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山西公务员书籍(山西公务员专业目录)

太原习《国语》,晋地话史长 ——太原习《国语》感悟 9月16、17、18三天,布衣草堂国学典籍研习社《国语》班,在王碧波老师的带领下,以“汾河畔前话春秋,天龙山下习国语”为主题,学习了《国语》中“晋语”的有关章

太原习《国语》,晋地话史长

——太原习《国语》感悟

9月16、17、18三天,布衣草堂国学典籍研习社《国语》班,在王碧波老师的带领下,以“汾河畔前话春秋,天龙山下习国语”为主题,学习了《国语》中“晋语”的有关章节。《国语》作为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典籍,是一部融历史之事件、政治之运行、战争之战法、人性之本质、法度之权衡、治道之兴衰、人事之教训、君臣之博弈、行事之利害等一体的智慧之书。这三天选在太原上课,不仅仅因为太原是古代周朝晋国的最早的都城(晋源),而且,《国语》20篇中,“晋语”就有九篇,足以见得晋国在周朝的地位,以及晋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史为鉴,这次课程王老师通过晋国历史上著名的国君,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在其他诸侯的帮助和他的老师及谋士的拥戴下,成为晋国国君并成为春秋霸主之一的历史重现,围绕核心字“乱”,通过历史事件为我们讲述并梳理了晋国的历史及“乱”的原因,最后到晋文公治理下晋国的“安”。

王老师在讲解晋国的历史发展之前,首先为我们讲解了周朝分封制度。周朝是我国古代真正的封建统治社会,通过一整套的封建礼法制度,对不同的地区分封不同的诸侯来治理。周朝初次分封是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后,此时百废待兴,于是,对功臣、同姓王族、前朝遗少,在推行区域自治的治理模式下进行分封,此时,晋国还不是诸侯国。初次分封几年后,武王离世,初次分封的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也称“三监叛乱”,由于周成王年幼,周公东征平定了叛乱,进行了第二次分封,这次的分封中,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因“桐叶封弟”,被分封在了唐地“今太原”,古代是一个重视天象的时代,在唐叔虞的儿子姬燮为诸侯王时,正式建立了晋国。

我们知道,周朝建立之后,周公通过礼乐文化的治理模式和严格的“礼法”的秩序规范社会行为,所以周朝也是最讲究“礼”的朝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在代代相传中,逐渐出现了不合乎“礼”的行为,“乱”的根就在不守礼上。晋国的“乱”也是因为公元前679曲沃武公不守礼攻打并杀死晋缗侯,而周釐王也不守礼法,任命曲沃武公为晋武公,就造成了晋国“乱”的根源,后来就有了晋献公伐骊戎,抢骊姬封为夫人,骊姬利用太子申生“愚孝”的弱点逼死太子,造成了公子重耳、公子夷吾的逃亡,从此晋国陷入乱局,直到公子重耳流亡19年后,在辅助他的老师、谋士的跟随与护佑和夫人齐姜的深明大义下,通过秦穆公的帮助,回国成为晋文公,才结束了晋国的这场乱局。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写到,“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祖老子的这句话,不是我们现代语法从字面理解的“礼是造成乱首要的责任”,而是,“不守礼,是乱之首”。当然,最容易破坏“礼”的,正是制定“礼”的人。 “礼”也要与时俱进,不合时宜的“礼”,就会带来“乱”。制定“礼”的人,是维护“礼”的权威的根本,对“礼”的遵守就是最好的公信力,才能带领所有人“守礼”。“礼”在国家层面,就是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在企业就是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家庭就是家教家风。所以,一个鹭港的社会,一个朝气蓬勃的企业,一个幸福的家庭,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维护,那么守礼守法就是我们每个人时刻要重视的。

三天的学习在大家好学的氛围中很快就到了尾声,此次课程中香英师兄及她的先生的越鼎盛集团提供了大力的支持,还有力军师兄,越鼎胜公司的不少中高层管理人员也认真参与了学习。临别,当然要品尝最富特色的“山西刀削面”,越鼎胜集团的赵先生几人陪我们去吃山西刀削面,路上我问起他们集团,他谈到了越鼎胜集团正是一个不断在发展前进中的企业,就更加感慨香英师兄,她几年来坚持不懈的学习,通过实际行动支持了企业的发展,是我们的榜样。

课程结束了,临离开太原,站在汾河岸边,再次感受晋善晋美,福地太原。

小雯 2022年9月20日夜

#45度向上的生活态度#

当年,45岁的都梁是个石油生意人,没想到因为一句话,朋友当场用一辆宝马车跟他打赌,让他写一本书。让人更想不到的是,就因为这样一场君子对赌,却赌出一部风靡大江南北的小说以及电视连续剧《亮剑》。

生于1954的都梁,年轻的时候曾服役于坦克部队,复员后做过教师、公务员、公司经理、石油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

1999年,已经45岁的都梁在做石油生意的同时,还经营着一家自己的影视公司。

他不仅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而且从小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所以当时确实有好书读尽的感觉。

就在那一年,他一次在朋友的聚会中无意中抱怨:“现在没有什么好书可看,要是我写会写得更好。

没想到他朋友气他说:“如果你也写一本,我把宝马车给你”。碍于面子,都梁只好对赌:如果写不出就把房子送给他。

一开始自己还没有把这真当回事。可是没想到过了一个月,那位朋友居然还打电话来提醒他。

这下子,他真的意识到如果自己没有写出一部书的话,到时候房子就要给朋友,那自己总不至于要去睡大街吧。

于是,工作之余,都梁就开始埋头写作。经过整整8个月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一本小说初稿。

然后,他拿着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小说去找出版社,结果第一家出版社,看到都梁是个新作者,便提出要他自己出一部分钱来出版这部小说。都梁果断拒绝了。

到了第二家出版社,对方又看不上他一个无名作者的作品。直到找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他遇到了当时的主编董保存,董保存还是挺有眼光,一下子发现了这本好小说。

他还帮忙提建议让都梁把小说修改了三次,然后出版了。

不过当他高兴地拿着小说去见朋友的时候,他并没有要朋友的宝马车,只是让朋友请他吃了一顿,然后要朋友叫他老师。

2005年,这部小说被海润影视公司筹拍电视连续剧。可是由于当时的剧组资金紧张,整部电视的预算只有900万元。

所以本来打算邀请当时名气很大的唐国强去演的,结果由于片酬实在太低,拿不出手。

后来就邀请了当时还不是太有名的李幼斌当主演。

当时《亮剑》需要在河北、山西等地取景拍摄。而且这种大型战争片,由于需要场面大,所以需要雇佣大量的群众演员。

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当时拍戏的各个导演,都一人身兼多职,出演了许多我们熟悉的角色。

导演张前,在剧中出演了郑谦,这个人就是在剧里坑苦了楚云飞的那个家伙,也就是他联络358团的钱伯钧部叛变的。

导演陈健,在剧中饰演老罗,在抗战胜利后,这个老罗专门打李云龙的小报告。

副导演李炎冰,他饰演的是日本军官山崎冶平,这位日本队长面对漫天飞来的手榴弹,各种表情真是到位。

还有副导演张伟,在剧中饰演李云龙的顶头上司“旅长”,骂起李云龙真是铁面无情,但是又有一种首长护犊子的心情。

没想到,这部充满戏剧化故事情节而出版的小说《亮剑》,被一个穷剧组花了900万投资搬上银幕时,却引发了全国热播大潮,据统计,这部剧前后被重播过4000多次。

而李幼斌也终于凭借在《亮剑》的出色表现而大器晚成,终于在影视界迅速飚红。

相信这部电视剧的许多精彩片段,至今都会时时刻刻在许多观众的脑海里浮现。

所以,经典的作品,不一定需要巨资打造。就像最近曝光的,一部戏光一个演员就要1.6亿的天价片酬,这样拍出来的作品,也不一定就会成为经典。

大家对这个事怎么看?

#编剧王海林批演员高片酬##娱乐##八卦手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43014/
1
上一篇公务员咨询机构(国家公务员局咨询)
下一篇 上海环保执法公务员(上海市环境执法总队)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