实际,不可能发生的一些幻想。
总说,到了考场上我能把字写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公考当中最大的谎言之一。
上了考场只能更紧张,申论材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能更陌生,碰到一些命题思路的变化,脑袋里面一片懵懵哒
看了半天材料一个要点可能都找不出来,找出来了之后也不自信,慌慌张张的写,糊里糊涂的答,最后考完出来脑子里面一片空白,感觉半年努力,好像又打水漂了。
直到走出了考场才开始后悔,那个暑假没有开始好好练字。
第4:而且练好了字,对于考场状态也会无形当中更加自信一些,不用为字写的好不好,不用为写字的速度慢不慢再来担心,更多的是去找关键词,找得分点。
而且这种自信在考前的一些模考当中也会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尤其是当你看到对手或者同伴们卷面没有那么整齐,还在那里苦恼的时候,就会感到都是值得的。
拿起笔开始练字吧,这可能是暑假期间你最能够做到,也最能够稍微坚持一点的事情了。
只有这样,等到了10月,11月,才有可能收获上面提到的4重效果,或者说4种惊喜。
没有不合适的时间,只有不合理的安排。
加油!
更多关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军队文职备考,发展前景,或者包括公考申论练字的,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
2021年在书海渡过,
每天白加黑,5+2
看书都没空吃饭,
今年还是没有考过公务员,
就差1分,可是还是没成功,
感觉考试真的很难,
现在身心俱疲,
感觉没有了人生方向,
不知道何去何从。
#疫情三年的职场回忆#
这个疫情三年了,经济严重下滑,马上都要去要饭吃,企业倒闭一大半,除了公务员没有一个人是好过的,学生读书要钱,老人生病要钱,愿疫情永远远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