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高校,取消博士统考!
#大学生日常分享#
近日,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了《浙江财经大学关于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的温馨提醒》,其中提到,自2023年起,该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硕博连读制”和“申请考核制”两种,取消“普通招考制”(考试科目考核)。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至少有138所高校已经开始在博士招生方式中,全面或部分实行“申请-考核”制,占比超过93%。
130余所开始实行的高校中,超过60所已经全面取消统考,在全校所有招生学科普遍推行“申请-考核”制,并将其作为与硕博连读、直接攻博两种方式并列的招生方式之一。
与此同时,在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中,这项制度也在悄然执行。深圳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均在进行逐步改革,在全部或部分学科实施“申请-考核”制招生。

博士每人奖75万!25位名校硕博扎堆小县城基层岗!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今年招收的24个基础工作岗位的入围人员均来自著名大学,其中有4名一流大学博士入选基层岗位。按照当地相关规定,4名博士每人可享受75万元津贴。
遂昌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5月6日受询时说:“这次人才引进的待遇不错,专业需求由基层单位提出,大家报名热情很高。”
随着本科生和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学术人才供大于求,科研技术岗位已经饱和且性价比越来越低,以后硕士和博士会大量涌进中小学和各类非学术岗位,都要生存,不足为奇。
但是还是要考虑引进的是不是县城需要的人才,人才引进后能否人尽其才,是否人有所值。就怕钱花了一大把,五年以后人都走了,县城还是那么落后。
一位海归博士发文求助,称准备在国内找教职,目前收到两个不错的offer,一个是华中科技大学长聘副教授,启动经费50w,安家费50w,有硕导资格,可以解决子女上学问题;一个是浙江大学特聘研究员,启动经费50w,无安家费,前三年每年一个博士名额,6年考核期,据说挺残酷,能长聘的话可排队买房。个人更倾向杭州这个城市,但是不是很清楚浙大考核到底有多可怕,希望有了解的可以指点一下。

对于这个问题,不得不说两所学校都不错,华中科技大学的优势在于无需考核,且有启动经费和安家费,还能解决子女读书问题。而浙江大学学校名次更高,但是弱势也明显,无安家费,且有6年的考核期,这里面就会发生很多的变数,随时都可能存在没有通过考核的风险。不过自己倾向于杭州的话,那就选择浙江大学,对于这样的名校,考核通常都比较严格,一定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万一没通过考核,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华中科技大学还是浙江大学呢?#我在头条搞创作# #头号周刊#
越来越多的博士高才生到县城争夺岗位。近日,浙江省遂昌县招聘,结果41名世界一流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报名;现在似乎正在进入一个学历和工作都需要被价值重估的时代。看下面这张图,你会联想到什么?
基层管理岗位真的需要那么多高层次人才吗?

专技高材生博士生从事管理工作一定会比普通本科生强吗?
博士生卷到县城究竟是人才过剩还是求职姿态的务实?
考了博士或研究生却又去考公,究竟是迫于就业的压力,还是的远大理想的价值提现?
中国真正缺的是精英教育,是文化及国民素养教育?
过度教育除了能满足家长的心愿和社会稳定,会不会对于年轻人结婚生育等造成不利影响。
#女子从在职大专读到全日制博士#
#追梦路上年龄从来不是问题#
母子俩同在浙大读书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近日
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护士陈岚
考上了浙江大学医学院
护理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
成为了自己儿子的“学妹”
大龄读博,跟儿子同校,甚至成了儿子的“学妹”。
看起来是个温馨有趣的“小品”型新闻,
改编改编能上春晚那种。

但是此类新闻频频登上热搜,
一方面说明越来越多人摆脱年龄掣肘,勇敢追梦;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社会对大龄读书群体依然存在猎奇心态。
可以预见,他们的校园生活多少会有些不同。
我大学时就有一位大龄室友,同学都亲切称呼他“大叔”。
这个称呼陪伴他整个大学,甚至到现在。
以至于大龄成了他的第一标签,甚至唯一标签。
这种“没有恶意”,“调侃”式的年龄歧视是普遍存在的,
从就业到大龄读书,甚至公务员招录...
这种固执,看起来没什么理由的年龄歧视从何而来呢?
似乎依然是社会对安全感缺失的焦虑。
你需要“按部就班”,需要“什么年龄做什么事”,
战战兢兢挤在划好的框框里。
上学不早恋,毕业快结婚,
婚后快生娃,奶粉学区房。
规规矩矩完成一份标准答案的人生。

但是人生哪里会有标准答案呢?
自己心里的声音才是你的正确答案。
世界很大,不要被条条框框锁住,
更不要画地为牢自我束缚。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确实是我说的)
同样,画地为牢的人多了,就真的有了牢,
跳出框的人多了,自然就没有框。
女生不应该读博?细数女博士之路的三大“陷阱” #博士 #留学
留德华叫兽读博士太难了!这位浙江大学的31岁的孟同学,当年可是妥妥的学霸,然而读了8年博士还没有毕业。已经娶妻生子的他,面对家庭的巨大压力,选择了在杭州送外卖来维持生活!

2014年高考,来自山东的孟同学考进了浙江大学。临近本科毕业的时候,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中科院的保研,另外一个是本校的直博生,经过考虑他选择了留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
在读博期间,他参加了不少社会活动。当过兼职辅导员,G20峰会优秀志愿者,同时还是浙江大学十佳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浙江大学优秀党员、控制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还获得过社会工作和社会实践奖学金、蝉联四届控制学院中控奖学金。
但是,与此截然相反的是,他在科研上并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成果。导师曾建议他转硕士,但是被他拒绝。他自己撰写投稿的学术论文,因为创新点不足、需要增加数据等理由被拒。
于是,他的博士学位始终拿不到,也不能毕业。由于是延期毕业,他的博士补助也没有了,而他小孩出生时身体不好,家庭开销巨大。面对现实,他选择送外卖,一方面补贴家用,一方面减缓压力。

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博士生延毕率约46.5%,2012年突破60%,之后仍不断上升,到了2018年达到64%。而去年有不少高校发布公告,有125名博士研究生被予以退学处理。
看了这个孟同学的故事,我觉得他肯定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但是可能一开始的人生规划就走错了方向。从他那些众多的荣誉和证书可以看出,孟同学的社会活动能力是非常出色的。
如果他一开始就选择本科毕业的时候,去考选调生或者公务员,我想他的这些奖状和证书都是加分项。而且,如果进入了公务员队伍,8年正常晋升的话应该能到正科级,如果一开始平台高,做到处级也是可能的。
然而,他一方面选择了直博,一方面又花了太多时间在社会活动上。这个本来就是无法两全其美的事情,他在里面摇摆,到后来就发现最重要的学位拿不到。

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坚持朝着目标一步步前进,不要犹豫,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听我说# #博士8年未毕业送外卖给孩子治病#
浙江理工大学一硕士发了《Nature》后,回老家当公务员,网友:宇宙尽头是考公
近日发生的一件事,浙江理工大学的研究生郝同学在 Nature 上,发表文章
发 Nature 意味着博士保底,很多地方都能直升副教授甚至教授了,硕士发 Nature 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然而该学生硕士毕业后,考上了老家的公务员,准备入职了
有人说当个副教授不一定有公务员舒服,现在大学教职非升即走太恶心了
有人说学而优则仕,符合传统文化
也有人说当科学家是造福百姓,当公务员也是造福一方百姓,怎么啦?
大家有啥看法呢#浙江新鲜事# #教育微头条#
小县城的事业引进,一堆名校的研究生、博士来竞争,还是体制香,看看浙江的。#人才#

浙江211大学女博士精英张艳雯,500万卖掉了杭州市中心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回广东农村种植荔枝,带领村民一起发家致富。
张艳雯回乡种植荔枝:振兴乡村,发展农业,将荔枝产业做大做强,带领乡民一起发家致富。
说干就干,张艳雯回浙江杭州,低价500万卖掉了市中心100平方米的房子,携带500万回广东高州老家种植荔枝。
张艳雯注册荔枝种植合作社,再承包1000亩山里,招员工,引进荔枝种苗,使用高科技种植,大数据管理,仿生态种植,不喷农药,不打除草剂,不施化肥,施农家肥,生态种植。
3年后,张艳雯种植的荔枝的荔枝开花结果,成熟上市。
张艳雯种植出来的荔枝个头头,皮薄肉厚核小,颗颗饱满均匀,荔枝品质好,深受商贩欢迎,纷纷地上们收购。
张艳雯为了更多地宣传高州荔枝,将荔枝上到头条小店。她到荔枝园直播带货,面对镜头镇定自若,用心地介绍荔枝的历史、品种、口感以及采摘过程。

网友被张艳雯折服了,因为荔枝是源头产品,价格实惠又便宜,纷纷下2单支持。张艳雯一场直播,卖了1000多单荔枝。
经过总结,张艳雯除了自己直播,还和带货达人、视频创作合作,现在每天都能卖5000单荔枝,把荔枝打造成广东网红产品,深受消费者喜欢,带领乡民发家致富。
张艳雯的荔枝能够畅销,主要有以下3点:
1.高州荔枝是岭南荔枝的代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朝杨贵妃吃的荔枝来自高州贡园荔枝。因此,经南好吃的荔枝,就高州贡老树荔枝,才有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所说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高州荔枝,是地理标志产品。高州荔枝皮薄如纸,肉厚核小,汁水充足,清甜爽口,品质好,口碑好,美誉度高,知名高,深受珠三角、长三角、江南以及内地朋友喜欢。
3.现摘现发。每颗荔枝现摘现发,新鲜到家,质量保证,品质好。
现在给大家推荐一款高州贡园荔枝,采用传统方式种植,施农家肥,不喷农药不打蜡,绿色天然食品。
现摘现发,坏果包赔,售后无忧,放心购买。5斤88,10斤168,1斤才16.8,一包烟钱都不够,超级划算,便宜又实惠。
这款荔枝顺丰冷链配送,坏果包赔,今天下单,隔天到,新鲜到家,质量保证。喜欢吃荔枝的朋友,请点图片下面【看一看】购买:
浙江大学博士[赞][赞][赞][赞]
麦田里De少年#分享你最喜欢的照片# 这是去年拍的一张照片。博士毕业后回到家给爷爷看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