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海关查获一批数量巨大的走私文物,警方亲赴小山村抓走犯罪男子。可后来男子不仅被无罪释放,还被警察连连称赞。
男子叫方兴庆,出生于洛阳一个小村子——烟涧村。由于喜好古玩,他练就了一身修复古玩、特别是修复青铜器的好本领。
方兴庆的技术精湛到什么程度呢?有时甚至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准,连专业的文化工作者都看不出来。
有人说,有这技术,随便造个古玩不就发家致富了?
事实上,方兴庆的确做到了,但并不是伪造赝品,而是仿造工艺品,并建立青铜作坊,光明正大地合法售卖青铜工艺品。
虽然出身农民,但方兴庆是非分明,他表示:“违法的事情我坚决不能干!”
因此,方兴庆每次卖出他制造的青铜工艺品时都会告诉买家这是赝品,是工艺品,并且他也从不高价销售,从未谋取过暴利。

2020年,方兴庆带领全村创造了1.7亿元的收益,让全村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作为“造假之父”,方兴庆不仅严格以法律为准绳,还无私地将自己掌握地青铜制造技术传授给了村里人,让家家户户都能参与村里的青铜工艺品制造。
那么,身为农民的方兴庆是怎么成为青铜制造专家的呢?这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原来,方兴庆对青铜制造的兴趣起源于他得到了一枚铜镜。
方兴庆虽然文化性程度低,但手很巧,家里的东西坏了都能很轻松地修补好。
有一回,他在市场上买了一个很小巧精致的铜镜,美中不足的是铜镜的背面有些许残缺,这让方兴庆觉得很不舒服。
在细心研究了青铜的修补方法后,方兴庆决定自己动手把铜镜修补好。
令人意外的是,他真的做到了。

后来,这面铜镜被一个古玩爱好者以100元的价格买走了。
别看现在100元不值钱,当时这大概是方兴庆一家几个月的收入,方兴庆全家都非常开心。
这件小事让方兴庆的心里有了打算,自己做农活也挣不了几个钱,如果研究制作工艺品,说不定可以带领全家致富。
说干就干,方兴庆立马和几个朋友投入青铜制造技术的学习。
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方兴庆经常向很多个村子的铜匠请教技术,也为了看了很多书籍,做了成千上百次尝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夜以继日的努力,方兴庆成功制造出了铜镜和铜币。
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他又开始尝试一些青铜器皿,甚至做出了造型复杂精美的铜马。
随着方兴庆的水平越来越高,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烟涧村从只有方兴庆的青铜作坊到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这项产业,方兴庆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烟涧村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青铜工艺生产基地,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了名气。由此也带动了烟涧村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烟涧村更是被称为中国仿制铜器第一村!
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到青铜器制造大拿,并且带动全村人发家致富,方兴庆的故事值得我们敬佩。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他点赞!
作者:肖沐
编辑:唐肆的唐
#头条中国史##考古#
#洛阳24小时# 【洛阳政务服务“一次都不跑”实现扩容】25日,记者从洛阳高新区(自贸区)获悉,凭借该区近日推出的免费邮寄服务,今后在洛阳高新区(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办理的各项纸质证照材料(含营业执照、各类证书、发票、手续证明等),均可实现足不出户在家收件,进一步丰富了我市政务服务“一次都不跑”内涵。

此次洛阳高新区(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推出的免费邮寄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两种,办事企业、群众通过实地或者网上提交资料后,即可选择相关服务——
对于现场提交材料后选择“免费邮寄”的对象,对应窗口在证照办理完成后由总服务台统一整理、统一派发,实现“最多跑一次”;
对于办理在线申请、网上申报审批事项的对象,对应窗口在业务办理完毕后将根据地址信息代为填写免费邮寄登记表,后续将证照免费送到办事对象手中,实现“一次都不跑”。
洛阳高新区(自贸区)已在海关、税务、市场监管、公积金等关键领域实现多个高频度事项“一次都不跑”。此次服务升级,使得税务领域的发票申领、市场监管领域的企业设立登记等业务,也实现‘一次都不跑’,持续扩充了我市“一次都不跑”内涵。
根据设置,该项服务已覆盖全国,邮政速递公司将对相关资料采取“优先处理、优先投递”,目前基本可实现全市范围内1日送达,省内范围1至2日送达,省外2至3日送达。(洛报融媒记者 陈曦 通讯员 李盈)

#洛阳24小时# 【今年前七个月,洛阳外贸同比增长67.3%】19日,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海关获悉,今年前七个月我市进出口总值为13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3%,高于全省整体增速14.2个百分点。
其中,前七个月我市出口117.1亿元,排名全省第二,同比增长72.9%,高于全省出口整体增速23.5个百分点。全市7月单月进出口29.6亿元,创年内单月新高,同比增长173.6%,环比增长47.6%。
一般贸易大幅增长,为全市外贸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前七个月我市一般贸易进出口129.7亿元,同比增长80.9%,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96.2%。我市各类贸易主体同期实现全面增长,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08.6亿元,同比增长85.4%;国有企业进出口21.5亿元,同比增长20.6%;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12.4%。
去年年底,我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今年前七个月,我市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43.8亿元,同比增长73.6%,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51.8亿元,同比增长62.4%。

在贸易商品上,前七个月,我市出口机电产品48.2亿元,同比增长42.4%,同期实现进口轻循环油、铌铁5.5亿元和2.5亿元,去年同期均无进口。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持续优化政策支持,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推动银行对外贸企业适当降低贷款门槛,扩大信贷受益范围,缓解企业融资困难,进一步加速全市外贸高质量发展。
洛报融媒记者 陈曦 通讯员 李娟 高泓
#洛阳24小时# 【同比增长73.7%!洛阳前八个月进出口“成绩单”出炉】16日,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海关获悉,今年前八个月,洛阳进出口总值为15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7%,高于全省整体增速26.9个百分点。
其中,洛阳前八个月出口137.8亿元,同比增长76.9%,高出全省出口整体增速33.7个百分点;进口22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省进口整体增速2.8个百分点;8月单月进出口24.7亿元,同比增长118%。

在贸易方式上,洛阳以一般贸易为主,前八个月完成一般贸易进出口154亿元,同比增长87.6%。
在贸易主体上,洛阳民营企业前八个月完成进出口129.9亿元,同比增长94.8%,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81.3%;国有企业进出口24.4亿元,同比增长20.1%。
在贸易对象上,前八个月,洛阳对东盟进出口32.1亿元,同比增长79.6%;对欧盟(不含英国)进出口24.7亿元,同比增长35.7%;对美国、韩国和印度分别进出口18.8亿元、10.3亿元和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4.9%、193.4%和92.6%。
在贸易商品上,洛阳前八个月出口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其中机电产品出口55.5亿元,同比增长41.9%。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洛阳完成材料技术(硅片等)出口10.3亿元,同比增长40.4%。
今年前八个月,得益于洛阳宏兴新能年产60万吨芳烃项目等的加速推进,洛阳还实现进口轻循环油7.7亿元,去年同期无进口;进口铌铁2.9亿元,同比增长19.9倍;进口碳布0.8亿元,同比增长99.1倍。

(洛报融媒记者 陈曦 通讯员 李娟 罗梁飞)
河南洛阳一位老农手艺精湛,带领全村百姓“造假”,年产值高达1.6亿。有关部门知道实情后,非但不批评,反而给村子建了个博物馆。
1981年的春节前夕,洛阳烟云涧村的村民正在热火朝天地准备过年,一阵刺耳的警笛声传来,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伯被几名警察押上警车后带走。
原来,上海海关和南京海关在例行检查时,发现了不少古代青铜器,数量众多,令人匪夷所思。
海关随后请来文物专家进行鉴定,发现这居然是一批与真品极度相似的高仿古青铜器,而且其中一件青铜器,与洛阳博物馆内的藏品一模一样!
“难道有人想以假乱真,借着高端仿制品来倒卖和走私文物?”警察怀疑这涉及一起古代高仿文物走私案件。
上海警察顺藤摸瓜走访调查,最终发现这批青铜器,是洛阳烟云涧村的一名叫方兴庆的老伯所制。

最终,警方将方兴庆抓获,经过严格盘问,发现责任不在方兴庆这里。
原来,方兴庆只是将这些青铜仿制品当作普通工艺品来卖,每次与买家交易时,都会明明白白地告诉对方,这是赝品。
但总有些人心怀不轨,他们看老人制作的青铜器与真品极其相似,就买来打着真品的名头二次贩卖,利润瞬间翻了几百倍。
而这些,老人通通不知情。
方兴庆年轻时就与其他村民不同,他喜欢窝在家里研究文物书籍,经常捣鼓些古老物件。
1963年,方兴庆偶然获得了一面精致的青铜镜,可惜这面镜子背面有些残破,老婆想把镜子融了做个勺子用,方兴庆觉得这样就可惜了。
之后他大量查阅青铜器制作方法,利用一手精湛的技艺花费数月时间,居然将铜镜修好了。
他转手把镜子卖了,拿到了100块钱,放在60年代,100块钱算是一笔巨款。

这让方兴庆认识到古文物的巨大价值,他决定仿制古文物售卖,靠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
方兴庆带着几个朋友还有镇里的铜匠,打算批量制作高仿文物,他们模仿着《青铜器》一书中,那些形制简单的青铜器制作。
经历了不少挫折和磨难,一众人制作出铜币、铜镜等小物件,有了经验后他们又制造出更大更复杂的铜鼎、铜马等。
这些仿制品不仅做工精美,还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有一次他将精心打造的战国“牛鼻象背铜镜”交由县文物局专家鉴定,专家还以为是真的,一位文玩爱好者看到铜镜后,还想花20万购买…
方兴庆没有被巨款诱惑,他售卖时一再强调这是仿制工艺品。
后来方兴庆决定带全村一起致富,向村民传授了青铜制作技术。
经历了 “赝品事件”后,方兴庆都会在工艺品上加上专属落款,从源头上制止了文物倒卖者的不法行为。

在方兴庆的带领下,烟云涧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不过几年便成为河南大名鼎鼎的仿制古铜器村。
到2020年,这个只有3000多人的村子,村产值高达1.6亿,人均产值达到5万元,他们制作的工艺品行销全国。
当地相关部门借此发展了旅游业,还为烟云涧村专门修建了一座专题性博物馆,用来展示村子里制作的青铜器。
一个普通的农民,经过努力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带动了一个村的经济,着实令人敬佩。
相信烟云涧村村民未来能过得更好,让青铜器文化发扬光大,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流传千古。
#人世间的故事# #社会#
参考资料:
文章《河南男子方兴庆带全村“造假”,2020年产值高达1.6亿,警察:不违法》
杜康酒出口美国
日前,从洛阳杜康控股获悉,3600箱杜康酒源和绵柔杜康产品经洛阳海关商检合格后,经大连港顺利出口到美国纽约和洛杉矶等地,让众多海外华人如愿喝上中华的传统美酒。

#洛阳24小时# 【期待!洛阳要打造中部地区“电商之都”】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市商务局28日召开的凝心聚力抓产业动员会暨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洛阳市商务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920亿元,外贸进出口额239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6亿元。
据了解,在市委第六巡察组的指导下,今年,全市商务系统将聚焦产业发展,强力实施“精准招商提质增效、消费提力扩容提质、开放平台优势提升、开放通道拓展升级、对外贸易转型发展、‘洛企出海’市场开拓、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七大行动。
精准招商提质增效行动
会议明确了洛阳市到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谋划在库重点产业项目累计达到1000个,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累计达到500个、投资总额5000亿元,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累计达到3000亿元,实际吸收外资累计达到130亿美元。

洛阳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将研究出台市级招商引资支持政策,围绕十大产业梳理风口产业细分领域,明晰产业招商图谱、路线图和对接的重点企业,通过产业精准招商实现“无中生有”,通过引进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向风口产业转型。
消费提力扩容提质行动
当前,以电商为代表的线上消费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会议提出,要培育壮大直播电商,洛阳市将实施“十百千万亿”工程,到2024年,全市将打造10个直播电商示范基地和10个以上电商产业带,培育100个骨干电商企业,打造1000个网红品牌和网红打卡地,孵化培育带货达人1万人,力争实现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千亿元,将洛阳打造成为中部地区“电商之都”。
围绕消费提力扩容提质行动,今年,洛阳还将以实施特色街区商圈提升、消费品牌打造、文旅消费提质、会展经济引领、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国际交流合作深化、消费环境优化、消费宣传推广等八大工程,加快提升洛阳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和商业活跃度,全年策划开展200场以上商贸领域促消费活动。

开放平台优势提升行动
洛阳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今年,要以自贸区建设为龙头,推动自贸区、自创区、高新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五区”联动发展。要高水平建设洛阳自贸片区2.0版,力争全年形成20个以上制度创新案例。要加快推进综保区封关运营,全年实现进出口额超30亿元。要力促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到2025年新增2家省级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培育5个以上交易规模超20亿元的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孵化500家以上跨境电商创业企业,培训跨境电商人才1万人以上,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突破150亿元。
开放通道拓展升级行动
围绕开放通道拓展升级行动,洛阳市将建设更高水平更大范围出海出境大通道。要加快北郊机场综合保障能力提升项目实施,确保全年旅客吞吐量在150万人次以上。加快东方红(洛阳)国际陆港建设,力争2022年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成并投入运行;推动铁海联运班列“班列化”运行,力争全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2.6万标箱。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突破70亿元。

对外贸易转型发展行动
会议提出,洛阳市将持续加强外贸基地建设,引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外贸企业集群,推动“洛阳产品”向“洛阳品牌”“洛阳标准”转变,扩大洛阳出口品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七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依托综保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平台,着力引进培育一批生产性外贸龙头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综服企业,确保全年新增100家以上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
“洛企出海”市场开拓行动
会议提出,洛阳市将继续实施“洛企出海”市场开拓行动,深度拓展“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新空间。巩固扩大洛钼集团、中信重工、一拖集团等优势企业“走出去”成果,支持有条件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力争全年对外投资3亿美元以上。
洛报融媒记者 李迎博 文/图 通讯员 刘朋辉

对面的邻居,以前住的是一职能部门的领导,广东人,一家人很谦和,邻里关系处的不错,但是儿子做生意亏了不少钱,就把房子卖了救急。
没有几天,就看见一对年轻的夫妻在对面出出进进,男孩子高大帅气,女孩子小巧珑珑,两人很是登对,对人很有礼貌;又过了半个月左右,看见一个六十来岁干净利落的阿姨,经常用小推车推着一个一岁多的漂亮小丫头,应该就是年轻夫妻他们的女儿了。
一个星期天,我闲赋在家,突然传来门铃声,一开门,是对面的男孩子:阿姨,您家有冲击钻、扳手吗?我借用一下。我赶紧的把个工具箱拿出来给他。等到晚上,老太太把工具箱送了回来,同时送过来的还有宣腾腾的发出麦香的大馒头、水饺和包子!我赶紧让进屋,倒杯水,老太太也不客气进屋就坐在沙发上跟我唠了起来:她是男孩子的妈妈,姓李,老家河南洛阳,当过民办教师,孩子公务员考试考到了这边的海关,儿媳和儿子是大学同学,在银行工作,房子是小两口贷款刚买的,老头子前几年得病走了,儿子儿媳很是孝心,把她接过来养老,顺便帮帮他们带带孩子……
从此,隔三差五,各种的河南小吃,我家就没有断过,老太太也真的能干,感觉她啥都会,烩面做的比这边餐厅里做的都好吃[赞][福],而我,做饭不咋地,我会经常买些时令水果送过去,也叫有来有往吧[祈祷][祈祷][福]
后来因工作原因我又到了深圳,一个月才能够回趟家,老太太又跟我妹妹打成了一片,邻里关系照样热火朝天。
一天我妹打电话:姐,这个周末你有空不?我想带着对面的李阿姨去深圳走走,她还没有去过深圳。我赶紧说有空有空,来吧!赶紧的,我把船票给你们订好……







