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山立臻今天正式上班了!工价35,今天上班10小时,收入350[呲牙][呲牙]
首先吐槽下他们人事的办事效率:昨天办个入职全程都是在手机上面操作,人一多人事的系统都崩溃了,从中午12点一直弄到晚上八点半才搞好,心情那不是一般的燥呀!还好最后入职培训的说:因为系统的问题今天所以入职的人员算8个小时的出勤。心里才算凉快了点,好歹也有280块大洋……
宿舍环境一般,一股的霉味,80元/每月,从宿舍到厂里20~30分钟的路程有大巴车包接包送
今天下车间可以说打了一天的酱油,看SOP、培训,啥事都没干,车间管理人员的办事效率也差,一百多号人分到一条线,点人头就用了半个小时[捂脸][捂脸]

立臻保安态度特差,安检一次过不了就不让你过了,车间环境还不错,手机组装的流水线,空调效果感人,外面30多度的高温,里面冻的怀疑人生!明天要穿秋裤去了……
管理者态度都不怎么好,没有耐心,开会动不动就是做不了马上走人,要不看在钱的份上谁愿意听这种闲话!坚持三个月,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最后再说一下现在电子厂的男女比例,什么电子厂女生多的都是忽悠骗人的,今天我们至少有两千多人入职上班,男女比例大概9:1,10个人里面只有一个女的,中老年妇女年轻的妹子也有,漂亮的不多,反而年轻的帅哥一大把……
所以想在电子厂找女朋友的男同胞们难度系数很大的,这就是目前中国最真实的电子厂现状……

昆山龙哥的偶像到底是谁?
这里讨论一下流氓的信仰。
我想说,他的偶像真不是关羽。
龙哥的偶像其实是宋江。公务员。
山东不是出大汉吗?不一定。其实山东也产矮子。
而且,山东矮子都很坏。也不少。武松是山东人,西门庆也是山东人 水浒是山东的故事,山东不光有好汉,还有坏蛋,水浒的坏蛋就是山东人。哈哈。
宋江就是典型,你看看水浒里只有一个矮子,就是宋江。一群大汉拥簇一个矮子,萌宝宝。是不是跟科幻剧一样?像不像王者荣耀里一群人里面有个蔡文姬。
偏偏龙哥不是山东人。但是受北方文化影响企图做个好汉。遗憾,这事得有条件。
比如,宋江,有钱。武松,体重。西门庆,有关系。蒋门神,有奖牌。蒋门神其实是个运动员。
龙哥的偶像选错了,他就失败了。
他应该选个店小二当偶像。比如,著名的服务员某某。而不是宋江大哥。

昨天,在老家县城上班的三弟打电话说,以前邻居的儿子小辉在打工的城市割了腕,原因是女友转走他手机里的钱消失了,小辉受不了打击走了极端,幸亏发现得早,警方出警后通知了他的父亲,现在小辉已经被父亲从南京接回老家。
小辉的父亲老海和我是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发小,每次回老家我都去找他聊会儿。老海育有一儿一女,老海有点重男轻女,拼命供儿子小辉读书,小辉倒也争气,初中在乡中学都是前几名,高中考进了县一中,读书是农家子弟唯一出路,虽然大学生工作不好找,但老海仍全力支持儿子读书。8年前,小辉通过高考进入厦门一所二本院校,那一年回家,正赶上老海给儿子办升学宴,我给他送上1000元的红包,老海感动得直搓手。
4年前小辉大学毕业后,老海想让他在家考公务员,山东老家有个偏见,只有当公务员或老师端的才是铁饭碗,其他职业靠边站。

小辉听从父亲建议,回老家啥也不干,一门心思考公务员,考了一年,由于竞争太激烈,最后败北。小辉觉得花着家里的钱再考不上,有点交代不过去,就去一家民办中学当了助教,当了一年助教,感觉无法转正,挣的钱又少,随后去了南方。
在深圳小辉混了一年,那一年我刷到了他拍的vlog,便默默关注起他来,小辉的视频记录了他在深圳的生活,他跑过外卖,去过电子厂,当过日结工,有段时间他的视频有些消沉,点击率不高,他还经常和留言的粉丝怼架。
去年,小辉从深圳来到了江苏,先是在昆山电子厂干,后来又去了南京。小辉总是干不长,视频里老是闹着日结工200多块钱太少了,有钱了就找工友一块喝啤酒,没钱时住25块钱一天的日结房,房间狭小,褥子发着霉味儿。每当发了工资或领了日结工资,小辉称“有实力”了,便去买点好吃的,或买包“挂壁”烟 ,和相熟的工友一起享用。

印象中,小辉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一个二本院校出来的学生,怎么也不至于混到和普通打工仔一样啊?我有点百思不得其解。看到小辉麻痹自己得过且过的样子,我替他着急,可也不愿贸然给他打电话,小辉在村里是乡亲们眼中有能耐的孩子,我问的多了会伤及他的自尊心。
今年元旦以前,小辉的vlog突然停更了,他后来的事情就不得而知了。
据三弟讲,小辉今年春节后又去了南京,好像是年前谈了个对象,对象是河北廊坊的,两人在工厂里相识相恋。过年的时候,三弟回老家拜年还见了小辉,小辉抽出一根“华子”让三弟抽,三弟和小辉的父亲老海聊了会儿,老海当时喜滋滋地说,小辉谈了个河北的女朋友,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元旦结婚,到时还要请三弟来喝喜酒,没想到节外生枝,小辉竟在南京闹起了自杀。警方出警后通过手机联系到了老海,老海去南京领回了儿子,小辉当时割腕,被人发现得早,没出啥大问题。

在老家,孩子闹自杀是很丢人的事情。三弟说,小辉回家后躲到家里不出来,可这事儿在村里是瞒不住的,每个村都有个CBD,一些擅于挖料儿的乡亲说,小辉谈的对象把他手机里的钱转走后消失了,小辉受不了打击,一急之下走了极端。
这个消息让我心情非常沉重,这些年每个人活得都不容易,小辉在南方和长三角闯荡得非常艰辛,他身上有着很多年轻人在外地打工的影子。我只有默默祝愿小辉能从低谷里走出来,我也能想象出老海对儿子的失望。
生活有时就像一根鞭子,你越是难过,它越是猛抽你,直到把你抽得遍体鳞伤。每个人面对残酷的生活,只有自我强大起来,做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勇敢地生活下去。
江苏昆山,男子老王因在工作时玩手机被公司记大过,他不服气便在微信上辱骂领导,结果被公司开除。他认为公司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诉。仲裁结果令他不满,老王上诉到法院,结果诉求再一次被驳回。

有的网友和老王一样,认为工作时玩玩手机大不了口头警告一下,最多罚款。上来就记过处分,是不是有些过了?
老王的工作是流水线的工作模式,看似工作简单,却不能有半点马虎。如果因为某个人的玩忽职守,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因为老王没有将手机放入手机箱中,违反了公司《员工手册》的规定,受到记大过的处分。他本人在处罚单上签了字,认可了记大过的处罚。
可是老王回家后越想越生气,为了发泄不满情绪,他在微信上用侮辱性词语谩骂领导。结果又一次被记大过处分。一年里两次被记大过处分,公司根据《员工手册》将老王开除。
这下老王不干了,他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诉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他赔偿金7万元。仲裁委员会经过调查后,驳回了老王的申诉。老王又起诉到人民法院,结果他的诉求依旧被驳回。

老王的诉求为什么会被仲裁委员会和法院驳回?
因为仲裁委员会根据老王的申诉: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到公司进行调查,公司出具了老王的劳动合同,和他违反《员工手册》的记大过的处罚单,处罚单上有老王的亲笔签名。公司有理有据,没有任何违法违规行为。所以仲裁委员会驳回了老王的请求。
老王起诉到法院,应该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既然主张是公司违法开除员工,就应该有相应的证据证明。这些老王都无法提供,同时他的让公司赔偿7万元的主张,更加没有依据。相反公司一方提供的证据充足,老王的官司肯定打不赢。
有些人打官司会有个误区,他们认为法院是个讲理的地方。但是有理还要有据。没有证据证明这个理,法院不可能听谁的一面之词去做判断。所以咱们老百姓如果要打官司,最好先找专业人士咨询清楚。

整个事件中,老王都是有过错的一方。首先,他违反公司规定,工作期间玩手机,对他记大过处分。错了就要接受处罚,如果认为公司处罚太重,可以向公司申诉。(最好能提供证据)其次,老王为了发泄不满情绪,在微信中辱骂、威胁领导。这种不道德,扰乱公司秩序的行为,在员工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公司肯定不能容忍,公司又一次根据公司规定对他记大过处分。最后,公司将老王开除都是根据《员工手册》的规定进行的处罚。
所以老王以后要接受教训,到公司打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就应该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最好工作前熟读、牢记公司的《员工手册》,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在公司里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犯了错误会受到什么处罚。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律不成方圆。
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本土的初音 关注我,大家一起来探讨!

#男子上班玩手机工作群辱骂领导被开除# #昆山#
员工入职报到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厂里却要赔偿80000多块钱,这厂老板真的好冤…
事情是这样的小张2017年11月20日通过了某硕电子厂面试,当日某硕电子厂人力资源部门向小阁发送了录用通知的电子邮件,载明2017年11月21日上午8:00需携带身分证、学位证、技能证书、离职证明、体检报告等有效文件至指定地点办理报到。
并办理正常的入职流程,新进人员完成资料查验后就可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人力资源部门取得劳动合同后,会安排办理社保投保手续。
而小张却正好在2017年11月21日上午6时至7时之间去某硕厂上班报到的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当日小张并未至某硕办公处所办理报到手续及缴交个人信息文件。
小张说2017年11月21日,他在上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于2018年12月1日经昆山市劳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于2019年9月11日经苏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9级伤残。

小张于2019年10月25日,被告向昆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某硕厂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9303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50000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25000元、2017年11月21日至2018年3月20日期间和2019年6月17日至2019年8月16日期间停工留薪期工资26202元、医疗费15154.17元、住院伙食补助费2400元、护理费5760元、交通费1000元。
某硕厂辩称:
事实上,某硕厂于2017年11月21日当日发现小张未于指定时间至指定地点办理报到入职手续后,其人力资源部门即当日多次联系小张,但电话均无人接听,
小张及其家属在事故发生后也未主动与某硕厂联系、告知出现交通事故,办理请假手续,
依照厂规报到时间未出现且未请假者,应属于放弃入职人员,用人单位在未核实身份且人员失联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及时将其录入社会保险信息系统。

按照某硕厂说法,该情形显不符合“用人单位应参保而未参保”的规定,且本事故中实际未办理参保之情况系可归责于小张本人所致,不应由某硕厂承担原本应由工伤保险基金给付之费用。
再者,小张既然已在2017年11月20日提前办理宿舍入住手续,住宿地点是在《某硕家园》,但是却又自行前往他处过夜,搭乘公交车下车时才会发生交通事故,该事故并非发生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故不应过分苛求某硕厂承担全部补助金的给付责任。
综上,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护理费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
本事件中并非用人单位规避缴交社保之义务,且未录入社保系因可归责于小张之事由所致(擅离宿舍、事故发生后亦未主动通知原告)!

最后某硕厂被判赔相关补偿金共计8.8万元,因为某硕厂未给小张购买工伤保险,则由某硕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大家有什么看法吗?
@讲述真像
虽然此事件中看似某硕厂无任何责任,但是依工伤保险条例,劳动合同法,某硕厂确实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东莞头条# #打工# #保险#
#试用期不合格解除劳动合同被判败诉#
试用期已经成为部分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人事工作上的一大顽疾,当事人多以忍气吞声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并不去据理力争维护自身权益。
江苏昆山。近日,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对一起劳动合同纠纷案件进行宣判,认定昆山某港电子公司未约定试用期标准却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违法,应予以撤销,并承担赔偿责任。
法官提醒,用人单位看似在执行其自主用工的权利,殊不知在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形下,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试用期内的考核,双方应该有明确约定供双方参照,作为试用期合格与否的标准。如果没有约定,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条款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企业没有与应聘者约定试用期考核标准的情况下,以考核为标准解除劳动合同等同于耍流氓,在此情况下,法律是会维护试用者权益的。
HR应该多学习学习劳动法知识,多从就业、应聘者角度考虑问题,也能为企业节省违法支出的成本。
最后,公众要认识到,自己的劳动权益受到法律保护,每一个人都不是弱者,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要记得维权。
父亲喝醉误车,当众被儿子狠狠掌掴3次:你一边打父亲,一边四下张望的样子真丑
网友在昆山火车站拍了一段视频引发热议。

视频中一老父亲喝得酩酊大醉人事不醒,因此耽误一家人赶上火车。正值壮年的儿子气急败坏,连扇老父亲三巴掌。
有人认为父亲再不靠谱也不能打人,但还有人觉得儿子一定是气昏头了,“能理解”。
但如果仔细看这段视频,儿子并不是一气之下连扇三巴掌,而是当中有些微的停顿,每次停顿间他都左顾右盼,似乎是在查看是否有人发现。更何况,视频拍摄角度并不算近,都能清晰听见响亮的巴掌声,可见每次都是下手狠辣。
三巴掌后,身旁有人过来询问了,他才捡起外套给父亲穿上,颇有做戏成份。
我的观感是:他才不是一时气昏头,而是惯犯,还生怕被人瞧见!
虽说老人在这种场合喝醉误事确实不靠谱,但无论什么原因儿子都不能动手打人,何况打的还是自己的父亲!
显然,这儿子是在乎世人看他的眼光的,也知道自己不该打老人,可他就是想打人泄愤!

我不禁担心,在这位老父亲在家里是否也被儿子如此暴力对待过?
据2019全国妇联相关调查,老人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群体,14%老年人遭遇过家暴。除了拳打脚踢等虐待,还有很大一部分冷暴力或精神暴力:对老人不闻不问、尖酸刻薄、冷嘲热讽等精神虐待。
我国《刑法》也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老人,情节严重的,是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因此,这种行为绝对是不能用“可以理解”去宽容处之的。这个儿子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如果他对老人真有十分的关照,老人从哪里买的酒,又如何能把自己灌的伶仃大醉?老人醉了不是第一时间担心他的身体,反而打人泄愤, 这能解决任何问题吗?
这个视频让人愤怒,引人深思。
我们该给老人们更多关心、耐心和细心,而不是欺之、辱之、弃之。
#情感# #父亲喝醉耽误火车被儿子扇耳光#

71岁的礼部尚书顾秉谦仍想升官,于是他带着儿子找到魏忠贤,说:“我希望认您做父亲,但又怕我年纪太大您嫌弃,这样吧,干脆让我儿子做您孙子吧。”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能耐的太监,他们凭借特殊的环境和自己的权术,长时间把持朝政,祸害百姓,满足自己的私人欲望。但这些人和明朝的太监魏忠贤比起来,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魏忠贤在顶峰的时候,人们称其为九千岁或者九千九百岁,以至于百姓不知有皇帝而只知有魏忠贤。
而顾秉谦,是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昆山。万历二十三年,已经46岁的顾秉谦考中进士,先后担任翰林院编修、侍讲、詹事府少詹事等职。并在万历四十二年出任礼部右侍郎。明熹宗即位后,顾秉谦于天启元年十一月被封为礼部尚书。
当时,太监魏忠贤已经开始干预朝政,朝中一些趋炎附势的小人竞相投奔魏忠贤,其中就包括顾秉谦,“秉谦及魏广微率先谄附,霍维华、孙杰之徒从而和之”。因此,在魏忠贤的关照下,顾秉谦于天启二年二月,顺利进入内阁之中。

魏忠贤在得到内阁的支持后,气焰更加嚣张,顾秉谦身为内阁首辅,在魏忠贤面前居然像个奴仆一样。当时,朝廷凡是有些什么好事,全都归功魏忠贤,“辄拟旨归美忠贤,褒赞不已”,负责拟旨的正是顾秉谦。
已经八十岁的礼部尚书顾秉谦为了巴结魏忠贤,带着儿子跪在魏忠贤面前,厚颜无耻地说,我本想拜在你名下做义子,但你不会喜欢一个白胡子的儿子,就让我的儿子做你的孙子吧。可见魏忠贤当时有多么地厉害。
因为顾秉谦的投奔之举,为魏忠贤拉拢群臣省下了不少的力气。当然,朝中也会有一些人不想要投奔魏忠贤,更不想要被这个内阁首辅拉下水,比如杨涟就是很典型的一位,最后自然是在魏与顾的合力之下,成了他们的刀下之鬼。这种残害忠良跟同事的人,自然是无耻之极。
公元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病故,他的弟弟朱由检继位,就是明思宗崇祯皇帝。皇帝虽然年幼,但天资聪明,早已看透了魏忠贤的所作所为,不漏声色,先从魏忠贤的爪牙和同伙下手,将明熹宗的乳母客氏逐出宫门,不准再为魏忠贤建祠堂。

闻到一丝气息的大臣们立即行动,他们列出了魏忠贤的十大罪状,崇祯皇帝下令将魏忠贤发配到安徽守黄陵。魏忠贤不思悔改,上路时浩浩荡荡,随从数百人,运送珍宝的大车几十辆。
魏忠贤一离京,弹劾他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送到皇帝那里。崇祯皇帝下令,着锦衣卫捉拿魏忠贤回京法办。魏忠贤感觉末日已到,遂上吊自杀,但仍被判凌迟之罪,尸首被千刀万剐,家产全部没收。
这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出自石悦的明朝那些事儿。
石悦,1979年生人。闲暇之时,好摆弄文字。石悦大学毕业后顺利考上广州海关,成为一名公务员。但是,在工作中,他的表现一直很一般。在同事眼里,他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可悲的是,石悦并没有得到领导的重用。可能是石悦喜欢历史,言谈举止透露出“老气横秋”的气质,给人一种很老气的感觉。而且,他不聚会不应酬,下班就往家跑,简直是单位里的怪人。

可有一天,当大伙儿正在食堂打饭时,电视中突然冒出了石悦的身影,他正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屏幕上赫然打着:当红作家“当年明月”。
一时间,单位沸腾了,这个默默无闻,被领导评价为“没本事”的青年,成了炙手可热的红人,而这4100万,也是他新书的版税。
他选择被大家忽视的明朝,因为在他看来,明朝的皇帝虽然表面上不务正业,却没有一个是孬种,明朝统治了200多年,不和亲、不纳贡、不和谈,甚至连短暂的妥协都没有,是个重情重义的朝代。
3年后连载完毕,应狂热的粉丝要求,他将连载的内容增订、完善后集结成册,《明朝那些事儿》一经出版,迅速占领各大畅销排行榜榜首。
《明朝那些事儿》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原因是,它比正史更好看,它比野史更有料。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全面地了解整个明朝的历史,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

又能像读精彩的故事一样,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平时可以多了解历史,这样可以古为今用,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同时可以借鉴古人的经验教训,充实自己。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这是事实。
不得不说,学好历史真的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掌握历史文化的精髓,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其实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可以通过历史展示自己的博学多闻,使自己的社会生活更上一层楼。
《明朝那些事》是以小说和故事的形式写的明朝300年的历史。对明朝的历史、政治、文化、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十六个皇帝,无数的皇族、贵族、达官贵人、小人物,非常有趣,充满了知识和哲理。
有机会读读这本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书。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人学者为正义而英勇无畏的死亡,可以看到历史长河面前的人是多么的渺小,从而找到自己的理想和良知。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图片下方“看一看”获取。
明朝那些事儿
#昆山头条# #苏州头条# 这么晚了每天都还有一些人在排队做检测,这些做检测的估计都是工作需要,,我也跑了去,做了下,原因是我一气之下选择了离职,活其实也挺轻松的,就是自己融入不了环境,企业人事的做法有些让人心累,
没来之前说好的底薪2480的结果当我把所有的事情都办理好后,又告诉我还有个试用期二个月,底薪是2280其他补贴全都没有,加班的话按劳动法,不满七天无工资,无奈的我没办法又坚持做了几天,期间连个工作服都不给发,
毕竟,体检费都花了,可不能白花,最终干了11天选择了辞职工资下月发,并且扣款30%[捂脸]
知名公司辞掉所有35岁以上员工,35岁就得失业,也许你们都错了!。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大量辞退年龄超过三十五岁以上的中年员工,甚至很多公司宁可赔很多钱给员工,也要辞退这些三十五岁以上的中年员工,原因到底为什么呢?

难道年龄超过三十五岁以上就真的不能用了吗?今天江苏昆山我们合作工厂的人事经理在我这喝茶,聊起了这件事,我发表了下我的看法,略为归纳的话,职场上不喜欢中年人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点。
第一点:性价比低。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同样的职位,一个中年人的价值是递减的,而一个年轻人的价值是递增的。比如一份项目策划的工作,中年人好像是在走下坡路,变得越老越容易落伍,而年轻人则是在走上坡路,变得越来越出色。
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年人的薪酬已经接近了上限,而年轻人则是距离上限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从公司的利益出发,排挤中年人,培养年轻人,无疑是不言而喻的。年轻人涨工资,老板不会担心回报,但给中年人加工资,老板就得仔细掂量权衡一番了。
第二点:精力和时间上的对比。要知道,人到中年无论男女大都是活明白了,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次要的。从公司的立场,这种态度简直是其心可诛了。

中年人只重利益,不太容易被忽悠被洗脑了,而年轻人则不然,老板稍一画大饼,年轻员工可能就嗷嗷叫扑上去了。年轻人可以在工作上全身心的投入,熬夜加班什么的都不在话下,而中年人呢,既是时间上不允许,也在精力上跟不上了。
听完我的分析,这个人事经理说,在我看来,职场上的中年人不但不是被榨干、将要被淘汰的人力资源,恰恰相反,他们才是一个公司的宝贵财富和主力。为什么呢?有以下两点。
第一点:脑袋更清楚。很多年轻人聪明是聪明,但他们往往有很多的杂念,会被外界的信息所迷惑和干扰,容易拎不清,看不透轻重缓急,所以会做很多的无效动作。
而中年人不会,他们总是可以轻易分辨出什么才是核心和关键,看起来他们也许不像年轻人那么忙忙碌碌,但他们对时间的利用才是最有效率的。
第二点:更有使命感。年轻人会为了升职加薪多赚钱而努力,他们是把工作当做手段和过程;而中年人则是在为一项真心喜爱的事业而奋斗,他们是在享受其中——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出发点和态度。
所以,在我的公司我绝不会拒绝35岁以上的中年人,听完这个人事经理说的话呢,我很是佩服,分析得很有道理。大家可以多多讨论,我也很愿意把这个问题和大家共同讨论。老铁们,你们说他说得有道理吗?
#我要上 头条##职场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