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对考公务员的认识(了解考公务员的知识)

体制外不好混,进体制就能翻身了? 现在有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是年轻人把考公务员、考编当成“上岸”,甚至当成生命中唯一值得追求的方向。

体制外不好混,进体制就能翻身了?

现在有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是年轻人把考公务员、考编当成“上岸”,甚至当成生命中唯一值得追求的方向。

很多文章已经剖析过,是社会待青年不公,逼大家走独木桥。都是一些人人爱听的漂亮话,按照惯例,还会为年轻人吆喝一声。但却没人指出,这种“上岸”思维,其实是一种逃避与迷信。

我并不反对年轻人考编,想要什么就追求什么,我支持向往编内生活的年轻人尽快考、努力考,但不要一直考,不要当范进,一辈子吊死在这棵树上。

现实中是哪些人的编制情结最严重,对编制有最多的幻想?不是官二代、编二代,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早就不觉得稀奇。也不是顶尖的做题家,说这个有点伤人,但事实应该如此,顶尖的做题家进体制的难度很低,想进就进了,不会没完没了地脑补和怨念。

编制情结最严重,对编制有最多幻想,也最容易被与编制有关的讨论刺激到的,是那些家境普通、做题能力也不上不下的做题家。由于家庭和个人阅历的原因,他们接触过的活生生的有编人士有限,对编内生活的了解大多来源于想象和道听途说。但是他们从小到大的经历确实告诉他们,普通人的日子很艰难。他们有的毕业之后不敢或不愿进入职场,把考编当作校园生活的延续,希望可以跳过社会这个火坑,进入有编的乐土;有的勉强进入职场,见识过几个不靠谱的老板,领过一些微薄的工资,于是断定体制外没有前途,所以把赌注全押在编制上。

但是很少有人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体制外不好混,进体制就能翻身了?一方面信息有限,另一方面一个东西被当成信仰之后就很难以经济人的天平来衡量了。但这个问题实在是很重要的,而且可以用简单的逻辑进行思考。

首先,考编是个小概率游戏。假如你很清醒,就是要赌一下,不管是全职考一年两年,还是在职加班考,愿赌服输,得之我幸,考不上该干嘛干嘛,那么不需要我废话。但很多人没有概率意识,而是以自我投入和自我感动的力度为依据,默认自己就应该是分子而不是分母,一年复一年,全部的心力和时光都跟编制较上了劲。这就很不聪明了。

所以,当你想要参与考编游戏的时候,第一把概率算进去。而且你要知道,你为考编付出的精力,是不会为你在劳动市场上的价值添砖加瓦的。古代读书人落第之后还可以去教私塾,现在这条路也基本堵死了,考编培训市场基本是几家巨头垄断。

然后你再思考,如果幸运有了编,将来的工作生活又会怎样?

体制外和体制内是两种游戏,但都是游戏,是游戏都有规则,也都有作弊的可能。有了编制,不等于游戏就可以托管了。有人的地方都是江湖,是江湖就有刀光剑影。如果只看到一个江湖,看不到另一个也是江湖,那么去哪里都是陪练。

大体而言,体制外的苦和不公平,都是看得见说得出的,劳动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能者多得的规则是已经基本确立的,一个人的价码基本是由供需关系决定。你创造的市场价值和你拿到手的钱,当然有落差,但这两个数值不会一直相差很离谱。

体制内是另外一种游戏了,遵循的是另外一种法则,市场规则基本失效。

当然,有的人适合体制内的工作,他们应该进去发光发热。但跟广阔的市场相比,体制内需要的人才类型要有限得多。而那些体制情结最严重的做题家,很多人并不适合体制内,比如他们在人情世故方面普遍缺乏训练。

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连一种自己能看懂的相对简单透明的游戏都玩不下去,却羡慕另一种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高深莫测的游戏,还觉得进入那种游戏是“上岸”。我实在不能理解这种思维。

我的观点是,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更要相信市场。市场给你的命运,已经是最不坏的命运了。

再重复一遍,我不反对任何人考编,想考就考,但不要把考编这件事神圣化、信仰化,考上了不要洋洋自得,新的游戏刚刚开始,每种选择都有代价;没有考上也不要期期艾艾,不值当的,要相信市场比编制更包容。

时间将告诉我们,商业文明才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栖身之地。我们要努力提高商业文明的质量,让普通人也能享有体面与尊严。但是“考编上岸”如果成为大多数人的梦想,那么注定是海市蜃楼。老老实实在水里扑腾,也比做梦靠得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42754/
1
上一篇华图公务员考试面试培训班(华图公务员面授班)
下一篇 原阳乡镇公务员招聘(原阳县事业单位招聘网)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